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354621发布日期:2021-08-20 20:2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模仁制造工艺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模具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导光板的注塑模具在生产时都是通过激光打印或蚀刻法来制造出表面的微结构的,但是这种方法加工出来的注塑模具的微结构的工序复杂,对模具进行微结构加工过程中容易破坏模具本身的结构,且微结构的加工精度低,从而注塑导光板成型时,会使导光板表面微结构的导光效果不均,影响光学效果处理及模具开发周期以及生成交付的稳定性。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模具的加工方法,旨在将模具加工出微结构注模面,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模具表面微结构加工精度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模具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模仁固定在撞点机的平台上,所述模仁的注模面朝上;启动撞点机,所述撞针对所述模仁的注模面撞击,所述微结构区域生成微结构。可选地,所述将所述模仁固定在所述撞点机的固定台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将所述模仁的注模面进行磨面粗加工,使所述注模面的平整度小于0.002,粗糙度为ra0.1-0.2。可选地,所述将所述模仁的注模面进行磨面加工的步骤之后将所述模仁固定在所述撞点机的固定台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将所述模仁的注模面进行磨面精加工,使模仁的注模面的粗糙度为ra0.06。可选地,所述将所述模仁的注模面进行磨面精加工的步骤之后将所述模仁固定在所述撞点机的固定台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将需要加工的网点状分布图导入所述撞点机的控制系统里。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将所述模仁的注模面进行磨面精加工的步骤之后或需要加工的网点状分布图导入所述撞点机的控制系统里的步骤之后将所述模仁固定在所述撞点机的固定台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将所述模仁的注模面清洗。可选地,所述将所述模仁固定在所述撞点机的固定台的步骤还包括:利用ccd对放置到所述撞点机的平台上的所述模仁对位校准。可选地,所述将所述模仁利用ccd对位校准的步骤之后启动所述撞点机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将z轴校表放在所述注模面上进行所述注模面平面校平。可选地,所述启动所述撞击机,所述撞点机对所述模仁的注模面撞击的步骤还包括:在所述微结构区域外调整所述撞针与所述注模面接触进行撞点大小调试。可选地,所述在所述微结构区域外调整所述撞针与所述注模平面接触进行撞点大小调试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所述撞点大小达到系统设定值后,所述撞针对所述注模平面的微结构区域进行撞点加工。可选地,所述模具为导光板模具。本发明提出一种模具的加工方法,其中模具包括模仁,模仁具有注模面,注模面具有微结构区域。本发明提出的模具加工方法,将模仁固定在撞点机的平台上,模仁的注模面朝上正对着撞针;然后启动撞点机,撞针对模仁的注模面撞击,注模面的微结构区域受到撞针撞击会生成微结构,通过控制撞针对注模面的撞击,使注模面会产生多个形状大小一致的凹槽状微结构,使注模面的表面微结构精度更高,且相比于其他的加工方式,此加工方式简单,加工效率高,不会对模仁本身产生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一种模具的加工方法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种模具的加工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模具的加工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微结构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一种模具的加工方法的又一实施例的整体流程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模仁101注模面102微结构区域103撞击凹槽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针对现有技术中导光板注膜成型后,表面微结构需要二次加工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模具的加工方法。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模具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将模仁10固定在撞点机的平台上,使模仁10的注模面101朝上。正对撞点机的撞针。其中模仁10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为钢,安装时,撞点机的撞针抬高,撞点机上的吸磁开关处于关闭状态,然后将模仁10固定安装到撞点机的平台上,打开摄像头,手动移动撞点机的平台,调整摄像机的焦距,使摄像机能清晰的看到模仁10的表面,且确认撞针位于模仁10的上方。步骤s20,启动撞点机,撞针对模仁10的注模面101撞击,微结构区域102生成微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启动撞点机,撞点机平台带动模仁10作前后运动,撞针左右移动找打点坐标,撞针下端的撞点上下振动与注模面101接触远离打到在注模面101上,使注模面101上的微结构区域102上产生点状微结构,实现模具微结构的加工。需要说明的是,点状微结构为撞击凹槽,通过控制撞击力度和撞击位置,使点状微结构的精度越高,注塑生成出来的导光板的导光效果更好。本发明提出的模具加工方法,操作简单,表面微结构的加工精度高,撞针对模仁10撞击产生为微结构的同时不会对模仁本体产生损伤,能有效的提升模仁的使用寿命。步骤s30,将模仁10的注模面101进行磨面粗加工,使注模面101的平整度小于0.002,粗糙度为ra0.1-0.2。在本实施例中,将模仁10放置于手动磨床进行预加工,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控制机床的转速为2000-2100rpm,将模仁10的注模面101加工到平整度小于0.002,表面粗糙度为ra0.1-0.2左右,进行表面初步磨面加工,提升模仁10性能。步骤s40,将模仁10的注模面101进行磨面精加工,使模仁10的注模面101的粗糙度为ra0.06。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将经手动磨床预加工后的模仁10转移到精密磨床进行精密加工,调整精密磨床的机床转速到800rpm,使砂轮在x/y方向自动来回往复加工30次左右,使模仁10的注模面101的粗糙度为ra0.06。精密磨床自动加工完成后,使用强光手目视检测注模面101是否有掉砂、波浪纹、烧刀痕等不良情况,若有则需重新进行s30,s40步骤。目视状态无异常时将模仁10取下,用3d显微镜进一步检测实际的粗糙度ra值,保证加工精度。步骤s50,将需要加工的网点状分布图导入所述撞点机的控制系统里。在一实施例中,根据需要加工的模具表面的微结构,制定网点状分布图纸,将网点状分布图转换成dxf格式导入到撞点机的控制系统里去,使得撞点机在工作时能够按图纸上设定的路径运动,精准对模仁10的注模面101进行撞击,使得模仁10表面的微结构分别更精准,能有效降低后续微结构区域102内表面微结构的加工误差,使得模具整体的加工精度更高。步骤s60,将模仁10的注模面101清洗。如图2所示,用清水将注模面101清洗干净,便于观察检测注模面101的粗糙度,注模面表面打磨产生的碎屑不会对后续的撞击加工产生干扰影响,使得模具的微结构加工更精准,得到的模具成品性能更好。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所示,步骤s60和步骤s50可以互换步骤或者是同时进行也是可行的。步骤s70,利用ccd对放置到撞点机的平台上的模仁10对位校准。详细地,通过调整摄像机的焦距,使摄像机能清晰的看到模仁10的表面,即使模仁10在运动过程中,撞点机也始终能确定模仁10的位置,从而达到对模仁10进行精准的加工的目的,使得模仁10上的微结构生产过程更精准,更可靠,提高了模仁10的加工质量。步骤s80,将z轴校表放在注模面101上进行注模面101平面校平。在一实施例中,先放下z轴校表的测针,使测针能够触碰到模仁10,然后通过旋转测针来调整模具的平面度,当测针顺时针旋转时将平面度调小。逆时针旋转时将平面度调大,当测针在模仁10的注模面101各个角落显示的数值相同时,注模面101为平整面。进一步地,在模仁10的注模面101上找经过平面测试的位置,操纵撞针对正模仁10右上角位置后点击持续打点,然后调整撞针高度,关闭持续打点,点击撞点机的mv查看有打到点说明位置正确,调整撞针换个位置进行单点打点,打到时说明该注模面101校平成功,调整螺丝固定。通过确定模仁10的注模面101和撞针是同一个平面打出来的点,确保撞针在撞击注模面101时产生的各个撞点大小一致,形状相同。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二次打点不到位,需要重复上一步,直到打点成功为止。步骤s90,在微结构区域102外调整撞针与注模面101接触进行撞点大小调试。控制撞针在微结构区域102外的注模面101上的四个角打36个很不明显的点,若打点很不明显,调一麦冲,加大打点力度。打点完成后,以最模糊的一个角作为基准角,通过弹簧控制撞击凹槽的大小,当四个角的点的大小一致且与设定值相同时,撞点大小调节完成。步骤s100,撞点大小达到系统设定值后,撞针对注模面101的微结构区域102进行撞点加工。撞针和平台根据控制系统里面导入的cad图纸控制撞针和平台运动,保证微结构区域102加工出来的撞击凹槽和图纸所绘制的一样,使微结构更加精准可控。在一实施例中,模仁10为导光板模仁10,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加工出来的模具,在注模形成导光板,注模完成时,导光板的周侧会一步注模生成微结构,而无需通过其他加工手段将表面的微结构加工出来,能大大提升导光板的生产效率,使导光板的表面微结构的强度和精度更高,导光效果更好。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