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装胶圈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96828发布日期:2023-03-31 16:26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装胶圈治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压装橡胶圈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压装胶圈治具。


背景技术:

2.胶圈一般为弹性材质,广泛存在于组装类结构的相接面上,用于提高组装类结构的密封性,常规使用到的胶圈一般为u型结构。
3.传统技术中心,在将软性的“u”型胶圈装配至硬的连接件上,一般都是由操作人员手工装配,由于胶圈提供密封性的前提是与连接件连接紧密,因此装配的胶圈一般与连接件上的卡槽或是扣环尺寸接近,因此在装配时,需要由操作人员扒开胶圈,并扣在卡槽或是扣环中,随后再拍平胶圈,进而完成一个胶圈的装配。
4.然而,在采用上述方式安装胶圈时,由于胶圈在大力扒开后扣接在连接件上,会导致胶圈安装时不平整,进而不能绝对保证胶圈与连接件的连接紧密,同时,由于胶圈的弹性和柔性,因此在装配时,左右的偏移均会影响胶圈最终与连接件的连接状态,从而影响胶圈的性能,进一步影响连接件的使用。
5.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压装胶圈治具。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压装胶圈治具。
7.一种压装胶圈治具,包括支板;所述支板表面固接有滑轨;所述滑轨内滑动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上固接有垂向布置的电缸;所述电缸输出端固接有治具单元;
8.所述治具单元包括下治具底板以及上治具底板;所述上治具底板固接在电缸的输出端;所述下治具底板垂向设置在上治具底板的正下方;所述下治具底板上固接有胶圈仿形块,且所述上治具底板的底部开设有胶圈仿形槽;所述上治具底板的四周侧壁中部固接有抓取单元,且所述抓取单元用于抓取胶圈仿形块内的胶圈。
9.优选的,所述抓取单元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固接在上治具底板的表面,且其两侧滑动连接有夹爪一与夹爪二;所述夹爪一与夹爪二对称布置,且分别活动在胶圈仿形槽两侧。
10.优选的,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接有两组固定座,两组所述固定座对称滑动;所述夹爪一与夹爪二经螺栓三分别固接在两组固定座底部。
11.优选的,所述下治具底板表面的胶圈仿形块为间断布置,且相邻胶圈仿形块之间布置有弹顶柱。
12.优选的,所述上治具底板的表面固接有顶推单元,且所述顶推单元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中部贯穿连接有螺栓一,且所述螺栓一的顶部经锁紧螺母二固定;所述支撑块两侧经螺栓二固定在上治具底板表面;所述上治具底板的表面对应于螺栓一设置有锁紧螺母一;所述螺栓一的底部延伸至下治具底板底部的胶圈仿形槽中;所述支撑块设置为u型结构;所述螺栓一上套接有弹簧,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处于支撑块与上治具底板之间。
13.优选的,所述上治具底板的底部四角固接有固定销,且所述下治具底板的表面四角对应设有孔;所述固定销与孔贯穿配合。
14.优选的,所述上治具底板的表面经导柱固接有上固定板,且所述上固定板的表面对应于导柱固接有固定底座;所述导柱与固定底座经锁紧螺母三固定。
15.一种压装胶圈治具抓取胶圈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s1:首先将胶圈放置在下治具底板上的胶圈仿形块上;
17.s2:操控电缸带动抓取单元下移至胶圈仿形块位置;
18.s3:操控气缸带动夹爪一与夹爪二分离,并继续下移至胶圈正上方;
19.s4:下治具底板上的弹顶柱顶起,并带动胶圈填入胶圈仿形槽内;
20.s5:气缸回收带动夹爪一与夹爪二相向收紧,将胶圈底部内侧夹紧;
21.s6:操控电缸抬升,胶圈随夹爪一与夹爪二同步抬升,同时夹爪一与夹爪二相对移动,对胶圈底边外扒;
22.s7:驱动电缸及其底部的上治具底板平移在滑轨上,直至移动至待安装壳体正上方;
23.s8:再次驱动电缸,使其输出端驱动上治具底板下移至待安装壳体表面,此时操控气缸使夹爪一与夹爪二分离;
24.s9:胶圈从抓取单元两侧撤离,并在弹簧作用下,向下顶推与胶圈仿形槽脱离;
25.s10:胶圈垂落在待安装壳体表面,等待下一步压装。
2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27.1. 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方式代替人工,即通过设置上治具底板与下治具底板,在抓取胶圈时,可由操作人员控制电缸移动,使得上治具底板与下治具底板对应,并通过下移抓取单元,使得由人工布置在胶圈仿形块上的胶圈能够被送入上治具底板底部的胶圈仿形槽内,实现对胶圈准确的抓取,同时利用抓取单元抓取胶圈仿形槽内的胶圈,并扩张胶圈底部,使其更容易扣接在待安装壳体上,取代了人工,减少了劳动力,进而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多角度对胶圈进行扩张,避免在装配过程中,出现不平整的问题,保证了胶圈与连接件的连接紧密。
28.2. 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控制夹爪一与夹爪二相对移动,即相互远离,此时再次槽孔电缸带动抓取单元下移,使得夹爪一与夹爪二处于胶圈的底部两侧,随后在胶圈弹出胶圈仿形块后进入胶圈仿形槽内,利用夹爪一与夹爪二扩张胶圈,并在电缸控制下,带动胶圈同步上升,实现对胶圈的抓取效果,利用夹爪一与夹爪二受气缸带动同步运动,实现将胶圈张开,相较于人工扒开胶圈,更易保持胶圈安装后的平整度。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一;
31.图2为图1的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32.图3为图1的b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3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二;
34.图5为图4的c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3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顶推单元的剖面图;
36.图中:1、下治具底板;2、胶圈仿形块;3、弹顶柱;4、上治具底板;5、锁紧螺母一;6、支撑块;7、螺栓一;8、螺栓二;9、锁紧螺母二;10、固定销;11、夹爪一;12、夹爪二;13、螺栓三;14、固定座;15、气缸;16、导柱;17、上固定板;18、固定底座;19、锁紧螺母三;22、弹簧;23、胶圈仿形槽;24、电缸;25、支板;26、滑轨;27、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8.请参阅图1-图6所示,一种压装胶圈治具,包括支板25;所述支板25表面固接有滑轨26;所述滑轨26内滑动连接有托板27;所述托板27上固接有垂向布置的电缸24;所述电缸24输出端固接有治具单元;
39.所述治具单元包括下治具底板1以及上治具底板4;所述上治具底板4固接在电缸24的输出端;所述下治具底板1垂向设置在上治具底板4的正下方;所述下治具底板1上固接有胶圈仿形块2,且所述上治具底板4的底部开设有胶圈仿形槽23;所述上治具底板4的四周侧壁中部固接有抓取单元,且所述抓取单元用于抓取胶圈仿形块2内的胶圈。
40.具体的,由于现有技术中在采用传统手工方式安装胶圈时,由于胶圈在大力扒开后扣接在连接件上,会导致胶圈安装时不平整,进而不能绝对保证胶圈与连接件的连接紧密,同时,由于胶圈的弹性和柔性,因此在装配时,左右的偏移均会影响胶圈最终与连接件的连接状态,从而影响胶圈的性能,进一步影响连接件的使用;该装置在使用时,采用机械方式代替人工,即通过设置上治具底板4与下治具底板1,在抓取胶圈时,可由操作人员控制电缸24移动,使得上治具底板4与下治具底板1对应,并通过下移抓取单元,使得由人工布置在胶圈仿形块2上的胶圈能够被送入上治具底板4底部的胶圈仿形槽23内,实现对胶圈准确的抓取,同时利用抓取单元抓取胶圈仿形槽23内的胶圈,并扩张胶圈底部,使其更容易扣接在待安装壳体上,取代了人工,减少了劳动力,进而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多角度对胶圈进行扩张,避免在装配过程中,出现不平整的问题,保证了胶圈与连接件的连接紧密。
4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抓取单元包括气缸15;所述气缸15固接在上治具底板4的表面,且其两侧滑动连接有夹爪一11与夹爪二12;所述夹爪一11与夹爪二12对称布置,且分别活动在胶圈仿形槽23两侧。
42.具体的,在具体抓取胶圈仿形块2上的胶圈时,通过气缸15控制夹爪一11与夹爪二12相对移动,即相互远离,此时再次操控电缸24带动抓取单元下移,使得夹爪一11与夹爪二12处于胶圈的底部两侧,随后在胶圈弹出胶圈仿形块2后进入胶圈仿形槽23内,利用夹爪一11与夹爪二12扩张胶圈,并在电缸24控制下,带动胶圈同步上升,实现对胶圈的抓取效果,其中夹爪一11与夹爪二12的结构均设置为片状,且其内侧有两端凸起,用于支撑在胶圈的
里侧。
4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气缸15的输出端固接有两组固定座14,两组所述固定座14对称滑动;所述夹爪一11与夹爪二12经螺栓三13分别固接在两组固定座14底部。
44.具体的,气缸15可通过进气控制两组固定座14对称的滑动,即同步靠近或是同步远离,而夹爪一11与夹爪二12均通过螺栓三13分别固接在两组固定座14的底部,因此在两组固定座14相互靠近或是相互远离时,能够带动夹爪一11与夹爪二12相互靠近或是相互远离,如上述,在夹爪一11与夹爪二12位于胶圈底部两侧后,并在胶圈抬升过程中,胶圈能够被推入胶圈仿形槽23内,此时夹爪一11与夹爪二12相互远离,即可撑起胶圈,使其底部扩张,便于将胶圈扣在待安装的待安装壳体上。
4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下治具底板1表面的胶圈仿形块2为间断布置,且相邻胶圈仿形块2之间布置有弹顶柱。
46.具体的,下治具底板1上间断的胶圈仿形块2之间留有空隙,并在下治具底板1上穿孔,将弹顶柱放置在穿孔内,同时安装弹顶柱,在夹爪一11与夹爪二12移动至胶圈两侧时,弹顶柱被外接气缸15顶起,并顶推胶圈上下移动,使其落入上治具底板4内的胶圈仿形槽23内。
4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治具底板4的表面固接有顶推单元,且所述顶推单元包括支撑块6;所述支撑块6中部贯穿连接有螺栓一7,且所述螺栓一7的顶部经锁紧螺母二9固定;所述支撑块6两侧经螺栓二8固定在上治具底板4表面;所述上治具底板4的表面对应于螺栓一7设置有锁紧螺母一5;所述螺栓一7的底部延伸至下治具底板1底部的胶圈仿形槽23中;所述支撑块6设置为u型结构;所述螺栓一7上套接有弹簧22,且所述弹簧22的两端处于支撑块6与上治具底板4之间。
48.具体的,在胶圈受到夹爪一11与夹爪二12的抓取扩张后,电缸24带动抓取单元、顶推单元以及上治具底板4一同移动至待安装壳体上方,随后电缸24再控制抓取单元、顶推单元以及上治具底板4下移至待安装壳体的表面,并使得胶圈被放置在待安装壳体表面,随后槽孔气缸15,使得夹爪一11与夹爪二12分离,使得胶圈从夹爪一11与夹爪二12内撤离,此时支撑块6中部贯穿的螺栓,在弹簧22的作用下,会推动胶圈从上治具仿形槽内脱离,并令其垂落在待安装壳体表面,至此,整个胶圈的抓取放置过程结束,即可等待下一步的压装;其中,螺栓一7的上端设有螺纹,且与锁紧螺母二9配合,螺栓一7的下端设有螺纹,且与锁紧螺母一5配合,螺栓一7的中间部分为光杆,弹簧22穿过螺栓一7,且一端卡在支撑块6的内侧,另一端卡在上治具底板4的上表面,当胶圈被抓入上治具底板4底部的上治具仿形槽内时,螺栓一7被推动带动锁紧螺母二9向上移动,当夹爪一11放松后,胶圈放在零件上,螺栓一7带动锁紧螺母二9以及锁紧螺母一5在弹簧22的推动下向下移动,直至锁紧螺母二9卡在支撑块6的上端,起到行程档位作用,同理,锁紧螺母一5卡在上治具底板4上,避免弹簧22无限制的伸长,起到顶推胶圈的目的。
4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治具底板4的底部四角固接有固定销10,且所述下治具底板1的表面四角对应设有孔;所述固定销10与孔贯穿配合。
5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治具底板4的表面经导柱16固接有上固定板17,且所述上固定板17的表面对应于导柱16固接有固定底座18;所述导柱16与固定底
座18经锁紧螺母三19固定。
51.一种压装胶圈治具抓取胶圈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2.s1:首先将胶圈放置在下治具底板1上的胶圈仿形块2上;
53.s2:操控电缸24带动抓取单元下移至胶圈仿形块2位置;
54.s3:操控气缸15带动夹爪一11与夹爪二12分离,并继续下移至胶圈正上方;
55.s4:下治具底板1上的弹顶柱顶起,并带动胶圈填入胶圈仿形槽23内;
56.s5:气缸15回收带动夹爪一11与夹爪二12相向收紧,将胶圈底部内侧夹紧;
57.s6:操控电缸24抬升,胶圈随夹爪一11与夹爪二12同步抬升,同时夹爪一11与夹爪二12相对移动,对胶圈底边外扒;
58.s7:驱动电缸24及其底部的上治具底板4平移在滑轨26上,直至移动至待安装壳体正上方;
59.s8:再次驱动电缸24,使其输出端驱动上治具底板4下移至待安装壳体表面,此时操控气缸15使夹爪一11与夹爪二12分离;
60.s9:胶圈从抓取单元两侧撤离,并在弹簧22作用下,向下顶推与胶圈仿形槽23脱离;
61.s10:胶圈垂落在待安装壳体表面,等待下一步压装。
62.工作原理:由于现有技术中在采用传统手工方式安装胶圈时,由于胶圈在大力扒开后扣接在连接件上,会导致胶圈安装时不平整,进而不能绝对保证胶圈与连接件的连接紧密,同时,由于胶圈的弹性和柔性,因此在装配时,左右的偏移均会影响胶圈最终与连接件的连接状态,从而影响胶圈的性能,进一步影响连接件的使用;该装置在使用时,采用机械方式代替人工,即通过设置上治具底板4与下治具底板1,在抓取胶圈时,可由操作人员控制电缸24移动,使得上治具底板4与下治具底板1对应,并通过下移抓取单元,使得由人工布置在胶圈仿形块2上的胶圈能够被送入上治具底板4底部的胶圈仿形槽23内,实现对胶圈准确的抓取,同时利用抓取单元抓取胶圈仿形槽23内的胶圈,并扩张胶圈底部,使其更容易扣接在待安装壳体上,取代了人工,减少了劳动力,进而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多角度对胶圈进行扩张,避免在装配过程中,出现不平整的问题,保证了胶圈与连接件的连接紧密;其中,在具体抓取胶圈仿形块2上的胶圈时,通过气缸15控制夹爪一11与夹爪二12相对移动,即相互远离,此时再次槽孔电缸24带动抓取单元下移,使得夹爪一11与夹爪二12处于胶圈的底部两侧,随后在胶圈弹出胶圈仿形块2后进入胶圈仿形槽23内,利用夹爪一11与夹爪二12扩张胶圈,并在电缸24控制下,带动胶圈同步上升,实现对胶圈的抓取效果,其中夹爪一11与夹爪二12的结构均设置为片状,且其内侧有两端凸起,用于支撑在胶圈的里侧;其中,下治具底板1上间断的胶圈仿形块2之间留有空隙,并在下治具底板1上穿孔,将弹顶柱放置在穿孔内,同时安装弹顶柱,在夹爪一11与夹爪二12移动至胶圈两侧时,弹顶柱被外接气缸15顶起,并顶推胶圈上下移动,使其落入上治具底板4内的胶圈仿形槽23内;
63.最终,在胶圈受到夹爪一11与夹爪二12的抓取扩张后,电缸24带动抓取单元、顶推单元以及上治具底板4一同移动至待安装壳体上方,随后电缸24再控制抓取单元、顶推单元以及上治具底板4下移至待安装壳体的表面,并使得胶圈被放置在待安装壳体表面,随后槽孔气缸15,使得夹爪一11与夹爪二12分离,使得胶圈从夹爪一11与夹爪二12内撤离,此时支撑块6中部贯穿的螺栓,在弹簧22的作用下,会推动胶圈从上治具仿形槽内脱离,并令其垂
落在待安装壳体表面,至此,整个胶圈的抓取放置过程结束,即可等待下一步的压装。
6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6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