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配零部件组合焊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02671发布日期:2022-09-03 05:0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汽配零部件组合焊接设备,包括:底板(1);设置在所述底板(1)顶部的支撑架(2);设置在所述支撑架(2)上的转换式加工组件(4);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1)顶部且处于转换式加工组件(4)下方的工作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顶部开设有纵向的活动口,所述转换式加工组件(4)包括设置在活动口内的驱动部(41),所述驱动部(41)底部连接承接部(42),所述承接部(42)的外壁设置调控装置(43),且调控装置(43)底部两端分别设置焊接部(44)和打磨部(45),所述驱动部(41)用于将承接部(42)对应至加工区域,所述承接部(42)用于调整焊接部(44)和打磨部(45)的加工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配零部件组合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41)包括滑动设置在活动口内的移动块(411),所述移动块(411)通过伸缩装置一(412)驱动在活动口内前后移动,所述伸缩装置一(412)设置在支撑架(2)前侧,所述移动块(411)顶部设置有驱动承接部(42)上下移动的伸缩装置二(4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配零部件组合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部(42)包括设置在伸缩装置二(413)输出端的吸附筒(421),所述吸附筒(421)为中空圆柱结构,所述吸附筒(421)的前侧外壁底部开设吸附口,所述吸附筒(421)的一侧外壁顶部设置连接管(422),所述连接管(422)另一端连接引风设备输入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配零部件组合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筒(421)外壁活动套设装配架(425),且装配架(425)底部同轴心固定设置齿环(424),所述吸附筒(421)外壁置于装配架(425)下方的位置通过支架固定设置微型驱动装置一(423),所述微型驱动装置一(423)的输出端设置有与齿环(424)啮合的齿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配零部件组合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架(425)包括活动套设于吸附筒(421)外壁的圆环,圆环的前后侧外壁均一体成型有支撑凸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配零部件组合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装置(43)包括活动插设在支撑凸部上的移动架(431),所述焊接部(44)设置在前侧移动架(431)底部,所述打磨部(45)设置在后侧移动架(431)底部,两组所述移动架(431)上下错开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配零部件组合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移动架(431)顶部均通过联动杆(433)连接有齿条(432),且齿条(432)上下活动贯穿设置在圆环顶部边侧,两组所述齿条(432)相对设置并上下错开,圆环顶部且处于两组齿条(432)之间的位置通过u形座和轴体转动设置有与齿条(432)啮合的驱动齿轮(434),u形座的一侧设置控制驱动齿轮(434)旋转的微型驱动装置二(435)。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有一种汽配零部件组合焊接设备,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顶部的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转换式加工组件。所述支撑架顶部开设有纵向的活动口,所述转换式加工组件包括设置在活动口内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底部连接承接部,所述承接部的外壁设置调控装置,且调控装置底部两端分别设置焊接部和打磨部。本技术方案通过通过驱动部驱动承接部至指定位置后,根据使用人员的加工需要,实现焊接部和打磨部之间的使用转换,在通过焊接部进行焊接后即可使得打磨部进行打磨,无需转移到独立的打磨设备处,降低人工负担,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也降低了使用成本。也降低了使用成本。也降低了使用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窦利民 王卫国 王国新 李希伟 孙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宣城冠晟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8
技术公布日:2022/9/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