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断屑轮毂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24242发布日期:2022-10-14 23:45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滑断屑轮毂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刀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滑断屑轮毂刀。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轮毂刀在自动化生产线中逐渐普及,但现有轮毂刀在断削方面存在缺陷,切屑时常缠绕刀具,需要人为清除;以及刀具在后拉切削过程出现松动,造成刀具崩碎。因此需要对现有刀体结构重新设计,以解决上述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滑断屑轮毂刀,该轮毂刀可有效解决现有轮毂刀在进行切削时切屑缠绕、刀具在后拉过程中出现松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轮毂刀。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滑断屑轮毂刀,包括装夹部和设置于装夹部两端的两个切削部,切削部包括前刀面,前刀面边缘设置有圆弧切削刃,还包括断屑部,断屑部与切削部固定连接,断屑部环绕于圆弧切削刃内侧,断屑部包括第一断屑台与第二断屑台,第二断屑台在竖直方向的高度高于第一断屑台。
5.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的轮毂刀包括装夹部和设置于装夹部两端的两个切削部,切削部的上端设置有前刀面,前刀面的边缘设置有圆弧形的圆弧切削刃。考虑到切削过程中,切屑过长容易缠绕刀具,因此在切削部的上端面、圆弧切削刃的内侧设置有用于阻断切屑的断屑部,考虑到适用不同的切削深度,断屑部包括高低不同的两级断屑台。当在切削的过程中,形成的切屑遇到断屑台的阻挡就会断裂,解决了切屑过长会缠绕刀具的问题。
6.本方案中断屑台是在切削部上端面凸出的环形条,环形条可以是在同一弧度上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凸出档条。断屑台可以是与切削部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通过焊接等方式与切削部固定连接的。切削部与装夹部为一体成型的。
7.进一步地,第一断屑台与第二断屑台间设置有u型凹槽。
8.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在第一断屑台和第二断屑台间设置了u型凹槽,u型凹槽可作为暂时容纳切屑的空间和排出切屑的通道,防止切屑刮花已切削品表面。
9.进一步地,装夹部的上端面设置有开口朝上的有v形夹紧槽,下端面设置有开口朝下的v形带齿夹紧槽,前刀面位于装夹部上端面。
10.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在装夹部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置有v形夹紧槽和v形带齿夹紧槽,上端面的的v型夹紧槽开口朝上端面,v型夹紧槽作为轮毂刀与推动装置连接的接口,连接后可以通过夹紧槽推动轮毂刀进行作业,下端面为v型带齿夹紧槽,开口朝下端面,v型带齿夹紧槽作为与拉动装置的连接的接口,槽内的齿牙可以增加摩擦力,防止在作业过程中拉动装置与轮毂刀滑落,造成刀具崩碎,影响作业等现
象。v形夹紧槽和v形带齿夹紧槽的设置可以实现轮毂刀连续稳定的往复作业。
11.进一步地,前刀面及u型凹槽采用表面抛光工艺,表面粗糙度ra0.1
12.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前刀面及u型凹槽采用表面抛光工艺,表面粗糙度ra0.1,如此可以防止切屑的堆积,方便切屑的顺利排出。
13.进一步地,圆弧切削刃与装夹部1的刃倾角为5
°
≤α≤10
°
14.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将圆弧切削刃的刃倾角α控制在5
°‑
10
°
范围内,能提高刃口的抗冲击能力且刃倾角与断削台相接合,形成一个圈削的结构,能起到有效断削的作用。
15.进一步地,前刀面与水平夹角为6
°
≤β≤12
°
16.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将前刀面与水平夹角β限定在6
°‑
12
°
范围内,较大的前角能提高前刀面的圆弧切削刃刃口切入工件时的锋利程度,降低切削力和温度,较大的前角也会降低刀具刃口的强度,结合大后角等情况,选择此范围既能保证刃口切入工件时的锋利程度,有能有足够的强度作支撑。
17.进一步地,切削部为圆柱状,切削部还包括后刀面,后刀面为圆弧形。
18.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增加了后刀面,前刀面所在为切削部的上端面,v形带齿夹紧槽所在为切削部的下端面,后刀面所在为切削部的靠近下端面的侧面,后刀面为圆弧形,环绕于切削部外侧。本方案中的后刀面与现有技术相同,包括主后刀面与副后刀面,只是主后刀面与副后刀面一起构成了圆弧形。
19.在本方案中后刀面的圆弧夹角为230-240度,过了圆弧象限点,轮毂刀在后拉作业时,是利用过了圆弧象限点后,靠近装夹部的切削刃,作为切削刃加工。
20.进一步地,切削部还包括用于支撑后刀面的工艺支撑面。
21.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在后刀面靠近切削部下端面处设置了用于支撑后刀面的工艺支撑面,后刀面与工艺支撑面均是采用压制等方式固定在切削部的外侧。
22.本方案中,工艺支撑面也为圆弧形,工艺支撑面相对后刀面往两个切削部之间的中心线方向收缩,如此在工作时,砂轮不会与刀体部分形成接痕。
23.进一步地,后切削刀采用磨削工艺,表面粗糙度ra0.4。
24.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考虑到车轮毂一般材质为铝合金,铝合金在加工过程中,刃口切削温度过高,会降低刀具的物理性能,从而产生磨损降低刀具寿命,以及铝屑容易粘刀,影响排削和降低刀具寿命,因此降低刃口温度的方法有1、使用切削液等来冷却刀具,2、提高刀具刃口的锋利程度,降低切削力和温度。本方案采用磨削工艺处理后刀面,即可提高刃口锋利度,同时还可以消除刃口缺陷和提高产品精度。
25.进一步地,后刀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5
°
≤γ≤20。
26.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将后刀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γ控制在15
°‑
20
°
范围内,能有效避免后刀面与轮毂发生干涉现象。
27.终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8.1.本技术的轮毂刀通过设置了断削部来阻断切屑,可防止切屑过程缠绕刀具,为稳定连续的切屑作业提供了条件,且断削部包括高低不同的两个断削台,使轮毂刀适用于不同的切削深度。
29.2.本技术的轮毂刀通过在装夹部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v形夹紧槽和v形带齿夹紧槽,可以实现轮毂刀的横向和后拉往复作业,下端面设置的v形带齿夹紧槽,可以避免后拉的过程中轮毂刀滑落,造成刀具崩碎,影响作业等现象。
30.3.本技术的轮毂刀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轮毂刀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本实用新型轮毂刀的俯视图;
33.图3为本实用新型轮毂刀的仰视图;
34.图4为本实用新型轮毂刀中各夹角示意图
35.图5为本实用新型轮毂刀的侧视图
36.附图标记:1-装夹部,11-v形夹紧槽,15-v形带齿夹紧槽,2-切削部,21-圆弧切削刃,22-前刀面,23-第一断屑台,24-第二断屑台,25-u型凹槽,27-后刀面,28-工艺支撑面。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38.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提供了一种防滑断屑轮毂刀,包括装夹部1和设置于装夹部1两端的两个切削部2,切削部2包括前刀面22,前刀面22边缘设置有圆弧切削刃21,还包括断屑部,断屑部与切削部2固定连接,断屑部环绕于圆弧切削刃21内侧,断屑部包括第一断屑台23与第二断屑台24,第二断屑台24在竖直方向的高度高于第一断屑台23。
39.优化地,第一断屑台23与第二断屑台24间设置有u型凹槽25。
40.优化地,前刀面22及u型凹槽25采用表面抛光工艺,表面粗糙度ra0.1
41.优化地,装夹部1的上端面设置有开口朝上的有v形夹紧槽11,下端面设置有开口朝下的v形带齿夹紧槽15,前刀面22位于装夹部1上端面。
42.优化地,切削部2还包括后刀面27,后刀面27为圆弧形,后刀面27环绕于切削部2外侧。
43.优化地,切削部2还包括用于支撑后刀面27的工艺支撑面28。
44.优化地,圆弧切削刃21与装夹部11的刃倾角为5
°
≤α≤10
°
45.优化地,前刀面22与水平夹角为6
°
≤β≤12
°
46.优化地,后刀面27采用磨削工艺,表面粗糙度ra0.4。
47.优化地,后刀面27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5
°
≤γ≤20。
48.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所描述范围的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