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升机变距拉杆调整定位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80254发布日期:2022-03-09 11:13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升机变距拉杆调整定位夹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直升机零部件工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直升机变距拉杆调整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2.直升机进行动平衡调整时,需对直升机主桨的变距拉杆进行多次调整,调整时需松开变距拉杆上的带柄轴承,而其上、下带柄轴承按照技术条件要求存在一个角度要求;如直接调整变距拉杆会造成带柄轴承之间的角度不满足要求,且极易造成变距拉杆的上、下带柄轴承在安装处与自动倾斜器的上、下叉耳发生靠磨,进而造成动部件的损伤,影响直升机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升机变距拉杆调整定位夹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防止变距拉杆调整时上、下带柄轴承与上、下叉耳发生靠磨,提升直升机维护的效率。
4.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升机变距拉杆调整定位夹具,包括上夹块和下夹块;上夹块包括基板,基板的一侧边挖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两端沿基板法向伸出两根条状限位柱,与弧形凹槽开口方向处于同侧的条状限位柱侧壁为斜壁面,与该斜壁面相对的条状限位柱侧壁为平行于基板法向的直壁面;所述的斜壁面与直壁面使条状限位柱构成截面沿基板法向向外逐渐变小的楔形结构;下夹块的外形呈“7”字形结构,“7”字形结构的顶面与底面间存在夹角,使下夹块沿“7”字形结构一支脚延伸方向呈片状楔形结构,该所述的支脚的端面还设有内凹的避位槽;所述的“7”字形结构拐角处的外侧还设有倒直角;所述的上夹块用于固定变距拉杆的上带柄轴承与自动倾斜器上叉耳间的间隙;所述的下夹块用于固定变距拉杆的下带柄轴承与自动倾斜器下叉耳间的间隙。
5.前述的直升机变距拉杆调整定位夹具中,所述的上夹块和下夹块间通过钢丝绳连接。
6.前述的直升机变距拉杆调整定位夹具中,所述的钢丝绳上挂有标旗。
7.前述的直升机变距拉杆调整定位夹具中,所述的钢丝绳上还挂有标牌由聚酰胺1010材料构成。
8.前述的直升机变距拉杆调整定位夹具中,下夹块由聚酰胺1010材料构成。
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变距拉杆调整时,能够防止动部件的损伤,减少每次人工调整变距拉杆带柄轴承与叉耳之间间隙的操作,不仅解决了变距拉杆调整时带柄轴承角度调整的问题,还提高了直升机维护保障的效率。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上夹块的结构示意图;
12.图3是上夹块的三视图;
13.图4是下夹块的结构示意图;
14.图5是下夹块的三视图;
15.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16.附图标记:1-上夹块,1a-基板,1b-弧形凹槽,1c-条状限位柱,1d-斜壁面,1e-直壁面,2-下夹块,2a-避位槽,2b-倒直角,3-自动倾斜器下叉耳,4-钢丝绳,5-标旗,6-标牌,7-变距拉杆,8-上带柄轴承,9-自动倾斜器上叉耳,10-下带柄轴承,11-锁紧螺母,12-拉杆端部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17.实施例1。一种直升机变距拉杆调整定位夹具,构成如图1-6所示,包括上夹块1和下夹块2;上夹块1包括基板1a,基板1a的一侧边挖有弧形凹槽1b,弧形凹槽1b两端沿基板1a法向伸出两根条状限位柱1c,与弧形凹槽1b开口方向处于同侧的条状限位柱1c侧壁为斜壁面1d,与该斜壁面1d相对的条状限位柱1c侧壁为平行于基板1a法向的直壁面1e;所述的斜壁面与直壁面使条状限位柱1c构成截面沿基板1a法向向外逐渐变小的楔形结构;下夹块2的外形呈“7”字形结构,“7”字形结构的顶面与底面间存在夹角,使下夹块2沿“7”字形结构一支脚延伸方向呈片状楔形结构,该所述的支脚的端面还设有内凹的避位槽2a;所述的“7”字形结构拐角处的外侧还设有倒直角2b;所述的上夹块1用于固定变距拉杆7的上带柄轴承8与自动倾斜器上叉耳9间的间隙;所述的下夹块2用于固定变距拉杆7的下带柄轴承10与自动倾斜器下叉耳3间的间隙。
18.前述的上夹块1和下夹块2间通过钢丝绳4连接。钢丝绳4将同一型号上、下夹块连在一起,便于配套,防止丢失。
19.前述的钢丝绳4上挂有标旗5。通过标旗5,便于识别变距拉杆是否已进行过调整。
20.前述的钢丝绳4上还挂有标牌6。通过标牌6标示出相应型号,便于匹配使用到相应型号的变距拉杆7调整。
21.上夹块1由聚酰胺1010材料构成;下夹块2由聚酰胺1010材料构成。其主体部分上、下夹块材料使用聚酰胺1010(q/ghpg28),聚酰胺材料可以防止夹具使用时对动部件造成损伤。
22.使用方法:其上下夹具安装位置如图6所示,当进行变距拉杆7长度调整时,需松开锁紧螺母11,此时,上、下带柄轴承处于游动状态,其角度无法固定,当角度安装错误时,将会导致带柄轴承运动到极限位置时,会与自动倾斜器叉耳产生靠磨;因此在调整前,安装此夹具,具体安装为,按图5所示位置将上夹块1的弧形凹槽1b与变距拉杆7上端的拉杆端部弧面12匹配抵靠,之后将条状限位柱1c插入图5中的示意位置,完成自动倾斜器上叉耳9与上带柄轴承8间的间隙固定;将下夹块2顶面(即图5中标示有“上”的一面)与自动倾斜器下叉耳3内侧面抵靠,并对应插入图5中的示意位置,完成自动倾斜器下叉耳3与下带柄轴承10间的间隙固定。间隙固定后,进行变距拉杆7长度调整时,不会改变带柄轴承与叉耳之间的间隙,从而提升维护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直升机变距拉杆调整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夹块(1)和下夹块(2);上夹块(1)包括基板(1a),基板(1a)的一侧边挖有弧形凹槽(1b),弧形凹槽(1b)两端沿基板(1a)法向伸出两根条状限位柱(1c),与弧形凹槽(1b)开口方向处于同侧的条状限位柱(1c)侧壁为斜壁面(1d),与该斜壁面(1d)相对的条状限位柱(1c)侧壁为平行于基板(1a)法向的直壁面(1e);所述的斜壁面与直壁面使条状限位柱(1c)构成截面沿基板(1a)法向向外逐渐变小的楔形结构;下夹块(2)的外形呈“7”字形结构,“7”字形结构的顶面与底面间存在夹角,使下夹块(2)沿“7”字形结构一支脚延伸方向呈片状楔形结构,该所述的支脚的端面还设有内凹的避位槽(2a);所述的“7”字形结构拐角处的外侧还设有倒直角(2b);所述的上夹块(1)用于固定变距拉杆(7)的上带柄轴承(8)与自动倾斜器上叉耳(9)间的间隙;所述的下夹块(2)用于固定变距拉杆(7)的下带柄轴承(10)与自动倾斜器下叉耳(3)间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变距拉杆调整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夹块(1)和下夹块(2)间通过钢丝绳(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变距拉杆调整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丝绳(4)上挂有标旗(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变距拉杆调整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丝绳(4)上还挂有标牌(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变距拉杆调整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上夹块(1)由聚酰胺1010材料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变距拉杆调整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下夹块(2)由聚酰胺1010材料构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升机变距拉杆调整定位夹具。包括上夹块和下夹块;上夹块包括基板,基板的一侧边挖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两端沿基板法向伸出两根条状限位柱,与弧形凹槽开口方向处于同侧的条状限位柱侧壁为斜壁面,与该斜壁面相对的条状限位柱侧壁为平行于基板法向的直壁面;所述的斜壁面与直壁面使条状限位柱构成截面沿基板法向向外逐渐变小的楔形结构;下夹块的外形呈“7”字形结构,“7”字形结构的顶面与底面间存在夹角,使下夹块沿“7”字形结构一支脚延伸方向呈片状楔形结构,该所述的支脚的端面还设有内凹的避位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防止变距拉杆调整时上、下带柄轴承与上、下叉耳发生靠磨,提升直升机维护的效率。维护的效率。维护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吕一鸣 王慧明 郑坤 应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0
技术公布日:2022/3/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