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车底梁校直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54174发布日期:2022-09-27 21:59阅读:33来源:国知局
垃圾车底梁校直工装
1.技术领域:
2.本技术涉及工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垃圾车底梁校直工装。
3.

背景技术:

4.垃圾车底梁作为垃圾车主要结构构件,需要在底梁不同部位焊接预留板,用来连接行走机构、垃圾箱及上料机构等,由于焊接产生较多焊缝,导致底梁不同面均发生焊接变形。现有校直工装,利用压力机对底梁不同侧面施压校直,当减压后,又发生回弹,校直效果差;当校直底梁一相对侧面后,就需要利用人工或行吊将底梁翻转90
°
,对相邻侧面进行施压校正;由于底梁较长、较重,翻转过程就需要多人协作完成,费时费力,效率较低,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5.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垃圾车底梁校直工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校直效果差,翻转过程就需要多人协作完成,费时费力,效率较低,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垃圾车底梁校直工装,包括:
8.机架,机架包括横向架体和纵向架体,横向架体和纵向架体呈t型结构固定相连;
9.定位部及支撑部,定位部及两个支撑部分别以固定结构方式设置在纵向架体上端面,定位部位于纵向架体中部;两支撑部对称设置在定位部两侧,用于支撑垃圾车底梁外立面;支撑部内端面与底梁的距离小于定位部内端面与底梁的距离;
10.施压部,施压部以固定结构方式设置在横向架体上端面外侧;
11.翻转部,翻转部设置在机架一侧用于对底梁进行90度翻转,包括轨道、滑动架、翻转板、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翻转板在滑动架上端面翻转,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滑动架在轨道上滑动,轨道垂直于横向架体设置;
12.输送部,输送部设置在横向架体两侧,且输送部上端面高于横向架体上端面。
13.进一步地,定位部包括固定座a和垫板a,垫板a以固定结构方式设置在固定座a内侧;支撑部包括固定座b和垫板b,垫板b以固定结构方式设置在固定座b内侧;垫板b外侧壁凸出于垫板a外侧壁。
14.进一步地,施压部包括安装座、第三液压油缸和压板,第三液压油缸通过安装座与横向架体固定相连,第三液压油缸输出轴与压板以固定结构方式相连。
15.进一步地,翻转部对称设置在横向架体两侧。
16.进一步地,滑动架包括架体a、架体b和与轨道滑动配合的底座,架体a及架体b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端面,且架体a上端面高于架体b上端面;
17.翻转板呈l型结构,翻转板以铰接结构方式设置在架体a上端面;
18.第一驱动单元为第一液压油缸,第一液压油缸两端分别与翻转板侧壁及架体b以铰接结构相连;
19.第二驱动单元为第二液压油缸。
20.进一步地,输送部包括固定架和转辊,若干转辊以转动结构方式设置在固定架上
端。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定位部、两个支撑部及施压部以t型结构布置在机架上,能够满足较长底梁的校直,通过定位部能够控制压紧变形量,避免对底梁过度施压,而适得其反,也允许有一定的过度变形来抵消弹性形变,减少施压次数;通过设置翻转部,对底梁翻转90度,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安全隐患。
22.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翻转部结构示意图。
25.图中:
26.1、机架,11、横向架体,12、纵向架体,2、定位部,21、固定座a,22、垫板a,3、支撑部,31、固定座b,32、垫板b,4、施压部,41、安装座,42、第三液压油缸,43、压板,5、翻转部,51、轨道,52、滑动架,521、架体a架,522、架体b,523、底座,53、翻转板,54、第一驱动单元,55、第二驱动单元,6、输送部,61、固定架,62、转辊。
27.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现在将参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便公众更好地掌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法,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案为:
29.垃圾车底梁校直工装,包括:
30.机架1,机架1包括横向架体11和纵向架体12,横向架体11和纵向架体12呈t型结构固定相连。此种结构布置,能够满足较长底梁的校直。
31.定位部2及支撑部3,定位部2及两个支撑部3分别以固定结构方式设置在纵向架体12上端面,定位部2位于纵向架体12中部;两支撑部3对称设置在定位部2两侧,用于支撑垃圾车底梁外立面;支撑部3内端面与底梁的距离小于定位部2内端面与底梁的距离,允许底梁过度变形来抵消弹性形变,通过定位部2能够控制变形量,避免对底梁过度施压;
32.具体而言,定位部2包括固定座a21和垫板a22,垫板a22以固定结构方式设置在固定座a21内侧;支撑部3包括固定座b31和垫板b32,垫板b32以固定结构方式设置在固定座b31内侧;垫板b32外侧壁凸出于垫板a22外侧壁,垫板a22及垫板b32能够深入输送部上端面。
33.施压部4,施压部4以固定结构方式设置在横向架体11上端面外侧,施压部4能够将底梁抵触在垫板32上。
34.具体而言,施压部4包括安装座41、第三液压油缸42和压板43,第三液压油缸42通过安装座41与横向架体11固定相连,第三液压油缸42输出轴与压板43以固定结构方式相连。
35.翻转部5,翻转部5设置在机架1一侧用于对底梁进行90度翻转,包括轨道51、滑动架52、翻转板53、第一驱动单元54和第二驱动单元55,第一驱动单元54用于驱动翻转板53在滑动架52上端面翻转,第二驱动单元55用于驱动滑动架52在轨道51上滑动,轨道51垂直于横向架体11设置; 翻转部5对称设置在横向架体11两侧,利用两个翻转部5对底梁翻转90度,更加稳妥。
36.需要说明的是,滑动架52包括架体a521、架体b522和与轨道51滑动配合的底座
523,架体a521及架体b522固定设置在底座523上端面,且架体a521上端面高于架体b522上端面;方便翻转板53翻转;翻转板53呈l型结构,翻转板53以铰接结构方式设置在架体a521上端面;具体而言,第一驱动单元54为第一液压油缸,第一液压油缸两端分别与翻转板53侧壁及架体b522以铰接结构相连;第二驱动单元55为第二液压油缸。
37.输送部6,输送部6设置在横向架体11两侧,且输送部6上端面高于横向架体11上端面。
38.具体而言,输送部6包括固定架61和转辊62,若干转辊62以转动结构方式设置在固定架61上端,方便对底梁运输,且利于找到拱形变形的最高点,进行施压。
3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如下:将底梁放置在转棍62上方,将底梁变形最高点推动至压板43处,启动第三液压油缸42,将底梁向定位部2及支撑部3推动,底梁另一侧壁抵触在垫板b32侧面,继续施加压力至底梁向另一侧面发生形变,第三液压油缸42不在施加压力;多次进行以上步骤,直至此侧面校直。
40.启动第二液压油缸55,推动滑动架52在轨道51上滑动,直至翻转板53立板接触到底梁侧壁;启动第一液压油缸54回缩,翻转板53带动底梁进行90度翻转;翻转完成后,进一步推动滑动架52向纵向架体12移动,直至翻转板53另一侧板不在影响对底梁校直;再进行校直工作,直至所有面全部完成校直。
41.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左下”、“右上”、“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尽管根据有限数量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受益于上面的描述,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由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设想其他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