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使用的切边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22821发布日期:2022-07-29 23:17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使用的切边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捷使用的切边模具。


背景技术:

2.汽车零件是汽车制造的基础,在汽车零件制造的过程中常用到切边整形模具。切边整形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3.相关技术中的模具大多包括切边下模和切边上模,操作人员将物料放入切边上模和切边下模之间,切边上模向下移动进而对物料进行切边,实现对汽车零部件的切边和整形。由于物料重量重,操作人员将物料放入切边上模和切边下模之间时,造成操作人员放料需要耗费大量力气,耗费大量劳动力,不易于操作人员便捷使用切边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便于操作人员放入物料,节省劳动力,提高操作人员使用切边模具的便捷性。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捷使用的切边模具。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捷使用的切边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便捷使用的切边模具,包括下模,所述下模上方移动设置上模,所述下模上设置一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抵紧组件,所述抵紧组件用于固定物料位置。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物料放置在支撑架上,工作人员通过支撑架将物料推入上模和下模之间,物料位于上模和下模之间后,工作人员使用抵紧组件将物料位于上模和下模外一部分抵紧,抵紧组件固定物料的位置,工作人员只需将物料放在支撑架上,然后操作人员推动物料进入,减少工作人员需要一直抬着物料将物料放入上模和下模之间的情况,减少工作人员将物料放入上模和下模时使用大量力气的情况,达到工作人员可以便捷使用模具的效果。
8.作为优选,所述抵紧组件包括一组抵紧块和一组抵紧螺杆,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抵紧孔,所述抵紧螺杆一端抵紧孔螺纹连接,所述抵紧螺杆另一端与抵紧块固定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物料放入上模和下模之间后,工作人员通过旋转抵紧螺杆,抵紧螺杆带动抵紧块移动使抵紧块抵紧物料,减少上模和下模对物料进行切边时产生作用力使物料偏移的情况,提高物料在上模和下模之间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物料切边的精确度。
10.作为优选,所述抵紧块上均固定设置防移件。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移件增大物料与抵紧块之间的摩擦力,减少物料滑落抵紧块的情况,进而减少物料产生偏移的情况。
12.作为优选,所述下模上开设滑槽,所述滑槽内转动设置丝杆,所述丝杆具有旋进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所述丝杆上滑移设置一组滑块,其中一所述滑块与第一螺纹螺纹连接,另一所述滑块与第二螺纹螺纹连接,其中一所述滑块与其中一支撑架连接,另
一所述滑块与另一支撑架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旋转丝杆,丝杆转动带动滑块移动,滑块移动带动支撑架移动至合适位置,工作人员根据物料的尺寸调整支撑架之间距离,提高支撑架的适用性。
14.作为优选,所述滑块与支撑架铰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物料放置在支撑架上时,工作人员将滑块与支撑架相对面相贴合,当不使用支撑架时,工作人员将支撑架与滑块进行相对转动,工作人员对支撑架进行收纳,减少支撑架占用空间导致影响工作人员作业的情况,便于工作人员对支撑架进行收纳。
16.作为优选,所述下模侧壁上固定设置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表面与支撑架下表面相抵。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块对支撑架产生向上的力,进而支撑块对支撑架起到支撑作用,减少因工件重量重导致支撑架断裂的情况,提高支撑架的使用寿命。
18.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块上开设若干限位槽,所述支撑架上均贯穿开设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贯穿设置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顶端位于限位孔内,所述限位槽供限位杆插设。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支撑架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工作人员将限位杆贯穿限位孔且插设在限位槽内,限位杆对支撑架进行固定,减少支撑架与滑块发生相对转动的情况,进而减少支撑架转动导致物料掉落的情况。
20.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杆顶端开设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转动设置拉环,所述拉环位于限位孔内。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限位杆顶端位于限位孔内,工作人员需要将限位杆取出时,工作人员通过拉动拉环,将限位杆从限位孔内取出,达到便于工作人员取出限位杆的情况。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通过设置下模、上模、一组支撑架和抵紧组件,减少工作人员将物料放入上模和下模时使用大量力气的情况,达到工作人员可以便捷使用模具的效果;
24.2.通过设置滑槽、丝杆、第一螺纹、第二螺纹和一组滑块,工作人员根据物料的尺寸调整支撑架之间距离,提高支撑架的适用性;
25.3.通过设置支撑块,限位杆、限位孔和限位槽,减少支撑架与滑块发生相对转动的情况,进而减少支撑架转动导致物料掉落的情况。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便捷使用的切边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体现支撑架与下模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28.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体现限位杆与限位槽位置关系的剖视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下模;2、上模;3、支撑架;4、抵紧组件;41、抵紧块;411、防移件;42、抵紧螺杆;43、抵紧孔;5、滑槽;51、丝杆;511、第一螺纹;512、第二螺纹;52、滑块;6、支撑块;61、限位槽;62、限位孔;63、限位杆;631、放置槽;632、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便捷使用的切边模具。参照图1和图2,其包括下模1,下模1上方移动设置上模2,下模1侧壁上设置一组支撑架3,支撑架3上表面与下模1上表面齐平。支撑架3上设置抵紧组件4,抵紧组件4用于将物料抵紧并固定物料的位置。工作人员将物料放置在支撑架3上,工作人员通过支撑架3将物料推入到上模2和下模1之间。物料位于上模2和下模1之间后,工作人员使用抵紧组件4将物料位于上模2和下模1外一部分抵紧,抵紧组件4固定物料的位置。工作人员只需将物料放在支撑架3上,然后工作人员推动物料进入,减少工作人员需要一直抬着物料将物料放入上模2和下模1之间的情况,减少工作人员将物料放入上模2和下模1时使用大量力气的情况,达到工作人员可以便捷使用模具的效果。
33.为了减少上模2和下模1对物料进行切边时产生作用力使物料偏移的情况,参照图2和图3,抵紧组件4包括一组抵紧块41和一组抵紧螺杆42,两支撑架3相背面上均开设抵紧孔43,抵紧螺杆42一端与抵紧孔43螺纹连接,抵紧螺杆42另一端上焊接抵紧块41,抵紧块41高度高于支撑架3高度。抵紧块41相对面上粘贴防移件411,防移件411由橡胶材质制成。工作人员将物料放入上模2和下模1之间后,工作人员通过旋转抵紧螺杆42,抵紧螺杆42带动抵紧块41移动,使抵紧块41抵紧物料位于上模2和下模1外的一部分,防移件411增大物料与抵紧块41之间的摩擦力,减少物料滑落抵紧块41的情况,进而减少物料产生偏移的情况,提高物料在上模2和下模1之间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物料切边的精确度。
34.为了提高支撑架3的适用性,参照图2和图3,下模1上沿下模1长度方向开设滑槽5,滑槽5内转动设置有丝杆51,丝杆51上设置旋进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511和第二螺纹512,丝杆51上滑移设置有一组滑块52,滑块52外壁与滑槽5内壁相互贴合,其中一滑块52与第一螺纹511螺纹连接,另一滑块52与第二螺纹512螺纹连接。其中一滑块52与支撑架3一端连接,另一滑块52与另一支撑架3连接。工作人员转动丝杆51,丝杆51转动带动两个滑块52在滑槽5内滑移,滑块52移动带动与滑块52连接的支撑架3移动,工作人员根据物料尺寸转动丝杆51调整两支撑架3之间距离,提高支撑架3对不同尺寸物料的适用性。
35.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对支撑架3进行收纳,参照图2和图3,两滑块52相对面上的一侧边与支撑架3铰接。当需要将物料放置在支撑架3上时,工作人员将滑块52与支撑架3相对面相贴合,当不使用支撑架3时,工作人员将支撑架3与滑块52进行相对转动,实现对支撑架3的收纳,减少支撑架3占用空间导致影响工作人员作业的情况。
36.参照图2和图3,下模1侧壁上焊接支撑块6,支撑块6上表面与支撑块6下表面相抵。支撑块6对支撑架3产生向上的力,进而支撑块6对支撑架3起到支撑作用,减少因工件重量重导致支撑架3断裂的情况,提高支撑架3的使用寿命。
37.参照图3和图4,支撑块6上表面开设若干限位槽61,支撑架3上均贯穿开设限位孔62,限位孔62内贯穿设置限位杆63,限位槽61供限位杆63插设。限位杆63顶端开设放置槽631,放置槽631内转动设置拉环632。限位杆63贯穿限位孔62插设在限位槽61内时,限位杆63外壁均与限位槽61内壁和限位孔62内壁相互贴合,限位杆63顶端位于限位孔62,拉环632位于限位孔62内。支撑架3与滑块52相对面相互贴合时,工作人员根据物料尺寸调整完成两支撑架3之间距离后,工作人员将限位杆63插入限位孔62和限位槽61内,限位杆63将支撑架3位置固定,减少支撑架3与滑块52发生相对转动的情况,进而减少支撑架3转动导致物料掉
落的情况。当工作人员需要将限位杆63从限位孔62和限位槽61内取出时,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拉环632使拉环632位于限位孔62外,然后工作人员拉动拉环632将限位杆63取出,便于工作人员取出限位杆63。
3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便捷使用的切边模具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将物料放置在支撑架3上,工作人员通过支撑架3将物料推入到上模2和下模1之间。物料位于上模2和下模1之间后,工作人员使用抵紧组件4将物料位于上模2和下模1外一部分抵紧,抵紧组件4固定物料的位置。工作人员只需将物料放在支撑架3上,然后工作人员推动物料进入,减少工作人员需要一直抬着物料将物料放入上模2和下模1之间的情况,减少工作人员将物料放入上模2和下模1时使用大量力气的情况,达到工作人员可以便捷使用模具的效果。
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