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控制粗糙度的机加工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17261发布日期:2023-02-10 23:26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控制粗糙度的机加工刀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加工刀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定控制粗糙度的机加工刀具。


背景技术:

2.在机加工领域,现有的机加工刀具在加工过程中主要是刀具顶尖的圆弧参与切削,导致刀路重叠的区域粗糙度较小且粗糙度不稳定,加工出的加工面的粗糙度稳定性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3.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通过反复试验,最终确定新型的刀具设计结构,通过设置破坏刃与切削刃,避免刀路重叠的缺陷,使得加工出的加工面的粗糙度稳定。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稳定控制粗糙度的机加工刀具,包括:
5.刀杆,为圆柱状;
6.底刃,至少设有两个,沿所述刀杆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
7.切削刃,与所述底刃连接,且突出于刀杆;
8.破坏刃,与所述底刃连接,且突出于刀杆;所述破坏刃的切削宽度小于所述切削刃的切削宽度,所述破坏刃的前端与所述切削刃的前端突出的高度不同。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底刃为偶数个。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底刃等间距分布。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破坏刃相对所述切削刃的前端突出。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切削刃、破坏刃沿径向突出于所述刀杆高度相等。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破坏刃的前端设有突出的破坏齿。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破坏齿的前端相对所述破坏刃的前端突出。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破坏齿的两侧宽度不等。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切削刃的前端设有切削齿,所述破坏齿的端面相对所述切削齿的前端突出。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切削齿的两侧宽度不等。
1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稳定控制粗糙度的机加工刀具,通过设置突出高度不同的切削刃与破坏刃,将切削刃与破坏刃的刀路错开,避免刀路重叠,提高加工出的加工面的粗糙度稳定性。
附图说明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定控制粗糙度的机加工刀具的示意图。
22.图2是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定控制粗糙度的机加工刀具的侧面示意图。
24.图4是图3中b部放大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定控制粗糙度的机加工刀具的端面示意图。
26.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刀杆;2、底刃;3、切削刃;31、切削齿;4、破坏刃;41、破坏齿。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二”、“第一”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此外,术语“包括”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31.参照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定控制粗糙度的机加工刀具的实施例,包括:
32.刀杆1,为圆柱状。所述刀杆1的前端为切削部,后端柄部。所述切削部设置刀刃,用于切削。所述刀具通过所述柄部与设备安装。所述切削部的直径可小于所述柄部的直径。
33.底刃2,至少设有两个,沿所述刀杆1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底刃2形成于所述切削部。所述底刃2设有偶数个,优选为两个,沿所述切削部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作为优选,所述底刃2之间等间距分布,即绕所述切削部的截面的中心点环形阵列分布。
34.切削刃3,与所述底刃2连接,且突出于刀杆1。所述切削刃3可采用与所述底刃2不
同的材质。所述切削刃3用于平面切削,所述切削刃3的前端与侧面突出于所述刀杆1的切削部。
35.破坏刃4,与所述底刃2连接,且突出于刀杆1。所述破坏刃4的切削宽度小于所述切削刃3的切削宽度。所述破坏刃4用于加工网纹,所述破坏刃4的前端与侧面突出于所述刀杆1的切削部,所述切削刃3、破坏刃4沿径向突出于所述刀杆1高度相等。但所述破坏刃4的前端与所述切削刃3的前端突出的高度不同,使得切削刃3与破坏刃4的刀路不同。
36.参照图1~5所示,具体的,所述破坏刃4相对所述切削刃3的前端突出,作为优选,所述破坏刃4相对所述切削刃3突出的高度为0.01mm~0.1mm,最佳为0.05mm。
37.所述破坏刃4的前端设有突出的破坏齿41,所述破坏齿41与所述破坏刃4采用同一材质且一体成型。所述破坏齿41向刀具的前端突出,所述破坏齿41用于切削工件。
38.所述破坏齿41的前端相对所述破坏刃4的前端突出,且所述破坏齿41的两侧宽度不等,形成刃形,便于所述刀具实现切削。所述破坏齿41的横截面为弧形,当所述刀具旋转切削时,所述破坏刃4能够在工件的表面切削形成网纹。
39.所述切削刃3的前端设有切削齿31,所述切削齿31与所述破坏刃4采用同一材质且一体成型。
40.所述破坏齿41的端面相对所述切削齿31的前端突出,使得所述破坏齿41与所述切削齿31的刀路不同,保证所述刀具切削的粗糙度的稳定。所述破坏齿41相对所述切削齿31突出的高度为0.01mm~0.1mm,最佳为0.05mm。
41.所述切削齿31的两侧宽度不等,形成刃形,便于所述刀具实现切削。所述切削齿31的横截面为弧形,当所述刀具旋转切削时,所述切削齿31能够在工件的表面切削形成平面。所述切削齿31的宽度大于所述破坏齿41的宽度,便于实现所述切削刃3的切削宽度大于所述破坏刃4的切削宽度,也便于实现所述切削齿31在工件的表面切削形成平面,所述破坏刃4在工件的表面切削形成网纹。
42.根据刀具的数值与工件需要的粗糙度,可设定刀具的进给。
43.根据初始加工参数,和加工后的粗糙度数值计算,例:转速s=8000rpm,每转进给fn=0.2mm/r,加工后粗糙度ra3.0。如果想要得到ra4.0的加工表面,此时的每转进给计算公式:fn1=【(4-3)/3+1】*0.2=0.27mm/r。
44.其中,初始加工参数需要根据pcd刀具加工不同材质的工件选取线速度。
45.刀具的粗糙度可调整范围ra1.6~ra10。
4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4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稳定控制粗糙度的机加工刀具,根据毛坯的加工余量,经过反复的参数测试,确定初始的加工参数并且固定,保证加工后的粗糙度范围。
48.原有刀具设计主偏角过大,每次切削深度需要小于0.2mm,否则易崩齿,工件的目标粗糙度值需要配合粗加工刀具才能实现。本技术刀具每次切削深度可以达到0.7mm,无需粗加工刀具的配合,节省了粗加工刀具的加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49.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