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刮板式排屑装置及排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864377发布日期:2021-07-13 16:23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刮板式排屑装置及排屑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机床加工配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刮板式排屑装置及排屑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进行机床加工过程中,会对半成品加工,例如车、铣、磨、镗等工序,在此过程中都会有铁屑的产生,金属碎屑与切削液会由机床出液口输出至排屑机(如刮板排屑机),通过排屑机实现金属机床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金属碎屑,碎屑与切削液的分离。

现有的排屑装置在排屑过程中,铁屑内或多或少的附着有一定量的切削液,排屑过程中,切削液随着铁屑排出,长时间工作后会导致切削液的大量流失和浪费,而且,由于切削液面含有一定量的化学成分,铁屑堆积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布号为:cn201997993u,公开日为:2011年3月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排屑器,包括排屑槽、动力装置和传送装置;排屑槽通过两侧的支撑面固定在排屑器外壳上,中部下凹形成排屑通道;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机;传送装置包括链轮和链条;链轮有2组,每组中的一个链轮固定在减速机的输出轴上;链条有2根,分别环绕在每组链轮上,并由排屑槽的两个支撑面支撑;还包括多个活动式刮板;每个活动式刮板的两端均与链条连接,活动式刮板的下底面与排屑槽的排屑通道的上端面接触。该实用新型采用活动式的刮板和固定的排屑槽配合,排除切屑,切屑分离后,再用集屑车或过滤流水线将其转走,过滤流水线成本较高,更多的是通过集屑车收集铁屑将附着的切削液静置收集于底部,工序稍嫌复杂,不到一步清理,与逐步精减工序的车间生产改革方向相悖。



技术实现要素: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机床加工的排屑过程中切削液随着铁屑排出而造成切削液浪费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刮板式排屑装置及排屑方法,通过在排屑爬坡段与排屑落料口之间设置排屑滞留段来滞留切屑,让切削液在重力作用下回流至切削液池内,从而达到避免切削液浪费的目的。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刮板式排屑装置,包括循环式刮板链条以及一端固定连接于循环式刮板链条上,并且另一端贴紧排屑爬坡段的若干个刮板;所述排屑爬坡段与排屑落料口之间设置排屑滞留段。充分利用了切削液与铁屑之间的附着力差和刮板输送过程的倾角,让切削液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脱离铁屑后再沿排屑爬坡段回流至切削液池内,减少了铁屑落料时切削液的携带量,从而避免了切削液的流失和浪费,进而避免了切削液因含有化学成分对土壤或环境的污染。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排屑滞留段呈斜坡状,坡面面向内侧,让切削液的内流,以避免外流。通过将现有的排屑爬坡段顶部的弧面段(目的是尽可能的将铁屑及时落料),改进为坡面结构,循环式刮板链条的上部无需再沿弧面向外延长,直接沿原排屑爬坡段的方向预留一定的高度进行循环即可,这样虽然简单但巧妙的设计,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缩短了整个排屑装置头部的长度,减少了占地空间,而且,结构上也进行了简化,提高了排屑爬坡段、排屑滞留段等各连接段的焊接精度,降低了焊接难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坡面角度为0至60°,该角度范围适宜铁屑和切削液的分离,过小容易造成堆积过多影响落料,过大则会造成铁屑和切削液来不及分离而落料。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排屑爬坡段及排屑滞留段的两侧边沿均向上翘起,形成翘边,形成切削液的下流通道,避免切削液沿侧边外溢,也可避免铁屑沿侧边落料。

一种刮板式排屑装置的排屑方法,步骤为:

步骤一、启动:刮板式排屑装置启动后,刮板带动带有切削液的短、卷、细状铁屑沿排屑爬坡段上行;

步骤二、滞留:铁屑上行至顶部后,滞留于排屑滞留段的坡面上;

步骤三、切削液回流:坡面上的铁屑内残存的切削液在重力作用沿排屑爬坡段回流至切削液池内;

步骤四、落料:刮板持续带动铁屑堆积于滞留段的坡面,铁屑堆超出坡面高度时,部分铁屑沿排屑落料口落料。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刮板式排屑装置,充分利用了切削液与铁屑之间的附着力差和刮板输送过程的倾角,让切削液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脱离铁屑后再沿排屑爬坡段回流至切削液池内,减少了铁屑落料时切削液的携带量,从而避免了切削液的流失和浪费,进而避免了切削液因含有化学成分对土壤或环境的污染;

(2)本发明的一种刮板式排屑装置,通过将现有的排屑爬坡段顶部的弧面段(目的是尽可能的将铁屑及时落料),改进为坡面结构,循环式刮板链条的上部无需再沿弧面向外延长,直接沿原排屑爬坡段的方向预留一定的高度进行往复循环即可,这样虽然简单但巧妙的设计,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缩短了整个排屑装置头部的长度,减少了占地空间,而且,结构上也进行了简化,提高了排屑爬坡段、排屑滞留段等各连接段的焊接精度,降低了焊接难度;

(3)本发明的一种刮板式排屑装置,0至60°的坡面设计角度,该角度范围适宜铁屑和切削液的分离,过小容易造成堆积过多影响落料,过大则会造成铁屑和切削液来不及分离而落料;

(4)本发明的一种刮板式排屑装置,翘边的设计,形成切削液的下流通道,避免切削液沿侧边外溢,也可避免铁屑沿侧边落料;

(5)本发明的一种刮板式排屑装置的排屑方法,启动后无需额外动作,切削液自然脱离铁屑,自然回流入池,铁屑堆积到一定程度后自然落料,操作简单有效,方便推广,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排屑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刮板式排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刮板式排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后结构示意图;

图4-7为本发明的排屑方法中排屑过程示意图。

图中:1、排屑爬坡段;2、排屑滞留段;3、循环式刮板链条;4、刮板;5、排屑落料口;6、铁屑;10、弧面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刮板式排屑装置,如图2、3所示,包括循环式刮板链条3以及一端固定连接于循环式刮板链条3上,并且另一端贴紧排屑爬坡段1的若干个刮板4;所述排屑爬坡段1与排屑落料口5之间设置排屑滞留段2。

本实施例的一种刮板式排屑装置,充分利用了切削液与铁屑6之间的附着力差和刮板4输送过程的倾角,刮板4不断的将铁屑6刮送至排屑滞留段2上堆积,排屑滞留段2上堆积的铁屑6在滞留过程中,切削液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脱离铁屑6后再沿排屑爬坡段1回流至切削液池内,减少了铁屑落料时切削液的携带量,从而避免了切削液的流失和浪费,进而避免了切削液因含有化学成分对土壤或环境的污染。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刮板式排屑装置,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1至图7所示,排屑滞留段2呈斜坡状,坡面面向内侧,让切削液的内流,以避免外流。

本实施例的刮板式排屑装置,通过将现有的如图1所示的排屑爬坡段1顶部的弧面段10(目的是尽可能的将铁屑及时落料),改进为如图2所示的坡面结构,循环式刮板链条3的上部无需再沿弧面向外延长,直接沿原排屑爬坡段1的方向向上预留一定的高度进行循环即可,这样虽然简单但巧妙的设计,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缩短了整个排屑装置头部的长度,减少了占地空间,而且,结构上也进行了简化,提高了排屑爬坡段1、排屑滞留段2等各连接段的焊接精度,降低了焊接难度。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刮板式排屑装置,基本结构同实施例2,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1至图7所示,坡面角度为0至60°,该角度范围适宜铁屑和切削液的分离,过小容易造成堆积过多影响落料,过大则会造成铁屑和切削液来不及分离而落料,并可以根据不同的铁屑6密度进行相应的角度设计,一般情况下,通常的铁屑6,10至20°的坡度最为适合。进一步的方案是,排屑爬坡段1及排屑滞留段2的两侧边沿可以设计为均向上翘起,形成翘边向上的结构,进而形成切削液的下流通道,避免切削液沿侧边外溢,也可避免铁屑沿侧边落料。

本实施例的刮板式排屑装置的排屑方法,如图3至7所示,具体的排屑步骤为:

步骤一、启动:刮板式排屑装置启动后,如图4、3所示,刮板4带动带有切削液的短、卷、细状铁屑6沿排屑爬坡段1上行;

步骤二、滞留:铁屑6上行至顶部后,如图5所示,滞留于排屑滞留段2的坡面上;

步骤三、切削液回流:如图6所示,坡面上的铁屑6内残存的切削液在重力作用沿排屑爬坡段1回流至切削液池内;铁屑6的一部分也会回落至下一节刮板4,并随下一节4刮板沿爬坡段1向上移动;下一节刮板4将铁屑6再次带至排屑滞留段2;铁屑6回落时,还会对下一节刮板4携带的铁屑6造成冲击式振动,可达到切削液进一步控干的目的;

步骤四、落料:刮板4持续带动铁屑6堆积于排屑滞留段2的坡面,铁屑6堆超出坡面高度时,如图7所示,部分铁屑6沿排屑落料口5落料。结合步骤三,铁屑6被刮板4携带至排屑滞留段2的过程中,部分排屑,部分滞留,部分回落,并起到不同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刮板式排屑装置的排屑方法的整个排屑过程,启动后无需额外动作,切削液自然脱离铁屑6后自然回流入池,铁屑6在排屑滞留段2堆积到一定程度后自然落料,操作简单有效,方便推广,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排屑方法;而且,相较于公布号为cn201997993u的专利文件中的技术方案,无需再通过集屑车收集铁屑时将附着的切削液静置收集于底部再排放,减少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