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阀阀体组件组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82835发布日期:2023-03-29 17:34阅读:39来源:国知局
闸阀阀体组件组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制造领域,具体为闸阀阀体组件组装机构。


背景技术:

2.闸阀阀体的组装过程中,需要在阀体内设置座圈,座圈在设置后能够保证阀体组件的稳定,现有的阀体组件在组装时不能实现集成化,加工效率较低。
3.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闸阀阀体组件组装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闸阀阀体组件组装机构,有效的解决了现有闸阀阀体组装效率低下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闸阀阀体组件组装机构,包括用于提供阀体的一号agv小车、用于提供座圈的二号agv小车、用于对阀体进行涨圈的涨圈组件以及用于转移产品的六轴机械手,还包括周转台。
7.进一步的是:所述六轴机械手包括机械臂、设置在机械臂上用于将座圈放置在阀体内的一号夹爪以及用于从外部夹取阀体的二号夹爪。
8.进一步的是:所述涨圈组件包括二号机架、设置在二号机架上的放置架、对称设置在放置架两侧的涨圈件、设置在放置架上的下压件、设置在放置架上的四号治具、设置在位于放置架下方的机架上的支撑件,所述放置架上设置有一号孔,所述四号治具上设置有与一号孔导通的二号孔,所述涨圈件包括设置在二号机架上的一号安装架、设置安装一号安装架上的三号气缸、与三号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且与一号安装架滑动连接的滑动架、设置在滑动架上的三号直线轴承、套设在三号直线轴承内的转动轴、设置在转动轴一端的抵柱、设置在转轴另一端的齿轮、固定设置在滑动架上的四号气缸以及设置在四号气缸输出端且与齿轮啮合的齿条。
9.进一步的是:所述抵柱包括与转轴连接的起始段、一体成型在起始段延伸方向的中间段和一体成型在中间段延伸方向的插入段,所述起始段上设置有用于与转轴适配的型腔,所述起始段上还设置有与抵住延伸方向垂直且贯穿型腔的一号螺孔,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与一号螺孔适配的二号螺孔,通过螺栓穿过一号螺孔和二号螺孔将转轴和抵住螺纹连接,所述起始段的直径大于中间段的直径,所述中间段的直径大于插入段的直径,所述起始段的末端设置有一号圆台结构,所述中间段的末端设置有二号圆台结构,所述插入段的末端均设置有三号圆台结构。
10.进一步的是:所述支撑件包括设置在二号机架下方的一号气缸以及设置在一号气缸输出端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端设置有圆弧倒角结构,所述限位杆上端靠近涨圈件两侧均设置为向上收缩的斜面结构。
11.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1、使得涨圈过程完全实现自动化,涨圈的效率高。
13.2、涨圈件能够有效的完成对座圈与阀体的铆压,整个过程快速高效,且利用四号气缸带动齿条与齿轮转动,使得抵柱旋转伸入至阀体内,能够保证座圈与阀体之间的铆接更加稳定。
14.3、起始段的直径大于中间段的直径,中间段的直径大于插入段的直径,能够有效的保证抵柱能够伸入阀体内的情况下满足强度,通过将起始段的末端、中间段的末端和插入段的末端均设置为圆台结构能够保证起始段、中间段和插入段的连接部位有足够的强度,且插入段末端设置为一号圆台结构,便于抵柱进入阀体内部后进入座圈内部,设置二号圆台结构能够保证随着抵柱的伸入逐渐增大对座圈的挤压,确保座圈与阀体铆合。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闸阀阀体组件组装机构的整体示意图。
16.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闸阀阀体组件组装机构的涨圈组件的示意图。
17.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闸阀阀体组件组装机构的六轴机械手的示意图。
18.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闸阀阀体组件组装机构的涨圈件的示意图。
19.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闸阀阀体组件组装机构的支撑件的示意图。
20.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闸阀阀体组件组装机构的抵柱的示意图。
21.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闸阀阀体组件组装机构的阀体组件的示意图。
22.图8为图7去除阀体的示意图。
23.图中标记为:21、一号agv小车;22、二号agv小车;23、涨圈组件;24、六轴机械手;25、周转台;241、机械臂;242、一号夹爪;243、二号夹爪;231、二号机架;232、放置架; 233、涨圈件;234、下压件;235、四号治具;236、支撑件;2331、一号安装架;2332、滑动架;2333、三号气缸;2334、三号轴承;2336、抵柱;2337、齿轮;2338、四号气缸;2339、齿条;2361、一号气缸;2362、限位杆;2300、斜面结构;3361、起始段;3362、中间段; 3363、插入段;3364、一号圆台结构;3365、一号螺孔;3366、二号圆台结构;3367、三号圆台结构;100、阀口;102、进口;103、出口;104、座圈;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
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7.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闸阀阀体组件组装机构,包括用于提供阀体的一号agv小车21、用于提供座圈104的二号agv小车22、用于对阀体进行涨圈的涨圈组件 23以及用于转移产品的六轴机械手24,还包括周转台25。
28.需说明的是,阀体组件包括阀盖和两个设置在阀盖内且分别靠近出口103和进口102一侧的座圈104,阀体包括有用于连通管道的进口102和出口103,以及用于安装手轮的阀口 100。
29.实际使用时,六轴机械手24将阀体从一号agv小车21转移至周转台25上,随后六轴机械手24依次将两个座圈104转移至阀体内,使得两个座圈104的外壁与阀体流通腔相接触,此时阀体与座圈104之间有一定的摩擦力,使得座圈104在阀体上不脱落,随后六轴机械手将装有座圈104的阀体转移至涨圈组件23上,涨圈组件23进行涨圈,完成座圈104与阀体的铆压。
30.上述设计中,使得涨圈过程完全实现自动化,涨圈的效率高。
31.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六轴机械手24包括机械臂241、设置在机械臂241上用于将座圈104安放置在阀体内的一号夹爪242以及用于从外部夹取阀体的二号夹爪243。
32.实际使用时,机械臂241转动,带动二号夹爪243从一号agv小车21抓取阀体至周转台25上,带动一号夹爪242和二号夹爪243同步转动,使得一号夹爪242夹取座圈104后并将座圈104放置在阀体内,随后二号夹爪243夹取放置有座圈104的阀体转移至涨圈组件23 中。
33.上述设计中,能够有效的保证对座圈104和阀体的转移。
34.具体地: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涨圈组件23包括二号机架231、设置在二号机架231 上的放置架232、对称设置在放置架232两侧的涨圈件233、设置在放置架232上的下压件234、设置在放置架232上的四号治具235、设置在位于放置架232下方的机架上的支撑件236,所述放置架232上设置有一号孔,所述四号治具235上设置有与一号孔导通的二号孔,所述涨圈件233包括设置在二号机架231上的一号安装架2331、设置安装一号安装架2331上的三号气缸2333、与三号气缸2333输出端固定连接且与一号安装架2331滑动连接的滑动架 2332、设置在滑动架2332上的三号直线轴承、套设在三号直线轴承内的转动轴、设置在转动轴一端的抵柱2336、设置在转轴另一端的齿轮2337、固定设置在滑动架2332上的四号气缸 2338以及设置在四号气缸2338输出端且与齿轮2337啮合的齿条2339。
35.实际使用时,六轴机械手2424动作,随后二号夹爪243243夹取阀体转移至放置架232232 上的四号治具235235上,随后支撑件236上升穿过一号孔和二号孔后伸入阀体内抵柱2336 座圈104,使得座圈104在阀体内固定。随后下压件234自上而下对阀体进行按压固定,随后三号气缸2333驱动滑动架2332向阀体一侧运动,使得抵柱2336从阀体的两个腔体伸入阀体内,随后四号气缸2338驱动齿条2339升降,使得与齿条2339啮合的齿轮2337带动转动轴转动,此时滑动架2332继续向阀体一侧运动,使得抵柱2336旋转,从而抵柱2336阀体内的座圈104,完成对座圈104与阀体的铆接。
36.上述设计中,能够有效的完成对座圈104与阀体的铆压,整个过程快速高效,且利用四号气缸2338带动齿条2339与齿轮2337转动,使得抵柱2336旋转伸入至阀体内,能够保证座圈104与阀体之间的铆接更加稳定。
37.具体地:如图6所示,所述抵柱2336包括与转轴连接的起始段3361、一体成型在起始段3361延伸方向的中间段3362和一体成型在中间段3362延伸方向的插入段3363,所述起始段3361上设置有用于与转轴适配的型腔,所述起始段3361上还设置有与抵柱2336延伸方向垂直且贯穿型腔的一号螺孔3365,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与一号螺孔3365适配的二号螺孔,通过螺栓穿过一号螺孔3365和二号螺孔将转轴和抵柱2336螺纹连接,所述起始段3361的直径大于中间段3362的直径,所述中间段3362的直径大于插入段3363的直径,所述起始段 3361的末端设置有一号圆台结构3364,所述中间段3362的末端设置有二号圆台结构3366,所述插入段3363的末端均设置有三号圆台结构3367。
38.实际使用时,转轴带动抵柱2336同步转动,抵柱2336的插入段3363最先进入阀体,后伸入至座圈104内后,随着抵柱2336的继续插入,座圈104的内壁与二号圆台结构3366的侧面相抵,使得随着抵柱2336的继续伸入,将座圈104铆压在阀体上。
39.上述设计中,起始段3361的直径大于中间段3362的直径,中间段3362的直径大于插入段3363的直径,能够有效的保证抵柱2336能够伸入阀体内的情况下满足强度,通过将起始段3361的末端、中间段3362的末端和插入段3363的末端均设置为圆台结构能够保证起始段3361、中间段3362和插入段3363的连接部位有足够的强度,且插入段3363末端设置为一号圆台结构3364,便于抵柱2336进入阀体内部后进入座圈104内部,设置二号圆台结构3366 能够保证随着抵柱2336的伸入逐渐增大对座圈104的挤压,确保座圈104与阀体铆合。
40.具体地:如图5所示,所述支撑件236包括设置在二号机架231下方的一号气缸2361以及设置在一号气缸2361输出端的限位杆2362,所述限位杆2362上端设置有圆弧倒角结构,所述限位杆2362上端靠近涨圈件233两侧均设置为向上收缩的斜面结构2300。
41.实际使用时,当带有座圈104的阀体放置在涨圈组件23后,一号气缸2361驱动限位杆 2362上移,使得限位杆2362的两侧斜面结构2300分别与位于阀体出口103一侧腔体和进口 102一侧腔体内的两个座圈104相抵。
42.上述设计中,通过将限位杆2362两侧设置为斜面结构2300,能够使得限位杆2362在对座圈104进行抵接时不会与座圈104发生剐蹭。
43.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