一种车铣复合加工的排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43593发布日期:2021-05-07 19:35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铣复合加工的排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铣的排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铣复合加工的排屑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各种机床和复合加工中心过程中,常常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切屑,大量的切屑存留在机体内部,加上设备空间的原因,切屑在狭小空间无法及时排出,当切屑积累的量足够多时,会对机床本身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使得机床的工作效率降低且减少了机床的使用寿命,对机床有着较大的影响。目前对于机床中切屑的处理大多采用人工进行清理,当设备内的切屑量较多时,然后对内部的切屑进行集中处理,这样的方式会消耗大量的劳动力,且提高了工人的工作量,使得切屑的清理效率较低,所以需要一种更加简便的排屑装置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铣复合加工的排屑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床本体和设在机床本体底部的机床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本体上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排屑口,所述机床底座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排屑口,所述机床底座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安装座上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带传送与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与传送带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床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上部为所述传送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床本体的上部设置有风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床本体的上部设置有风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很大程度增加了排屑口和床身的排屑空间,改善了排屑空间小、排屑不顺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迅速有效的清楚切屑,节约了人力劳动时间,保证了加工机床高效率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中:1-机床本体、2-机床底座、3-第一排屑口、4-第二排屑口、5-驱动电机、6-电机安装座、7-传动轴、8-传送带、9-收集箱、10-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铣复合加工的排屑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床本体1和设在机床本体1底部的机床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本体1上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排屑口3,所述机床底座2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排屑口4,所述机床底座2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电机安装座6,所述电机安装座6上部设置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带传送与传动轴7连接,所述传动轴7与传送带8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床底座2的一侧设置有收集箱9,所述收集箱9上部为所述传送带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排屑口3和第二排屑口4的平面为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床本体1的上部设置有风扇1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机床本体1在工作时,产生的碎屑分别通过第一排屑口3和第二排屑口4进入到传送带8上,排屑口利用重力作用将更容易将碎屑落入到机床本体外侧,机床本体上部的出风口的风扇10,将碎屑吹入到机床底座两旁的传送带8上,最后进入到收集箱中9集中处理。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路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广泛使用的现有技术。

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车铣复合加工的排屑装置,包括机床本体(1)和设在机床本体(1)底部的机床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本体(1)上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排屑口(3),所述机床底座(2)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排屑口(4),所述机床底座(2)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电机安装座(6),所述电机安装座(6)上部设置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带传送与传动轴(7)连接,所述传动轴(7)与传送带(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铣复合加工的排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底座(2)的一侧设置有收集箱(9),所述收集箱(9)上部为所述传送带(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铣复合加工的排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屑口(3)和第二排屑口(4)的平面为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铣复合加工的排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本体(1)的上部设置有风扇(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铣复合加工的排屑装置,包括机床本体和设在在机床本体底部的机床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本体上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排屑口,所述机床底座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排屑口,所述机床底座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安装座上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带传送与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与传送带连接。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排屑口和床身的排屑空间,改善了排屑空间小、排屑不顺的问题,节约了人力劳动时间,保证了加工机床高效率的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董文军;王一楠;陈立明;张亮亮;郭生涛;刘天慧;唐舰;刘国峰;唐家东;李培阳;刘斌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群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4
技术公布日:2021.05.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