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辊轴向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38783发布日期:2022-06-01 23:26阅读:65来源:国知局
工作辊轴向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轧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工作辊轴向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目前黄铜板带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生产设备就是四辊精轧机,轧机辊系由一对支撑辊和一对工作辊组成,精轧机从传动方式可分为:支撑辊传动和工作辊传动两种传动方式,在普通铜板带生产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支撑辊传动的四辊精轧机,此类轧机动力由电机、减速箱传动至分动箱,分动箱上、下辊将动力通过连接轴传动至支撑辊上,再带动工作辊旋转,传统四辊精轧机工作辊辊系的定位防窜位,是利用两块插板,插入辊座边部的槽口内,并用m16螺栓与牌坊立柱上的螺孔连接和固定。
3.但是,由于轧件在轧制过程中会产生轴向力,螺孔滑牙时,插板无法固定且极易弯曲变形,因此会造成工作辊频繁窜位,极易导致成品的形状和几何尺寸不合格。
4.因此,发明工作辊轴向定位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工作辊轴向定位装置,以解决由于轧件在轧制过程中会产生轴向力,螺孔滑牙时,插板无法固定且极易弯曲变形,因此会造成工作辊频繁窜位,极易导致成品的形状和几何尺寸不合格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工作辊轴向定位装置,包括工作辊本体,所述工作辊本体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辊颈,所述工作辊本体两侧均设有辊座,所述第一辊颈设置在辊座内部,所述第一辊颈外表面设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辊颈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辊颈,所述第二辊颈外表面与辊座之间设有第一滚针轴承,所述第二辊颈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辊颈,所述第三辊颈外表面设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三辊颈外表面与第二限位环之间设有第二滚针轴承,所述第三辊颈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辊颈,所述第二限位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环,所述第三限位环设置在第四辊颈外表面,所述第三限位环一侧设有封盖,所述封盖内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封盖之间设有第三滚针轴承。
7.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环、第二限位环和第三限位环外表面均与辊座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第一辊颈、第二辊颈、第三辊颈和第四辊颈均设置为圆柱形,所述第一辊颈直径与第三辊颈直径相等,所述第二辊颈、第三辊颈和第四辊颈直径依次递减。
9.优选的,所述第四辊颈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连接杆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槽与卡块卡接。
10.优选的,所述封盖内部设有螺丝,所述封盖与辊座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辊座外表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数量设置为两组,每组所述固定孔数量设置为两个。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1、通过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对第二辊颈两侧进行限位,限制工作辊本体的轴
向运动,第一滚针轴承和第二滚针轴承提高第二辊颈和第三辊颈转动稳定性,第四辊颈与连接杆连接,封盖对连接杆轴向运动进行限位,从而对第四辊颈轴向运动进行限位,本装置对工作辊本体轴向运动进行多次限位,防止工作辊本体出现轴向窜位现象,延长工作辊本体使用寿命;
14.2、通过将卡块与卡槽卡接,便于将连接杆与第四辊颈连接,通过螺丝将封盖与辊座固定连接,便于封盖拆卸,便于加润滑油,通过固定孔便于对辊座定位,便于快速安装辊座。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部分结构放大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辊颈立体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杆与卡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1、工作辊本体;2、第一辊颈;3、辊座;4、第一限位环;5、第二辊颈;6、第一滚针轴承;7、第三辊颈;8、第二限位环;9、第二滚针轴承;10、第四辊颈;11、第三限位环;12、封盖;13、连接杆;14、第三滚针轴承;15、卡槽;16、卡块;17、螺丝;18、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工作辊轴向定位装置,包括工作辊本体1,所述工作辊本体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辊颈2,所述工作辊本体1两侧均设有辊座3,所述第一辊颈2设置在辊座3内部,所述第一辊颈2外表面设有第一限位环4,所述第一辊颈2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辊颈5,所述第二辊颈5外表面与辊座3之间设有第一滚针轴承6,所述第二辊颈5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辊颈7,所述第三辊颈7外表面设有第二限位环8,所述第三辊颈7外表面与第二限位环8之间设有第二滚针轴承9,所述第三辊颈7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辊颈10,所述第二限位环8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环11,所述第三限位环11设置在第四辊颈10外表面,所述第三限位环11一侧设有封盖12,所述封盖12内部设有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与封盖12之间设有第三滚针轴承14,在使用时,第一限位环4和第二限位环8对第二辊颈5两侧进行限位,限制工作辊本体1的轴向运动,第一滚针轴承6和第二滚针轴承9提高第二辊颈5和第三辊颈7转动稳定性,第四辊颈10与连接杆13连接,封盖12对连接杆13轴向运动进行限位,从而对第四辊颈10轴向运动进行限位,本装置对工作辊本体1轴向运动进行多次限位,防止工作辊本体1出现轴向窜位现象,延长工作辊本体1使用寿命。
25.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限位环4、第二限位环8和第三限位环11外
表面均与辊座3固定连接,便于第一限位环4和第二限位环8对第二辊颈5两侧进行限位,限制工作辊本体1的轴向运动。
26.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辊颈2、第二辊颈5、第三辊颈7和第四辊颈10均设置为圆柱形,所述第一辊颈2直径与第三辊颈7直径相等,所述第二辊颈5、第三辊颈7和第四辊颈10直径依次递减,便于第一限位环4和第二限位环8对第二辊颈5两侧进行限位,限制工作辊本体1的轴向运动。
27.如图2-5所示:所述第四辊颈10一侧开设有卡槽15,所述连接杆13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16,所述卡槽15与卡块16卡接,在使用时,将卡块16与卡槽15卡接,便于将连接杆13与第四辊颈10连接。
28.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封盖12内部设有螺丝17,所述封盖12与辊座3之间通过螺丝17固定连接,通过螺丝17将封盖12与辊座3固定连接,便于封盖12拆卸,便于加润滑油。
29.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辊座3外表面开设有固定孔18,所述固定孔18数量设置为两组,每组所述固定孔18数量设置为两个,通过固定孔18便于对辊座3定位,便于快速安装辊座3。
30.本实用工作原理:
31.参照说明书附图1-3,在使用时,第一限位环4和第二限位环8对第二辊颈5两侧进行限位,限制工作辊本体1的轴向运动,第一滚针轴承6和第二滚针轴承9提高第二辊颈5和第三辊颈7转动稳定性,第四辊颈10与连接杆13连接,封盖12对连接杆13轴向运动进行限位,从而对第四辊颈10轴向运动进行限位,本装置对工作辊本体1轴向运动进行多次限位,防止工作辊本体1出现轴向窜位现象,延长工作辊本体1使用寿命;
32.参照说明书附图2-5,在使用时,将卡块16与卡槽15卡接,便于将连接杆13与第四辊颈10连接,通过螺丝17将封盖12与辊座3固定连接,便于封盖12拆卸,便于加润滑油,通过固定孔18便于对辊座3定位,便于快速安装辊座3。
33.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