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丝轮盖与导轨连接结构及其铆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894627发布日期:2023-01-13 00:04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丝轮盖与导轨连接结构及其铆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汽车部件结构设计及制造工艺装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丝轮盖与导轨连接结构。本发明还涉及该连接结构的铆接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在现有技术中,玻璃升降器的丝轮盖与导轨的连接,都是采用螺栓连接,因此,在安装时需要一个一个地旋紧,生产效率的提高受到限制;而且,由于采用螺栓螺母连接结构,其成本较高;另外,其连接强度和牢固性都受到影响,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松动、脱落,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降低其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丝轮盖与导轨连接结构,其目的是简化加工工艺,提高连接强度。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本发明的新型丝轮盖与导轨连接结构,应用于玻璃升降器,所述的丝轮盖与导轨紧固连接;所述的导轨上设置铆接翻边;所述的丝轮盖上设置铆接孔;所述的铆接翻边与铆接孔通过铆接连接。
6.所述的铆接翻边和铆接孔的数量分别为三个,并等距分布。
7.所述的铆接翻边的端部在铆压翻边后,紧贴在丝轮盖的铆接孔端部的翻边配合面上。
8.所述的导轨上设置导轨支承面,所述的铆接翻边设置在导轨支承面。
9.所述的导轨面呈一定的弧度,所述的铆接翻边的翻边方向朝向弧形的内凹面。
10.为了实现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上所述的新型丝轮盖与导轨连接结构的铆接方法:
11.所述的铆接方法的铆接设备采用压力机进行铆压。
12.该铆接方法的工艺过程是:
13.在所述的压力机的下模的定位元件上放置导轨,使得铆接翻边朝上;
14.将丝轮盖放在导轨上,使得相应的铆接翻边和铆接孔对准;放置到位;
15.启动压力机的压下行程,压力机上滑块上的铆接头下压,使得铆接翻边向外涨开,并压向丝轮盖上的翻边配合面;铆接翻边被挤紧在铆接孔内;
16.铆接头停止运行;
17.启动压力机的复位行程,铆接头随上滑块上行,通过弹性退料机构,将紧固连接的工件从铆接头上退下;
18.上滑块上行至上止点,铆压结束。
19.所述的压力机的控制系统设置plc;所述的铆接方法由plc中设定的控制程序控制。
20.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传现有技术的配合结构,减少三个螺栓的使用,具有降低成本的优势;同时,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减少螺栓装配的时间,加工冲压效率高;连接的强度大大提高,使用过程中不会松动、脱落。
附图说明
21.附图所示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简要说明如下:
22.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中的翻边结构剖视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中的导轨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中的丝轮盖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发明中的加工设备的示意图。
27.图中标记为:
28.1、丝轮盖,2、导轨,3、导轨支承面,4、铆接翻边,5、翻边配合面,6、铆压设备,7、铆接头,8、铆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30.如图1至图4所表达的本发明的结构,为一种新型丝轮盖与导轨连接结构,应用于玻璃升降器产品,所述的丝轮盖1与导轨2紧固连接。
3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简化加工工艺,提高连接强度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2.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新型丝轮盖与导轨连接结构,其连接的方式是:所述的导轨2上设置铆接翻边4;所述的丝轮盖1上设置铆接孔8;所述的铆接翻边4与铆接孔8通过铆接连接。
33.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传现有技术的配合结构,减少三个螺栓的使用,具有降低成本的优势;同时加工冲压效率高;连接的强度大大提高。
34.所述的铆接翻边4和铆接孔8的数量分别为三个,并等距分布。
35.所述的铆接翻边4的端部在铆压翻边后,紧贴在丝轮盖1的铆接孔8端部的翻边配合面5上。
36.采用工装铆接,在三个位置同时铆压节约装配时间;螺栓无漏打、脱落的风险;导轨翻边铆压与丝轮盖配合牢固,提高了连接强度,无脱落风险。
37.所述的导轨2上设置导轨支承面3,所述的铆接翻边4设置在导轨支承面3。
38.导轨支承面3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提高产品的结构强度,满足使用的需要。
39.所述的导轨2面呈一定的弧度,所述的铆接翻边4的翻边方向朝向弧形的内凹面。
40.玻璃升降器的结构设计,使得导轨2具备一定的弧度,该弧度与产品的运动轨迹相吻合。
41.为了实现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上所述的新型丝轮
盖与导轨连接结构的铆接方法:
42.所述的铆接方法的铆接设备采用压力机进行铆压。
43.该铆接方法的工艺过程是:
44.在所述的压力机的下模的定位元件上放置导轨2,使得铆接翻边4朝上;
45.将丝轮盖1放在导轨2上,使得相应的铆接翻边4和铆接孔8对准;放置到位;
46.启动压力机的压下行程,压力机上滑块上的铆接头7下压,使得铆接翻边4向外涨开,并压向丝轮盖1上的翻边配合面5;铆接翻边4被挤紧在铆接孔8内;
47.铆接头7停止运行;
48.启动压力机的复位行程,铆接头7上行,通过弹性退料机构,将紧固连接的工件从铆接头7上退下;
49.铆接头7上行至上止点,铆压结束。
50.所述的压力机的控制系统设置plc;所述的铆接方法由plc中设定的控制程序控制。
51.plc是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可编程序控制器。采用由plc控制的铆压加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得到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大力推广的价值。
52.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丝轮盖与导轨连接结构,应用于玻璃升降器,所述的丝轮盖(1)与导轨(2)紧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2)上设置铆接翻边(4);所述的丝轮盖(1)上设置铆接孔(8);所述的铆接翻边(4)与铆接孔(8)通过铆接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丝轮盖与导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铆接翻边(4)和铆接孔(8)的数量分别为三个,并等距分布。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丝轮盖与导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铆接翻边(4)的端部在铆压翻边后,紧贴在丝轮盖(1)的铆接孔(8)端部的翻边配合面(5)上。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丝轮盖与导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2)上设置导轨支承面(3),所述的铆接翻边(4)设置在导轨支承面(3)。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丝轮盖与导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2)面呈一定的弧度,所述的铆接翻边(4)的翻边方向朝向弧形的内凹面。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丝轮盖与导轨连接结构的铆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铆接方法的铆接设备采用压力机进行铆压。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丝轮盖与导轨连接结构的铆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铆接方法的工艺过程是:在所述的压力机的下模的定位元件上放置导轨(2),使得铆接翻边(4)朝上;将丝轮盖(1)放在导轨(2)上,使得相应的铆接翻边(4)和铆接孔(8)对准;放置到位;启动压力机的压下行程,固定在压力机上滑块上的铆接头(7)下压,使得铆接翻边(4)向外涨开,并压向丝轮盖(1)上的翻边配合面(5);铆接翻边(4)被挤紧在铆接孔(8)内;铆接头(7)停止运行;启动压力机的复位行程,铆接头(7)随上滑块上行,通过弹性退料机构,将紧固连接的工件从铆接头(7)上退下;上滑块上行至上止点,铆压结束。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丝轮盖与导轨连接结构的铆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机的控制系统设置plc;所述的铆接方法由plc中设定的控制程序控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丝轮盖与导轨连接结构,应用于玻璃升降器,所述的丝轮盖(1)与导轨(2)紧固连接;所述的导轨(2)上设置铆接翻边(4);所述的丝轮盖(1)上设置铆接孔(8);所述的铆接翻边(4)与铆接孔(8)通过铆接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连接结构的铆接方法。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传现有技术的配合结构,减少三个螺栓的使用,具有降低成本的优势;同时,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减少螺栓装配的时间,加工冲压效率高;连接的强度大大提高,使用过程中不会松动、脱落。脱落。脱落。


技术研发人员:陈娣 王康 周玉成 许成刚 江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莫森泰克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9
技术公布日:2023/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