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弯角车身钣金件多工位级进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47634发布日期:2022-12-07 01:03阅读:71来源:国知局
多弯角车身钣金件多工位级进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弯角钣金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多弯角车身钣金件多工位级进模。


背景技术:

2.钣金件加工时,将钣金件进行截取需要使用的长度,并通过设置的冲压模进行冲压加工,并通过多次定位冲压,可对结构复杂多弯角钣金件加工,但现有的钣金件加工用冲压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
3.现有技术方案存在:钣金件加工用冲压装置在工作时,需要进行截取,多次定位冲压,容易导致钣金件出现位置错位,造成钣金件损坏,并且多次定位容易出现误差,尤其在进行冲压相似度较高的产品时,容易产生错位。
4.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多工位级进模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弯角车身钣金件多工位级进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钣金件加工用冲压装置在工作时,需要进行截取,多次定位冲压,容易导致钣金件出现位置错位,造成钣金件损坏,并且多次定位容易出现误差,尤其在进行冲压相似度较高的产品时,容易产生错位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多弯角车身钣金件多工位级进模,设置有便于移动的上模架;
7.包括:
8.定位件,安装于所述上模架的下表面左右两侧,且定位件的下表面连接有下模架,并且上模架的内表面组装有上模板,并且上模板的内表面中端组装有多组定位块;
9.定位柱,安装于所述定位块的内表面中端,且定位块的外表面两侧设置有型腔组,同时移动柱组装于所述上模架的外表面左右端;
10.钣金件本体,连接于所述型腔组的内表面,且下模板的内表面中端组装有限位杆,并且限位杆的内表面设置有定位孔,同时定位孔的内表面贯穿连接有定位柱;
11.型芯组,安装于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两侧,且型芯组的外表面下端连接有排料槽,并且成品件连接于所述钣金件本体的外表面边端。
12.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进行稳定的组装,且配合设置的装置进行逐步递进的方式进行冲压,且装置距离之间通过设置的定位柱和定位孔进行定位,防止出现倾斜,提高装置的稳定性,便于进行稳定的进行冲压产品。
13.优选的,所述定位件与上模架外表面左右两侧嵌入式安装设置,且定位件与下模架的上表面相贴合,并且定位件的外表面内侧形状呈倾斜状结构。
14.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进行稳定的组装,提高装置的稳定性,防止组装时出现倾斜。
15.优选的,所述上模板与上模架的内表面嵌入式安装设置,且上模架与上模板之间存在间隙,并且定位块关于上模板的下表面中端设置多组。
16.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进行稳定的组装,便于组装配件,并形成冲压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17.优选的,所述定位块与定位柱构成整体化结构,且型腔组关于上模板的外表面中端设置多组,并且定位柱与钣金件本体的外表面中端构成贯穿结构。
18.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便于配合定位对钣金件本体进行定位处理,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19.优选的,所述下模板与限位杆外表面中端嵌入式安装设置,且限位杆通过定位孔与定位柱构成限位的嵌套结构,并且型芯组关于下模板的外表面中端设置多组。
20.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有效的进行组装,提高装置稳定性的同时,便于配合定位柱进行使用。
21.优选的,所述排料槽关于下模板的上表面倾斜设置,且下模板和上模架内表面之间夹持有成品件。
22.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便于有效的排料,以及生产成品并剪切排出。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4.1.该多弯角车身钣金件多工位级进模,设置有便于移动的上模架,可有效的配合倾斜结构的定位件,进行稳定的嵌套在下模架的上表面,并通过上模板设置的型腔组和下模板组装的型芯组,进行逐步对钣金件进行加工,形成多工位级进模加工使用,有效的对钣金件进行加工使用,防止出现错位的同时,减少工作步骤,稳定的在狭小空间内采用多次翻边加侧整的形式保证零件尺寸的高精度稳定性;
25.2.该多弯角车身钣金件多工位级进模,设置有便于进行定位移动柱,有效的嵌套在下模架的内表面,且通过设置的定位块组装的定位柱,与限位杆开设的定位孔,稳定的对钣金件本体进行中端支撑和冲孔定位使用,提高使用的稳定性,并通过工件工艺流程图所示,有效的进行连续的加工,并对后续的成品件进行自动剪切并排出废料。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模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模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模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钣金件本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工件工艺流程俯视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上模架;2、定位件;3、下模架;4、上模板;5、定位块;6、定位柱;7、型腔组;8、移动柱;9、钣金件本体;10、下模板;11、限位杆;12、定位孔;13、型芯组;14、排料槽;15、工件工艺流程;16、成品件。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多弯角车身钣金件多工位级进模,设置有便于移动的上模架1;
34.包括:
35.定位件2,安装于上模架1的下表面左右两侧,且定位件2的下表面连接有下模架3,并且上模架1的内表面组装有上模板4,并且上模板4的内表面中端组装有多组定位块5;
36.定位柱6,安装于定位块5的内表面中端,且定位块5的外表面两侧设置有型腔组7,同时移动柱8组装于上模架1的外表面左右端;
37.上模板4与上模架1的内表面嵌入式安装设置,且上模架1与上模板4之间存在间隙,并且定位块5关于上模板4的下表面中端设置多组。
38.定位块5与定位柱6构成整体化结构,且型腔组7关于上模板4的外表面中端设置多组,并且定位柱6与钣金件本体9的外表面中端构成贯穿结构。
39.在对多弯角车身钣金件进行加工时,将钣金件本体9放置在多工位级进模装置的下模架3与上模架1的之间的间隙中,可通过冲压装置冲压使用,则通过设置的上模架1带动定位件2与下模架3之间进行合模,以及上模架1组装的移动柱8,与下模架3进行定位嵌套,提高合模稳定性,并进行挤压上模板4安装的定位块5,以及定位块5组装的定位柱6,对钣金件本体9进行冲孔定位使用。
40.钣金件本体9,连接于型腔组7的内表面,且下模板10的内表面中端组装有限位杆11,并且限位杆11的内表面设置有定位孔12,同时定位孔12的内表面贯穿连接有定位柱6;
41.型芯组13,安装于限位杆11的外表面两侧,且型芯组13的外表面下端连接有排料槽14,并且成品件16连接于钣金件本体9的外表面边端。
42.定位件2与上模架1外表面左右两侧嵌入式安装设置,且定位件2与下模架3的上表面相贴合,并且定位件2的外表面内侧形状呈倾斜状结构。
43.下模板10与限位杆11外表面中端嵌入式安装设置,且限位杆11通过定位孔12与定位柱6构成限位的嵌套结构,并且型芯组13关于下模板10的外表面中端设置多组。
44.排料槽14关于下模板10的上表面倾斜设置,且下模板10和上模架1内表面之间夹持有成品件16。
45.在多弯角车身钣金件生产用的多工位级进模对钣金件本体9进行一次定位之后,并配合型腔组7与型芯组13之间的合模,形成工作过程,并在冲压时,定位柱6进行贯穿钣金件本体9与限位杆11设置的定位孔12进行嵌套接触,并配合排料槽14进行排出废料,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挤压步骤,并接着对钣金件本体9进行逐步递送,逐渐形成成品件16,进行剪切排出,以及配合装置形成的工件工艺流程15,进行完整的冲压使用,稳定的在工作中,在狭小空间内,采用多次翻边加侧整的形式,保证零件尺寸的高精度稳定性。
46.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多弯角车身钣金件多工位级进模时,根据图1-5,首先将该装置放置在需要进行工作的位置,在对多弯角车身钣金件进行加工时,将钣金件本体9放置在多工位级进模装置的下模架3与上模架1的之间的间隙中,可通过冲压装置冲压使用,则通过设置的上模架1带动定位件2与下模架3之间进行合模,以及上模架1组装的移动柱8,与下模架3进行定位嵌套,提高合模稳定性,并进行挤压上模板4安装的定位块5,以及定位块5组
装的定位柱6,对钣金件本体9进行冲孔定位使用,在多弯角车身钣金件生产用的多工位级进模对钣金件本体9进行一次定位之后,并配合型腔组7与型芯组13之间的合模,形成工作过程,并在冲压时,定位柱6进行贯穿钣金件本体9与限位杆11设置的定位孔12进行嵌套接触,并配合排料槽14进行排出废料,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挤压步骤,并接着对钣金件本体9进行逐步递送,逐渐形成成品件16,进行剪切排出,以及配合装置形成的工件工艺流程15,进行完整的冲压使用,稳定的在工作中,在狭小空间内,采用多次翻边加侧整的形式,保证零件尺寸的高精度稳定性,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
47.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4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