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铣镗床进给调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91699发布日期:2023-01-17 23:35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铣镗床进给调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卧式铣镗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铣镗床进给调速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相关技术中,为提升卧式铣镗床的进给轴输出扭矩,并降低卧式铣镗床的进给轴的转速,采用使电机与减速机的输入端相连接,并使减速机的输出端与卧式铣镗床的进给轴相连接的方式;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减速机的传动比固定,因此在电机输入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卧式铣镗床的进给轴的转速也不会发生变化,从而使进给轴无法适用于不同加工需求,进而降低了产品的使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减速机的传动比固定,因此在电机输入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卧式铣镗床的进给轴的转速也不会发生变化,从而使进给轴无法适用于不同加工需求,进而降低了产品的使用性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式铣镗床进给调速装置,采用转动丝杠,使丝杠带动拨叉移动,以使拨叉带动双层齿轮移动,以实现使第一齿轮能够与第三齿轮相啮合,还能实现第二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从而实现当输入轴转动时,输入轴即能够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带动中间轴转动,输入轴也能够通过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带动中间轴转动,从而实现了调节输出轴的转速,进而实现卧式铣镗床进给轴的调速效果,以使进给轴满足不同的加工需要,提升了产品适用性的效果。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4.一种卧式铣镗床进给调速装置,卧式铣镗床进给调速装置包括:箱体、输入轴、双层齿轮、丝杠、拨叉、中间轴、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输出轴和第六齿轮;箱体为中空腔体;输入轴为花键轴,输入轴穿过箱体,且输入轴与箱体转动连接;双层齿轮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双层齿轮内设置有花键槽,双层齿轮套装在输入轴的外侧;丝杠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丝杠穿过箱体,丝杠与箱体转动连接,且丝杠位于输入轴的一侧;拨叉内设置有内螺纹,拨叉套设在丝杠的外侧,且拨叉绕设在双层齿轮的外侧;中间轴穿过箱体,中间轴与箱体转动连接,且中间轴位于输入轴的另一侧;第三齿轮套装在中间轴的外侧,且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第四齿轮套装在中间轴的外侧,且第四齿轮位于第三齿轮的一侧;第五齿轮套装在中间轴的外侧,且第五齿轮位于第三齿轮的另一侧;输出轴的一端穿出于箱体,输出轴与箱体转动连接,且输出轴位于中间轴的一侧;第六齿轮套装在输出轴的外侧,且第六齿轮与第五齿轮相啮合;其中,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适配。
5.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卧式铣镗床进给调速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卧式铣镗床进给调速装置还包括:光杠;光杠的两端与箱体相连接,且光杠穿过拨叉。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卧式铣镗床进给调速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一电机;第一支撑架固定在箱体的侧壁上;第一电机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一支撑架上,
且第一电机第一转轴与丝杠相连接。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卧式铣镗床进给调速装置还包括:第一让位孔;第一让位孔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且第一让位孔绕设在第一转轴的外侧。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卧式铣镗床进给调速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撑架和第二电机;第二支撑架固定在箱体的侧壁上;第二电机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电机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且第二电机与输入轴相连接。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卧式铣镗床进给调速装置还包括:第二让位孔;第二让位孔设置在第二支撑架上,且第二让位孔绕设在第二转轴的外侧。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卧式铣镗床进给调速装置还包括:连接槽;所述连接槽设置在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且所述连接槽位于所述箱体的外侧。
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铣镗床进给调速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3.1.通过转动丝杠,使丝杠带动拨叉移动,以使拨叉带动双层齿轮移动,以实现使第一齿轮能够与第三齿轮相啮合,还能实现第二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从而实现当输入轴转动时,输入轴即能够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带动中间轴转动,输入轴也能够通过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带动中间轴转动;由于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的齿数比与第二齿轮与第四齿轮的齿数比不同,因此在输入轴的转速不变的情况下,中间轴的转速将发生变化,从而实现了调节输出轴的转速,进而实现卧式铣镗床进给轴的调速效果,以使进给轴满足不同的加工需要,提升了产品的适用性。
14.2.通过将光杠的两端与箱体相连接,以实现箱体对光杠进行支撑,同时,使光杠穿过拨叉,以实现拨叉沿着光杠移动,以提升拨叉移动的稳定性。
15.3.通过将第一电机的第一转轴与丝杠相连接,以实现第一电机的第一转轴带动丝杠转动。
16.4.通过将第一让位孔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并使第一让位孔绕设在第一转轴的外侧,以实现第一转轴在第一让位孔内转动,从而避免第一转轴与第一支撑架发生干涉,从而避免第一转轴发生损坏。
17.5.通过将第二支撑架固定在箱体的侧壁上,将第二电机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以实现第二支撑架对第二电机进行支撑;通过将第二电机的第二转轴与输入轴相连接,以实现第二电机的第二转轴带动输入轴转动。
18.6.通过将第二让位孔设置在第二支撑架上,并使第二让位孔绕设在第二转轴的外侧,以实现第二转轴在第二让位孔内转动,从而避免第二转轴与第二支撑架发生干涉,从而避免第二转轴发生损坏。
19.7.通过将连接槽设置在输出轴的一端,以实现输出轴可通过连接槽与卧式铣镗床的进给轴相连接,从而降低输出轴与卧式铣镗床的进给轴的连接难度。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铣镗床进给调速装置的剖视图;
21.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22.图3为图1的b处局部放大图;
23.其中,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24.10箱体,11输入轴,12双层齿轮,121第一齿轮,122第二齿轮,13丝杠,14拨叉,15中间轴,16第三齿轮,17第四齿轮,18第五齿轮,19输出轴,20第六齿轮,21光杠,22第一支撑架,23第一电机,24第一转轴,25第一让位孔,26第二支撑架,27第二电机,28第二转轴,29第二让位孔,30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和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26.一种卧式铣镗床进给调速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卧式铣镗床进给调速装置包括:箱体10、输入轴11、双层齿轮12、丝杠13、拨叉14、中间轴15、第三齿轮16、第四齿轮17、第五齿轮18、输出轴19和第六齿轮20;箱体10为中空腔体;输入轴11为花键轴,输入轴11穿过箱体10,且输入轴11与箱体10转动连接;双层齿轮12包括第一齿轮121和第二齿轮122,双层齿轮12内设置有花键槽,双层齿轮12套装在输入轴11的外侧;丝杠13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丝杠13穿过箱体10,丝杠13与箱体10转动连接,且丝杠13位于输入轴11的一侧;拨叉14内设置有内螺纹,拨叉14套设在丝杠13的外侧,且拨叉14绕设在双层齿轮12的外侧;中间轴15穿过箱体10,中间轴15与箱体10转动连接,且中间轴15位于输入轴11的另一侧;第三齿轮16套装在中间轴15的外侧,且第三齿轮16与第一齿轮121相啮合;第四齿轮17套装在中间轴15的外侧,且第四齿轮17位于第三齿轮16的一侧;第五齿轮18套装在中间轴15的外侧,且第五齿轮18位于第三齿轮16的另一侧;输出轴19的一端穿出于箱体10,输出轴19与箱体10转动连接,且输出轴19位于中间轴15的一侧;第六齿轮20套装在输出轴19的外侧,且第六齿轮20与第五齿轮18相啮合;其中,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适配。
27.通过将输入轴11穿过箱体10,并使输入轴11与箱体10转动连接,以实现箱体10对输入轴11进行支撑;通过在双层齿轮12内设置花键槽,将双层齿轮12套装在输入轴11的外侧,并使输入轴11为花键轴吗,以实现双层齿轮12能够在输入轴11上滑动。通过将丝杠13穿过箱体10,并使丝杠13与箱体10转动连接,以实现箱体10对丝杠13进行支撑;通过将拨叉14套装在丝杠13的外侧,并使拨叉14绕设在双层齿轮12的外侧,以实现当丝杠13转动时,丝杠13带动拨叉14移动,从而实现拨叉14带动双层齿轮12在输入轴11上移动。通过将中间轴15穿过箱体10,并使中间轴15与箱体10转动连接,以实现箱体10对中间轴15进行支撑;通过将第三齿轮16套装在中间轴15的外侧,将第四齿轮17套装中间轴15的外侧,并将第五齿轮18套装在中间轴15的外侧,以实现中间轴15与第三齿轮16、第四齿轮17和第五齿轮18同步转动,同时,将第三齿轮16与第一齿轮121相啮合,以实现输入轴11通过第三齿轮16和第四齿轮17带动中间轴15转动。通过将第六齿轮20套装在输出轴19的外侧,并使第六齿轮20与第五齿轮18相啮合,以实现当中间轴15转动时,中间轴15通过第五齿轮18和第六齿轮20带动输出轴19转动,从而实现动力的输出。
28.在具体使用产品前,将输出轴19与卧式铣镗床的进给轴相连接;在具体使用产品时,转动输入轴11,同时使双层齿轮12的第一齿轮121与第三齿轮16相啮合,以实现输入轴11通过第一齿轮121和第三齿轮16带动中间轴15转动;由于第五齿轮18与第六齿轮20相啮合,因此当中间轴15转动时,中间轴15通过第五齿轮18和第六齿轮20带动输出轴19转动,从而实现动力的输出。当需要调节输出轴19的转速时,转动丝杠13,使丝杠13带动拨叉14移
动,从而实现拨叉14带动双层齿轮12移动,以使双层齿轮12的第二齿轮122与第四齿轮17相啮合,进而带动中间轴15转动,以使中间轴15带动输出轴19转动。由于第一齿轮121与第三齿轮16的齿数比与第二齿轮122与第四齿轮17的齿数比不同,因此在输入轴11的转速不变的情况下,中间轴15的转速将发生变化,从而实现了调节输出轴19的转速。
29.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转动丝杠13,使丝杠13带动拨叉14移动,以使拨叉14带动双层齿轮12移动,以实现使第一齿轮121能够与第三齿轮16相啮合,还能实现第二齿轮122与第四齿轮17啮合,从而实现当输入轴11转动时,输入轴11即能够通过第一齿轮121和第三齿轮16带动中间轴15转动,输入轴11也能够通过第二齿轮122和第四齿轮17带动中间轴15转动;由于第一齿轮121与第三齿轮16的齿数比与第二齿轮122与第四齿轮17的齿数比不同,因此在输入轴11的转速不变的情况下,中间轴15的转速将发生变化,从而实现了调节输出轴19的转速,进而实现卧式铣镗床进给轴的调速效果,以使进给轴满足不同的加工需要,提升了产品的适用性。
30.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卧式铣镗床进给调速装置还包括:光杠21;光杠21的两端与箱体10相连接,且光杠21穿过拨叉14。
31.通过将光杠21的两端与箱体10相连接,以实现箱体10对光杠21进行支撑,同时,使光杠21穿过拨叉14,以实现拨叉14沿着光杠21移动,以提升拨叉14移动的稳定性。
3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卧式铣镗床进给调速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架22和第一电机23;第一支撑架22固定在箱体10的侧壁上;第一电机23设置有第一转轴24,第一电机23固定在第一支撑架22上,且第一电机23第一转轴24与丝杠13相连接。
33.通过将第一支撑架22固定在箱体10的侧壁上,将第一电机23固定在第一支撑架22上,以实现第一支撑架22对第一电机23进行支撑;通过将第一电机23的第一转轴24与丝杠13相连接,以实现第一电机23的第一转轴24带动丝杠13转动。
34.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卧式铣镗床进给调速装置还包括:第一让位孔25;第一让位孔25设置在第一支撑架22上,且第一让位孔25绕设在第一转轴24的外侧。
35.通过将第一让位孔25设置在第一支撑架22上,并使第一让位孔25绕设在第一转轴24的外侧,以实现第一转轴24在第一让位孔25内转动,从而避免第一转轴24与第一支撑架22发生干涉,从而避免第一转轴24发生损坏。
36.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卧式铣镗床进给调速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撑架26和第二电机27;第二支撑架26固定在箱体10的侧壁上;第二电机27设置有第二转轴28,第二电机27固定在第二支撑架26上,且第二电机27与输入轴11相连接。
37.通过将第二支撑架26固定在箱体10的侧壁上,将第二电机27固定在第二支撑架26上,以实现第二支撑架26对第二电机27进行支撑;通过将第二电机27的第二转轴28与输入轴11相连接,以实现第二电机27的第二转轴28带动输入轴11转动。
38.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卧式铣镗床进给调速装置还包括:第二让位孔29;第二让位孔29设置在第二支撑架26上,且第二让位孔29绕设在第二转轴28的外侧。
39.通过将第二让位孔29设置在第二支撑架26上,并使第二让位孔29绕设在第二转轴28的外侧,以实现第二转轴28在第二让位孔29内转动,从而避免第二转轴28与第二支撑架
26发生干涉,从而避免第二转轴28发生损坏。
40.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卧式铣镗床进给调速装置还包括:连接槽30;所述连接槽30设置在所述输出轴19的一端,且所述连接槽30位于所述箱体10的外侧。
41.通过将连接槽30设置在输出轴19的一端,以实现输出轴19可通过连接槽30与卧式铣镗床的进给轴相连接,从而降低输出轴19与卧式铣镗床的进给轴的连接难度。
4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