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延长混匀取料机轮体加工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61702发布日期:2022-04-22 10:32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延长混匀取料机轮体加工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轮体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延长混匀取料机轮体加工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生活中,混匀取料机是一种在取料过程中还具有混合物料功能的装载设备,其主要通过轮体外圈设置的料斗随斗轮旋转循环取料,而延长混匀取料机则是传统混匀取料机的延长版本,由于混匀取料机在工作的过程中轮体需要持续转动,轮体作为混匀取料机中的重要零件,因此对于轮体的加工尤为重要,在对轮体进行加工时常常需要对其进行打磨、打孔等操作,而在对混匀取料机轮体进行加工时,经常需要使用支撑装置对其进行稳定支撑,从而避免其在加工的过程中发生晃动位移的情况发生。
3.但是现有的混匀取料机轮体加工用支撑装置大都只是单纯的通过螺钉与压紧板对轮体进行定位支撑的,在实际的应用中,无法对不同尺寸大小的轮体进行定位支撑,并且装置本身也无法进行高度调节与旋转调节,从而导致在对轮体进行加工时,无法根据实际的需求来对轮体进行高度调节与旋转调节,不利于实际的应用与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延长混匀取料机轮体加工用支撑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6.一种延长混匀取料机轮体加工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盒,所述底座盒内壁底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液压缸,两个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底座盒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均延伸至底座盒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传动盒,所述传动盒内壁底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传动盒内壁的底部且位于第一伺服电机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转动轴的顶部延伸至传动盒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驱动盒,所述驱动盒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盒内壁的底部等距转动连接有三个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顶部均延伸至驱动盒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远离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辊,所述定位杆的顶部均设置有压紧机构。
7.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块,所述驱动盒内壁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驱动盒内壁的底部远离安装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远离第二伺服电机的一端与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驱动盒内壁的底部且位于三个第一转动杆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侧且
位于蜗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均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连接。
8.作为优选,所述压紧机构包括l型板,所述定位杆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顶部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底部均延伸至l型板的底部且转动连接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部均延伸至对应的l型板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杆均与对应的l型板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与压紧板的底部均设置有橡胶垫。
9.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与传动盒的外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三角形结构的加强板。
10.作为优选,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直径之比为一比五。
11.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盒、传动盒与驱动盒的外侧均等距开设有散热孔。
12.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盒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液压缸、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13.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强,通过设置可进行高度调节与旋转调节的三个支撑板,能够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根据需求对轮体进行高度调节与旋转调节,同时通过设置驱动机构带动支撑板与限位辊进行转动,能够对不同尺寸大小的轮体进行初步定位,并配合压紧机构,能够对轮体进行压紧固定,从而方便后续进行加工操作,有利于实际的应用与操作。
附图说明:
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剖视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驱动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工作状态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工作状态示意图。
19.图中:1、底座盒;2、液压缸;3、升降板;4、固定杆;5、固定板;6、传动盒;7、第一伺服电机;8、主动齿轮;9、转动轴;10、从动齿轮;11、驱动盒;12、第一转动杆;13、支撑板;14、定位杆;15、限位辊;16、驱动机构;161、安装块;162、第二伺服电机;163、安装板;164、驱动轴;165、蜗杆;166、第二转动杆;167、蜗轮;168、第一传动齿轮;169、第二传动齿轮;17、压紧机构;171、l型板;172、调节螺杆;173、压紧板;174、限位杆;175、限位板;18、加强板;19、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实施例:
22.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延长混匀取料机轮体加工用支撑装置,包括底
座盒1,底座盒1内壁底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液压缸2,两个液压缸2的活塞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升降板3,升降板3与底座盒1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控制液压缸2进行工作,便于更好的带动升降板3在底座盒1的内部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对设备整体的高度进行调节;升降板3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固定杆4的顶部均延伸至底座盒1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固定板5之间固定连接有传动盒6,通过固定杆4与固定板5,便于更好的将传动盒6与升降板3进行连接;传动盒6内壁底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7,第一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8,传动盒6内壁的底部且位于第一伺服电机7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9,转动轴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0,主动齿轮8与从动齿轮10啮合连接,通过控制第一伺服电机7进行工作,带动主动齿轮8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从动齿轮10与转动轴9进行转动,进而更好的对设备整体进行旋转调节;转动轴9的顶部延伸至传动盒6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驱动盒11,驱动盒11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16,驱动盒11内壁的底部等距转动连接有三个第一转动杆12,第一转动杆12的顶部均延伸至驱动盒11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3,通过支撑板13便于更好的对需要进行加工的轮体进行支撑放置;支撑板13的顶部远离第一转动杆12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定位杆14,定位杆14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辊15,通过定位杆14与限位辊15之间的配合,便于更好的对需要加工的轮体进行初步定位;定位杆14的顶部均设置有压紧机构17。
23.进一步的,驱动机构16包括安装块161,驱动盒11内壁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61,安装块16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162,驱动盒11内壁的底部远离安装块1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63,第二伺服电机16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驱动轴164,驱动轴164远离第二伺服电机162的一端与安装板163转动连接,驱动轴16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蜗杆165,驱动盒11内壁的底部且位于三个第一转动杆12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66,第二转动杆166的外侧且位于蜗杆16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蜗轮167,蜗杆165与蜗轮167啮合连接,第二转动杆16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168,第一转动杆12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169,第二传动齿轮169均与第一传动齿轮168啮合连接,通过设置驱动机构16,便于更好的带动三个第一转动杆12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三个支撑板13进行转动,调节三个限位辊15之间的间距,从而更好的对不同尺寸的轮体进行初步定位。
24.进一步的,压紧机构17包括l型板171,定位杆14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l型板171,l型板171的顶部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172,调节螺杆172的底部均延伸至l型板171的底部且转动连接有压紧板173,压紧板173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74,限位杆174的顶部均延伸至对应的l型板171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75,限位杆174均与对应的l型板171滑动连接,支撑板13的顶部与压紧板173的底部均设置有橡胶垫,通过设置橡胶垫,便于更好的对定位压紧的轮体进行保护,通过设置压紧机构17,便于更好的对进行初步定位之后的轮体进行进一步的压紧固定,从而避免在后续加工过程中造成轮体位移的情况发生。
25.进一步的,固定板5的顶部与传动盒6的外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三角形结构的加强板18,通过设置加强板18便于更好的增加固定板5与传动盒6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26.进一步的,主动齿轮8与从动齿轮10的直径之比为一比五,便于更加精准的对设备进行旋转调节。
27.进一步的,底座盒1、传动盒6与驱动盒11的外侧均等距开设有散热孔,通过设置散热孔便于更好的保证设备的散热效果。
28.进一步的,底座盒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19,液压缸2、第一伺服电机7、第二伺服电机162均与控制面板19电性连接,通过控制面板19便于更好的对设备整体进行控制。
29.具体的:将设备放置在指定的位置,然后将设备通电,在对不同尺寸的轮体进行支撑定位时,首先转动定位杆14,带动限位辊15与l型板171一同进行转动,从而将l型板171转动至远离支撑板13的一端,然后将需要进行支撑的轮体放置在三个支撑板13的顶部,接着再将l型板171转动至支撑板13顶部的轮体的上方,然后通过控制面板19控制第二伺服电机162工作,带动驱动轴164与蜗杆165进行转动,从而通过蜗杆165与蜗轮167之间的配合,带动第二转动杆166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传动齿轮168进行转动,通过第一传动齿轮168与第二传动齿轮169之间的啮合,分别带动三个第一转动杆12进行转动,通过第一转动杆12的转动,带动三个支撑板13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三个限位辊15进行公转,调节限位辊15距离第一传动齿轮168的距离,当限位辊15的外侧与轮体的外侧接触时,即可控制第二伺服电机162停止工作,即可完成对轮体的初步定位,然后通过转动调节螺杆172,带动压紧板173在限位杆174的限位作用下向下移动,从而通过压紧板173对轮体进行压紧固定,然后即可开始对轮体进行加工操作,而当需要对设备的高度进行调节时,可通过控制面板19控制液压缸2进行工作,带动升降板3在底座盒1的内部进行上下移动,从而通过固定杆4带动传动盒6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对设备整体的高度进行调节,当需要对设备进行旋转调节时,可通过控制面板19控制第一伺服电机7进行工作,带动主动齿轮8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从动齿轮10与转动轴9进行转动,进而带动驱动盒11进行转动,然后即可完成对设备整体的旋转调节操作。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3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