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机检测并修复辊盒的龙门铣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60573发布日期:2021-08-13 16:21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可在机检测并修复辊盒的龙门铣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在机检测并修复辊盒的龙门铣床。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械设备领域中,对矫直辊盒大底座安装基面进行检测和精密铣削加工修复,现有方法是在地面上预先放好调整斜铁,把大底座放在斜铁上,人工调整斜铁对大底座进行水平调整后,再用激光跟踪仪对大底座安装基面的平面度进行检测;如果大底座安装基面的平面度超差严重,只能将其运送到龙门加工中心设备上,通过铣削加工进行修复,之后还要再重新调整水平。对矫直辊盒整机的检测是把支撑辊组放到辊盒大底座安装基面后,分部测量计算辊子的实际高度,通过配垫片调整的方式,以保证各辊子高度一致。以上对矫直辊盒大底座安装基面和矫直辊盒整机的检测方法,工人劳动强度大,对操作工技能要求非常高,加工修复时间长,同时激光跟踪仪受环境因素干扰,影响检测精度。因此,现有机床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机检测并修复辊盒的龙门铣床,以自动对辊盒进行在线精度检测及修复。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龙门铣床包括数控系统,横梁固定在工作台的左、右立柱上,静压导轨供油装置置于工作台的一侧,在线检测装置或铣头装在左、右立柱之间的滑枕铣头上,滑枕铣头与横梁滑动连接,主轴油冷机装置固定在工作台侧面,润滑系统装在立柱上。

所述工作台为整体铸造,采用两条定压式液体静压导轨加两条辅助支撑导轨的结构,静压导轨与支撑导轨之间设有油腔,电动机带动多头泵将油箱内的油液依次经调节阀、油处理单元一、压力保持装置、分油器、压力检测部分通过油管进入油腔,油箱内装有油处理单元二;工作台与固定在工作台底座上的滚珠丝杠一螺纹连接,交流伺服电机驱动滚珠丝杠一带动工作台移动;工作台上带有导轨防护罩。

所述滑枕铣头与横梁通过滑台滑动连接,滑台与固定在横梁上的滚珠丝杠二螺纹连接,伺服电机驱动滚珠丝杠二带动滑台移动;滑枕铣头与滑台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

所述滑枕铣头上配置有液压平衡装置,液压平衡装置的缸筒端与滑台连接,活塞杆端与滑枕铣头连接。

所述工作台上带有导轨防护罩,导轨防护罩为钢板伸缩式人字形结构,每扇滑动护罩尾端设有橡胶密封条,第一扇滑动护罩上面外加一块防滑板,每扇滑动护罩上安装有铜滚轮。

在龙门铣床上对辊盒进行在线检测并修复时,人工把需要检测修复的辊盒吊到工作台上,用调整垫铁调节,使辊盒安装面水平,在线检测装置根据数控指令对安装面设定区域进行检测,并把数据传输到龙门铣床的控制系统,通过运算比对确定超差部位,若需对辊盒进行修复,在主轴上安装高精密铣削刀具对超差部位进行加工修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龙门铣床集在线检测与修复加工于一体,在对检测部位进行数据采集、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需要加工修复区域做出判断,并把数据传输给数控系统完成铣削修复加工。检测精度高,承载工件重量特别大,工作效率非常高。

2、工作台采用整体铸造结构,筋板米字型分布,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可保证工作台底座在长度六米上能够承重七十吨左右,并采用两条定压式液体静压导轨加两条辅助支撑轨的结构设计,配置进口多头泵和稳定的静压导轨供油装置,以实现机床重载荷、高精度稳定运行的需求;工作台进给采用交流伺服电机并辅以减速机驱动,滚珠丝杠带动工作台运动,能保证机床检测和加工时的运动精度。

3、在线检测装置可在线对辊盒进行检测,解决了不能在三坐标上测量重型零件的需要。

4、横梁上的导轨采用人工刮研的方式,可获得更高的运动精度。

5、对滑枕铣头的截面积进行轻型化设计,工作台上的主轴油冷机装置有利于保证滑枕铣头的高速铣削精度。

6、滑枕铣头上配置有液压平衡装置,可满足滑枕铣头的上下快速移动要求。

7、数控系统采用发那科数控系统控制,利用完整的cad功能生成测量程序,并能接收检测结果数据,通过分析比对,找出辊盒超差所在坐标位置,并通过精密铣削完成辊盒的修复超差部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图1的静压导轨供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导轨防护罩的结构简图。

图6为图5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龙门铣床包括数控系统6,横梁3固定在工作台1的左、右立柱2上,静压导轨供油装置4置于工作台1的一侧,在线检测装置5或铣头装在左、右立柱2之间的滑枕铣头7上,滑枕铣头7与横梁3滑动连接,主轴油冷机装置9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上,润滑系统10装在立柱2上。

工作台1与固定在工作台1底座上的滚珠丝杠一26螺纹连接,工作台1的进给采用交流伺服电机25并辅以减速机驱动,能保证机床检测和加工时的运动精度;工作台1采用整体铸造结构,筋板米字型分布,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可保证工作台底座在长度六米上能够承重七十吨左右。工作台1采用两条定压式液体静压导轨16加两条辅助支撑导轨15的结构,配置进口多头泵和稳定的静压导轨供油装置4,以实现机床重载荷、高精度稳定运行的需求;静压导轨16与支撑导轨15之间设有油腔17,电动机22带动多头泵23将油箱12内的油液依次经调节阀13、油处理单元一21、压力保持装置20、分油器19、压力检测部分18通过油管14进入油腔17,油箱12内装有油处理单元二24;支撑导轨15的导轨面上设计有若干个油腔17连通供油系统,具有一定压力的润滑油从油箱12流出,经过油处理单元一21处理后,由分油器19的分流及节流作用,输入到导轨面上的油腔17里,形成一层很薄的承载油膜,使静压导轨16与支撑导轨15之间处于纯液体摩擦状态,摩擦系数小,运动平稳,很好地消除了工作台1低速移动时的爬行现象。工作台1上还带有导轨防护罩8,导轨防护罩8为钢板伸缩式人字形结构,每扇滑动护罩30尾端设有橡胶密封条31,第一扇滑动护罩30上面外加一块防滑板32,每扇滑动护罩30上安装有铜滚轮33。

滑枕铣头7与横梁3通过滑台27滑动连接,滑台27与固定在横梁3上的滚珠丝杠二28螺纹连接,伺服电机29驱动滚珠丝杠28带动滑台27沿横梁3上的导轨移动;滑枕铣头7与滑块27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横梁3上的导轨采用人工刮研的方式,可获得更高的运动精度。滑枕铣头7上配置有液压平衡装置11,液压平衡装置11的缸筒端与滑台27连接,活塞杆端与滑枕铣头7连接;液压平衡装置11主要由油缸体、管路、独立液压站及连接支座等组成,利用蓄压器原理,通过控制油压缸,配合滑枕铣头7的主轴头部件的伺服马达上升下降,自动补偿平衡主轴之重量,以实现高速度、高精度加工,减轻伺服马达负载,延长其机械寿命。

在线检测装置5为外购产品,采用雷尼绍具有无线电信号传输功能的主轴测头对辊盒进行检测,带有雷尼绍无线电机床接口(rmi-q)进行信号传输。作为集成型无线电收发器和机床接口,rmi-q将无线电主轴测头发出的信号转换为无电压的固态继电器(ssr)和驱动输出,传输到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

为防止机床主轴受温度影响产生热变形或中心偏移,本实用新型配置有独立的主轴油冷却机装置9,主轴油冷却机装置9为外购产品,其制冷系统为全封闭循环系统,主要部件采用进口组件,体积小,性能好,可靠性高;蒸发器采用全不锈钢板式换热器,可降低冷量损失,提高制冷效率和主机耐压性能;采用进口变量泵及新型管路联接系统,噪音低,有效避免了漏油、渗油现象的发生,在较低的油温下也能正常工作,保证油温始终控制在正常的工作范围内;采用新一代微电脑控制系统,轻触式薄膜按键操作,双参数数字显示,温度控制精确;配置有多种保护功能,具有故障分项定位报警显示,便于维修;配备无源触点(常闭)报警输出和远程控制,可与机床控制系统联接,构成闭环监控系统,提高机床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具有流量、液位报警装置,有效地避免了由于流量过小或无油状态下造成的制冷系统及设备损坏。

润滑系统10为外购产品,采用容积式电动注油机及铝合金油箱,可设定三种开机模式:润滑、间歇、记忆,润滑和间歇时间可调整;设有液位开关,油量不足时蜂鸣器会发出警报,可将液位异常讯号输出;在系统中设有脱压装置,释压阀之定压功能,可保护泵浦及管路减少毁损;面板指示灯可显示注油机之动作与状态,可强制润滑,马达可作长时间连续运转。

操作时,人工把需要检测修复的辊盒吊到工作台上,用调整垫铁调节,使辊盒安装面水平,在线检测装置5根据数控指令对安装面设定区域进行检测,并把数据传输到龙门铣床的控制系统,通过运算比对确定超差部位,若需对辊盒进行修复,在主轴上安装高精密铣削刀具对超差部位进行加工修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