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刮平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65517发布日期:2023-03-29 11:36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刮平面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刮平面装置。


背景技术:

2.造船过程中,为保证螺栓的头部端面与本体之间贴合更紧密,常常使用反刮刀进行手动刮平。然而现有反刮刀具在组装过程中,刀杆与螺栓过孔存在一定间隙,难以保证刀杆与螺栓过孔同轴,容易导致被加工面出现偏心现象,反而适得其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保证刀杆与螺栓过孔同轴,避免被加工面出现偏心现象,保证螺栓的头部端面与本体之间贴合更紧密的刮平面装置。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刮平面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刮平面装置,包括贯穿螺栓过孔的刀杆,刀杆对应螺栓过孔待加工面的一侧固接有刀盘,刀盘上设置有若干个刃口朝向待加工面的刀条,刀杆对应螺栓过孔非加工面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进给螺套,进给螺套与刀盘之间设置有套接在刀杆外侧的衬套,衬套包括插入螺栓过孔的定位套,定位套的内径与刀杆的外径相匹配,定位套的外径与螺栓过孔的内径相匹配,定位套挨着进给螺套的一侧设置有与非加工面贴合的限位凸台,限位凸台阻挡定位套全部伸进螺栓过孔内。
6.优选的,所述衬套为尼龙材质。
7.优选的,所述衬套与进给螺套之间设置有套接在刀杆外侧的推力球轴承。
8.优选的,所述刀杆伸出进给螺套的一端设置有钻套。
9.优选的,所述刀盘设置有卡键,卡键设置有压紧刀条的坡面。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1.1、定位套保证刀杆和螺栓过孔同轴,避免被加工面出现偏心现象,保证螺栓的头部端面与本体之间贴合更紧密。
12.2、加工过程中,进给螺套挤压衬套,限位凸台阻挡定位套全部伸进螺栓过孔内,从而便于加工完成后取出衬套。
13.3、在衬套与进给螺套之间布置推力球轴承,减少转动摩擦,便于刀杆转动。
附图说明
14.图1是一种刮平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刀杆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卡键的结构示意图。
18.其中,1刀杆,11第一圆柱体,12第二圆柱体,13第三圆柱体,14第四圆柱体,15方
头,2刀盘,21卡键,211坡面,22刀条,3键,4螺母, 5衬套,51定位套,52限位凸台,6进给螺套,7推力球轴承,8钻套。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20.如图1-4所示,一种刮平面装置,包括贯穿螺栓过孔的刀杆1,螺栓过孔的上口面为非加工面,螺栓过孔的下口面为待加工面,刀杆包括第一圆柱体11,第一圆柱体的下端一体成型第二圆柱体12,第二圆柱体的外径小于第一圆柱体的外径,第二圆柱体的下端一体成型第三圆柱体13,第三圆柱体的外径小于第二圆柱体的外径,第三圆柱体的外周面加工出外螺纹,第一圆柱体的上端一体成型第四圆柱体14,第四圆柱体的外径小于第一圆柱体的外径,第四圆柱体的外周面加工出外螺纹,第四圆柱体的顶部加工出方头15,第二圆柱体的外侧套接刀盘2,刀盘与第二圆柱体之间安装键3,第三圆柱体的外周面螺纹连接螺母4,螺母将刀盘锁紧在第二圆柱体的外周面上,刀盘上安装八个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卡键21,卡键加工出压紧刀条22 的坡面211,刀条通过卡键安装于刀盘,刀条的刃口朝向待加工面,第一圆柱体的外周面套接衬套5,衬套为尼龙材质,尼龙材质耐磨性好且加工性能优良,衬套包括插入螺栓过孔的定位套51,定位套的内径与第一圆柱体的外径相匹配,定位套的外径与螺栓过孔的内径相匹配,定位套的上侧一体成型限位凸台52,加工过程中,进给螺套挤压衬套,限位凸台的下端面抵触非加工面,从而阻挡定位套全部伸进螺栓过孔内,以便于加工完成后取出衬套,衬套的上方布置与第四圆柱体螺纹连接的进给螺套6,进给螺套与衬套之间布置套接在第一圆柱体外侧的推力球轴承7,以减少转动摩擦,便于刀杆转动,推力球轴承的下端面与衬套贴合,推力球轴承的上端面突出于第一圆柱体的上端面,让第四圆柱体外周面上的外螺纹伸入推力球轴承内,从而为刀条进给留出空间,方头外侧套接钻套8,便于借助外力转动刀杆。
21.一种刮平面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与原理:将装好刀盘的刀杆从螺栓过孔的待加工面一侧穿入,从非加工面一侧穿出,在第一圆柱体外侧套上衬套,定位套伸入螺栓过孔内,限位凸台的下端面与非加工面贴合,再将推力球轴承套接在第一圆柱体的外侧,推力球轴承的下端面与衬套贴合,在第四圆柱体的外侧顺时针旋入进给螺套,进给螺套的下端面抵触推力球轴承的上端面,最后将钻套套接在方头上,利用钻套逆时针转动刀杆,进给螺套向下压紧推力球轴承和衬套,刀盘转动的同时随刀杆上行,刀条对待加工面进行刮平工作。本实用新型通过衬套保证刀杆和螺栓过孔同轴,避免被加工面出现偏心现象,保证被加工面的质量,从而确保螺栓的头部端面与本体之间贴合紧密。


技术特征:
1.一种刮平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贯穿螺栓过孔的刀杆,刀杆对应螺栓过孔待加工面的一侧固接有刀盘,刀盘上设置有若干个刃口朝向待加工面的刀条,刀杆对应螺栓过孔非加工面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进给螺套,进给螺套与刀盘之间设置有套接在刀杆外侧的衬套,衬套包括插入螺栓过孔的定位套,定位套的内径与刀杆的外径相匹配,定位套的外径与螺栓过孔的内径相匹配,定位套挨着进给螺套的一侧设置有与非加工面贴合的限位凸台,限位凸台阻挡定位套全部伸进螺栓过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平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为尼龙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刮平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与进给螺套之间设置有套接在刀杆外侧的推力球轴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刮平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杆伸出进给螺套的一端设置有钻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平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盘设置有卡键,卡键设置有压紧刀条的坡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刮平面装置。该刮平面装置包括贯穿螺栓过孔的刀杆,刀杆对应螺栓过孔待加工面的一侧固接有刀盘,刀盘上设置有若干个刃口朝向待加工面的刀条,刀杆对应螺栓过孔非加工面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进给螺套,进给螺套与刀盘之间设置有套接在刀杆外侧的衬套,衬套包括插入螺栓过孔的定位套,定位套的内径与刀杆的外径相匹配,定位套的外径与螺栓过孔的内径相匹配,定位套挨着进给螺套的一侧设置有与非加工面贴合的限位凸台,限位凸台限制定位套伸出待加工面。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保证刀杆与螺栓过孔同轴,容易导致被加工面出现偏心现象的问题。面出现偏心现象的问题。面出现偏心现象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林启木 惠满仓 王伟 胡玉稀 刘启明 李冬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大洋造船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1
技术公布日:2023/3/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