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盘摩擦压力机的模具更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35664发布日期:2022-12-28 11:12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盘摩擦压力机的模具更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锻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盘摩擦压力机的模具更换结构。


背景技术:

2.双盘摩擦压力机是常见的一种摩擦压力机,适用于有色及黑色金属的模锻、挤压、切边、弯曲、校正及耐火材料等制品的压制成型等工作,该机具有结构简单、能量大、噪声低、寿命长、安全可靠、使用维修方便等特点,广泛用于航空、汽车、拖拉机、工具制造、纺织机械等行业,在工业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3.现有的双盘摩擦压力机的上模和下模使用一端时间,上模和下模会形成磨损,因此必须要对上模和下模进行更换,但是上模和下模之间的距离的较短,空间较狭窄,因此更换上模和下模时极不方便,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盘摩擦压力机的模具更换结构,有效的解决了目前不便对上模和下模进行更换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盘摩擦压力机的模具更换结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内侧安装有顶块,顶块的底部安装有上模,上模与顶块之间连接有上连接机构,机架的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底座的顶部安装有下模,下模与底座之间连接有下连接机构;
6.下连接机构包括固定于底座顶部的底框,下模放置于底框的内部,底框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螺杆,两个螺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贯穿机架并固定连接有旋转盘,两个螺杆的外侧均螺纹套接有螺套。
7.优选的,两个所述螺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卡杆,下模的两侧均设有卡孔,两个卡杆分别与两个卡孔卡接。
8.优选的,所述螺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块,导块的一端活动安装有导杆,导杆的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导杆的另一端贯穿导块并与底框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上连接机构包括固定于顶块底部的顶框,上模放置于顶框的内部,上模的背面两侧均设有定位孔,顶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杆,两个定位杆分别与两个定位孔卡接。
10.优选的,所述顶框的正面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背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两个连接柱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卡板,上模的正面设有卡槽,卡板与卡槽卡接。
11.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背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两个活动杆的外侧均活动套接有活动筒,活动筒与连接板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与活动杆活动套接。
12.优选的,所述顶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杆,两个侧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侧块,两个侧杆分别与两个活动筒转动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杆和螺套以及导块和导杆之间的配合,继而逆时针转动两个旋转盘时能够使得两个螺套相互远离,继而能够使得两个卡杆相互远离,从而使得卡杆能够与卡孔分离,从而可解除下模与底框的固定,从而方便下模的拆卸;
15.(2)、该新型通过活动筒和活动杆以及连接板之间的配合,继而能够使得连接板移动,并通过连接柱能够使得卡板移动直到其与卡槽分离,继而能够接触上模与顶框的固定,并通过活动筒和侧杆之间的配合,继而能够使得连接板转动至位于上模的下方,从而方便将上模从顶框上拆卸。
附图说明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7.在附图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模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顶框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上模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机架;2、上连接机构;201、顶框;202、活动筒;203、侧块;204、活动杆;205、卡板;206、连接柱;207、连接板;208、复位弹簧;209、侧杆;2010、定位杆;2011、卡槽;2012、定位孔;3、顶块;4、上模;5、下连接机构;501、底框;502、螺杆;503、旋转盘;504、螺套;505、导块;506、导杆;507、卡孔;508、卡杆;6、下模;7、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一,由图1-图6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1,机架1的内侧安装有顶块3,顶块3的底部安装有上模4,上模4与顶块3之间连接有上连接机构2,机架1的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7,底座7的顶部安装有下模6,下模6与底座7之间连接有下连接机构5。
27.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下连接机构5包括固定于底座7顶部的底框501,下模6放置于底框501的内部,底框501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螺杆502,两个螺杆502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贯穿机架1并固定连接有旋转盘503,两个螺杆502的外侧均螺纹套接有螺套504,两个螺套50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卡杆508,下模6的两侧均设有卡孔507,两个卡杆508分别与两个卡孔507卡接,螺套50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块505,导块505的一端活动安装有导杆506,导杆506的一端与机架1固定连接,导杆506的另一端贯穿导块505并与底框501固定连接;
28.首先逆时针转动两个旋转盘503,并带动两个螺杆502同时逆时针转动,并带动两个螺套504相互远离,然后带动两个卡杆508相互远离,直到两个卡杆508分别与两个卡孔507分离,此时解除下模6与底框501的固定,最后将下模6从底框501上进行拆卸。
29.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上连接机构2包括固定于顶块3底部的顶框201,上模4放置于顶框201的内部,上模4的背面两侧均设有定位孔2012,顶框20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杆2010,两个定位杆2010分别与两个定位孔2012卡接,顶框201的正面安装有连接板207,连接板207的背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06,两个连接柱206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卡板205,上模4的正面设有卡槽2011,卡板205与卡槽2011卡接,连接板207的背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204,两个活动杆204的外侧均活动套接有活动筒202,活动筒202与连接板207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208,复位弹簧208与活动杆204活动套接,顶框20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杆209,两个侧杆209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侧块203,两个侧杆209分别与两个活动筒202转动连接;
30.首先拉动连接板207,通过两个连接柱206带动卡板205向正面移动,直到卡板205与卡槽2011分离,然后转动连接板207,带动活动筒202绕着活动筒202的转动,然后带动卡板205的转动,直到卡板205位于上模4的下方,此时解除上模4与顶框201的固定,然后将上模4从顶框201的内部取出,同时定位杆2010与定位孔2012分离,最后完成对上模4的拆卸。
31.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逆时针转动两个旋转盘503,并带动两个螺杆502同时逆时针转动,并带动两个螺套504相互远离,然后带动两个卡杆508相互远离,直到两个卡杆508分别与两个卡孔507分离,此时解除下模6与底框501的固定,最后将下模6从底框501上进行拆卸,同时拉动连接板207,通过两个连接柱206带动卡板205向正面移动,直到卡板205与卡槽2011分离,然后转动连接板207,带动活动筒202绕着活动筒202的转动,然后带动卡板205的转动,直到卡板205位于上模4的下方,此时解除上模4与顶框201的固定,然后将上模4从顶框201的内部取出,同时定位杆2010与定位孔2012分离,最后完成对上模4的拆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