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倒角去毛刺钻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75399发布日期:2021-06-02 00:01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正反倒角去毛刺钻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正反倒角去毛刺钻头。



背景技术:

目前,倒角钻头一般后端带有倒角部与倒角刃口,钻头工作过程中先钻孔,再倒角,如图2所示,由于正反倒角贯通孔的特殊性,普通的倒角钻头难以实现正反倒角贯通孔的钻孔,需要反复调刀或者调工件。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正反倒角去毛刺钻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正反倒角去毛刺钻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正反倒角去毛刺钻头,包括钻杆,所述钻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钻头,所述钻头的端部具有锥形的钻尖,所述钻尖的外边缘在钻头上具有第一铣削刃口,所述钻头与钻杆的连接位置在钻头上具有第二铣削刃口,所述钻头与钻杆上具有连接的排屑槽,所述排屑槽与钻头上形成有切削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排屑槽与切削刃为麻花结构,所述钻杆与钻头上的排屑槽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钻杆的直径小于钻头的直径,且钻杆与钻头同一轴心线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排屑槽延伸至钻杆的中间位置,另一端延伸至钻头的钻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切削刃、第一铣削刃口、以及第二铣削刃口衔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钻头与钻杆卡合连接,所述钻杆的端部卡设在钻头的内部,且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增加钻头前端铣削刃口,提高钻头刃肩强度,耐磨损及耐崩刃,提高刀具寿命,用同一把刀钻孔及正反倒角,节省加工时间,如减少换刀次数,减少空行程距离等。

2、本实用新型中,加工相同孔时,刀具价格要低于普通的倒角刀具,寿命会更高,效率也高于传统的倒角刀具,从而降低刀具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正反倒角贯通孔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钻杆;2、钻头;3、排屑槽;4、第一铣削刃口;5、第二铣削刃口;6、切削刃;7、钻尖;8、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正反倒角去毛刺钻头,包括钻杆1,钻杆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钻头2,钻头2的端部具有锥形的钻尖7,钻尖7的外边缘在钻头2上具有第一铣削刃口4,钻头2与钻杆1的连接位置在钻头2上具有第二铣削刃口5,钻头2与钻杆1上具有连接的排屑槽3,排屑槽3与钻头2上形成有切削刃6,切削刃6用于取出孔壁上的毛刺,第一铣削刃口4与第二铣削刃口5清除正反倒角上的毛刺。

具体的,如图1所示,排屑槽3与切削刃6为麻花结构,钻杆1与钻头2上的排屑槽3连接,设置有两组排屑槽3,有效的将切削的碎渣排出。

具体的,如图1所示,钻杆1的直径小于钻头2的直径,且钻杆1与钻头2同一轴心线设置,钻头2的直径为钻通孔径的直径。

具体的,如图1所示,排屑槽3延伸至钻杆1的中间位置,另一端延伸至钻头2的钻尖7,钻尖7上具有第一铣削刃口4与第二铣削刃口5,提高钻尖7刃肩强度,耐磨损及耐崩刃,提高刀具寿命。

具体的,如图1所示,切削刃6、第一铣削刃口4、以及第二铣削刃口5衔接,一对排屑槽3的设置在钻头2上,且中心对称设置,使得钻头2上形成有四条切削刃6,切削刃6的两端衔接有第一铣削刃口4与第二铣削刃口5。

具体的,如图1所示,钻头2与钻杆1卡合连接,钻杆1的端部卡设在钻头2的内部,且通过螺丝8固定连接,钻头2与钻杆1便于更换,使得不同直径的钻头2与不同长度的钻杆1更方便搭配使用。

工作原理:使用时,选用钻头2与钻杆1并且通过螺丝8固定连接,钻尖7上具有第一铣削刃口4与第二铣削刃口5,提高钻尖7刃肩强度,耐磨损及耐崩刃,提高刀具寿命,钻头2对工件进行钻孔,钻通后,通过设备控制钻头2的位置,使得第二铣削刃口5与反向倒角抵接,钻头2与工件同时旋转,完成了反向倒角的去毛刺工作,钻头2复位并且由通孔中拔出,设备再次控制钻头2位置改变,第一铣削刃口4与正向倒角抵接,钻头2与工件同时旋转,完成正向倒角的去毛刺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正反倒角去毛刺钻头,包括钻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钻头(2),所述钻头(2)的端部具有锥形的钻尖(7),所述钻尖(7)的外边缘在钻头(2)上具有第一铣削刃口(4),所述钻头(2)与钻杆(1)的连接位置在钻头(2)上具有第二铣削刃口(5),所述钻头(2)与钻杆(1)上具有连接的排屑槽(3),所述排屑槽(3)与钻头(2)上形成有切削刃(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反倒角去毛刺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屑槽(3)与切削刃(6)为麻花结构,所述钻杆(1)与钻头(2)上的排屑槽(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反倒角去毛刺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1)的直径小于钻头(2)的直径,且钻杆(1)与钻头(2)同一轴心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反倒角去毛刺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屑槽(3)延伸至钻杆(1)的中间位置,另一端延伸至钻头(2)的钻尖(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反倒角去毛刺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刃(6)、第一铣削刃口(4)、以及第二铣削刃口(5)衔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反倒角去毛刺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2)与钻杆(1)卡合连接,所述钻杆(1)的端部卡设在钻头(2)的内部,且通过螺丝(8)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正反倒角去毛刺钻头,包括钻杆,所述钻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钻头,所述钻头的端部具有锥形的钻尖,所述钻尖的外边缘在钻头上具有第一铣削刃口,所述钻头与钻杆的连接位置在钻头上具有第二铣削刃口,所述钻头与钻杆上具有连接的排屑槽,所述排屑槽与钻头上形成有切削刃。本实用新型中,增加钻头前端铣削刃口,提高钻头刃肩强度,耐磨损及耐崩刃,提高刀具寿命,用同一把刀钻孔及正反倒角,节省加工时间,如减少换刀次数,减少空行程距离等。

技术研发人员:叶增飞;李强;商剑波;张新磊;赵宏礼;岳超;孔双兵;钟延正;张同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坊浩信康迈机械制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14
技术公布日:2021.06.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