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变式等离子切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14765发布日期:2023-03-25 01:10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逆变式等离子切割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割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逆变式等离子切割机。


背景技术:

2.焊割电源是一种为焊接电弧或者切割电弧提供电压电流的电源装置。目前等离子切割有多型号,但是等离子切割机需要配独立空气压缩机,等离子切割机配备的空气一般是由空压机或管路供给的,需要配备过滤装置或带过滤装置的储气罐,以保证空气不含油和水,其他气体如果是管道气也需要在进气口配备过滤储气装置最好,以保证气体压力和流量满,满足等离子切割需求。
3.授权公告号为cn10669509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内置气泵一体逆变式等离子切割机,包括:空气开关、一次整流电路、逆变电路、主变隔离电路、二次整流电路、空气压缩机、继电器小板、缺相保护器、相序保护器,空气开关连接在一次整流电路和缺相保护器之间,一次整流电路连接逆变电路、主变隔离电路和二次整流电路,二次整流电路连接等离子输出端口,继电器小板一端连接缺相保护器,继电器小板另一端连接相序保护器,相序保护器连接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连接等离子输出端口,其具有特别是在野外作业和工程外出安装时,更能体现自身简洁轻便的特点,有极强的适用性,可切割各类低碳钢、高碳钢金属以及铝等有色金属等优点。
4.但是上述已公开方案存在如下不足之处:上述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存在自动化程度低,切割精度不高的同时引入了人工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逆变式等离子切割机,本实用新型通过本装置的结构能够实现原料的自动化进入的效果,通过送料辊与从动轮的组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进料准确性,从而保证了本装置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通过独立的控制模块与电路板的组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操作效率,降低了本装置的操作难度。
6.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逆变式等离子切割机,包括壳体、进料斗、转动电机、送料辊、切割壳体、控制模块、电路板、激光头、限位件、从动轮和支撑底座;
7.壳体内壁与控制模块连接;壳体内壁与电路板连接;电路板与控制模块控制连接;控制模块与激光头控制连接;控制模块与转动电机控制连接;转动电机底部与壳体内壁连接;转动电机输出端与送料辊传动连接;送料辊底部与从动轮传动连接;从动轮与壳体内壁转动连接;壳体内壁与进料斗连接;进料斗朝向切割壳体方向;切割壳体与壳体内壁连接;切割壳体内壁与限位件连接;切割壳体底部与支撑底座连接;切割壳体内壁顶部与激光头连接;激光头朝向支撑底座方向。
8.优选的,壳体外端面底部上设有多组固定螺纹孔,多组固定螺纹孔分布在壳体底部四周分布。
9.优选的,进料斗两侧上设有阻挡件,阻挡件对称设置于进料斗两侧。
10.优选的,送料辊表面上设有防滑纹路。
11.优选的,限位件上设有通孔,切割壳体内部设有滑动柱,滑动柱与限位件通孔滑动连接。
12.优选的,进料斗上设有通孔,从动轮穿过通孔与送料辊表面传动连接。
13.优选的,壳体侧面上设有耐磨层。
14.优选的,壳体侧面上设有出料口,出料口设置于切割壳体侧面。
1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6.本实用新型通过本装置的结构能够实现原料的自动化进入的效果,通过送料辊与从动轮的组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进料准确性,从而保证了本装置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通过独立的控制模块与电路板的组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操作效率,降低了本装置的操作难度,通过通过支撑底座的结构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切割稳定性,通过从动轮与送料辊的组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原料阻挡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逆变式等离子切割机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逆变式等离子切割机中从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逆变式等离子切割机的俯视图;
20.附图标记:1、壳体;2、进料斗;3、转动电机;4、送料辊;5、切割壳体;6、控制模块;7、电路板;8、激光头;9、限位件;10、从动轮;11、支撑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21.实施例一
22.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逆变式等离子切割机,包括壳体1、进料斗2、转动电机3、送料辊4、切割壳体5、控制模块6、电路板7、激光头8、限位件9、从动轮10和支撑底座11;
23.壳体1内壁与控制模块6连接;壳体1内壁与电路板7连接;电路板7与控制模块6控制连接;控制模块6与激光头8控制连接;控制模块6与转动电机3控制连接;转动电机3底部与壳体1内壁连接;转动电机3输出端与送料辊4传动连接;送料辊4底部与从动轮10传动连接;从动轮10与壳体1内壁转动连接;壳体1内壁与进料斗2连接;进料斗2朝向切割壳体5方向;切割壳体5与壳体1内壁连接;切割壳体5内壁与限位件9连接;切割壳体5底部与支撑底座11连接;切割壳体5内壁顶部与激光头8连接;激光头8朝向支撑底座11方向;壳体1外端面底部上设有多组固定螺纹孔,多组固定螺纹孔分布在壳体1底部四周分布;进料斗2两侧上设有阻挡件,阻挡件对称设置于进料斗2两侧;送料辊4表面上设有防滑纹路;进料斗上设有通孔,从动轮10穿过通孔与送料辊4表面传动连接;壳体1侧面上设有耐磨层;壳体1侧面上设有出料口,出料口设置于切割壳体5侧面。
24.本实施例中,通过本装置能够有效的提高切割效率的稳定性,通过进料斗2的组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切割壳体5的切割稳定性,当本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控制模块6的组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操作效率,同时电路板7的结构能够有效的降低本装置
的操作难度,通过限位件9的结构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加工精度,通过激光头8的组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加工效率。
25.实施例二
26.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逆变式等离子切割机,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限位件9上设有通孔,切割壳体5内部设有滑动柱,滑动柱与限位件9通孔滑动连接。
27.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通孔与滑动柱的组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限位件9的位置精度,从而避免了加工精度降低。
2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逆变式等离子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进料斗(2)、转动电机(3)、送料辊(4)、切割壳体(5)、控制模块(6)、电路板(7)、激光头(8)、限位件(9)、从动轮(10)和支撑底座(11);壳体(1)内壁与控制模块(6)连接;壳体(1)内壁与电路板(7)连接;电路板(7)与控制模块(6)控制连接;控制模块(6)与激光头(8)控制连接;控制模块(6)与转动电机(3)控制连接;转动电机(3)底部与壳体(1)内壁连接;转动电机(3)输出端与送料辊(4)传动连接;送料辊(4)底部与从动轮(10)传动连接;从动轮(10)与壳体(1)内壁转动连接;壳体(1)内壁与进料斗(2)连接;进料斗(2)朝向切割壳体(5)方向;切割壳体(5)与壳体(1)内壁连接;切割壳体(5)内壁与限位件(9)连接;切割壳体(5)底部与支撑底座(11)连接;切割壳体(5)内壁顶部与激光头(8)连接;激光头(8)朝向支撑底座(11)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式等离子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壳体(1)外端面底部上设有多组固定螺纹孔,多组固定螺纹孔分布在壳体(1)底部四周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式等离子切割机,其特征在于,进料斗(2)两侧上设有阻挡件,阻挡件对称设置于进料斗(2)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式等离子切割机,其特征在于,送料辊(4)表面上设有防滑纹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式等离子切割机,其特征在于,限位件(9)上设有通孔,切割壳体(5)内部设有滑动柱,滑动柱与限位件(9)通孔滑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式等离子切割机,其特征在于,进料斗上设有通孔,从动轮(10)穿过通孔与送料辊(4)表面传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式等离子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壳体(1)侧面上设有耐磨层。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式等离子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壳体(1)侧面上设有出料口,出料口设置于切割壳体(5)侧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割机领域,具体为一种逆变式等离子切割机,包括壳体、进料斗、转动电机、送料辊、切割壳体、控制模块、电路板、激光头、限位件、从动轮和支撑底座;壳体内壁与控制模块连接;壳体内壁与电路板连接;电路板与控制模块控制连接;控制模块与激光头控制连接;控制模块与转动电机控制连接;转动电机底部与壳体内壁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本装置的结构能够实现原料的自动化进入的效果,通过送料辊与从动轮的组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进料准确性,从而保证了本装置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通过独立的控制模块与电路板的组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操作效率,降低了本装置的操作难度。作难度。作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杨涛 王晓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美思特机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5
技术公布日:2023/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