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用可倾斜滚轮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21180发布日期:2022-09-14 12:50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接用可倾斜滚轮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开关行业管道母线壳体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焊接用可倾斜滚轮架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通过电气操控实现滚轮架正反转、倾仰等动作,手工清理焊缝氧化层,难以配合机械臂实现焊接过程自动化。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焊接用可倾斜滚轮架装置,滚轮架与机械臂相互配合,完成焊缝氧化层清理工作。具体方案为:
4.一种焊接用可倾斜滚轮架装置,包括滚轮架本体以及设置滚轮架本体上的清理装置,
5.所述滚轮架本体包括固定底座和可倾翻支座,
6.所述可倾翻支座一端与固定底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可倾翻支座一侧与固定底座一侧通过液压缸活动连接,所述可倾翻支座的远离固定底座的一侧设置有主动滚轮架、从动滚轮架和轴向调距机构;
7.所述轴向调距机构沿着可倾翻支座轴向设置;
8.所述主动滚轮架和从动滚轮架均垂直于可倾翻支座的轴线;
9.所述主动滚轮架位于可倾翻支座与固定支座转动连接的一端,所述主动滚轮架与可倾翻支座固定连接,所述主动滚轮架远离可倾翻支座的一侧设置有主动滚轮组;
10.所述从动滚轮架一侧通过轴向调距机构与可倾翻支座活动连接,所述从动滚轮架远离可倾翻支座的一侧设置有从动轮滚轮组;
11.所述主动滚轮组和从动轮滚轮组的同侧均设置有清理装置。
12.进一步的,所述轴向调距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轴向调距丝杠,
13.所述轴向调距丝杠沿着可倾翻支座轴向设置,且与可倾翻支座转动连接,所述轴向调距丝杠一端与主动滚轮架转动连接,所述轴向调距丝杠的另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所述轴向调距丝杠上固定连接有从动滚轮调节架。
14.进一步的,所述主动滚轮组和从动滚轮组均包括第二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径向调距丝杠,
15.所述径向调距丝杠分别沿着主动滚轮架和从动滚轮架轴向设置,所述径向调距丝杠与主动滚轮架和从动滚轮架转动连接,所述径向调距丝杠一端与主动轮转动连接,所述调距丝杠上固定连接有从动轮;
16.所述主动轮安装在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端;
17.所述从动轮上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从动轮固定连接。
18.进一步的,所述径向调距丝杠远离主动轮的一端设置有手柄,
19.所述手柄与径向调距丝杠固定连接。
20.进一步的,所述清理装置包括机两个伸缩机构和两个角磨机,
21.所述伸缩机构与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端可拆卸连接有角磨机。
22.进一步的,所述角磨机包括第一角磨机和第二角磨机,
23.所述第一角磨机和第二角磨机分别位于工件的两侧,所述第一角磨机和第二角磨机分别安装在对应的伸缩机构上,所述第一角磨机的打磨部与焊缝附近的弧面抵接,第二角磨机的打磨部与焊缝附近的端面抵接。
24.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伸缩机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一角磨机和第二角磨机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25.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机构为压力传感器气动伸缩机构。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7.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滚轮架装置配合焊接机械臂在内焊缝焊接的同时清理外焊缝氧化层,具体表现为:
28.通过在固定底座与可倾翻支座之间设置液压杠,实现可调节倾翻支座与工件之间的距离;
29.通过轴向调距机构与主滚动轮架、从滚动轮架的配合,实现对清理装置与工件之间距离的调节;
30.通过伸缩机构与角磨机的配合,实现对工件焊接缝的清理;
31.通过控制模块来控制轴向调距机构和径向调距丝杠,进行本装置到工件轴向距离和径向距离的调节;实现操作自动化,从而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
32.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3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3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焊接用可倾斜滚轮架装置结构示意图;
3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焊接用可倾斜滚轮架装置使用示意图,
36.其中,1-固定底座,2-可倾翻支座,3-主动滚轮架,4-从动滚轮架,5-轴向调距机构,6-第一驱动电机,7-主动轮,8-从动轮,9-第二驱动电机,10-径向调距丝杠,11-连接架,12-手柄,13-伸缩机构,14-角磨机,15-第一钢丝轮,16-第二钢丝轮,17-工件,18-焊缝。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8.根据附图1-2所示的一种焊接用可倾斜滚轮架装置,包括滚轮架本体以及设置滚轮架本体上的清理装置,
39.所述滚轮架本体包括固定底座1和可倾翻支座2,
40.所述可倾翻支座2一端与固定底座的一端1转动连接,所述可倾翻支座2一侧与固定底座一侧通过液压缸活动连接,所述可倾翻支座2的远离固定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主动滚
轮架3、从动滚轮架4和轴向调距机构5;
41.所述轴向调距机构5沿着可倾翻支座2轴向设置;
42.所述主动滚轮架3和从动滚轮架4均垂直于可倾翻支座2的轴线;
43.所述主动滚轮架3位于可倾翻支座2与固定支座1转动连接的一端,所述主动滚轮架3与可倾翻支座2固定连接,所述主动滚轮架3远离可倾翻支座2的一侧设置有主动滚轮组;
44.所述从动滚轮架4一侧通过轴向调距机构5与可倾翻支座活动连接,所述从动滚轮架4远离可倾翻支座2的一侧设置有从动轮滚轮组;
45.所述主动滚轮组和从动轮滚轮组的同侧均设置有清理装置。
46.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向调距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6和轴向调距丝杠,
47.所述轴向调距丝杠沿着可倾翻支座2轴向设置,且与可倾翻支座2转动连接,所述轴向调距丝杠一端与主动滚轮架3转动连接,所述轴向调距丝杠的另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6的驱动端连接,所述轴向调距丝杠上固定连接有从动滚轮调节架。
48.需要说明的是,液压缸位于固定支座1和可倾翻支座2之间,液压缸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固定支座1和可倾翻支座2,液压杠也电连接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模块来控制液压缸。
49.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滚轮组和从动滚轮组均包括第二驱动电机9、主动轮7、从动轮8和径向调距丝杠10,
50.所述径向调距丝杠10分别沿着主动滚轮架3和从动滚轮架4轴向设置,所述径向调距丝杠10与主动滚轮架3和从动滚轮架4转动连接,所述径向调距丝杠10一端与主动轮8转动连接,所述调距丝杠10上固定连接有从动轮8;
51.所述主动轮7安装在第二驱动电机9的驱动端;
52.所述从动轮8上设置有连接架11,所述连接架11与从动轮8固定连接。
5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径向调距丝杠10远离主动轮7的一端设置有手柄12,
54.所述手柄12与径向调距丝杠10固定连接。
55.需要说明的是,手柄12为一个手动操作旋转轮,旋转轮安装在径向调距丝杠10远离主动轮7的一端,通过旋转旋转轮使径向调距丝杠10旋转实现,从动轮8靠近或者远离主动轮7,从而实现手动控制主动轮7和从动轮8之间的间距,实现主动轮7和从动轮8间距的微调。
56.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理装置包括机伸缩机构13和角磨机14,
57.所述伸缩机构13与连接架11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机构13的伸缩端通过螺栓/螺钉可拆卸连接有角磨机14。
5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机构13和角磨机14的数量匹配设置,且二者一一对应。
59.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角磨机14包括第一角磨机和第二角磨机,
60.所述第一角磨机和第二角磨机分别位于工件的两侧,所述第一角磨机和第二角磨机分别安装在对应的伸缩机构13上,所述第一角磨机的打磨部与焊缝附近的弧面抵接,第二角磨机的打磨部与焊缝附近的端面抵接。
61.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角磨机和第二角磨机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钢丝轮15和第二钢丝轮16;
62.所述第一钢丝轮15和第二钢丝轮16中的任意一个与焊缝附近的弧面抵接,另外一个与焊缝附近的端面抵接。
6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伸缩机构1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第二驱动电机9、第一角磨机和第二角磨机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6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65.所述伸缩机构13为压力传感器气动伸缩机构。
6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67.可倾斜滚轮架由固定底座1,可倾翻支座2、主滚轮架3、从动滚轮支架4、轴向调距机构5(即滚轮架可伺服调距)、清理装置,液压杠等组成,具体如下:
68.①
、可定位旋转工件17,进行机器人焊接;
69.②
、滚轮架可伺服调距,用于直径φ330~φ600mm,长度500~12000mm的工件;
70.③
、可使工件17焊缝18处于平焊位置和倾翻40
°
位置,用于不同焊缝的最佳姿态焊接。
71.本工作站清磨装置用于机器人焊接内侧焊缝时,同步清理外侧焊缝,详细描述如下:
72.①
、清理装置由两组自动角磨机+钢丝轮组成,分别搁置到工件17两侧,一组清理焊缝附近的弧面,一组清理焊缝附近的端面,保证外侧焊缝部位及周边的清洁;
73.②
、角磨机14与工件17接触动作的驱动选用行程为100mm气缸,需要焊缝清磨时,气缸伸出,钢丝轮接触工件进行清磨,清磨完毕后气缸自动退回,便于人工装卸件。该装置含有压力传感,可在钢丝轮磨损的情况下仍能保持恒定的压力紧贴筒壁。
74.③
、角磨机组件底部装有手动手柄,便于产品换型式人工调试清磨位置;
75.④
、角磨机开关动作由控制系统进行集中控制,钢丝轮由时间计算损耗,到特定时间控制系统会报警提醒人工进行换片工作。
76.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