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轮电动车车尾组件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39584发布日期:2022-11-03 04:43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两轮电动车车尾组件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焊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轮电动车车尾组件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2.附图1所示为一种两轮电动车车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呈u形的后支架管,以及连接在后支架管上的座桶支架、空开支架、衣架支架、连接管和泥挡支架,其中连接管的两端各连接有一个减震支架。为了提高焊接效率,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自动焊接机器人进行焊接,但是自动焊接机器人无法把车尾组件的各个零件固定在后支架管上正确的位置。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两轮电动车车尾组件焊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轮电动车车尾组件焊接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两轮电动车车尾组件焊接装置,包括安装台,以及固定设在安装台上的前道焊接装置和后道焊接装置;
5.所述前道焊接装置包括后支架管固定装置、座桶支架固定装置、空开支架固定装置和衣架支架固定装置,所述后支架管固定装置用于将后支架管固定住,所述座桶支架固定装置能够将座桶支架固定在后支架管上的对应位置,所述空开支架固定装置能够将空开支架固定在后支架管上对应的位置,所述衣架支架固定装置能够将衣架支架固定在后支架管上对应的位置;
6.所述后道焊接装置包括组件固定装置、连接管固定装置、泥挡支架固定装置和减震支架固定装置,所述组件固定装置用于将前道焊接装置焊接好的组件固定住,所述连接管固定装置能够将连接管固定在后支架管上的对应位置,所述泥挡支架固定装置能够将泥挡支架固定在后支架管上的对应位置,所述减震支架固定装置能够将将两个减震支架固定在连接管上的对应位置。
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后支架管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放置座、第二放置座、第一气缸和第一压紧柱,所述第一放置座和第二放置座中设有与后支架管的外形相匹配的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座设于后支架管的水平段,所述第二放置座为两个,分别设在后支架管的两个竖直段,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一压紧柱为两个,两个第一气缸分别设置在靠近后支架管的竖直段,两个所述第一压紧柱分别与一个第一气缸连接,所述第一压紧柱在第一气缸的作用下可以从上部压紧后支架管。
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座桶支架固定装置包括第三放置座、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压紧柱,所述第三放置座固定在安装台上,所述第三放置座的顶面设有与座桶支架的底面相匹配的放置平台,所述第一定位柱固定设在第三放置座的顶面,所述第一定位柱可以伸入座桶支架上对应位置的孔中,所述第二压紧柱为两个,两个第
二压紧柱分别与两个第一气缸连接,两个第二压紧柱在两个第一气缸的作用下可以从上部压紧座桶支架。
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空开支架固定装置包括第四放置座,所述第四放置座的顶面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宽度与空开支架的宽度相等,所述放置槽的底面形状与空开支架的底面形状相匹配。
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衣架支架固定装置包括第五放置座、安装架、第二气缸和顶紧柱,所述第五放置座和安装架固定在安装台上,所述第五放置座的顶面形状与衣架支架的底面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气缸固定连接在安装架上,所述顶紧柱与第二气缸连接,所述顶紧柱在第二气缸的作用下可以将衣架支架顶紧在第五放置座上。
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组件固定装置包括第六放置座、第七放置座和第二定位柱,所述第六放置座和第七放置座固定安装在安装台上,所述第六放置座的顶面为平面,所述第六放置座的顶面用于放置座桶支架,所述第七放置座的顶面设有与后支架管的直径相匹配的弧形放置槽,所述第二定位柱固定在第六放置座的顶面,所述第二定位柱可以伸入座桶支架上对应位置的孔中。
1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管固定装置包括放置架和第三气缸,所述放置架为两个,两个放置架分别设于连接管的两侧,所述放置架的顶面设有与连接管的直径相等的弧形放置槽,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各设有一个第三气缸,两个第三气缸分别从两端向中间顶紧连接管。
1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泥挡支架固定装置包括第四气缸、安装板、第八放置座、第三定位柱、第五气缸、压杆和连杆,所述第四气缸固定在安装台上,所述安装板与第四气缸连接,所述第八放置座和第五气缸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所述第八放置座的放置面形状与泥挡支架的底面外形相匹配,所述第三定位柱设在第八放置座的放置面上,所述第三定位柱可以伸入泥挡支架上对应位置的孔中,所述压杆的后端与第五气缸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五气缸、连杆转动连接,所述压杆的前端在第五气缸的作用下可以从第八放置座的放置面的前方压紧泥挡支架。
14.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减震支架固定装置为两组,分别设于两个减震支架对应的位置处,所述减震支架固定装置包括第九放置座、第六气缸和顶紧杆,所述第九放置座和第六气缸固定设置在安装台上,所述第九放置座的放置面上设有与减震支架的外形相匹配的放置槽,所述顶紧杆与第六气缸连接,所述顶紧杆在第六气缸的作用下可以从放置面的对面顶紧减震支架。
15.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此实用新型先利用前道焊接装置将座桶支架、空开支架和衣架支架固定在后支架管上正确的位置,利用自动焊接机器人焊接完成后,再把连接管、泥挡支架和减震支架固定在经由前到焊接装置焊接在一起的组件上,再利用自动焊接机器人完成整个车尾组件的焊接作业,不仅提高了车尾组件的焊接效率,而且可以保证把各个零件焊接在正确的位置。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两轮电动车车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两轮电动车车尾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两轮电动车车尾组件固定在此实用新型上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前道焊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后支架管、座桶支架、空开支架和衣架支架固定在前道焊接装置上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后支架管固定装置和座桶支架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后支架管、座桶支架固定在后支架管固定装置和座桶支架固定装置上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空开支架固定在空开支架固定装置上的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衣架支架固定在衣架支架固定装置上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0为后道焊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1为两轮电动车车尾组件固定在后道焊接装置上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2为组件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3为连接管固定在连接管固定装置上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4为泥挡支架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5为泥挡支架固定在泥挡支架固定装置上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6为减震支架固定在减震支架固定装置上的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如下:
34.01、后支架管;02、座桶支架;03、空开支架;04、衣架支架;05、连接管;06、泥挡支架;07、减震支架;
35.1、安装台;
36.2、前道焊接装置;
37.21、后支架管固定装置;211、第一放置座;212、第二放置座;213、第一气缸;214、第一压紧柱;
38.22、座桶支架固定装置;221、第三放置座;222、第一定位柱;223、第二压紧柱;
39.23、空开支架固定装置;231、第四放置座;
40.24、衣架支架固定装置;241、第五放置座;242、安装架;243、第二气缸;244、顶紧柱;
41.3、后道焊接装置;
42.31、组件固定装置;311、第六放置座;312、第七放置座;313、第二定位柱;
43.32、连接管固定装置;321、放置架;322、第三气缸;
44.33、泥挡支架固定装置;331、第四气缸;332、安装板;333、第八放置座;334、第三定位柱;335、第五气缸;336、压杆;337、连杆;
45.34、减震支架固定装置;341、第九放置座;342、第六气缸;343、顶紧杆。
具体实施方式
4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8.如附图1至附图16所示,一种两轮电动车车尾组件焊接装置,包括安装台1,以及固定设在安装台1上的前道焊接装置2和后道焊接装置3;
49.所述前道焊接装置2包括后支架管固定装置21、座桶支架固定装置22、空开支架固定装置23和衣架支架固定装置24,所述后支架管固定装置21用于将后支架管固定住,所述座桶支架固定装置22能够将座桶支架固定在后支架管上的对应位置,所述空开支架固定装置23能够将空开支架固定在后支架管上对应的位置,所述衣架支架固定装置24能够将衣架支架固定在后支架管上对应的位置;
50.所述后道焊接装置3包括组件固定装置31、连接管固定装置32、泥挡支架固定装置33和减震支架固定装置34,所述组件固定装置31用于将前道焊接装置2焊接好的组件固定住,所述连接管固定装置32能够将连接管固定在后支架管上的对应位置,所述泥挡支架固定装置33能够将泥挡支架固定在后支架管上的对应位置,所述减震支架固定装置34能够将将两个减震支架固定在连接管上的对应位置。
51.所述后支架管固定装置21包括第一放置座211、第二放置座212、第一气缸213和第一压紧柱214,所述第一放置座211和第二放置座212中设有与后支架管的外形相匹配的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座211设于后支架管的水平段,所述第二放置座212为两个,分别设在后支架管的两个竖直段,所述第一气缸213和第一压紧柱214为两个,两个第一气缸213分别设置在靠近后支架管的竖直段,两个所述第一压紧柱214分别与一个第一气缸213连接,所述第一压紧柱214在第一气缸213的作用下可以从上部压紧后支架管。
52.所述座桶支架固定装置22包括第三放置座221、第一定位柱222和第二压紧柱223,所述第三放置座221固定在安装台1上,所述第三放置座221的顶面设有与座桶支架的底面相匹配的放置平台,所述第一定位柱222固定设在第三放置座221的顶面,所述第一定位柱222可以伸入座桶支架上对应位置的孔中,所述第二压紧柱223为两个,两个第二压紧柱223分别与两个第一气缸213连接,两个第二压紧柱223在两个第一气缸213的作用下可以从上部压紧座桶支架。
53.所述空开支架固定装置23包括第四放置座231,所述第四放置座231的顶面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宽度与空开支架的宽度相等,所述放置槽的底面形状与空开支架的底面形状相匹配。
54.所述衣架支架固定装置24包括第五放置座241、安装架242、第二气缸243和顶紧柱244,所述第五放置座241和安装架242固定在安装台1上,所述第五放置座241的顶面形状与
衣架支架的底面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气缸243固定连接在安装架242上,所述顶紧柱244与第二气缸243连接,所述顶紧柱244在第二气缸243的作用下可以将衣架支架顶紧在第五放置座241上。
55.所述组件固定装置31包括第六放置座311、第七放置座312和第二定位柱313,所述第六放置座311和第七放置座312固定安装在安装台1上,所述第六放置座311的顶面为平面,所述第六放置座311的顶面用于放置座桶支架,所述第七放置座312的顶面设有与后支架管的直径相匹配的弧形放置槽,所述第二定位柱313固定在第六放置座311的顶面,所述第二定位柱313可以伸入座桶支架上对应位置的孔中。
56.所述连接管固定装置32包括放置架321和第三气缸322,所述放置架321为两个,两个放置架321分别设于连接管的两侧,所述放置架321的顶面设有与连接管的直径相等的弧形放置槽,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各设有一个第三气缸322,两个第三气缸322分别从两端向中间顶紧连接管。
57.所述泥挡支架固定装置33包括第四气缸331、安装板332、第八放置座333、第三定位柱334、第五气缸335、压杆336和连杆337,所述第四气缸331固定在安装台1上,所述安装板332与第四气缸331连接,所述第八放置座333和第五气缸335固定连接在安装板332上,所述第八放置座333的放置面形状与泥挡支架的底面外形相匹配,所述第三定位柱334设在第八放置座333的放置面上,所述第三定位柱334可以伸入泥挡支架上对应位置的孔中,所述压杆336的后端与第五气缸335转动连接,所述连杆337的两端分别与第五气缸335、连杆337转动连接,所述压杆336的前端在第五气缸335的作用下可以从第八放置座333的放置面的前方压紧泥挡支架。
58.所述减震支架固定装置34为两组,分别设于两个减震支架对应的位置处,所述减震支架固定装置34包括第九放置座341、第六气缸342和顶紧杆343,所述第九放置座341和第六气缸342固定设置在安装台1上,所述第九放置座341的放置面上设有与减震支架的外形相匹配的放置槽,所述顶紧杆343与第六气缸342连接,所述顶紧杆343在第六气缸342的作用下可以从放置面的对面顶紧减震支架。
59.此实用新型先利用前道焊接装置将座桶支架、空开支架和衣架支架固定在后支架管上正确的位置,利用自动焊接机器人焊接完成后,再把连接管、泥挡支架和减震支架固定在经由前到焊接装置焊接在一起的组件上,再利用自动焊接机器人完成整个车尾组件的焊接作业,不仅提高了车尾组件的焊接效率,而且可以保证把各个零件焊接在正确的位置。
60.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