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安装防退环的装配套件及其装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727313发布日期:2021-07-02 21:13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安装防退环的装配套件及其装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安装防退环的装配套件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颈前路内固定技术主要针对颈椎术后翻修、骨质疏松和颈椎肿瘤等病例,现有的颈前路内固定装置,使得生物力学难以达到所需要的效果,为此需要增加颈后路内固定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近年出现的下颈椎前路椎弓根内固定技术使得其在生物力学具有优势,可以提供坚强固定,但现有技术中,当固定板受到震动的时候螺钉会产生松动,椎间植骨块易移位导致固定不准确。

cn209269851u公开了一种颈前路固定板,包括:固定板主体和至少两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两个固定孔,任意一组固定组件中两个固定孔的圆心的连线的中垂线上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内开设有限位槽,转动槽的中部开设有通孔,转动块固定连接于连接轴的一端,限位块固定连接于连接轴的外壁且位于转动块的下端面处,连接轴穿过通孔并与其转动固定连接,转动块安装于转动槽中,限位块安装于限位槽中,限位槽内设有便于限位块转动并固定的弹性件,转动块的外壁开设有若干便于安装螺钉的置钉槽,在转动块转动一定角度后可压迫于螺钉上方,解决了颈前路固定板受到震动或挤压的时候螺钉脱离而影响整体的固定效果的问题。

cn209713098u公开了一种颈前路螺钉防退结构和颈前路板,该防退结构包括第一凹槽、凸台、压盖、棘爪结构以及凸台配合部。第一凹槽包括螺钉安装区域与压盖安装区域,螺钉安装区域设置有螺钉孔;螺钉设置于螺钉孔;凸台设于第一凹槽的槽壁;压盖设于压盖孔;棘爪结构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与压盖连接,棘爪结构与压盖之间构成弹性槽;凸台配合部设于棘爪结构的第二端远离压盖的一侧,能够与凸台以及槽壁形成锁紧状态;其中,当颈前路螺钉防退结构处于锁紧状态时,棘爪结构的一部分位压合于螺钉上方,以防止螺钉退出。

cn211156175u公开了一种低切迹颈前路内固定系统,包括内固定板、螺钉和螺钉止退机构,所述内固定板的一侧面为拱形切迹面,另一侧面为解剖型曲面,所述内固定板的中部并沿其中轴线方向为软组织接触部,且软组织接触部的两侧分别为螺钉固定部,所述软组织接触部的厚度小于螺钉固定部的厚度,所述软组织接触部上设有观察窗口,所述软组织接触部两侧的螺钉固定部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有多个螺钉孔,多个螺钉分别安装在对应的螺钉孔内,且螺钉固定部上并位于每个螺钉的一侧均设有螺钉止退机构。

在整个骨科行业中,现有装配技术一般对防退环孔口进行扩口铆压,但这种方式的铆压并不能使防退环孔口铆压到位,当固定板受到震动的时候防退环与固定板之间因为铆压不到位,会产生位移,导致螺钉会产生松动,椎间植骨埠易移位导致固定不准确。因此,设计一种有效,能很好将防退环孔口铆压的一种工装非常有必要。

业内通用的铆接孔口工装是两部份设计,一是底座,二是铆接冲头,冲头部份设计成锥形,将颈前路固定板与防退环预预装配好,放在底座上,再将冲头对准防退环孔口,向下挤压,让孔口处产生倒八变形。达到铆紧扩孔的效果。这种方法的铆紧由于冲头是锥形,产生的倒八字变形,塑性变形量较小,颈前路板孔口防退台阶与防退环的接触面小,在长时间受力下接面极易发生变形缩口,防退环脱落,导致螺钉产生松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安装防退环的装配套件及其装配方法,本发明将冲头的头部结构由倒锥形改为跑道型截面或椭圆形截面的柱状结构,冲头伸入防退环中,冲头旋转一周,在力偶的作用下,使得防退环的外周壁整体扩大变形,使得防退环外壁与颈前路板主体的通孔内壁铆压,从而将防退环与颈前路板主体固定,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套件使得防退环外壁全部铆压贴紧颈前路板主体的通孔内壁,锚固效果更好,有效防止了防退环松动甚至脱落。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安装防退环的装配套件,所述的装配套件包括配合使用的固定件和冲头,所述的固定件内开设有用于固定颈前路板主体的固定凹槽,所述冲头的头部为跑道型截面或椭圆形截面的柱状结构,防退环放入颈前路板主体的通孔中,冲头下压插入防退环中,旋转冲头使得防退环外扩,从而固定于颈前路板主体的通孔内。

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套件主要用于将防退环固定安装至颈前路板主体中,防退环在颈前路板主体中发挥的主要功能是防止钉入颈前路板主体的螺钉松动脱落。

传统安装防退环的冲头头部为倒锥形结构,在安装过程中,冲头直接下压使得防退环的孔口外周壁产生倒八字形的变形,达到铆紧扩孔的效果。这种方法的铆紧主要由于倒八字变形,达到铆紧扩孔的效果,塑性变形量较小,颈前路板主体的通孔与防退环的接触面小,在长时间受力下,防退环的孔口极易发生变形缩口,使得防退环脱落,最终导致螺钉产生松动。而本发明将冲头的头部结构由倒锥形改为跑道型截面或椭圆形截面的柱状结构,冲头伸入防退环中,冲头旋转一周,在力偶的作用下,使得防退环的外周壁整体扩大变形,使得防退环外壁与颈前路板主体的通孔内壁铆压,从而将防退环与颈前路板主体固定,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套件使得防退环外壁全部铆压贴紧颈前路板主体的通孔内壁,锚固效果更好,有效防止了防退环松动甚至脱落。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防退环轴向贯通,所述的防退环包括一体成型的基座和卡环,所述的颈前路板主体的通孔为阶梯型通孔,沿冲头下压方向分为第一阶梯孔和第二阶梯孔,所述的第一阶梯孔的直径小于第二阶梯孔的直径,所述防退环插入通孔内,基座嵌入第二阶梯孔内,卡环嵌入第一阶梯孔内。

优选地,所述的基座与第二阶梯孔的平台环面之间设置有卡簧。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卡环包括第一半环件和第二半环件,所述第一半环件的凹面与第二半环件的凹面相对围成环形结构,所述第一半环件的两端与第二半环件的两端留有空隙。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阶梯孔的外周环面上设置有凸台面,冲头插入防退环后旋转,使得第一半环件和第二半环件的两端变形,卡入凸台面,从而将防退环固定于颈前路板主体的通孔内。

本发明提供的防退环也明显区别于传统的防退结构,传统的防退结构如cn209713098u公开的颈前路螺钉防退结构,采用的是压盖结构,需要安装在螺钉上,旋转压盖使其盖在螺钉上,压盖上设置有棘爪结构,棘爪结构与压盖构成了弹性槽,棘爪结构上设置的凸台配合部能够与凸台以及第一凹槽的槽壁卡合形成锁紧状态;颈前路螺钉防退结构位于锁紧状态时,棘爪结构的一部分压合于螺钉上方,以达到防止螺钉孔内螺钉脱离的效果。

而本发明提供的防退环的防退原理是,在颈前路板主体上开设呈6个通孔,6个通孔按照2×3的矩阵排布,中间的一列2个通孔内固定安装本发明提供的防退环,其余4个通孔内插入螺钉,由此,每个防退环两侧均分布有一个螺钉,防退环基座的两侧分别开设一个弧形缺口,弧形缺口的位置与螺钉相对,当防退环固定至颈前路板主体后,基座上的两侧弧形缺口会抵住两侧的螺钉,从而将两侧的螺钉固定。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对颈前路板主体上的通孔数量和排布方式并未作出具体要求和特殊限定,上述2×3的矩阵排布方式仅为示例性描述的优选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防退环的数量和安装位置,以及通孔的数量和排布方式。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冲头还包括冲头杆,所述冲头杆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头部。

优选地,所述的冲头杆包括支撑杆和施力杆,所述的支撑杆和施力杆呈十字交叉设置,所述的头部固定于支撑杆一端,通过所述施力杆转动冲头。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头部的高度大于等于卡环的高度。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固定凹槽为阶梯形凹槽。

所述的固定件朝向冲头的一侧表面为斜面,使得防退环所在平面与冲头的支撑杆轴线相互垂直。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件的底面由相互对接的平面和斜面组成,所述的平面和斜面呈凸出状对接,所述的平面水平设置,所述斜面所在的固定件的一端翘起,使得固定件朝向冲头的一侧表面倾斜。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第一方面所述的装配套件安装防退环的装配方法,所述的装配方法包括:

冲头下压插入防退环中,旋转冲头使得防退环外扩,从而将防退环固定于颈前路板主体的通孔内。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装配方法具体包括:

冲头竖直插入防退环后旋转180°,随着冲头头部的转动,第一半环件和第二半环件的两端发生变形,并卡入凸台面,从而将防退环固定于颈前路板主体的通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传统安装防退环的冲头头部为倒锥形结构,在安装过程中,冲头直接下压使得防退环的孔口外周壁产生倒八字形的变形,达到铆紧扩孔的效果。这种方法的铆紧主要由于倒八字变形,达到铆紧扩孔的效果,塑性变形量较小,颈前路板主体的通孔与防退环的接触面小,在长时间受力下,防退环的孔口极易发生变形缩口,使得防退环脱落,最终导致螺钉产生松动。而本发明将冲头的头部结构由倒锥形改为跑道型截面或椭圆形截面的柱状结构,冲头伸入防退环中,冲头旋转一周,在力偶的作用下,使得防退环的外周壁整体扩大变形,使得防退环外壁与颈前路板主体的通孔内壁铆压,从而将防退环与颈前路板主体固定,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套件使得防退环外壁全部铆压贴紧颈前路板主体的通孔内壁,锚固效果更好,有效防止了防退环松动甚至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防退环的装配过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固定件和颈前路板主体的安装关系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冲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防退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防退环的装配过程图。

其中,1-冲头;11-施力杆;12-支撑杆;13-头部;2-颈前路板主体;3-固定件;31-固定凹槽;4-防退环;41-基座;42-第一半环件;43-第二半环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安装防退环4的装配套件,所述的装配套件如图1和图5所示,包括配合使用的固定件3和冲头1,固定件3内开设有用于固定颈前路板主体2的固定凹槽31(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固定凹槽31为阶梯形凹槽。

冲头1的头部13为跑道型截面或椭圆形截面的柱状结构(如图3所示,冲头1的头部13为跑道型截面的柱状结构),防退环4放入颈前路板主体2的通孔中,冲头1下压插入防退环4中,旋转冲头1使得防退环4外扩,从而固定于颈前路板主体2的通孔内。

如图4所示,防退环4轴向贯通,防退环4包括一体成型的基座41和卡环。颈前路板主体2的通孔为阶梯型通孔,沿冲头1下压方向分为第一阶梯孔和第二阶梯孔,第一阶梯孔的直径小于第二阶梯孔的直径。防退环4插入通孔内,基座41嵌入第二阶梯孔内,卡环嵌入第一阶梯孔内。基座41与第二阶梯孔的平台环面之间设置有卡簧。

如图4所示,卡环包括第一半环件42和第二半环件43,第一半环件42的凹面与第二半环件43的凹面相对围成环形结构,第一半环件42的两端与第二半环件43的两端留有空隙。第一阶梯孔的外周环面上设置有凸台面,冲头1插入防退环4后旋转,使得第一半环件42和第二半环件43的两端变形,卡入凸台面,从而将防退环4固定于颈前路板主体2的通孔内。

冲头1还包括冲头1杆,冲头1杆的一端设置有头部13,头部13的高度大于等于卡环的高度。冲头1杆包括支撑杆12和施力杆11,支撑杆12和施力杆11呈十字交叉设置,头部13固定于支撑杆12一端,通过施力杆11转动冲头1。

固定件3朝向冲头1的一侧表面为斜面,使得防退环4与冲头1相互垂直。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固定件3的底面由相互对接的平面和斜面组成,平面和斜面呈凸出状对接,其中,平面水平设置,斜面所在的固定件3的一端翘起,使得固定件3朝向冲头1的一侧表面倾斜。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装配套件安装防退环4的装配方法,所述的装配方法包括:

冲头1竖直插入防退环4后旋转180°,随着冲头1头部13的转动,第一半环件42和第二半环件43的两端发生变形,并卡入凸台面,从而将防退环4固定于颈前路板主体2的通孔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防退环4用于防止打入颈前路板主体2内的螺钉在振动挤压过程中松动甚至脱落,以图1为例,例举防退环4在防退功能上的具体实现方式:图1中的固定颈前路板主体2中共有6个通孔,只有中间的两个通孔内固定有防退环4,防退环4的固定方式可参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其余4个通孔内均打入螺钉,因此,每个防退环4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个螺钉,由图4可以看出,防退环4的基座41一侧开设有一个弧形缺口,另一侧同样对称开设有一个弧形缺口,当防退环4固定于固定颈前路板主体2后,两侧的弧形缺口会抵住防退环4两侧的螺钉,从而将螺钉进一步固定,防止螺钉松动。

申请人声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