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薄板工件加工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33307发布日期:2023-04-19 22:42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锈钢薄板工件加工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不锈钢薄板加工,特别涉及一种不锈钢薄板工件加工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1、在金属加工中,使用数控机床对不锈钢薄板进行加工时,由于不锈钢材质易变形,而且又薄,加工难度大,使其在数控机床上加工时变形不易掌控,不易装夹和定位,无法保证其精度和位置度,导致不锈钢薄板工件加工成型的合格率低下,不能满足当下的加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薄板工件加工定位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不锈钢薄板工件加工定位结构,包括定位底座,所述定位底座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定位底座的上端四角均设置有加持机构,所述定位底座的上端中部设置有薄板本体,所述薄板本体的内部均匀分布有工件本体,所述工件本体的上端均贴合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的中部开口内均插接有螺纹杆二,所述薄板本体的中部插接有限位螺杆,所述加持机构包括驱动座,所述驱动座的上端均通过螺纹杆一固定安装有夹口。

4、优选的,所述定位底座包括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的内部前后侧均设置有驱动仓,所述驱动仓的上端两侧均连通有限位滑槽,所述底座本体的上端中部后侧和中部左侧均插接有限位销。

5、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二的下端均螺纹连接在底座本体的上端中部四周,所述限位螺杆的下端螺纹连接在底座本体的上端中部。

6、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右端均贯穿驱动仓的右侧中部并螺纹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均与驱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驱动齿轮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盘,所述驱动盘的右侧下端通过限位筒转动连接有转把。

7、优选的,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左端均转动连接在驱动仓的内左侧中部。

8、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一的下端外周均滑动连接在驱动仓的内两侧,所述螺纹杆一的上端前后侧均滑动连接在限位滑槽的内前后侧,所述夹口的下端均滑动连接在底座本体的上端中部四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通过将薄板本体放置在底座本体的上端,使薄板本体的左侧和后侧均与限位销贴合,转动右侧的转把,通过限位筒和驱动盘,带动驱动齿轮转动,进而通过从动齿轮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使驱动座在驱动仓和限位滑槽内相靠近,进而通过螺纹杆一带动夹口相靠近,将薄板本体的两侧前后端限位,通过驱动机构和加持机构相配合,将薄板本体在加工前进行固定限位,实现了加工时薄板本体的位置不会发生偏移。

11、2、通过在薄板本体的上端开好工件本体的上端开口以及在薄板本体的中部开好限位孔后,将限位片放置在开口上端,通过螺纹杆二固定限位片,并通过限位螺杆对薄板本体进行限位,实现了在薄板本体的内部加工出工件本体时,工件本体位置不会发生偏移,加工效率高,且不会出现位置发生偏移而导致的残次品。



技术特征:

1.一种不锈钢薄板工件加工定位结构,包括定位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2),所述定位底座(1)的上端四角均设置有加持机构(3),所述定位底座(1)的上端中部设置有薄板本体(4),所述薄板本体(4)的内部均匀分布有工件本体(5),所述工件本体(5)的上端均贴合有限位片(6),所述限位片(6)的中部开口内均插接有螺纹杆二(7),所述薄板本体(4)的中部插接有限位螺杆(8),所述加持机构(3)包括驱动座(301),所述驱动座(301)的上端均通过螺纹杆一(302)固定安装有夹口(3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薄板工件加工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底座(1)包括底座本体(101),所述底座本体(101)的内部前后侧均设置有驱动仓(102),所述驱动仓(102)的上端两侧均连通有限位滑槽(103),所述底座本体(101)的上端中部后侧和中部左侧均插接有限位销(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薄板工件加工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二(7)的下端均螺纹连接在底座本体(101)的上端中部四周,所述限位螺杆(8)的下端螺纹连接在底座本体(101)的上端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薄板工件加工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双向螺纹杆(201),所述双向螺纹杆(201)的右端均贯穿驱动仓(102)的右侧中部并螺纹连接有从动齿轮(202),所述从动齿轮(202)均与驱动齿轮(203)啮合连接,所述驱动齿轮(20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盘(204),所述驱动盘(204)的右侧下端通过限位筒(205)转动连接有转把(2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不锈钢薄板工件加工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纹杆(201)的左端均转动连接在驱动仓(102)的内左侧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薄板工件加工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一(302)的下端外周均滑动连接在驱动仓(102)的内两侧,所述螺纹杆一(302)的上端前后侧均滑动连接在限位滑槽(103)的内前后侧,所述夹口(303)的下端均滑动连接在底座本体(101)的上端中部四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不锈钢薄板工件加工定位结构,包括定位底座,所述定位底座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定位底座的上端四角均设置有加持机构,所述定位底座的上端中部设置有薄板本体,所述薄板本体的内部均匀分布有工件本体,所述工件本体的上端均贴合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的中部开口内均插接有螺纹杆二,所述薄板本体的中部插接有限位螺杆,所述加持机构包括驱动座,所述驱动座的上端均通过螺纹杆一固定安装有夹口。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不锈钢薄板工件加工定位结构,实现了在薄板本体的内部加工出工件本体时,工件本体位置不会发生偏移,加工效率高,且不会出现位置发生偏移而导致的残次品。

技术研发人员:高毅强,温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天傲精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