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质量块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58757发布日期:2023-01-25 00:40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质量块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质量块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质量块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2.大型质量块一直都是有需求的,譬如吊塔质量块、景区大型砖石等,但是其需求量并不是很大,因此采用定点安装质量块生产设备,然后运输至目的地的成本在可接受范围内。
3.但是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因其自身周期性特点带来的能量浪费也越来越大,对电网的储能需求也日益增长,各类储能项目也因此开始出现。在重力储能方式中,相比于抽水蓄能,固体物质作为储能介质的方式可极大减少对地形以及水源的依赖。而质量块重力储能项目,对于大型质量块的需求量就很大;若是在项目基地建造大型质量块生产装置,设备容易因大型质量块需求饱和而处于闲置状态;若是在项目地外进行生产,会因大型质量块需求数量大而导致运输成本高,由此可见也不适宜在项目基地外进行生产。因此,以上问题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型质量块生产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在项目大型质量块生产数量达成后,可对其进行拆卸,并运送至新项目处重新进行安装生产,进而提高了设备使用率,解决了在项目基地建造大型质量块生产装置,因大型质量块需求饱和而导致设备闲置的问题;也解决了在项目基地外进行生产,因大型质量块需求数量大而导致运输成本高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质量块生产设备,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框架、压力系统、运送轨道、横向驱动机构、纵向驱动机构和模具;水平横向设置的所述框架为可拆卸式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其左右侧面均为开放式;在所述框架的内底面从左至右还依次间隔交错设有横向驱动机构和纵向驱动机构,且在所述框架的内顶面还竖直设有压力系统,并在所述框架的左右两侧还水平横向对称设有运送轨道。
6.优选的,所述框架包括顶部外框架、顶部内框架、侧边外框架、侧边内框架、底部外侧支撑和底部内侧支撑;所述顶部内框架水平纵向设置,且在其左右两侧还水平纵向对称贴合设有与之相匹配的顶部外框架,并螺接拼接成顶部框架;在每一所述顶部内框架的前后两侧还分别竖直横向设有与之相匹配的侧边内框架,且每一所述侧边内框架的顶部分别与所述顶部内框架的前后侧面对应卡接后,再螺接固定;在每一所述侧边内框架的左右两侧还竖直横向对称贴合设有与之相匹配的侧边外框架,且每一所述侧边内框架分别与对应两个所述侧边外框架螺接拼接成侧边框架,每一所述侧边外框架分别与对应所述顶部外框架相匹配,且其顶部分别与对应所述顶部外框架的前后侧面对应卡接后,再螺接固定;在每一所述顶部外框架的正下方靠外侧还分别竖直纵向间隔设有与之相匹配的底部外侧支撑,
两个所述底部外侧支撑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侧边框架之间,且其前后侧面分别与对应所述侧边外框架的底部对应卡接后,再螺接固定;在两个所述底部外侧支撑之间还从左至右依次间隔等间距设有数个与之相匹配的底部内侧支撑,且每一所述底部内侧支撑的上表面均与每一所述底部外侧支撑的上表面设于同一水平面内;每一所述底部内侧支撑均竖直纵向设置设置在两个所述侧边框架之间,且其前后侧面分别与对应所述侧边外框架的底部或对应所述侧边内框架的底部对应卡接后,再螺接固定。
7.优选的,还包括支撑轮限位座;在每一所述底部外侧支撑与对应所述底部内侧支撑之间,以及相邻所述底部内侧支撑之间偏上位置处还分别沿纵向依次间隔设有数个支撑轮限位座,且每一所述支撑轮限位座均与对应侧边框架间隔设置;左右相邻所述支撑轮限位座分别前后错位设置,且每一所述支撑轮限位座分别与对应所述底部外侧支撑或对应所述底部内侧支撑固定连接。
8.优选的,每一所述运送轨道均包括导轨底座和轨道支撑轮;在所述框架的左右两侧还分别前后间隔对称水平横向设有两个导轨底座,每一所述导轨底座的上表面均与对应所述底部外侧支撑的上表面设于同一水平面内,且其靠框架的一侧面分别与对应所述底部外侧支撑的外侧面对应位置卡接后,再螺接固定;在每一所述导轨底座的上表面沿横向还依次间隔竖直设有数个轨道支撑轮,每一所述轨道支撑轮的转动方向均与模具进出框架的方向相一致,且其上端所在水平面设于对应所述底部外侧支撑的上表面所在水平面上方;左右相邻所述轨道支撑轮之间的间距需确保模具可在运送轨道上稳定移动,且前后相邻所述轨道支撑轮之间的跨度均与模具的纵向长度相匹配。
9.优选的,所述压力系统包括压力液压机和压板;在所述框架的内顶面呈矩阵还均布间隔竖直设有数个压力液压机,每一所述压力液压机的尾部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所述顶部内框架或顶部外框架上,且其伸缩端的动作同步,每一所述压力液压机的伸缩端分别竖直向下延伸至所述框架的内部,且分别与水平设置的所述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并带动压板在框架的内部做竖直上下运动;所述压板与模具相匹配,且两个侧边框架均对压板的竖直上下动作不产生干涉。
10.优选的,所述横向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液压机、横向支撑轮、牵引装置和锁链;在每一所述底部外侧支撑与对应所述底部内侧支撑之间,以及相邻所述底部内侧支撑之间相对于支撑轮限位座正上方还分别沿纵向依次间隔竖直设有数个第一升降液压机,且左右相邻所述第一升降液压机之间的间距均大于左右相邻所述支撑轮限位座之间的间距,每一所述第一升降液压机的设置位置均与对应所述支撑轮限位座的设置位置相对应,且其尾部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所述支撑轮限位座上,每一所述第一升降液压机的伸缩端动作同步,且其伸缩端均竖直向上延伸出对应所述底部内侧支撑的上表面,并分别与对应所述横向支撑轮连接,带动横向支撑轮做竖直上下运动;每一所述横向支撑轮的转动方向均与模具进出框架的方向相一致,且每一所述底部外侧支撑以及底部内侧支撑均对横向支撑轮的竖直上下动作不产生干涉;在每一所述导轨底座远离框架的一端还分别设有牵引装置,且每一所述牵引装置的动作均同步,每一所述牵引装置的牵引端分别通过锁链牵引模具,并分别与轨道支撑轮或横向支撑轮配合,带动模具进行水平横向移动。
11.优选的,每一所述第一升降液压机的伸缩端行程需确保其处于上极限位置时,每一所述横向支撑轮的上端均超出对应所述底部内侧支撑的上表面,并与对应所述轨道支撑
轮的上端处于同一水平面;每一所述第一升降液压机的伸缩端处于下极限位置时,每一所述横向支撑轮的上端均位于对应所述底部内侧支撑的上表面下方,并分别对模具支承在对应底部内侧支撑上完成压制动作不产生干涉;每一所述牵引装置均采用卷扬机,进而通过卷扬机对模具进行牵引。
12.优选的,所述纵向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升降液压机、纵向支撑轮和纵向行程液压机;在相邻所述底部内侧支撑之间相对于支撑轮限位座正上方还分别沿纵向依次间隔竖直设有数个第二升降液压机,左右相邻所述第二升降液压机之间的间距均大于左右相邻所述支撑轮限位座之间的间距,且左右相邻所述第一升降液压机与第二升降液压机之间的间距均与左右相邻所述支撑轮限位座之间的间距相对应;每一所述第二升降液压机的设置位置均与对应所述支撑轮限位座的设置位置相对应,且其尾部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所述支撑轮限位座上,每一所述第二升降液压机的伸缩端动作同步,且其伸缩端均竖直向上延伸出对应所述底部内侧支撑的上表面,并分别与对应所述纵向支撑轮连接,带动纵向支撑轮做竖直上下运动;每一所述纵向支撑轮的转动方向均与模具进出框架的方向相垂直,且每一所述底部外侧支撑以及底部内侧支撑均对纵向支撑轮的竖直上下动作不产生干涉;在两个所述侧边框架的偏下位置相对于纵向支撑轮位置处还分别水平纵向设有纵向行程液压机,且所有所述纵向行程液压机均布间隔设置在所述压板的前后两侧;每一所述纵向行程液压机的尾部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所述侧边内框架或侧边外框架上,且其伸缩端的动作同步,每一所述纵向行程液压机的伸缩端分别水平纵向延伸至所述框架的内部,并对支承在纵向支撑轮上的模具进行水平纵向位置调节。
13.优选的,每一所述第二升降液压机的伸缩端行程需确保其处于上极限位置时,每一所述纵向支撑轮的上端均超出对应所述底部内侧支撑的上表面,进而可使模具抬升离开对应底部内侧支撑;每一所述第二升降液压机的伸缩端处于下极限位置时,每一所述纵向支撑轮的上端均位于对应所述底部内侧支撑的上表面下方,并分别对模具支承在对应底部内侧支撑上完成压制动作不产生干涉。
14.优选的,还包括控制柜;在所述框架的外部一侧设有控制柜,且所述控制柜与每一所述运送轨道间隔设置,所述控制柜包括横向驱动机构的电路集成、纵向驱动机构的电路集成以及压力系统的电路集成,进而通过控制柜控制牵引装置、纵向驱动机构、横向驱动机构以及压力系统的动作。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在项目大型质量块生产数量达成后,可对其进行拆卸,并运送至新项目处重新进行安装生产,进而提高了设备使用率,解决了在项目基地建造大型质量块生产装置,因大型质量块需求饱和而导致设备闲置的问题;也解决了在项目基地外进行生产,因大型质量块需求数量大而导致运输成本高的问题;
17.(2)本实用新型框架采用可拆分结构设计,从而使得整体设备加工、安装以及拆卸均较为简便,进而使得整体设备可以重复利用,降低了质量块生产以及运输成本,同时也有利于检修设备。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型质量块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的左视图。
21.图3为图1的侧视图。
22.图4为图1中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图4中a-a视图。
24.图6为图1中框架的爆炸图。
25.图7为图1中压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图1中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图8的侧视图。
28.其中,1-框架;2-顶部外框架;3-顶部内框架;4-侧边外框架;5-侧边内框架;6-底部外侧支撑;7-底部内侧支撑;8-支撑轮限位座;9-压力系统;10-压力液压机;11-压板;12-模具;13-第一升降液压机;14-轨道底座;15-轨道支撑轮;16-牵引装置;17-第二升降液压机;18-纵向行程液压机;19-纵向支撑轮;20-横向支撑轮;21-控制柜。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质量块生产设备,包括框架1、压力系统9、运送轨道、横向驱动机构、纵向驱动机构和模具12;具体结构如图1~9所示,水平横向设置的框架1为可拆卸式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其左右侧面均为开放式;其中,框架1包括顶部外框架2、顶部内框架3、侧边外框架4、侧边内框架5、底部外侧支撑6和底部内侧支撑7;如图1~6所示,顶部内框架3水平纵向设置,且在其左右两侧还水平纵向对称贴合设有与之相匹配的顶部外框架2,并螺接拼接成顶部框架;在每一个顶部内框架3的前后两侧还分别竖直横向设有与之相匹配的侧边内框架5,且每一个侧边内框架5的顶部分别与顶部内框架3的前后侧面对应卡接后,再螺接固定;在每一个侧边内框架5的左右两侧还竖直横向对称贴合设有与之相匹配的侧边外框架4,且每一个侧边内框架5分别与对应两个侧边外框架4螺接拼接成侧边框架,每一个侧边外框架4分别与对应顶部外框架2相匹配,且其顶部分别与对应顶部外框架2的前后侧面对应卡接后,再螺接固定;在每一个顶部外框架2的正下方靠外侧还分别竖直纵向间隔设有与之相匹配的底部外侧支撑6,两个底部外侧支撑6分别设置在两个侧边框架之间,且其前后侧面分别与对应侧边外框架4的底部对应卡接后,再螺接固定;在两个底部外侧支撑6之间还从左至右依次间隔等间距设有数个与之相匹配的底部内侧支撑7,且每一个底部内侧支撑7的上表面均与每一个底部外侧支撑6的上表面设于同一水平面内;每一个底部内侧支撑7均竖直纵向设置设置在两个侧边框架之间,且其前后侧面分别与对应侧边外框架4的底部或对应侧边内框架5的底部对应卡接后,再螺接固定。
31.如图5、图6所示,在每一个底部外侧支撑6与对应底部内侧支撑7之间,以及相邻底部内侧支撑7之间偏上位置处还分别沿纵向依次间隔设有数个支撑轮限位座8,且每一个支撑轮限位座8均与对应侧边框架间隔设置;左右相邻支撑轮限位座8分别前后错位设置,且
每一个支撑轮限位座8分别与对应底部外侧支撑6或对应底部内侧支撑7固定连接。
32.本实用新型在框架1的内底面从左至右还依次间隔交错设有横向驱动机构和纵向驱动机构,且在框架1的内顶面还竖直设有压力系统9,并在框架1的左右两侧还水平横向对称设有运送轨道;装载好物料的模具12通过一侧运送轨道送入框架1内,经横向驱动机构进行水平横向位置调节后,通过纵向驱动机构进行水平纵向位置调节,再与压力系统9配合将物料压制成型后,通过另一侧运送轨道送出。其中,每一个运送轨道均包括导轨底座和轨道支撑轮15;如图1~9所示,在框架1的左右两侧还分别前后间隔对称水平横向设有两个导轨底座,每一个导轨底座的上表面均与对应底部外侧支撑6的上表面设于同一水平面内,且其靠框架1的一侧面分别与对应底部外侧支撑6的外侧面对应位置卡接后,再螺接固定;在每一个导轨底座的上表面沿横向还依次间隔竖直设有数个轨道支撑轮15,每一个轨道支撑轮15的转动方向均与模具12进出框架1的方向相一致,且其上端所在水平面设于对应底部外侧支撑6的上表面所在水平面上方;左右相邻轨道支撑轮15之间的间距需确保模具12可在运送轨道上稳定移动,且前后相邻轨道支撑轮15之间的跨度均与模具12的纵向长度相匹配。
33.本实用新型压力系统9包括压力液压机10和压板11;如图2、图7所示,在框架1的内顶面呈矩阵还均布间隔竖直设有数个压力液压机10,每一个压力液压机10的尾部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顶部内框架3或顶部外框架2上,且其伸缩端可通过节流阀或调速阀实现动作同步,每一个压力液压机10的伸缩端分别竖直向下延伸至框架1的内部,且分别与水平设置的压板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并带动压板11在框架1的内部做竖直上下运动;其中,压板11与模具12相匹配,且两个侧边框架均对压板11的竖直上下动作不产生干涉。
34.本实用新型横向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液压机13、横向支撑轮20、牵引装置16和锁链;如图1、图2、图3、图8、图9所示,在每一个底部外侧支撑6与对应底部内侧支撑7之间,以及相邻底部内侧支撑7之间相对于支撑轮限位座8正上方还分别沿纵向依次间隔竖直设有数个第一升降液压机13,且左右相邻第一升降液压机13之间的间距均大于左右相邻支撑轮限位座8之间的间距,每一个第一升降液压机13的设置位置均与对应支撑轮限位座8的设置位置相对应,且其尾部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支撑轮限位座8上,每一个第一升降液压机13的伸缩端可通过节流阀或调速阀实现动作同步,且其伸缩端均竖直向上延伸出对应底部内侧支撑7的上表面,并分别与对应横向支撑轮20连接,带动横向支撑轮20做竖直上下运动;每一个横向支撑轮20的转动方向均与模具12进出框架1的方向相一致,且每一个底部外侧支撑6以及底部内侧支撑7均对横向支撑轮20的竖直上下动作不产生干涉;在每一个导轨底座远离框架1的一端还分别设有牵引装置16,且每一个牵引装置16的动作均同步,每一个牵引装置16的牵引端分别通过锁链牵引模具12,并分别与轨道支撑轮15或横向支撑轮20配合,带动模具12进行水平横向移动。
35.其中,每一个第一升降液压机13的伸缩端行程需确保其处于上极限位置时,每一个横向支撑轮20的上端均超出对应底部内侧支撑7的上表面,并与对应轨道支撑轮15的上端处于同一水平面;每一个第一升降液压机13的伸缩端处于下极限位置时,每一个横向支撑轮20的上端均位于对应底部内侧支撑7的上表面下方,并分别对模具12支承在对应底部内侧支撑7上完成压制动作不产生干涉;每一个牵引装置均采用卷扬机,进而通过卷扬机对模具12进行牵引。
36.本实用新型纵向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升降液压机17、纵向支撑轮19和纵向行程液压机18;如图1、图2、图3、图8、图9所示,在相邻底部内侧支撑7之间相对于支撑轮限位座8正上方还分别沿纵向依次间隔竖直设有数个第二升降液压机17,左右相邻第二升降液压机17之间的间距均大于左右相邻支撑轮限位座8之间的间距,且左右相邻第一升降液压机13与第二升降液压机17之间的间距均与左右相邻支撑轮限位座8之间的间距相对应;每一个第二升降液压机17的设置位置均与对应支撑轮限位座8的设置位置相对应,且其尾部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支撑轮限位座8上,每一个第二升降液压机17的伸缩端可通过节流阀或调速阀实现动作同步,且其伸缩端均竖直向上延伸出对应底部内侧支撑7的上表面,并分别与对应纵向支撑轮19连接,带动纵向支撑轮19做竖直上下运动;每一个纵向支撑轮19的转动方向均与模具12进出框架1的方向相垂直,且每一个底部外侧支撑6以及底部内侧支撑7均对纵向支撑轮19的竖直上下动作不产生干涉;在两个侧边框架的偏下位置相对于纵向支撑轮19位置处还分别水平纵向设有纵向行程液压机18,且所有纵向行程液压机18均布间隔设置在压板11的前后两侧;每一个纵向行程液压机18的尾部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侧边内框架5或侧边外框架4上,且其伸缩端可通过节流阀或调速阀实现动作同步,每一个纵向行程液压机18的伸缩端分别水平纵向延伸至框架1的内部,并对支承在纵向支撑轮19上的模具12进行水平纵向位置调节。
37.其中,每一个第二升降液压机17的伸缩端行程需确保其处于上极限位置时,每一个纵向支撑轮19的上端均超出对应底部内侧支撑7的上表面,进而可使模具12抬升离开对应底部内侧支撑7;每一个第二升降液压机17的伸缩端处于下极限位置时,每一个纵向支撑轮19的上端均位于对应底部内侧支撑7的上表面下方,并分别对模具12支承在对应底部内侧支撑7上完成压制动作不产生干涉。
38.如图1~3所示,在框架1外部一侧设有控制柜21,且控制柜21与每一个运送轨道间隔设置,该控制柜21包括横向驱动机构的电路集成、纵向驱动机构的电路集成以及压力系统9的电路集成,进而通过控制柜21控制牵引装置16、纵向驱动机构、横向驱动机构以及压力系统9的动作。
39.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各部分的液压机可分别通过节流阀或调速阀实现动作同步,此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做具体说明。
4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包括以下步骤:
41.步骤一:首先将模具12放置在一侧运送轨道的对应轨道支撑轮15上,并将物料装入模具12内。
42.步骤二:使用控制柜21控制,通过第一升降液压机13顶升横向支撑轮20,使其与轨道支撑轮15处于同一高度,然后启动对应牵引装置16牵引模具12水平横向移动至压板11下方。
43.步骤三:通过牵引装置16和横向支撑轮20的配合,将模具12进行横向位置微调,进而确保模具12在横向上正对压板11。
44.步骤四:通过第一升降液压机13带动横向支撑轮20下降,使模具12支承在对应底部内侧支撑7上,然后通过第二升降液压机17顶升纵向支撑轮19,使纵向支撑轮19抬升模具12,并使模具12与对应底部内侧支撑7脱离。
45.步骤五:通过纵向行程液压机18和纵向支撑轮19的配合,将模具12进行纵向位置
微调,进而确保模具12在纵向上正对压板11;然后纵向行程液压机18的伸缩端缩回,再通过第二升降液压机17带动纵向支撑轮19下降,使模具12支承在对应底部内侧支撑7上。
46.步骤六:启动压力液压机10,并通过压板11将模具12内的物料压制成型为大型质量块。
47.步骤七:压制完成后,通过第一升降液压机13顶升横向支撑轮20,使其与轨道支撑轮15处于同一高度,进而使模具12与对应底部内侧支撑7脱离,然后启动对应牵引装置16牵引模具12水平横向移动至另一侧运送轨道上,等待拆模。
4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49.(1)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在项目大型质量块生产数量达成后,可对其进行拆卸,并运送至新项目处重新进行安装生产,进而提高了设备使用率,解决了在项目基地建造大型质量块生产装置,因大型质量块需求饱和而导致设备闲置的问题;也解决了在项目基地外进行生产,因大型质量块需求数量大而导致运输成本高的问题;
50.(2)本实用新型框架1采用可拆分结构设计,从而使得整体设备加工、安装以及拆卸均较为简便,进而使得整体设备可以重复利用,降低了质量块生产以及运输成本,同时也有利于检修设备。
51.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技术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