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布贴合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50644发布日期:2022-12-21 06:15阅读:80来源:国知局
导电布贴合治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导电布贴合治具。


背景技术:

2.在电子设备中,摄像头模组是一个很常见的部件,摄像头模组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将摄像头模组上一层导电布对其翻折贴合于摄像头模组的外表面上。其中,大多是通过人工手动将导电布翻折贴合于摄像头模组上或者将导电布规律的排版在一块离型膜上,使用压合治具将导电布贴合在摄像头模组的底部,撕除整张离型膜,然后由人工翻折导电布。由于摄像头模组底部采用金属与塑胶结合的方式,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容易存在段差,导致导电布与摄像头模组底部无法完全贴合,在撕除离型膜的过程中,由于粘贴面积小,容易将导电布带起,造成导电布起皱、损耗,且需要人工手工翻折,翻折速度慢,工作效率低,且由于摄像头底部存在影像芯片,不能受压,人工翻折的同时难免压伤芯片,导致摄像头模组报废。
3.相关技术中,有一种半自动化压合治具,在压合板上设置有多个定型槽,在底座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摄像头模组的安装凸起,贴合导电布时,需要先将带有导电布的成型膜对应贴在摄像头模组的表面,然后下压压合板,使导电布翻折在摄像头模组的表面,撕除整张离型膜,从而可以取代人工翻折导电布,提高生产效率。但是,需要工人先将导电布压合在摄像头模组的表面,然后通过压合板将导电布翻折在摄像头模组的侧面,这样容易导致人工贴合导电布出现贴合错位,使得导电布不能很好地与摄像头模组的顶面和多个侧面对应贴合,影响生产装配效率和摄像头模组的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导电布贴合治具,在第一底座上设有放置摄像头模组的第二底座,在第一底座上方设有相对第一底座向下移动的压合组件,压合组件下压可使导电布同时贴在摄像头模组的顶面和多个侧面,提高生产效率。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电布贴合治具,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相对所述第一底座前后移动,所述第二底座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凹槽且用于放置多个摄像头模组;压合组件,所述压合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上且相对所述第一底座上下移动,以用于将所述摄像头模组上的导电布贴合至所述摄像头模组的表面和/或侧面。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电布贴合治具,通过压合组件下压第二底座表面上的导电布,可以使导电布的中间部分贴合在摄像头模组的表面,导电布的其余部分向下翻折并贴合至摄像头模组的多个侧面,实现了导电布同时贴合在摄像头模组的表面和多个侧面的技术效果,同时可以保证导电布不会起皱,提高了贴合质量,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省去了人工预先贴合摄像头模组表面的工序,有效避免了导电布错位贴合的问题。相较于传统
的手工翻折,大大提高了翻折速度,避免了人工操作时压伤摄像头模组的可能性,减轻了离型膜克重的管控要求,降低了成本,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并且,在导电布翻折成型后,可以使压合组件向上移动以及第二底座向前移动,从而方便工人从第二底座上取出已贴好的摄像头模组并重新上料。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合组件包括:安装座和多个压头,多个所述压头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且与多个所述第二凹槽上下对应,所述安装座相对所述第一底座上下移动。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合组件还包括:第一调节件和锁紧件,所述第一调节件连接于所述压头和所述锁紧件之间,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调节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且在所述第一滑槽内选择性地限位移动,所述锁紧件与所述第一调节件之间锁紧配合。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头的中间设置有第三凹槽且对应于所述摄像头模组的表面,所述第三凹槽的周侧设置有至少三个压块,至少三个所述压块朝向所述第二底座的一侧延伸设置且对应于所述摄像头模组的侧面。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导电布贴合治具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柱和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设置于所述压合组件和所述第一底座之间且固定在所述限位柱上,所述限位柱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且另一端穿设所述第一底座后与所述第一底座限位配合。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螺母的下表面至所述第一底座上表面的距离与所述第三凹槽的槽底至所述摄像头模组表面的距离相等;和/或,所述压块朝向所述第二底座的一侧延伸的高度小于所述摄像头模组的侧面高度。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导电布贴合治具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所述调节组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底座固定连接且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底座限位配合,以选择性地带动所述第二底座前后移动。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板和第二调节件,所述调节板连接于所述第二底座和所述第二调节件之间,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槽壁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第二调节件朝向背离所述调节板的一侧延伸设置且设置有外螺纹孔,所述第二调节件穿过所述内螺纹孔后固定连接于所述调节板和所述第二底座。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拉杆且所述拉杆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以及,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滑轨和第二滑槽中的一种,所述第二底座上设置有滑轨和第二滑槽中的另一种,所述滑轨和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导电布贴合治具还包括: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导杆、复位弹簧和直线轴承,所述导杆的一端与所述压合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压合组件与所述第一底座之间且套设于所述导杆上,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直线轴承设置于所述导向孔内且所述导杆穿过所述直线轴承。
1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8.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电布贴合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电布贴合治具的局部结构剖切图一;
20.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电布贴合治具的局部结构剖切图二;
21.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头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底座和摄像头模组的装配示意图一;
25.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底座和摄像头模组的装配示意图二;
26.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
28.1、导电布贴合治具;
29.11、第一底座;111、第一凹槽;112、滑轨;113、内螺纹孔;
30.12、第二底座;121、第二凹槽;122、拉杆;123、第二滑槽;124、定位柱;
31.13、压合组件;131、安装座;132、压头;133、第一调节件;134、锁紧件;135、第一滑槽;136、第三凹槽;137、压块;138、导向斜面;
32.14、限位组件;141、限位柱;142、限位螺母;
33.15、调节组件;151、调节板;152、第二调节件;153、外螺纹孔;
34.16、复位组件;161、导杆;162、复位弹簧;163、直线轴承;164、导向孔;
35.2、摄像头模组;
36.21、离型膜;211、导电布;212、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38.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电布贴合治具1。
39.如图1所示,导电布贴合治具1包括:第一底座11、第二底座12和压合组件13。
40.其中,第一底座11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11,第二底座12设置于第一凹槽111内,并且相对第一底座11前后移动。以及,第二底座1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凹槽121,并且用于放置多个摄像头模组2。也就是说,将多个摄像头模组2对应放置在多个第二凹槽121内,可以使第二底座12带动多个摄像头模组2在第一底座11上前后移动,从而能够准确地调整好摄像头模组2的贴合位置。
41.结合图7-图9所示,将多个摄像头模组2放置在多个第二导槽135内后,在第二底座12的表面贴设离型膜21,离型膜21上设置有多个排布规律的导电布211,并且在导电布211翻折的位置设置有破刀线,使多个导电布211和多个摄像头模组2一一对应,方便导电布211翻折并贴合在摄像头模组2上。其中,在第二底座12的两端设置有定位柱124,对应地,离型膜21的两端设置有定位孔212,离型膜21通过定位柱124可以固定在第二底座12上,以实现
导电布211和离型膜21的定位。
42.并且,压合组件13设置于第一底座11上,并且相对第一底座11上下移动,以用于将摄像头模组2上的导电布211贴合至摄像头模组2的表面和/或侧面。如此设置,压合组件13相对第一底座11向下移动时,压合组件13下压第二底座12上的导电布211,使得导电布211的中心部分紧紧贴合在摄像头模组2的表面,以及,使得导电布211的翻折部分翻折至摄像头模组2的侧面并紧密贴合。由于离型膜21本身的弹力作用,使得贴合于摄像头模组2侧面的导电布211上的离型膜21起翘,并与摄像头模组2侧面垂直,然后通过移动第二底座12,可以撕除第二底座12上的离型膜21,并分别取出摄像头模组2,从而实现多个摄像头模组2的导电布211的自动翻折工作。此外,第二凹槽121为燕尾槽结构,可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导电布211,进而可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摄像头模组2,从而实现了导电布贴合治具1的通用化设计。
43.由此,通过压合组件13下压第二底座12上的导电布211,可以使导电布211的中间部分贴合在摄像头模组2的表面,导电布211的其余部分向下翻折并贴合至摄像头模组2的多个侧面,实现了导电布211能够同时贴合在摄像头模组2的表面和多个侧面的技术效果,同时可以保证导电布211不会起皱,提高了贴合质量,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省去了人工预先贴合摄像头模组2表面的工序,有效避免了导电布211错位贴合的问题以及提高生产装配效率。相较于传统的手工贴合和手工翻折,大大提高了翻折速度,避免了人工操作时压伤摄像头模组2的可能性,以及减轻了离型膜21克重的管控要求,降低了成本,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产装配效率。并且,在导电布211翻折成型之后,可以使压合组件13向上移动以及第二底座12向前移动,从而方便工人从第二底座12上取出多个已贴好的摄像头模组2。
44.如图2和-图4所示,压合组件13包括:安装座131和多个压头132,多个压头132设置于安装座131上,并且与多个第二凹槽121上下对应,安装座131相对第一底座11上下移动。如此设置,多个压头132与多个第二凹槽121上下对应,当安装座131相对第一底座11向下移动时,压头132下压第二底座12上的导电布211,使得导电布211的中心部分紧密贴合在摄像头模组2的表面,以及导电布211的翻折部分朝向第二凹槽121内翻折,并使翻折部分贴合在摄像头模组2的侧面,从而可以将导电布211紧紧贴合在摄像头模组2的表面和侧面,翻折速度高快,工作效率高,且导电布211不易起皱。其中,压头132可以由硅胶类软质材料制成,在第三凹槽136压合摄像头模组2表面的导电布211时,可以有效避免摄像头模组2中的芯片受压。
45.结合图3和图4所示,压合组件13还包括:第一调节件133和锁紧件134,第一调节件133连接于压头132和锁紧件134之间,安装座131上设置有第一滑槽135,第一调节件133设置于第一滑槽135内,并且在第一滑槽135内选择性地限位移动,锁紧件134与第一调节件133之间锁紧配合。如此设置,安装座131上设置有第一滑槽135,可以使第一调节件133在第一滑槽135内来回移动,以使压头132与第二底座12上的导电布211上下对应,从而可以适应于不同的摄像头模组2。当第一调节件133带动压头132移动至合适的位置之后,锁紧件134与第一调节件133之间锁紧配合,以使压头132可靠地固定在安装座131上,不会随意移动。
46.具体地,参考图4所示,第一调节件133可以为滑动杆,锁紧件134可以为锁紧螺母和锁紧板的组合。其中,滑动杆的下端中心设置有螺纹孔,压头132的中心设置有螺纹柱,通过螺纹柱和螺纹孔的螺纹配合,可以实现压头132和滑动杆的固定连接。以及,滑动杆的上
端中心设置有锥形孔,锁紧螺母的下端设置有锥形面,锁紧板固定在锁紧螺母上,当滑动杆移动至合适位置后,锁紧螺母的锥形面压紧在滑动杆的锥形孔内,使得锁紧螺母的上端与安装座131的上表面相抵接,同时锁紧板压紧在滑动杆上,从而实现滑动杆的限位固定。或者,锁紧件134还可以为锁紧螺母,在滑动杆的上端设置有螺纹孔,锁紧螺母的下端通过螺纹孔锁紧在滑动杆的上端,并且使锁紧螺母的上端与安装座131的上表面紧紧抵接。
47.结合图5所示,压头132的中间设置有第三凹槽136,并且对应于摄像头模组2的表面,第三凹槽136的周侧设置有至少三个压块137,至少三个压块137朝向第二底座12的一侧延伸设置,并且对应于摄像头模组2的侧面。如此设置,当压头132下压第二底座12上的导电布211时,第三凹槽136与摄像头模组2相配合,使得第三凹槽136的槽底与摄像头模组2的表面贴合,以使导电布211的中心部分贴合在摄像头模组2的表面。以及,在第三凹槽136的周侧设有至少三个压块137,压块137可以将导电布211的翻折部分压入至第二凹槽121内,并将翻折部分贴合至摄像头模组2的侧面,并且,至少三个压块137一一对应于摄像头模组2的至少三个侧面,从而可以使导电布211与摄像头模组2的至少三个侧面紧密贴合,并且对摄像头模组2与导电布211之间的贴合起到保压作用,增强了摄像头模组2与导电布211之间的贴合的稳定性。
48.其中,压块137上设置有导向斜面138,并且导向斜面138设置在压块137朝向第二底座12的一侧,如此,在压块137下压导电布211时,可以使导电布211缓缓地翻折至第二凹槽121内,并使压块137的侧面压紧导电布211至摄像头模组2的侧面。相比于压块137与导电布211之间为相互垂直的结构设计,可以避免导电布211在翻折位置出现断裂的问题,保证了导电布211的完整性。
49.如图2所示,导电布贴合治具1还包括:限位组件14,限位组件14包括:限位柱141和限位螺母142,限位螺母142设置于压合组件13和第一底座11之间,并且固定在限位柱141上,限位柱141的一端与安装座131固定连接,并且另一端穿设第一底座11后与第一底座11限位配合。如此设置,在按压安装座131向下移动时,限位柱141和限位螺母142同步向下移动,在限位螺母142下移至第一底座11的上表面后无法移动,使限位螺母142起到向下限位移动的作用,从而可以保证压头132与摄像头模组2之间的压紧配合,避免摄像头模组2的芯片受压。并且,在取消按压压合组件13时,安装座131向上移动,限位柱141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一底座11限位配合,以保证安装座131恢复至初始位置,使限位柱141起到向上限位移动的作用。其中,限位螺母142可以根据不同高度的摄像头模组2调整在限位柱141上的固定位置,以更好地实现导电布贴合治具1的通用化设计。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底座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组件14,以保证对压合组件13的限位运动的准确性和整体平衡性。
50.进一步地,限位螺母142的下表面至第一底座11上表面的距离与第三凹槽136的槽底至摄像头模组2表面的距离相等;和/或,压块137朝向第二底座12的一侧延伸的高度小于摄像头模组2的侧面高度。可以理解的是,限位螺母142的下表面至第一底座11上表面的距离即为限位螺母142向下移动的行程,第三凹槽136的槽底至摄像头表面的距离即为第三凹槽136向下移动的行程,在按压安装座131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压头132和限位螺母142同步移动,当限位螺母142移动至第一底座11的上表面无法移动时,此时第三凹槽136的槽底正好压合在摄像头模组2的表面,这样在保证将导电布211压紧在摄像头模组2的表面和侧面
的同时,可以有效避免摄像头模组2的芯片受压。并且,压块137朝向第二底座12的一侧所延伸的高度小于摄像头模组2的侧面高度,可以将导电布211的翻折部分完全压紧在摄像头模组2的侧面,避免出现导电布211不贴合。
51.如图6所示,导电布贴合治具1还包括:调节组件15,调节组件15设置于第一凹槽111的一侧,调节组件15的一侧与第二底座12固定连接,并且另一侧与第一底座11限位配合,以选择性地带动第二底座12前后移动。如此设置,调节组件15的另一侧与第一底座11限位配合,可以推动第二底座12前后移动,在第二底座12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即第二凹槽121与压合组件13上下对应时,调节组件15的另一侧与第二底座12进行固定连接,以实现第二底座12的限位固定,可以保证第二底座12上的第二凹槽121与摄像头模组2上下对应。
52.其中,调节组件15包括:调节板151和第二调节件152,调节板151连接于第二底座12和第二调节件152之间,第一凹槽111的一侧槽壁设置有内螺纹孔113,第二调节件152朝向背离调节板151的一侧延伸设置,并且设置有外螺纹孔153,第二调节件152穿过内螺纹孔113后固定连接于调节板151和第二底座12。如此设置,调节板151设置在第二调节件152和第二底座12之间,可以使调节板151和第二调节件152调整和固定第二底座12在第一凹槽111上的位置。具体地,第二调节件152通过外螺纹与第一凹槽111的内螺纹孔113相配合,可以使第二调节件152逐渐伸至调节板151的一侧,并且缓慢推动第二底座12移动至合适的位置,然后,使第二调节件152的一端与调节板151和第二底座12固定连接,从而可以使第二底座12固定在该位置上,并准确地对应于上方的压合组件13。具体地,第二调节件152可以为锁紧螺母,锁紧螺母朝向调节板151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孔,在调节板151内设置有固定孔,以及第二底座12朝向调节板151的一侧设置有螺纹柱,第二底座12的螺纹柱和锁紧螺母的一端在调节板151的固定孔内进行螺纹配合,从而实现了第二调节件152与调节板151和第二底座12的固定连接。其中,锁紧螺母的一端和螺纹柱与固定孔之间为间隙配合,以方便锁紧螺母的一端和螺纹柱在固定孔内进行转动并实现固定连接。此外,调节组件15还可以只包含第二调节件152,这样省去了调节板151的安装,通过第二调节件152和第一凹槽111的槽壁的螺纹配合,以及第二调节件152与第二底座12的固定连接,同样可以实现第二底座12的限位固定。
53.如图1所示,第二底座12的一侧设置有拉杆122,并且拉杆122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以及,第一底座11上设置有滑轨112和第二滑槽123中的一种,第二底座12上设置有滑轨112和第二滑槽123中的另一种,滑轨112和第二滑槽123滑动配合。如此设置,在第二底座12的一侧设有拉杆122,可以使用拉杆122拉出和推入第二底座12,从而方便摄像头模组2的上料和下料。以及,在第一底座11上设置有滑轨112,第二底座12上设置有第二滑槽123,通过滑轨112和第二滑槽123的滑动配合,可以实现第二底座12在第一底座11上的定向滑动,并且滑动稳定,提高导电布贴合治具1的结构稳定性。其中,在第二底座12的一侧设置有内螺纹孔,拉杆122上设置有外螺纹,拉杆122通过外螺纹可以固定连接在第二底座12上。
54.如图3所示,导电布贴合治具1还包括:复位组件16。也就是说,在按压压合组件13,使导电布211压合在摄像头模组2上后,复位组件16可以施加让压合组件13复位的复位力。具体地,当按压压合组件13时,压合组件13向下移动,复位组件16逐渐产生复位力,并且复位力逐渐增大,当导电布211完全贴合在摄像头模组2上之后,取消对压合组件13的按压,压合组件13在复位组件16的复位力的作用下复位,这样可以实现压合组件13的复位,方便压
合组件13的下一次按压。
55.其中,复位组件16包括:导杆161、复位弹簧162和直线轴承163,导杆161的一端与压合组件13固定连接,复位弹簧162设置于压合组件13与第一底座11之间,并且套设于导杆161上,第一底座11上设置有导向孔164,直线轴承163设置于导向孔164内,并且导杆161穿过直线轴承163。也就是说,在压合组件13和第一底座11之间设置复位弹簧162,这样在按压压合组件13时,复位弹簧162产生驱动压合组件13复位的复位力,从而在取消按压压合组件13时,压合组件13会复位至初始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导杆161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压合组件13上设置有螺纹孔,通过导杆161的螺纹和螺纹孔的螺纹配合,可以实现导杆161的一端与压合组件13的固定连接。
56.并且,复位弹簧162套设在导杆161上,导杆161可以起到导向作用,这样在压合组件13相对第一底座11上下移动时不会发生偏移。并且,复位弹簧162套设在导杆161上的同时,导杆161可以与直线轴承163进行配合,可以保证导杆161的上下运动。其中,直线轴承163是一种直线运动系统,用于直线行程与导杆161配合使用。由于承载球与轴承外套点接触,钢球以最小的摩擦阻力滚动,因此直线轴承163具有摩擦小,且比较稳定,不随轴承速度而变化,能获得灵敏度高、精度高的平稳直线运动。此外,直线轴承163与第一底座11过盈配合,并且导杆161可下移的距离不可以超出直线轴承163的底面,这样既可以保证直线轴承163作为第一底座11的固定支撑,还可以作为导杆161的导向限位。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底座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组复位组件16,以保证压合组件13能够复位至同一水平面和保证了对第一底座11的支撑稳定性,从而保证了导电布贴合治具1的整体结构较为稳定。
57.因此,通过压合组件13、限位组件14、调节组件15和复位组件16的相互配合,可以使压合组件13下压第二底座12上的导电布211,可以使导电布211的中间部分贴合在摄像头模组2的表面,导电布211的其余部分向下翻折并贴合至摄像头模组2的多个侧面,实现了导电布211能够同时贴合在摄像头模组2的表面和多个侧面的技术效果,同时可以保证导电布211不会起皱,提高了贴合质量,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省去了人工预先贴合摄像头模组2表面的工序,有效避免了导电布211错位贴合的问题以及提高生产装配效率。相较于传统的手工翻折,大大提高了翻折速度,避免了人工操作时压伤摄像头模组2的可能性,以及减轻了离型膜21克重的管控要求,降低了成本,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产装配效率。并且,在导电布211翻折成型之后,可以使压合组件13在复位组件16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以复位至初始位置,方便下一次的压合工作,以及,调节组件15可以调节和固定第二底座12的位置,以对准上方的压合组件13。而且,由于离型膜21本身的弹力作用,使得贴合于摄像头模组2侧面的导电布211上的离型膜21起翘,并与摄像头模组2侧面垂直,然后通过移动第二底座12,可以撕除第二底座12上的离型膜21,并分别取出摄像头模组2,从而实现多个摄像头模组2的导电布211的自动翻折工作。此外,导电布贴合治具1结构紧凑,且功能全面,极大地提高了自动化程度,从而有效提高了生产装配效率和提高了经济效益。
5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
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6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