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扇短边端头自动换刀翻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88996发布日期:2021-09-10 20:15阅读:94来源:国知局
门扇短边端头自动换刀翻边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门扇成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门扇短边端头自动换刀翻边机。


背景技术:

2.在门扇生产过程中,需要先成型门扇长边的折弯部,在折弯部成型过后需要利用翻边机对门扇短边端头进行翻边加工,在加工过程中,门扇短边端头翻边机的刀具需要压紧门扇才可对其进行翻边操作。
3.首先,门扇短边端头位于门扇翻边机衬板的位置需要人工利用量具进行定位,生产效率低,人力成本高且人工操作极易产生定位误差,进而无法保证门扇的加工精度;其次,现有的门扇短边端头翻边机的刀具长度固定,当要加工不同宽度的门扇时,为了使刀具下压时不破坏已经成型好的门扇长边折弯部,则需人工更换相应长度的刀具,费时费力,生产效率极低,且由于采用人工换刀,刀具的安装精度无法保证,进而门扇短边端头的翻边加工精度也无法保证;且现有的刀具只能对除长边折弯部以外的部分进行压紧,那么在门扇短边进行翻边过程中,门扇长边折弯部会出现微微翘起,翘起部分一般无法满足设计需求,则在完成门扇短边翻边后需要对已加工好的门扇长边部分进行二次整形,使得生产效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门扇短边端头自动换刀翻边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门扇短边端头自动换刀翻边机,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内的安装座、设置在安装座上的衬板、与机壳滑动连接的滑座和驱动滑座往复移动的多个同步油缸,所述滑座上设置有可调节压紧门扇用刀具长度的自动换刀单元,所述机壳内设置有用于对门扇短边端头进行翻边的翻边机构,机壳内设置有用于对门扇短边定位的主定位单元,机壳内设置有用于对门扇长边定位的侧定位单元,侧定位单元包括设置在安装座边缘的侧限位气缸和设置在侧限位气缸活塞杆上的侧限位板。
6.所述自动换刀单元包括设置在滑座上的多条第一滑轨、可沿第一滑轨往复移动的滑动基板和设置在滑座上的与第一滑轨平行的刀具滑台,刀具滑台上设置有刀具,刀具包括活动吊刀、多个活动刀和基准吊刀,所述刀具滑台两端分别设置有活动吊刀和基准吊刀,活动吊刀和基准吊刀之间设置有多个可通过锁紧单元锁紧或解锁的活动刀,活动刀与刀具滑台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基板上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上设置有可转动的迷你气缸,滑动基板上设置有可转动的l型连杆,l型连杆末端与活动吊刀固定连接,迷你气缸的活塞杆与l型连杆的弯折处转动连接,所述滑动基板上设置有可拨动活动刀沿刀具滑台滑动的拨动单元,滑座上还设置有驱动滑动基板往复移动的驱动单元。
7.所述锁紧单元包括与活动刀对应的超薄气缸,超薄气缸的活塞杆末端设置有锁紧
块,超薄气缸设置在活动刀上,活动刀上设置有与锁紧块匹配的锁孔。
8.所述拨动单元包括设置在滑动基板上的拨动气缸和滑套,拨动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拨杆,拨杆与滑套滑动连接,活动刀上设置有与拨杆匹配的拨孔。
9.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滑座上的可转动的丝杆、伺服电机和设置在滑动基板上且与丝杆匹配的丝杆螺母,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链轮,丝杆上设置有从动链轮,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10.所述活动吊刀和基准吊刀内部设置有滑动腔,两个滑动腔内设置有可从两个滑动腔相背侧伸出或收回的吊刀滑块,吊刀滑块上设置有与门扇长边已折弯部匹配的压块,吊刀滑块完全伸出滑动腔时压块位于滑动腔内侧,吊刀滑块完全收回滑动腔时压块位于滑动腔外侧。
11.所述翻边机构包括设置在机壳上的横杆、可拆卸安装在横杆上的多个顶边油缸、倾斜设置的顶边刀固定板和设置在顶边刀固定板顶部的顶边刀,所述安装座远离衬板一侧设置有倾斜的滑条,顶边刀固定板与滑条平行设置且滑动连接,所述顶边油缸与横杆铰接,顶边油缸的活塞杆与顶边刀固定板铰接。
12.所述主定位单元包括可九十度翻转的定位架,所述顶边刀固定板中心通过有过孔,顶边刀固定板靠近衬板一侧设置有切换气缸,顶边刀固定板上设置有可转动的转动连接块,转动连接块上设置有连接杆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可往复移动的定位架,切换气缸的活塞杆穿过过孔与连接杆转动连接,转动连接块为u型连接块,转动连接块下侧弯折处与顶边刀固定板转动连接。
13.所述翻边机构包括可转动的翻转刀固定板和设置在翻转刀固定板上的翻转刀,所述翻转刀固定板两侧均设置有翻转刀连接块,翻转刀连接块可拆卸安装在机壳上,翻转刀固定板两侧均设置有与机壳铰接的翻转油缸,翻转油缸可拆卸安装在机壳上,翻转油缸与翻转刀连接块对应设置,翻转油缸的活塞杆与翻转刀连接块铰接。
14.所述主定位单元包括安装在在机壳上的第一固定杆、可沿设置在第一固定杆上的第一导向杆往复移动的第二固定杆和设置在第一固定杆上的第一定位气缸,第一定位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固定杆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靠近衬板一侧设置有可沿设置在第二固定杆上的第二导向杆往复移动的活动定位杆,第二固定杆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气缸,第二定位气缸的活塞杆与活动定位杆连接。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在活动吊刀、活动刀、基准吊刀、锁紧单元、驱动单元和拨动单元的设置下,在让出门扇长边已折弯部的情况下快速实现刀具长度调节,无需人工反复更换定长刀具,提高生产效率,减轻人力成本,同时避免了人工换刀时可能造成的刀具安装精度无法保证的情况出现,进而保证了门扇短边端头的翻边加工精度。
16.2、在活动吊刀、吊刀滑块固定板和吊刀滑块的设置下,使得刀具完全压紧门扇时,压块可刚好伸入门扇长边已折弯部内侧,对门扇进行全长度压紧,可避免门扇长边已折弯部在短边翻边过程中出现翘起的情况出现,减少了二次整形的过程,保证翻边效果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17.3、在侧定位单元和主定位单元的设置下,可在刀具落到前实现门扇短边端头的自动精确定位,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避免了人工定位不精准的情况出现,也无需人工取放定
位量具,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为无人操作线上自动化加工门扇提供了可能。
18.4、翻边机可装配多种翻边机构以适配不同产品的加工需求,提高了翻边机的适用范围,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中自动换刀单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中自动换刀单元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中活动吊刀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中锁紧块呈锁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中拨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中活动刀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中基准吊刀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中自动换刀单元切换后压紧门扇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主定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图10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图1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图11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中侧定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发明中刀具呈提起状态的示意图;图17为本发明中刀具呈下压状态下的示意图;图18为本发明中基准吊刀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发明中吊刀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发明中吊刀滑块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主定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 1

1、第一滑轨;1

2、丝杆;1

3、伺服电机;1

4、活动吊刀;1

5、活动刀;1

51、滑动安装槽;1

52、锁孔;1

53、拨孔;1

6、基准吊刀;1

7、刀具滑台;1

8、滑套;1

9、拨动气缸;1

10、超薄气缸;1

11、滑动基板;1

12、丝杆螺母;1

13、限位滑块;1

14、拨杆;1

15、迷你气缸;1

16、定位板;1

17、l型连杆;1

18、限位块;2

1、机壳;2

2、驱动系统;2

3、滑座;2

4、第二滑轨;2

5、刀具;2

6、翻转刀固定板;2

7、翻转刀连接块;2

8、翻转油缸;2

9、侧限位板;2

10、同步油缸;2

11、吊耳;2

12、侧限位气缸;2

13、安装座;2

14、衬板;2

15、第一固定杆;2

16、第一定位气缸;2

17、第一导向杆;2

18、第二固定杆;2

19、第二定位气缸;2

20、第二导向杆;2

21、活动定位杆;2

22、横杆;2

23、顶边刀固定板;2

24、顶边油缸;2

25、过孔;2

26、切换气缸;2

27、连接板;2

28、连接杆;2

29、顶边刀;2

30、定位架;2

31、滚轴;2

32、转动连接块;2

33、调整块;2

34、调节螺杆;2

35、调节手轮;3

1、基座;3

12、第一斜面;3

13、第一平面;3

14、第二平面;3

2、吊刀滑块固定
板;3

21、内板;3

22、第二斜面;3

3、吊刀滑块;3

31、第三平面;3

32、第四平面;3

33、第三斜面;3

34、第四斜面;3

35、压块;b、门扇长边已折弯部;c、滑动腔可供吊刀滑块伸出侧边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22.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20,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门扇短边端头自动换刀翻边机,包括机壳2

1、设置在机壳2

1内的安装座2

13、设置在安装座2

13上的衬板2

14、与机壳2

1滑动连接的滑座2

3、驱动滑座2

3往复移动的多个同步油缸2

10和设置在滑座2

3上的可调节压紧门扇用刀具2

5长度的自动换刀单元,机壳2

1内设置有用于对门扇短边端头进行翻边的翻边机构,机壳2

1内设置有用于对门扇短边定位的主定位单元,机壳2

1内设置有用于对门扇长边定位的侧定位单元,侧定位单元包括设置在安装座2

13边缘的侧限位气缸2

12和设置在侧限位气缸2

12活塞杆上的侧限位板2

9。
23.自动换刀单元包括设置在滑座2

3上的多条第一滑轨1

1、可沿第一滑轨1

1往复移动的滑动基板1

11和设置在滑座2

3上的与第一滑轨1

1平行的刀具滑台1

7,刀具滑台1

7上设置有刀具2

5,刀具2

5包括活动吊刀1

4、多个活动刀1

5和基准吊刀1

6,刀具滑台1

7两端分别设置有活动吊刀1

4和基准吊刀1

6,基准吊刀1

6固定安装在刀具滑台1

7上,基准吊刀1

6不会沿刀具滑台1

7滑动,其作为刀具2

5长度调节的基准。
24.活动吊刀1

4和基准吊刀1

6之间设置有多个可通过锁紧单元锁紧或解锁的活动刀1

5,活动刀1

5与刀具滑台1

7滑动连接,刀具滑台1

7的截面形状为工字型,活动刀1

5和基准吊刀1

6上均通有与刀具滑台1

7匹配的滑动安装槽1

51,在刀具2

5装配时基准吊刀1

6可从刀具滑台1

7侧面滑入刀具滑台1

7之后再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同理活动刀1

5也可依次紧贴从刀具滑台1

7侧面滑入并与基准吊刀1

6贴合,使得活动刀1

5在可实现滑动的同时装配更加方便。
25.锁紧单元包括与活动刀1

5对应的超薄气缸1

10,超薄气缸1

10的活塞杆末端设置有锁紧块,超薄气缸1

10上设置在活动刀1

5上,活动刀1

5上设置有与锁紧块匹配的锁孔1

52,控制超薄气缸1

10可实现锁紧块的伸缩,当需要拨动活动刀1

5时,将锁紧块从锁孔1

52抽出,当需要重新固定活动刀1

5时,将锁紧块重新插入锁孔1

52内,并利用锁紧块压紧刀具滑台1

7,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使活动刀1

5无法沿刀具滑台1

7滑动,方便刀具2

5的切换同时保证刀具2

5切换的精度。
26.第一滑轨1

1的数量为两条且关于丝杆1

2对称设置,滑动基板1

11上设置有两组关于丝杆1

2对称的限位滑块1

13,两组限位滑块1

13与第一滑轨1

1对应设置且滑动连接。
27.滑座2

3上还设置有驱动滑动基板1

11往复移动的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滑座2

3上的可转动的丝杆1

2、伺服电机1

3和设置在滑动基板1

11上且与丝杆1

2匹配的丝杆螺母1

12,伺服电机1

3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链轮,丝杆1

2上设置有从动链轮,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伺服电机1

3带动主动链轮转动,在链条的传动下,
从动链轮带动丝杆1

2转动,进而丝杆螺母1

12可沿丝杆1

2往复滑动。
28.滑动基板1

11上设置有定位板1

16,定位板1

16上设置有可转动的迷你气缸1

15,滑动基板1

11上设置有可转动的l型连杆1

17,l型连杆1

17末端与活动吊刀1

4固定连接,迷你气缸1

15的活塞杆与l型连杆1

17的弯折处转动连接,滑动基板1

11上设置有两个限位块1

18,l型连杆1

17转动过程中始终位于两个限位块1

18之间,限位块1

18的设置可保证l型连杆1

17的运行精度,进而保证刀具2

5切换的精度。
29.控制迷你气缸1

15的伸缩可实现l型连杆1

17的转动,进而可从刀具滑台1

7上取下或放置活动吊刀1

4,以实现刀具2

5长度的切换,图4中虚线部分即为将活动吊刀1

4从刀具滑台1

7上取下时的状态。
30.滑动基板1

11上设置有可拨动活动刀1

5沿刀具滑台1

7滑动的拨动单元,拨动单元包括设置在滑动基板1

11上的拨动气缸1

9和滑套1

8,拨动气缸1

9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拨杆1

14,拨杆1

14与滑套1

8滑动连接,活动刀1

5上设置有与拨杆1

14匹配的拨孔1

53。
31.当需要调节刀具2

5长度以适应不同宽度门扇的短边端头翻边时,即需要快速实现刀具2

5长度调节并让出门扇长边已折弯部b时:首先控制迷你气缸1

15将活动吊刀1

4从刀具滑台1

7上取下,根据长度要求,控制相应的超薄气缸1

10将锁紧块从锁孔1

52中抽出,使活动刀1

5处于解锁状态,控制伺服电机1

3,带动滑动基板1

11滑动至拨刀位置后停止,在拨刀位置启动拨动气缸1

9将拨杆1

14伸入拨孔1

53内,重新控制伺服电机1

3带动滑动基板1

11朝远离基准吊刀1

6的方向移动,在拨杆1

14的带动下同时将解锁后的活动刀1

5拨向远离基准吊刀1

6一侧,最后重新将活动吊刀1

4放置在刀具滑台1

7上,并与锁紧状态下的基准吊刀1

6贴合,形成新的刀具2

5,进而实现了门扇短边端头翻边刀具2

5长度的自动切换,无需人工反复更换定长刀具,提高生产效率,减轻人力成本。
32.图10即为自动换刀单元快速实现刀具2

5长度调节且让出门扇长边已折弯部b后压紧门扇的示意图。
33.刀具2

5是为了在门扇短边进行翻边时对已成型的门扇进行压紧,以便翻边动作的顺利进行。
34.活动吊刀1

4和基准吊刀1

6内部设置有滑动腔, 两个滑动腔内设置有可从两个滑动腔相背侧伸出或收回的吊刀滑块3

3。
35.活动吊刀1

4和基准吊刀1

6关于滑动腔的布置相同,下面以活动吊刀1

4为例进行描述。
36.活动吊刀1

4包括基座3

1和吊刀滑块固定板3

2,基座3

1一侧设置有吊刀滑块固定板3

2,滑动腔位于基座3

1和吊刀滑块固定板3

2之间。
37.滑动腔内设置有第一平面3

13和第二平面3

14,基座3

1上设置有第一斜面3

12,吊刀滑块固定板3

2朝向滑动腔一侧设置有内板3

21,内板3

21顶部设置有第二斜面3

22,吊刀滑块3

3包括第一异形板和与第一异形板一体成型的第二异形板,压块3

35设置下第一异形板侧面,第一异形板上设置有第四斜面3

34,第二异形板上设置有第三平面3

31、第四平面3

32和第三斜面3

33,第三斜面3

33与第二斜面3

22滑动连接,第四斜面3

34与第一斜面3

12滑动连接。
38.参阅图16或图17,滑动腔可供吊刀滑块伸出侧边线设为c。
39.活动吊刀1

4内部设置有可伸出或收回滑动腔的吊刀滑块3

3,吊刀滑块3

3上设置有与门扇长边已折弯部b匹配的压块3

35。
40.状态一:参阅图16,吊刀滑块3

3完全伸出滑动腔时压块3

35位于滑动腔内侧,即压块3

35末端不会超出c,此时,第四平面3

32与第二平面3

14贴合;状态二:参阅图17,吊刀滑块3

3完全收回滑动腔时压块3

35位于滑动腔外侧,即压块3

35完全伸出c,此时,第三平面3

31与第一平面3

13贴合。
41.在内板3

21、第一平面3

13和第二平面3

14的限制下,使得吊刀滑块3

3只会在滑动腔内活动不会脱落,在初始状态下,在吊刀滑块3

3的自身重力作用下,吊刀滑块3

3呈上述状态一,当刀具2

5整体下压,吊刀滑块3

3的底面相比于活动吊刀1

4底面和活动刀1

5底面会先接触门扇表面;刀具2

5继续下压,在向下压力的作用下,吊刀滑块3

3会沿第一斜面3

12作斜向上滑动,在滑动的同时,压块3

35会有向外的位移,逐渐伸出c,直到活动吊刀1

4底面和活动刀1

5底面均与门扇表面接触为止,呈上述状态二。
42.参阅图12,刀具2

5在状态二下会完全压紧门扇,压块3

35可刚好伸入门扇长边已折弯部b内侧,对门扇进行全长度压紧,可避免门扇长边已折弯部b在短边翻边过程中出现翘起的情况出现,减少了二次整形的过程,保证翻边效果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43.在完成门扇长边折弯成型后需要将门扇沿其长度方向放置在衬板2

14上,进行门扇短边端头翻边加工前,需要同步油缸2

10推动滑座2

3向衬板2

14的方向移动,在刀具2

5压紧门扇后才可进行翻边操作。
44.机壳2

1内设置有两条第二滑轨2

4,滑座2

3可沿两条第二滑轨2

4往复移动,第二滑轨2

4的设置可保证落刀精度。
45.机壳2

1内安装有用于对门扇短边端头进行翻边的翻边机构,机壳2

1内设置有用于对门扇短边定位的主定位单元,机壳2

1内设置有用于对门扇长边定位的侧定位单元,侧定位单元包括设置在安装座2

13边缘的侧限位气缸2

12和设置在侧限位气缸2

12活塞杆上的侧限位板2

9,机壳2

1内设置有控制同步油缸2

10、主定位单元和侧定位单元的驱动系统2

2。
46.侧限位气缸2

12可带动呈l型的侧限位板2

9移动,进而可对门扇宽度方向进行精确定位,无需人工测量,可由plc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实现定位,且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门扇产品的短边端头翻边加工。
47.驱动系统2

2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设备,如油缸可通过油泵电机、油箱以及与油缸相适配的管路进行控制;气缸可通过气源、电磁阀组以及与气缸相适配的管路进行控制,在此不作赘述。
48.机壳2

1顶部设置有多个吊耳2

11,吊耳2

11在设备吊装时,确认设备装配完成后并确认设备重心后与机壳2

1进行焊接,可方便设备的移动以及产线的布置。
49.翻边机构包括设置在机壳2

1上的横杆2

22、可拆卸安装在横杆2

22上的多个顶边油缸2

24、倾斜设置的顶边刀固定板2

23和设置在顶边刀固定板2

23顶部的顶边刀2

29,安装座2

13远离衬板2

14一侧可拆卸安装有倾斜的滑条,顶边刀固定板2

23与滑条平行设置且滑动连接,顶边油缸2

24与横杆2

22铰接,顶边油缸2

24的活塞杆与顶边刀固定板2

23铰接,顶边刀2

29朝向衬板2

14一侧设置有可转动的滚轴2

31。
50.启动顶边油缸2

24可带动顶边刀固定板2

23,沿滑条向上滑动,进而可使顶边刀2

29顶起门扇短边端头完成翻边加工,倾斜的角度根据经验设置,一般为3
°
~5
°
,即向门扇内侧多翻边3
°
~5
°
,这是为了补偿门扇短边在翻边后的回弹。
51.采用上述翻边机构是采用顶升的方式实现门扇短边端头的翻边,这样的方式相比于翻转的方式效率更高,且由于滑条的限位其精度也更高,适合无漆料涂装的门扇的高效翻边,且适用于门扇无人线上自动化翻边加工。
52.主定位单元包括可九十度翻转的定位架2

30,顶边刀固定板2

23中心通过有过孔2

25,顶边刀固定板2

23靠近衬板2

14一侧设置有切换气缸2

26,顶边刀固定板2

23上设置有可转动的转动连接块2

32,转动连接块2

32上设置有连接杆2

28和连接板2

27,连接板2

27上设置有可往复移动的定位架2

30,切换气缸2

26的活塞杆穿过过孔2

25与连接杆2

28转动连接,转动连接块2

32为u型连接块,转动连接块2

32下侧弯折处与顶边刀固定板2

23转动连接。
53.转动连接块2

32上通有条形孔,定位架2

30与条形孔滑动连接,定位架2

30底部设置有调整块2

33,连接板2

27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2

34,调节螺杆2

34一端与调整块2

33转动连接,调节螺杆2

34另一端设置有调节手轮2

35。
54.主定位单元在翻边即顶升过程中始终会随顶边刀固定板2

23一同移动。
55.当门扇进入翻边机前,启动切换气缸2

26,使定位架2

30翻转九十度与衬板2

14呈垂直状态如图11,当门扇进入翻边机后其短边端头末端与定位架30接触后门扇停止运动,此刻即为加工位置,接着完成上述侧向定位并落刀压紧门扇,在刀具2

5压紧门扇后启动切换气缸2

26使定位架2

30复位即反向转九十度,此时定位架2

30背负在顶边刀固定板2

23侧面,则可利用顶边刀2

23进行门扇短边端头的翻边加工。
56.主定位单元只需进行一次翻转即可完成定位,无需多个气缸分段长行程控制,使其稳定性更强,精度更高。
57.转动调节手轮2

35即可带动定位架2

30移动,实现基准位置的调节,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门扇产品。
58.实施例二请参阅图21~图22;将实施例一种的翻边机构拆下后即可更换下述翻边机构;将实施例二中的主定位单元拆下后即可更换下述主定位单元。
59.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翻边机构包括可转动的翻转刀固定板2

6和设置在翻转刀固定板2

6上的翻转刀,翻转刀固定板2

6两侧均设置有翻转刀连接块2

7,翻转刀连接块2

7通过轴承安装在机壳2

1上,翻转刀固定板2

6两侧均设置有与机壳2

1铰接的翻转油缸2

8,翻转油缸2

8安装在机壳2

1上,翻转油缸2

8与翻转刀连接块2

7对应设置,翻转油缸2

8的活塞杆与翻转刀连接块2

7铰接。
60.在进行翻边加工时,翻转油缸2

8的活塞杆伸长,进而可带动翻转刀连接块2

7转动使得翻转刀固定板2

6由竖向下的状态变为竖向上的状态,在翻转刀固定板2

6转动过程中,设置在其表面的翻转刀即可完成对门扇短边端头的翻边加工。
61.实施例二的翻边机构尤其适用已在门扇外侧涂装漆料的门扇短边端头翻边加工,
采用上述翻边方式可在不损伤漆料的同时自动完成门扇短边端头的翻边加工。
62.主定位单元包括可拆卸安装在在机壳2

1上的第一固定杆2

15、可沿设置在第一固定杆2

15上的第一导向杆2

17往复移动的第二固定杆2

18和设置在第一固定杆2

15上的第一定位气缸2

16,第一定位气缸2

16的活塞杆与第二固定杆2

18连接,第二固定杆2

18靠近衬板2

14一侧设置有可沿设置在第二固定杆2

18上的第二导向杆2

20往复移动的活动定位杆2

21,第二固定杆2

18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气缸2

19,第二定位气缸2

19的活塞杆与活动定位杆2

21连接。
63.当门扇进入翻边机前,启动第一定位气缸2

16使得第二固定杆2

18下降至设定高度,接着启动第二定位气缸2

19将活动定位杆2

21推至设定距离;当门扇进入翻边机后其短边端头末端与活动定位杆2

21接触后门扇停止运动,此刻即为加工位置,接着完成上述侧向定位并落刀压紧门扇,在刀具2

5压紧门扇后使第一定位气缸2

16第二定位气缸2

19复位,即可进行门扇短边端头的翻边加工,实现了门扇翻边时的精准自动定位,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避免了人工定位不精准的情况出现,也无需人工取放定位量具,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为无人操作线上自动化加工门扇提供了可能。
64.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