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板修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47888发布日期:2022-11-26 11:57阅读:41来源:国知局
网板修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网格桥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网板修边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网格桥架具有可在综合布线系统内灵活应用的特点,能适用于桥架的上下走线,且便于线路和设备的检修,自重仅是传统桥架的1/5,同时网状结构使它的散热更好,能够有效的延长线缆的使用寿命。
3.现有的网格桥架一般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横向筋以及多个相互平行的u形纵向筋,且多个横向筋间隔地分布于u形结构的外侧。这种网格桥架在加工时,一般需要先经过自动焊接设备将横向筋和纵向筋焊接形成网状结构,再根据需要加工的型号,将网板上的纵向筋切断,以获得合适尺寸的网板;接着,需要人工对网板的四周进行修边,即人工将横向筋和纵向筋两端多余的部分修剪掉,以获得标准尺寸的网板;最后,再经过自动折弯机将标准尺寸的网板折弯形成网格桥架,即将网板上的纵向筋折弯形成u形结构。由上述内容可知,网格桥架的整个加工过程不能在同一套设备上进行,加工步骤复杂,需要人工进行修边操作,人工工作量大,且工作效率低。
4.但是,为了实现对网格桥架的自动加工,现有技术中缺少自动对网板进行修边的装置,因此,如何设计一款有效的网板修边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对网板进行修边,操作简单,且工作效率高的网板修边装置。
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网板修边装置,包括输送机构以及至少两个修边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两侧各设有至少一个所述修边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用于沿平行于横向筋的方向或者沿平行于所述纵向筋的方向输送网板,与之对应地,所述修边机构用于对所述纵向筋的两端或者所述横向筋的两端进行修剪。
7.优选的,所述修边机构包括底座以及剪切组件,所述剪切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剪切组件用于对所述纵向筋的端部或者所述横向筋的端部进行修剪,所述剪切组件的剪切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a为45
°‑
90
°

8.优选的,所述剪切组件包括基座、支撑台以及切刀,所述基座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支撑台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切刀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且所述切刀的滑动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与所述夹角a相等。
9.优选的,当所述输送机构沿平行于所述横向筋的方向输送所述网板时,所述纵向筋在所述横向筋的上方;当所述输送机构沿平行于所述纵向筋的方向输送所述网板时,所述横向筋在所述纵向筋的上方。
10.优选的,所述夹角a小于90
°
;所述基座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且所述基座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切刀的滑动方向;所述支撑台与所述切刀相互错开,所述支撑台上设有
定位槽;当所述基座向所述网板的上侧方向滑动时,所述支撑台与所述网板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直至所述定位槽与外侧一个所述横向筋或者所述纵向筋接触时,所述定位槽用于对该所述横向筋或者所述纵向筋进行限位,且所述切刀往复运动一次,以对所述横向筋端部或者所述纵向筋的端部进行修剪。
11.优选的,所述夹角a为70
°

12.优选的,所述修边机构还包括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收集组件用于收集掉落的所述横向筋或者所述纵向筋。
13.优选的,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挡料板以及卸料斗,所述挡料板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挡料板与所述支撑台之间围成有用于收集掉落的所述横向筋或者所述纵向筋的集料区;所述卸料斗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卸料斗的上端口罩设于所述集料区的下端,所述卸料斗的下端口延伸至所述底座的外部,从而使得所述集料区内的所述横向筋或者所述纵向筋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所述卸料斗排出至所述底座的外部。
14.优选的,所述修边机构还包括托料板以及压料板;所述托料板水平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托料板沿所述网板的运动方向布置于所述支撑台的两侧;所述压料板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压料板与所述托料板之间留有用于所述网板通过的间隙。
15.优选的,所述压料板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
16.优选的,所述托料板上远离所述支撑台的一端向下折弯形成有倾斜部。
17.优选的,所述网板修边装置还包括支撑架,至少一个所述修边机构可沿水平垂直于所述网板的运动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所述输送机构用于沿平行于横向筋的方向或者沿平行于所述纵向筋的方向输送网板,与之对应地,所述修边机构用于对所述纵向筋的两端或者所述横向筋的两端进行修剪;因此,当将所述网板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上,且所述横向筋与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平行时,所述输送机构得以沿平行于所述横向筋的方向输送所述网板,得以通过所述输送机构两侧的所述修边机构分别对所述纵向筋的两端自动进行修剪;同理,当将所述网板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上,且所述纵向筋与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平行时,所述输送机构得以沿平行于所述纵向筋的方向输送所述网板,得以通过所述输送机构两侧的所述修边机构分别对所述横向筋的两端自动进行修剪。综上所述,通过该所述网板修边装置能够自动对所述网板进行修边处理,且整个修边过程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中网板修边装置的立体图。
20.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图1中网板修边装置的爆炸图。
21.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22.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图2中第一定位组件的放大图。
23.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图2中第一牵引组件的放大图。
24.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二中网板修边装置的立体图。
25.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图6中网板修边装置的爆炸图。
26.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图7中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27.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图8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
28.图10为本技术提供的图8中压紧组件的放大图。
29.图11-13为本技术提供的图7中输送机构的工作原理图。
30.图14为本技术提供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翻边组件的立体图。
31.图15为本技术提供的图14中输送轨道以及翻转件的放大图。
32.图16为本技术提供的图14中翻边组件的工作原理图。
33.图17为本技术提供的图14中翻边组件与第二轨道之间的输送原理图。
34.图18为本技术提供的图17中第二轨道的输送原理图
35.图19为本技术提供的图2和图7中修边机构的放大图。
36.图20为本技术提供的图19中修边机构的爆炸图。
37.图21和图23为本技术提供的图19中修边机构的工作原理图
38.图22为本技术提供的图21中iii处的局部放大图。
39.图24为本技术提供的图23中iv处的局部放大图。
40.图中:1、修边机构;11、底座;12、剪切组件;121、基座;122、支撑台;1221、定位槽;123、切刀;124、固定板;125、导柱;126、复位弹簧;127、伸缩气缸;128、液压油缸;13、收集组件;131、挡料板;132、卸料斗;14、托料板;141、倾斜部;15、压料板;16、固定块;17、螺杆;18、螺母;2、输送机构;20、第一机架;21、第一轨道;211、输送段;212、支撑段;22、第一定位组件;221、推板;222、第一伸缩件;23、第一牵引组件;231、支撑板;232、滑动座;233、驱动件;234、升降件;235、夹持件;2351、底板;2352、夹臂;24、第二机架;25、第二轨道;251、挡板;252、条形孔;253、减速电机;254、旋转架;255、驱动气缸;256、销孔;26、第二定位组件;261、推杆;262、第二伸缩件;27、第二牵引组件;28、推料组件;281、推料板;282、第三伸缩件;29、压紧组件;291、第一架体;2911、竖直槽;292、第二架体;293、压紧轮;2931、环形槽;2932、轮轴;294、弹性部件;295、升降气缸;30、翻边组件;301、固定架;302、输送轨道;303、翻转件;3031、转盘;3032、夹持杆;304、转轴;4、支撑架;100、网板;101、横向筋;102、纵向筋。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4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43.参照图1-2或者图6-7,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网板100修边装置,包括输送
机构2以及至少两个修边机构1,输送机构2的两侧各设有至少一个修边机构1;输送机构2用于沿平行于横向筋101的方向或者沿平行于纵向筋102的方向输送网板100,与之对应地,修边机构1用于对纵向筋102的两端或者横向筋101的两端进行修剪。也就是说,当将网板100放置在输送机构2上,且横向筋101与输送机构2的输送方向平行时,输送机构2得以沿平行于横向筋101的方向输送网板100,得以通过输送机构2两侧的修边机构1分别对纵向筋102的两端自动进行修剪;同理,当将网板100放置在输送机构2上,且纵向筋102与输送机构2的输送方向平行时,输送机构2得以沿平行于纵向筋102的方向输送网板100,得以通过输送机构2两侧的修边机构1分别对横向筋101的两端自动进行修剪;因此,通过该网板100修边装置能够自动对网板100进行修边处理,且整个修边过程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
44.本技术对输送机构2的具体结构不进行限定,以下仅提供两种具体结构(详见实施例一以及实施例二)进行参考。
45.实施例一:参照图1-5,输送机构2包括第一机架20、第一轨道21、第一定位组件22以及第一牵引组件23,第一轨道21、第一定位组件22以及第一牵引组件23均设置于第一机架20;第一定位组件22用于推动第一轨道21上的网板100沿平行于横向筋101的方向移动,第二牵引组件27用于牵引网板100沿平行于纵向筋102的方向移动。当将网板100放置在第一轨道21,且纵向筋102与输送机构2的输送方向平行时,通过第一定位组件22推动第一轨道21上的网板100沿平行于横向筋101的方向移动,以在平行于横向筋101的方向上对网板100进行定位,再通过第一牵引组件23牵引网板100沿平行于纵向筋102的方向移动,得以通过输送机构2两侧的修边机构1分别对横向筋101的两端自动进行修剪。
46.参照图4,在实施例一中,第一定位组件22包括推板221以及第一伸缩件222,第一伸缩件222设置于第一机架20,第一伸缩件222用于驱动推板221推动网板100沿平行于横向筋101的方向运动。通过在第一轨道21的两侧各设置至少一个这种第一定位组件22,即可通过第一轨道21两侧的第一定位组件22驱动网板100在沿平行于横向筋101的方向上实现定位,且这种定位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第一伸缩件222本身为现有技术,例如气缸、液压缸等。
47.参照图5,在实施例一中,第一牵引组件23包括支撑板231、滑动座232、驱动件233、升降件234以及夹持件235,支撑板231设置于第一机架20,滑动座232沿平行于纵向筋102的方向滑动连接于支撑板231。驱动件233设置于支撑板231,驱动件233用于驱动滑动座232滑动;夹持件235通过升降件234与滑动座232连接,当升降件234驱动夹持件235向上运动时,夹持件235用于夹持横向筋101,从而使得网板100随滑动座232同步运动,以实现沿平行于纵向筋102的方向输送网板100。需要说明的是,滑动座232的滑动安装方式为现有技术,例如通过滑块滑轨实现滑动安装;驱动件233的本身也为现有技术,例如可以是输送带、丝杠驱动机构等;另外,升降件234的本身为现有技术,例如气缸、液压缸、电动伸缩杆等。
48.参照图1以及图5,在实施例一中,夹持件235包括底板2351以及两个夹臂2352,底板2351设置于升降件234的上端;两个夹臂2352的下端沿平行于纵向筋102的方向间隔设置于底板2351,两个夹臂2352之间的间距适配于横向筋101的外径,两个夹臂2352之间得以夹持住横向筋101。两个夹臂2352的上端适于设置倒角或圆角,从而使得两个夹臂2352上端之间的间隔自下而上依次增大,从而能够更加轻松地夹持在横向筋101上。
49.参照图2以及图3,在实施例一中,第一轨道21包括输送段211以及支撑段212,输送段211的末端与支撑段212的起始端衔接,得以通过输送段211沿平行于纵向筋102的方向输
送网板100,当网板100移动至输送段211的末端时,再通过第一牵引组件23牵引网板100继续沿支撑段212移动,相比于直接通过第一牵引组件23牵引网板100移动,这种设置方式有利于降低第一牵引组件23的运动幅度。由于当升降件234为气缸、液压缸时,都需要连接管路,当升降件234为电动伸缩杆时,需要连接电源线;因此,当第一牵引组件23的运动幅度越长,需要预留的管路或电源线的长度越长,布线越困难;也就是说,当第一牵引组件23的运动幅度越短,需要预留的管路或电源线的长度越短,布线越简单。其中,输送段211为带式输送结构,支撑段212的两端适于向下折弯。
50.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一中的输送机构2也可以用于沿平行于横向筋101的方向输送网板100,具体地说,当实施例一中网板100上的纵向筋102与横向筋101的方向互换后,即相当于输送机构2沿平行于横向筋101的方向输送网板100,从而可以通过输送机构2两侧的修边机构1分别对纵向筋102的两端进行修剪。
51.实施例二:参照图6-13,输送机构2包括第二机架24、第二轨道25、第二定位组件26以及第二牵引组件27,第二轨道25与第二牵引组件27均设置于第二机架24,第二定位组件26设置于第二轨道25;当网板100运动至第二轨道25时,第二定位组件26用于推动网板100沿平行于纵向筋102的方向移动,直至纵向筋10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修边机构1对齐时,第二牵引组件27用于牵引网板100沿平行于横向筋101的方向移动,得以通过输送机构2两侧的修边机构1分别对纵向筋102的两端进行修剪。
52.需要说明的是,如图7和图2所示,第二牵引组件27的具体结构与第一牵引组件23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做详细赘述。
53.参照图11以及图12,在实施例二中,第二轨道25可上下转动地设置于第二机架24;当网板100运动至第二轨道25上时,第二轨道25向上转动至倾斜状态,从而使得网板100在重力作用下沿平行于纵向筋102的方向滑动至与第二定位组件26接触。也就是说,在网板100自身的重力作用下,网板100能够自动向有第二定位组件26的一侧滑动,再通过第二定位组件26推动网板100,即可在平行于纵向筋102的方向上对网板100进行定位,定位后,再控制第二轨道25重新向下转动至水平状态,以便通过第二牵引组件27牵引网板100沿平行于纵向筋102的方向移动。通过这种单侧定位的方式,一方面无需在第二轨道25的两侧都设置第二定位组件26,从而可以降低对第二定位组件26的数量以及控制难度;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型号的网格桥架所对应的纵向筋102的长度不同,因此,在加工不同型号的网格桥架时,只需要调整对向的两个修边机构1之间的间距,而无需对第二定位组件26进行任何调节;否则,若在第二轨道25的两侧都设置第二定位组件26时,则加工不同型号的网格桥架时,由于网板100上的纵向筋102的长度发生了变化,不仅要调节对向两个修边机构1之间的间隔,还要调节第二轨道25上至少一侧的第二定位组件26的运动幅度,以适配纵向筋102的长度变化。
54.参照图3、图11以及图12,在实施例二中,第二轨道25的一侧设有挡板251,当第二轨道25向上转动至倾斜状态,且纵向筋102在重力作用下沿平行于纵向筋102的方向滑动至与挡板251接触时,第二定位组件26沿平行于纵向筋102的方向运动至与横向筋101接触。当不设置挡板251时,由于网板100的重量大,因此,当网板100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下滑至与第二定位组件26接触时,势必会对第二定位组件26造成较大的冲击,从而容易使第二定位组件26的定位精度降低,缩短第二定位组件26的使用寿命;但是,在挡板251的作用下,当网板
100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下滑时,网板100上的纵向筋102先与挡板251接触,从而限制网板100继续下滑,即通过挡板251抵消网板100的冲击作用后,再控制第二定位组件26沿平行于纵向筋102的方向运动至与横向筋101接触,以便推动横向筋101(即网板100)沿平行于纵向筋102的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在平行与纵向筋102的方向对网板100进行定位。另外,由于第二定位组件26用于推动横向筋101进行移动,即通过网板100最外侧的一个横向筋101实现定位,得以提高横向筋101与修边机构1之间的定位精度,从而便于修边机构1更加精准地将纵向筋102端部上超出横向筋101的部分剪掉。此外,当第二轨道25重新向下转动至水平状态,且第二牵引组件27牵引网板100沿平行于横向筋101的方向移动时,第二定位组件26向远离网板100的方向运动,以防止纵向筋102与第二定位组件26之间产生运动干涉。
55.参照图8以及图9,在实施例二中,第二定位组件26包括推杆261以及第二伸缩件262,第二伸缩件262设置于第二轨道25,第二伸缩件262用于驱动推杆261沿平行于纵向筋102的方向运动。如图6所示,由于推杆261需要推动横向筋101,即推杆261不能与纵向筋102的端部接触,因此,在推杆261的这种杆状结构的作用下,当网板100在下滑时,能够降低纵向筋102端部与推杆261接触的几率。第二伸缩件262本身为现有技术,例如气缸、液压缸等。
56.参照图7以及图8,在实施例二中,输送机构2还包括推料组件28,推料组件28设置于第二轨道25,推料组件28用于推动网板100沿平行于横向筋101的方向在第二轨道25上移动。即使推杆261的直径再小,当网板100落在第二轨道25上的位置不佳时,网板100在下滑后,纵向筋102的端部仍然可能会与推杆261接触,从而会产生运行故障,进而需要人工介入;但是,在推料组件28的作用下,即使网板100落在第二轨道25上的位置不佳时,也可以先通过推料组件28推动网板100沿平行于横向筋101的方向在第二轨道25上移动,以实现在平行于横向筋101的方向上对网板100进行定位后,再控制第二轨道25向上转动至倾斜状态,从而能够避免纵向筋102的端部与推杆261接触,另外,也便于实现网板100(即纵向筋102)与第二牵引组件27之间的定位。
57.参照图8,在实施例二中,推料组件28包括推料板281以及第三伸缩件282,第三伸缩件282设置于第二轨道25的下侧,以避免与网板100之间产生干涉;第三伸缩件282用于驱动推料板281推动网板100沿平行于横向筋101的方向在第二轨道25上运动。这种推料组件28的结构简单,便于控制。
58.参照图8、图12以及图13,在实施例二中,输送机构2还包括压紧组件29,压紧组件29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第二轨道25;当压紧组件29向下运动至与网板100接触时,能够限制网板100沿平行于纵向筋102的方向在第二轨道25上移动。由于第二定位组件26只在第二轨道25的一侧对网板100(即横向筋101)起到支撑定位作用,因此,当第二轨道25重新转动至水平状态时,第二轨道25需要以缓慢的速度向下转动,否则第二轨道25上的网板100会产生位移,从而失去定位作用。但是,在压紧组件29的作用下,当网板100实现定位后,控制压紧组件29向下运动至与网板100接触,从而能够限制网板100沿平行于纵向筋102的方向在第二轨道25上移动,即使第二轨道25以较快的速度向下转动,也不会破坏网板100在平行于纵向筋102的方向的定位,故而能够保证修边机构1对纵向筋102的端部进行修剪的精度,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在压紧组件29将网板100压紧时,第二定位组件26即可运动至与网板100分离,以解除第二定位组件26对纵向筋102的阻挡作用,则当第二轨道25重新转动至水平状态时,第二牵引组件27能够立即牵引网板100沿平行于纵向筋102的方向移动,进
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由于压紧组件29只限制网板100沿平行于纵向筋102的方向产生位移,即不会限制网板100沿平行于横向筋101的方向移动,因此,在修边过程中,通过压紧组件29始终将网板100压紧,从而能够限制网板100在修边过程中沿平行于纵向筋102的方向产生位移,得以保证修边的精度。
59.参照图10,在实施例二中,压紧组件29包括第一架体291、第二架体292、压紧轮293以及弹性部件294,第一架体291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第二轨道25,第二架体292可上下滑动连接于第一架体291;弹性部件294设置于第一架体291与第二架体292之间,弹性部件294迫使第二架体292相对于第一架体291向下滑动;压紧轮293可转动连接于第二架体292,压紧轮293的轴线平行于纵向筋102的轴线,压紧轮293的外环面同轴设有用于容纳横向筋101的环形槽2931。如图12和图13所示,当第二架体292向下运动,直至压紧轮293外环面上的环形槽2931与横向筋101接触时,即可限制横向筋101(即网板100)沿平行于纵向筋102的方向产生位移,且在网板100沿平行横向筋101的方向移动时,横向筋101能够带动压紧轮293发生转动,即横向筋101的外壁与环形槽2931的内壁之间为滚动摩擦,摩擦阻力很小。另外,在弹性部件294的作用下,一方面,第二架体292与第一架体291之间具有足够的缓冲作用,从而不会使压紧轮293将横向筋101压的过紧;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即使纵向筋102在横向筋101的上方,则当网板100沿平行于横向筋101的方向运动至纵向筋102与压紧轮293接触时,纵向筋102也可以迫使压紧轮293(即第二架体292)向上运动,即压紧轮293不会阻挡纵向筋102(即网板100)继续运动;当纵向筋102跨过压紧轮293后,弹性部件294又会迫使第二架体292向下运动,从而使得环形槽2931重新与横向筋101接触,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多个压紧组件29,或者在第二架体292上增加压紧轮293的数量,以保证在纵向筋102运动至压紧轮293位置时,仍然还具有至少两个压紧轮293上的环形槽2931与横向筋101接触。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对第一架体291的上下活动安装方式、第二架体292的可上下滑动安装方式以及压紧轮293的可转动安装方式不进行限定,例如,如图10所示,第一架体291直接升降气缸295安装于第二轨道25;压紧轮293通过轮轴2932可转动安装于第二架体292,同时,轮轴2932贯穿至第二架体292的外侧,并在第一架体291上设置竖直槽2911,使轮轴2932上下滑动连接于竖直槽2911;当第二架体292上只有一个压紧轮293时,轮轴2932上滑动连接于竖直的部分不为圆形结构。另外,弹性部件294本身为现有技术,例如弹簧,弹簧的固定方式也为现有技术,例如通过焊接固定或者螺钉固定或者孔位固定。
60.参照图14,在实施例二中,输送机构2还包括翻边组件30,翻边组件30包括固定架301、输送轨道302以及翻转件303;输送轨道302设置于固定架301,输送轨道302用于输送网板100;翻转件303可转动地设置于固定架301或输送轨道302,翻转件303的转动轴线水平垂直于网板100的运动方向,且当翻转件303夹持输送轨道302上的网板100翻转180
°
后,输送轨道302再将网板100输送至第二轨道25上。如图16和图17所示,由于网板100可以通过其它的输送设备自动输送网板100时,网板100上的横向筋101通常在纵向筋102的上方,为了保证第二轨道25上的网板100上的纵向筋102在横向筋101的上方,从而可以在输送设备与第二轨道25之间设置翻边组件30,以通过输送设备先将网板100输送至翻边组件30(即输送轨道302)上,再通过翻转件303将网板100翻转180
°
后,再通过输送轨道302将网板100继续输送至第二轨道25上,即第二轨道25上的网板100的纵向筋102在横向筋101上方。
61.参照图15,在实施例二中,输送轨道302以及翻转件303的数量均至少为两个,各个
输送轨道302以及各个翻转件303之间沿水平垂直于输送轨道302的输送方向交替间隔设置。通过这种交替间隔设置的多个输送轨道302以及多个翻转件303,能够提高对网板100进行输送以及翻边的稳定性,同时有利于使整体的结构布局更加紧凑、合理。其中,输送轨道302为输送带,结构简单,便于操控。
62.参照图15以及图16,在实施例二中,翻转件303包括转盘3031以及至少一个夹持杆3032,转盘3031可转动设置于固定架301或输送轨道302,转盘3031的转动轴线水平垂直于网板100的运动方向;各个夹持杆3032的一端沿转盘3031的周向间隔地设置于转盘3031,相邻两个夹持杆3032之间的间隔大于网板100的厚度。当转盘3031转动,直至相邻的两个夹持杆3032之中的一个夹持杆3032运动至输送轨道302的下方,且另一个夹持杆3032运动至输送轨道302的上方时,输送轨道302上的网板100能够进入该两个夹持杆3032之间,此时,驱动转盘3031转动,直至该两个夹持杆3032夹持网板100翻转180
°
后,网板100重新回落在输送轨道302上,得以通过输送轨道302继续输送至第二轨道25上。
63.参照图15以及图16,在实施例二中,夹持杆303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相邻两个夹持杆3032之间形成v形结构。一方面,使得相邻的两个夹持杆3032远端之间的间距增大,从而便于网板100移动至相邻的两个夹持杆3032之间;另一方面,使得相邻的两个夹持杆3032近端之间的间距减小,则在网板100翻边的过程中,相邻的两个夹持杆3032的近端能够始终对网板100进行支撑,相当于网板100绕两个夹持杆3032的近端进行转动,从而能够防止网板100在翻转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晃动。
64.参照图15,在实施例二中,翻边组件30还包括驱动电机以及转轴304,转轴304可转动地设置于固定架301或输送轨道302,转盘3031同轴设置于转轴304;驱动电机设置于固定架301或输送轨道302,驱动电机用于驱动转轴304转动。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转轴304转动,即可驱动各个转盘3031同步转动,结构简单,便于操控。其中,驱动电机在附图中未画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既可以直接与转轴304同轴相连,也可以通过传动机构与转轴304连接。
65.参照图16、图17以及图18,在实施例二中,当翻边组件30、第二轨道25以及修边机构1位于一条线上,且输送轨道302沿平行于纵向筋102的方向将网板100输送至第二轨道25上时,第二牵引组件27设置于第二机架24上远离翻边组件30的一侧,两个修边机构1分别设置于第二牵引组件27的两侧,第二轨道25可水平转动地设置于第二机架24;当网板100运动至第二轨道25上,第二轨道25水平转动90
°
,以便实现纵向筋102的两端分别与修边机构1对齐。在这种情况下,网板100在运动至第二轨道25上时,也可以采用单侧定位的方式,即当网板100运动至第二轨道25上时,第二轨道25向上转动至倾斜状态,使得网板100在重力作用下沿平行于纵向筋102的方向向下滑动,直至通过第二定位组件26在沿平行于纵向筋102的方向对网板100进行定位后,第二轨道25再水平转动90
°
,并向下转动至水平状态,以便实现纵向筋102的两端分别与修边机构1对齐。需要说明的是,当水平状态下的第二轨道25位于输送轨道302的下方时,即第二轨道25水平转动时不与输送轨道302之间产生相互干涉,此时,第二轨道25水平转动90
°
与向下转动至水平状态可以不用区分先后顺序;但是,当水平状态下的第二轨道25与输送轨道302平齐时,第二轨道25在水平转动过程中势必会与输送轨道302之间产生相互干涉,此时,第二轨道25需要先在倾斜的状态下(即第二轨道25上靠近输送轨道302的一端高于输送轨道302)水平转动90
°
后,再向下转动至水平状态,以防止第二轨道25与输送轨道302之间产生相互干涉。
6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对第二轨道25上下转动安装方式以及水平转动安装方式不进行限定,例如,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在第二机架24上竖直安装减速电机253,减速电机253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旋转架254,第二轨道25通过轴承(轴承的轴线沿水平方向)以及轴承座可转动安装旋转架254,旋转架254上还设有驱动气缸255,驱动气缸255的伸缩端设有销孔256,销孔256通过销轴可径向滑动连接于第二轨道25下侧的条形孔252内;当驱动气缸255伸长或者缩短时,即可驱动第二轨道25向上转动或者向下转动,且第二轨道25在上下转动的过程中,销轴在条形孔252内做适应性的滑动,以避免产生运动干涉;当减速电机253驱动旋转架254水平转动时,即可驱动第二轨道25水平转动。
67.在实施例二中,为了适应对不同长度的纵向筋102的网板100,网板100修边装置还包括支撑架4,至少一个修边机构1可沿水平垂直于网板100的运动方向滑动连接于支撑架4。通过滑动调节对向的两个修边机构1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对不同长度纵向筋102的两端进行修剪。例如,参照图6以及图7,在配合第二轨道25一侧的第二定位组件26对网板100进行单侧定位的情况下,对第二定位组件26一侧对应的修边机构1的位置可以固定不动,从而只需要滑动调节另一侧的修边机构1,即可适于纵向筋102的长度变化。需要说明的是,修边机构1与支撑架4之间的滑动安装方式为现有技术,例如通过滑槽滑轨实现滑动限位,并通过丝杠驱动机构驱动修边机构1滑动。
68.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二中的输送机构2也可以用于沿平行于纵向筋102的方向输送网板100,具体地说,当实施例二中网板100上的纵向筋102与横向筋101的方向互换后,即相当于输送机构2沿平行于纵向筋102的方向输送网板100,从而可以通过输送机构2两侧的修边机构1分别对横向筋101的两端进行修剪。
69.参照图19-2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修边机构1包括底座11以及剪切组件12,剪切组件12设置于底座11,剪切组件12用于对纵向筋102的端部或者横向筋101的端部进行修剪,剪切组件12的剪切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a为45
°‑
90
°
。以下仅以对横向筋101的端部进行修剪为例进行具体说明:如图24所示,由于剪切组件12的剪切面不能剪切到纵向筋102,即剪切组件12的剪切面至多与纵向筋102的外环面相切,因此,夹角a等于90
°
时,剪切面竖直与纵向筋102的外环面相切,即横向筋101的断面竖直与纵向筋102的外环面相切;同理,当夹角a小于90
°
时,剪切面倾斜与纵向筋102的外环面相切;无论剪切面竖直还是倾斜与纵向筋102的外环面相切,都能尽可能地将横向筋101端部上超出纵向筋102的部分剪掉,从而使得横向筋101的端部不会超过纵向筋102的外侧;但是,当夹角a小于45
°
后,即横向筋101上位于纵向筋102正上方的部分被切掉了至少一半,从而会降低横向筋101端部的强度,使得横向筋101与纵向筋102之间容易脱落;故夹角a的适于为45
°‑
90
°

70.参照图20、图23以及图2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剪切组件12包括基座121、支撑台122以及切刀123,基座121设置于底座11,支撑台122设置于基座121;切刀123可滑动地设置于基座121,且切刀123的滑动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与夹角a相等。以对横向筋101的端部进行修剪为例,只需要将横向筋101端部上需要修剪的部分防止在切刀123与支撑台122之间,再通过驱动切刀123往复运动一次,即可将横向筋101端部上多余的部分剪掉。
71.参照图23以及图2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当输送机构2沿平行于纵向筋102的方向输送网板100时,即对横向筋101端部进行修剪时,横向筋101位于纵向筋102的上方。由于横向筋101位于纵向筋102的上方,因此,通过支撑台122能够对纵向筋102进行支撑,即
剪切过程中横向筋101与纵向筋102之间承受压力作用,故横向筋101与纵向筋102之间的焊点不会脱落,否则,当横向筋101位于纵向筋102的下方时,在剪切过程中,横向筋101与纵向筋102之间承受拉力作用,从而容易使得横向筋101与纵向筋102之间的焊点发生脱落,进而使得横向筋101与纵向筋102之间固定不牢固。同理,当输送机构2沿平行于横向筋101的方向输送网板100时,即对纵向筋102的端部进行修剪时,纵向筋102位于横向筋101上方。
72.参照图20-2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夹角a小于90
°
;基座121可滑动地设置于底座11,且基座121的滑动方向垂直于切刀123的滑动方向;支撑台122与切刀123相互错开,支撑台122上设有定位槽1221;当基座121向网板100的上侧方向滑动时,支撑台122与网板100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直至定位槽1221与外侧一个横向筋101或者纵向筋102接触时,定位槽1221用于对该横向筋101或者纵向筋102进行限位,且切刀123往复运动一次,以对横向筋101端部或者纵向筋102的端部进行修剪。以修剪横向筋101为例,当输送机构2沿平行于纵向筋102的方向输送网板100时,先控制基座121向网板100的下侧方向滑动,由于夹角a小于90
°
,且基座121的滑动方向垂直于切刀123的滑动方向,因此,支撑台122与网板100之间的数值间隙会增大,即支撑台122上端不会与网板100接触(如图21和图22所示),以便于网板100随输送机构2自动运动至支撑的正上方;否则,若支撑台122固定不动,则在输送网板100的过程中,支撑台122上端与网板100之间的竖直间隙很小,一旦网板10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或其它原因出现向下的弯曲形变,网板100上的纵向筋102或横向筋101容易与支撑台122之间产生运动干涉;当横向筋101运动至切刀123与支撑台122之间时,再控制基座121向网板100的上侧方向滑动,直至定位槽1221与外侧的一个纵向筋102接触时(如图23和图24所示),定位槽1221恰好对该纵向筋102进行限位,既能提高剪切的精度,又能防止剪切过程中使纵向筋102产生位移;最后,控制切刀123往复运动一次,即可将横向筋101端部上多余的部分剪掉。根据实验证明,当夹角a为70
°
时综合效果最佳。
73.本技术对基座121的滑动安装方式以及切刀123的滑动安装方式不进行限定,例如,如图20、图21以及图23所示,剪切组件12还包括固定板124、导柱125、复位弹簧126、伸缩气缸127以及液压油缸128,基座121通过滑块滑轨实现与底座11之间的滑动限位,并通过伸缩气缸127驱动基座121往复滑动;切刀123通过固定板124设置于基座121的上方,固定板124下端设有导柱125,导柱125沿切刀123的运动方向滑动连接于基座121上的柱孔;导柱125上套接有复位弹簧126,复位弹簧126迫使固定板124向上运动;固定板124上方安装有液压油缸128,液压油缸128的伸缩端与固定板124接触;则当伸缩气缸127驱动基座121向网板100的下侧方向滑动时,液压油缸128向上收缩,防止液压油缸128与固定板124之间产生干涉;当伸缩气缸127驱动基座121向网板100的上侧方向滑动,直至定位槽1221与对应的纵向筋102(或横向筋101)接触后,液压油缸128向下伸长,驱动固定板124(即切刀123)向下运动,剪切后,液压油缸128向上收缩,复位弹簧126迫使固定板124向上复位。
74.参照图20以及图2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修边机构1还包括收集组件13,收集组件13设置于基座121,收集组件13用于收集掉落的横向筋101或者纵向筋102。在收集组件13的作用下,当对横向筋101的端部或者纵向筋102的端部进行修剪后,掉落的横向筋101或者纵向筋102的料头得以通过收集组件13进行收集,便于整理。
75.参照图20、图21以及图2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收集组件13包括挡料板131以及卸料斗132,挡料板131设置于基座121,挡料板131与支撑台122之间围成有用于收集掉
落的横向筋101或者纵向筋102的集料区;卸料斗132设置于底座11,卸料斗132的上端口罩设于集料区的下端,卸料斗132的下端口延伸至底座11的外部,从而使得集料区内的横向筋101或者纵向筋102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卸料斗132排出至底座11的外部。通过挡料板131与支撑台122之间围成的集料区得以收集掉落的横向筋101或者纵向筋102,重力作用下,集料区内的横向筋101或者纵向筋102又能够通过卸料斗132排出至底座11的外部,从而可以在卸料斗132的下端口的下方放置收集桶或收集蓝进行收集。卸料斗132可以向下倾斜至任意方向,以避免与其它结构之间产生相互干涉。另外,由于卸料斗132的上端口罩设于集料区的下端,因此,即基座121滑动后,卸料斗132的上端口仍然能够罩住集料区的下端。
76.参照图1以及图19-2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修边机构1还包括托料板14和压料板15;托料板14水平设置于底座11,托料板14沿网板100的运动方向布置于支撑台122的两侧;压料板15设置于底座11,压料板15与托料板14之间留有用于网板100通过的间隙。通过托料板14对输送机构2输送的网板100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网板100的外侧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发生弯曲形变;通过压料板15对网板100起到压紧作用,防止剪切后使网板100向上弹起,提高了网板100在输送机构2上的运动精度(即网板100与修边机构1之间的定位精度)。
77.参照图1、图19以及图2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压料板15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底座11。通过上下滑动压料板15得以调整压料板15与托料板14之间间隙的大小,以便适应不同厚度的网板100通过。本技术对压料板15的可上下滑动安装方式不进行限定,例如,修边机构1还包括固定块16、螺杆17以及螺母18,在底座11的侧边设置固定块16,固定块16上下贯穿设有安装孔;压料板15的上端连接有螺杆17,螺杆17的上端贯穿安装孔,螺杆17上且位于固定块16的上下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至少一个螺母18,通过转动螺母18,即可上下滑动调节压料板15的高度。
78.参照图1、图19以及图2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托料板14上远离支撑台122的一端向下折弯成倾斜部141。由于网板100的外侧容易在重力作用下产生向下的弯曲形变,若没有倾斜部141的作用,网板100与托料板14之间容易产生相互干涉;但在倾斜部141的作用下,即使网板100的外侧向下弯曲形变,也会沿倾斜部141逐渐运动至托料板14上。
79.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