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压机的充液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41109发布日期:2022-04-21 19:16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液压机的充液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液压机的充液箱。


背景技术:

2.液压拉伸机在制造行业广泛应用,大量应用于制造各种金属桶形、锅形零件。通常配套拉伸模具,通过拉伸工艺成形。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油压机客户均对油压机的速度要求越来越快,以便迅速形成规模生产,提高产品竞争力。
3.一般液压拉伸机结构为:上油缸、下油缸、机架、上副油箱、下主油箱和马达油泵液压系统组成。上副油箱主要是为上油缸快速下降时向上油缸大量补充液压油,以及上油缸快速回程时储存上油缸排出的液压油。每个动作周期,上油缸都会额外多出慢速时由油泵提供的液压油排往上副油箱,上副油箱就需要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将多余的液压油通过排油管往下排至下主油箱。市场上普通拉伸机的一个工作周期为10~15秒;随着客户对油压机提速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推出快速拉伸机产品,同样工况下,一个工作周期缩短至5~7秒,生产效率提升了2~3倍。随着油压机速度的加快,周期的缩短,液压机的上副油箱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吞吐油量不变的情况下,也就是排油速度需要越来越快,否则会导致充液箱排油不及而出现喷油事故;但现有的产品中,上副油箱的排油速度较慢,且在排油过程中,油液中容易夹杂空气形成细小气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液压机的充液箱,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排油速度较慢、油液中容易夹杂空气形成细小气泡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液压机的充液箱,包括箱体和排油管,所述箱体开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排油管穿过所述出油口伸入所述箱体内以使所述排油管的进油端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排油管的进油端朝向所述箱体的上端面、且竖直高度高于所述出油口。不仅提高了排油速度,还能避免油液冲散、造成油液中夹杂空气形成细小气泡溶于油液中,因此避免油泵产生异响甚至损坏。
6.优选地,还包括进油管,所述进油管穿过所述进油口伸入所述箱体内;所述进油管的出油端的竖直高度低于所述排油管的进油端的竖直高度。设置进油管,不仅方便上油缸内的液压油排放至箱体内,还方便箱体内的液压油回流至上油缸。
7.优选地,所述排油管的管径≥所述进油管的管径。如此设置,可以在进油管快速向箱体内输入液压油时,多余的液压油可通过排油管及时排放至主油箱内,保证箱体不会爆满,不会影响上油缸的回程。
8.优选地,所述进油口开设在所述箱体的上端面,所述出油口开设在所述箱体侧面、且位于靠近所述箱体下端面处。进油口位置的设置可方便上油缸的液压油利用自重快速排放至箱体内,也能避免箱体内的液压油自动回流至上油缸、影响上油缸动作;出油口开设的位置可方便箱体内的油液利用自重排放到主油箱内、无需单独设置油泵。
9.优选地,所述排油管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竖直段和第一横折段,所述第一竖直段位于所述箱体内、且垂直于所述箱体的下端面,所述第一横折段穿过所述出油口伸入所述箱体内、且一端与所述第一竖直段的下端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竖直段的上端为进油端。排油管的结构如此设置,可提高排油时形成虹吸效应的效果,排油更加快速,更好地避免油液被冲散,避免油液中溶有小气泡。
10.优选地,所述排油管还包括第二竖直段,所述第二竖直段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折段远离所述第一竖直段的一端相互连通,且所述第二竖直段与所述第一横折段相互垂直。第二竖直段的设置,可使油液更好地排放到主油箱内,避免油液从排油管排出时路径呈抛物线,从而避免油液飞溅,避免油液夹杂空气形成细小气泡。
11.优选地,所述第一竖直段、所述第一横折段和所述第二竖直段三者的管径相同。各段的管径一致,可保证排油管在排油顺畅。
12.优选地,所述排油管包括依次设置且相互连通的第三竖直段、弯折段和第二横折段,所述第三竖直段和所述弯折段均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二横折段穿过所述出油口伸入所述箱体内,所述弯折段与所述第三竖直段连通的一端的竖直高度低于所述弯折段与所述第二横折段连通的一端的竖直高度;所述第三竖直段的上端为进油端。在排油管没有向外排出油液时,弯折段内会存有少量上次排油时留下的油液,使排油管内保留一小段油液密封管道,从而到下一次排油时能更加快速地产生虹吸效应,排油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13.优选地,所述排油管还包括第四竖直段,所述第四竖直段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折段远离所述弯折段的一端相互连通,且所述第四竖直段与所述第二横折段相互垂直、与所述第三竖直段相互平行。设置第四竖直段,可使油液更好地排放到主油箱内,避免油液从排油管排出时路径呈抛物线,从而避免油液飞溅,避免油液夹杂空气形成细小气泡。
14.优选地,所述第三竖直段、所述弯折段、所述第二横折段和所述第四竖直段四者的管径相同。各段的管径一致,可保证排油管在排油顺畅。
15.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液压机的充液箱,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排油管内置到箱体内部,利用排油管的进油端作为溢流油液的排油口;当箱体内部的油液高于排油口(即排油管的进油端)时,油液会迅速充满排油口,同时将排油管内空气一起向下压,当排油管内的空气全部下压排完时,排油管内会因大气压的存在,产生虹吸效应,从而变成主动吸油,快速排出箱体内多余的油液;不仅提高了排油速度,还能避免油液冲散、造成油液中夹杂空气形成细小气泡溶于油液中,因此避免油泵产生异响甚至损坏。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充液箱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液箱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排油管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排油管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中:1-箱体、11-进油口、12-出油口、2-排油管、21-第一竖直段、22-第一横折段、23-第二竖直段、24-第三竖直段、25-弯折段、26-第二横折段、27-第四竖直段、3-进油管。
23.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6.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7.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用于液压机的充液箱,包括箱体1和排油管2,所述箱体1开设有进油口11和出油口12,所述排油管2穿过所述出油口12伸入所述箱体1内以使所述排油管2的进油端位于所述箱体1内,所述排油管2的进油端朝向所述箱体1的上端面、且竖直高度高于所述出油口12。
28.箱体1为封闭式箱体1,其内部中空,用于储存上油缸在快速回程(即上油缸上升)时排出的液压油;在箱体1上开设有进油口11和出油口12,进油口11和出油口12均和箱体1内部相互连通,上油缸回程时排出的液压油通过进油口11进入到箱体1内。排油管2为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管道,排油管2穿过出油口12伸入箱体1内,使其中一端位于箱体1内、另一端位于箱体1外,位于箱体1内的一端为排油管2的进油端,箱体1内的液压油通过排油管2的进油端进入排油管2内,并通过排油管2的另一端排放到主油箱内;排油管2的进油端朝向箱体1的上端面,即排油管2位于箱体1内的一端开口朝上,且进油端的竖直高度高于出油口12。传统充液箱无论是隔板式还是溢流式,均是利用充液箱内油液的势能自重往下流,由于充液箱内的油液不能瞬时充满管道,管道内存在空气会因为油液的挤占而上排,油液却下排,运动方向相反,导致油液流速降低,并冲散油液,导致油液夹杂空气形成细小气泡溶于液压油中,过多的气泡被油泵所吸入,导致油泵产生异响并损坏。而本技术方案,将排油管2内置到箱体1内部,利用排油管2的进油端作为溢流油液的排油口;当箱体1内部的油液高于排油口(即排油管2的进油端)时,油液会迅速充满排油口,同时将排油管2内空气一起向下压,当排油管2内的空气全部下压排完时,排油管2内会因大气压的存在,产生虹吸效应,从而变成主动吸油,快速排出箱体1内多余的油液;不仅提高了排油速度,还能避免油液冲散、
造成油液中夹杂空气形成细小气泡溶于油液中,因此避免油泵产生异响甚至损坏。
29.进一步地,还包括进油管3,所述进油管3穿过所述进油口11伸入所述箱体1内;所述进油管3的出油端的竖直高度低于所述排油管2的进油端的竖直高度。
30.充液箱在使用过程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上油缸快速下降时大量补充液压油,因此充液箱内的液压油还需回流至上油缸内;为了方便充液箱内的液压油回流,本方案的充液箱还设置有进油管3,进油管3穿过进油口11伸入箱体1内,使进油管3的一端位于箱体1内、另一端位于箱体1外,其中位于箱体1外的一端与上油缸相互连通。当上油缸快速回程时,上油缸内的液压油通过进油管3排放至箱体1内储存,如果箱体1内的液压油储存到一定量,液面达到了排油管2的进油端,则部分油液会通过排油管2排放至主油箱内;当上油缸需要快速下降时,箱体1内的液压油则通过进油管3回流至上油缸内,此时,具体可在进油管3上设置油泵,以将箱体1内的液压油泵入上油缸内。设置进油管3,不仅方便上油缸内的液压油排放至箱体1内,还方便箱体1内的液压油回流至上油缸。容易理解,当箱体1内的液压油达到一定量时,多余的液压油会通过排油管2排出,此时,箱体1内的储存的液压油的液面高度即为排油管2的进油端的高度;而为了保证箱体1内的液压油能通过进油管3回流至上油缸内,则需确保进油管3的出油端的高度低于液面;因此,进油管3的出油端的竖直高度应低于排油管2的进油端的竖直高度;如此设置,还能使上油缸的液压油在排入箱体1内时避免产生气泡、产生较大的噪音,同时还能避免箱体1内的液压油回流至上油缸内时夹带空气,影响上油缸的动作精度。
31.进一步地,所述排油管2的管径≥所述进油管3的管径。如此设置,可以在进油管3快速向箱体1内输入液压油时,多余的液压油可通过排油管2及时排放至主油箱内,保证箱体1不会爆满,不会影响上油缸的回程。
32.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进油口11开设在所述箱体1的上端面,所述出油口12开设在所述箱体1侧面、且位于靠近所述箱体1下端面处。
33.箱体1的具体形状为立方体,即包括上下对应的一个上端面和一个下端面,以及围设在一起的四个侧面;进油口11具体开设在箱体1的上端面,以方便上油缸的液压油利用自重快速排放至箱体1内,也能避免箱体1内的液压油自动回流至上油缸、影响上油缸动作。出油口12具体开设在箱体1的侧面、且位于靠近箱体1下端面处,即出油口12与箱体1下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出油口12与箱体1上端面的距离;出油口12开设的位置可方便箱体1内的油液利用自重排放到主油箱内、无需单独设置油泵,相较于开设在箱体1下端面,还方便箱体1稳固放置在相关位置上。
34.实施例一
35.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排油管2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竖直段21和第一横折段22,所述第一竖直段21位于所述箱体1内、且垂直于所述箱体1的下端面,所述第一横折段22穿过所述出油口12伸入所述箱体1内、且一端与所述第一竖直段21的下端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竖直段21的上端为进油端。
36.本实施例中,排油管2包括第一竖直段21和第一横折段22,且第一竖直段21和第一横折段22相互连通、一体成型;第一竖直段21位于箱体1内,其上端为进油端、下端与第一横折段22连接;第一横折段22穿过出油口12伸入箱体1内,其中一段位于箱体1外。具体地,出油口12开设在箱体1的侧面,故第一竖直段21与第一横折段22相互垂直,两者组成l型结构。
排油管2的结构如此设置,可提高排油时形成虹吸效应的效果,排油更加快速,更好地避免油液被冲散,避免油液中溶有小气泡。
37.进一步地,所述排油管2还包括第二竖直段23,所述第二竖直段2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折段22远离所述第一竖直段21的一端相互连通,且所述第二竖直段23与所述第一横折段22相互垂直。
38.在第一横折段22远离第一竖直段21的一端还是设有第二竖直段23,第二竖直段23与第一横折段22相互垂直、且上端与第一横折段22连接;第一竖直段21也与第一横折段22相互垂直、且下端与第一横折段22连接;因此第一竖直段21与第二竖直段23相互平行,排油管2的具体形状为阶梯状(类似z形)。第二竖直段23的设置,可使油液更好地排放到主油箱内,避免油液从排油管2排出时路径呈抛物线,从而避免油液飞溅,避免油液夹杂空气形成细小气泡。
3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直段21、所述第一横折段22和所述第二竖直段23三者的管径相同。排油管2为一体式结构,各段的管径一致,可保证排油管2在排油顺畅。
40.实施例二
41.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排油管2包括依次设置且相互连通的第三竖直段24、弯折段25和第二横折段26,所述第三竖直段24和所述弯折段25均位于所述箱体1内,所述第二横折段26穿过所述出油口12伸入所述箱体1内,所述弯折段25与所述第三竖直段24连通的一端的竖直高度低于所述弯折段25与所述第二横折段26连通的一端的竖直高度;所述第三竖直段24的上端为进油端。
42.本实施例中,排油管2包括第三竖直段24、弯折段25和第二横折段26,三者依次相互连通、且一体成型;第三竖直段24和弯折段25均位于箱体1内,第三竖直段24的上端为进油端、下端与弯折段25连接;弯折段25一端与第三竖直段24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横折段26连接,且在竖直方向上,与第三竖直段24连接的一端低于与第二横折段26连接的一端。第二横折段26贯穿出油口12,其中一端位于箱体1内并与弯折段25连接,另一端位于箱体1外。箱体1内的油液从第三竖直段24的上端开口处进入管内,从上往下流至第三竖直段24与弯折段25的连接处,接着从下往上流至弯折段25与第二横折段26的连接处,然后通过第二横折段26流至箱体1外部。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一,增加了弯折段25,在排油管2没有向外排出油液时,弯折段25内会存有少量上次排油时留下的油液,使排油管2内保留一小段油液密封管道,从而到下一次排油时能更加快速地产生虹吸效应,排油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特别适用于周期只有3~4秒的超高速机型使用。
43.进一步地,所述排油管2还包括第四竖直段27,所述第四竖直段27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折段26远离所述弯折段25的一端相互连通,且所述第四竖直段27与所述第二横折段26相互垂直、与所述第三竖直段24相互平行。
44.与实施例一相同,排油管2的尾端为竖直段(具体指实施例一中的第二竖直段23和实施例二中的第四竖直段27),第四竖直段27与第二横折段26相互垂直、与第三竖直段24相互平行。第二横折段26内的油液流经第二横折段26与第四竖直段27的连接处再从上往下流出排油管2。设置第四竖直段27,可使油液更好地排放到主油箱内,避免油液从排油管2排出时路径呈抛物线,从而避免油液飞溅,避免油液夹杂空气形成细小气泡。
45.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竖直段24、所述弯折段25、所述第二横折段26和所述第四竖直
段27四者的管径相同。排油管2为一体式结构,各段的管径一致,可保证排油管2在排油顺畅。
4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