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润滑模具导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80397发布日期:2023-04-20 07:59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润滑模具导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模具,尤其涉及一种自润滑模具导柱。


背景技术:

1、现有专利(公开号:202023328078.6)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的模具导柱,涉及模具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柱体,所述底座与所述柱体螺纹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盲孔,所述底座的周向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柱体包括导柱、导杆、定位销和若干导片,所述导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导柱的上表面,所述导片的表面开设有贯穿孔,通过所述导杆穿过所述贯穿孔来实现所述导片与所述导杆之间的固定,所述导杆的顶部设置有圆柱形限位块,所述导柱的周向面上开设有与所述通孔直径相同的限位孔。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模具导柱多为单一的圆柱体结构,当发生导柱发生损坏时更换导柱比较麻烦的问题。

2、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模具导柱在套管的内部进行移动时,由于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容易使导柱发生损坏;2、模具导柱在面对冲击力较强的冲压结构时往往会因为冲击力巨大导致自身损伤,并且这种损伤不可以逆转,只能进行更换,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

3、为此我们亟需提供一种自润滑模具导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自润滑模具导柱,该自润滑模具导柱中设置辅助滑动机构,在滑动机构中设置装置槽,在装置槽的内部设置滑动球,当导柱本体在套管的内部移动时,可以对滑动球进行挤压,滑动球可以对弧形接触块,弧形接触块对接触弹簧进行挤压,可以使滑动球在装置槽的内部滑动,可以使导柱本体能够更加顺畅地在套管的内部进行滑动,减少了导柱本体滑动时的摩擦力,从而减少了摩擦损耗,通过从进润滑油开口加入润滑油,润滑油经过转接孔、输送孔与分流孔,然后通过出润滑油开口输送到橡胶圈的外壁上面,可以减少导柱本体在运动时的摩擦,进而延长了导柱的使用寿命,该自润滑模具导柱设置缓冲机构,当导柱本体向下移动时,连接柱上的缓冲板对缓冲弹簧进行挤压,能够有效降低导柱本体的冲击力,减少导柱本体的损伤,从而延长了导柱本体的使用寿命,解决了对冲击力较强的冲压结构中往往会因为冲击力巨大导致自身的损伤。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自润滑模具导柱,包括导柱本体,所述导柱本体的柱身固定套设有橡胶圈,所述导柱本体的两侧设置有辅助滑动机构,所述导柱本体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套管;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圈可以对导柱本体进行防护,辅助滑动机构可以减少导柱本体与套管之间的摩擦力,缓冲机构可以对导柱本体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可以减少导柱本体所受到的伤害。

5、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框,所述缓冲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板,所述缓冲框的内顶面固定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缓冲板;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缓冲板可以对缓冲弹簧进行挤压,缓冲弹簧的反作用力可以对缓冲板的挤压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

7、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贯穿连接板通至连接板的下端,所述连接柱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固定设置在套管的内底面;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导柱本体向下移动时,连接柱可以对缓冲板进行挤压,底板用于对连接柱进行支撑。

9、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滑动机构包括装置槽,所述装置槽的内壁一侧固定设置有接触弹簧;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装置槽内部的接触弹簧被挤压可以使滑动球向装置槽的内部移动。

11、进一步地,所述接触弹簧的末端固定设置有弧形接触块,所述弧形接触块的一侧活动设置有滑动球;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导柱本体在套管的内部进行移动时,滑动球被挤压可以对弧形接触块进行挤压,进而可以对接触弹簧进行挤压。

13、进一步地,所述导柱本体的柱身靠上端固定套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两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导柱本体的上端靠中间开设有中心开孔;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孔用于对该模具导柱进行固定,中心开孔可以与模具的部件进行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导柱本体的前端开设有进润滑油开口,所述导柱本体的内部开设有转接孔,所述导柱本体的内部开设有两个输送孔;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润滑油可以从进润滑油开口进入到导柱本体的内部,然后通过转接孔进入到输送孔的内部。

17、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圈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分流孔,所述橡胶圈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出润滑油开口;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润滑油通过输送孔进入到分流孔,然后通过出润滑油开口流到橡胶圈的外壁上面,可以起到很好的润滑作用。

1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润滑模具导柱,该自润滑模具导柱中设置辅助滑动机构,在滑动机构中设置装置槽,在装置槽的内部设置滑动球,当导柱本体在套管的内部移动时,可以对滑动球进行挤压,滑动球可以对弧形接触块,弧形接触块对接触弹簧进行挤压,可以使滑动球在装置槽的内部滑动,可以使导柱本体能够更加顺畅地在套管的内部进行滑动,减少了导柱本体滑动时的摩擦力,从而减少了摩擦损耗。

21、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润滑模具导柱,该自润滑模具导柱通过从进润滑油开口加入润滑油,润滑油经过转接孔、输送孔与分流孔,然后通过出润滑油开口输送到橡胶圈的外壁上面,可以减少导柱本体在运动时的摩擦,进而延长了导柱的使用寿命。

22、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润滑模具导柱,该自润滑模具导柱设置缓冲机构,当导柱本体向下移动时,连接柱上的缓冲板对缓冲弹簧进行挤压,能够有效降低导柱本体的冲击力,减少导柱本体的损伤,从而延长了导柱本体的使用寿命,解决了对冲击力较强的冲压结构中往往会因为冲击力巨大导致自身的损伤。



技术特征:

1.一种自润滑模具导柱,包括导柱本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本体(4)的柱身固定套设有橡胶圈(6),所述导柱本体(4)的两侧设置有辅助滑动机构(9),所述导柱本体(4)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缓冲机构(8),所述缓冲机构(8)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套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模具导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8)包括缓冲框(804),所述缓冲框(804)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板(801),所述缓冲框(804)的内顶面固定设置有缓冲弹簧(805),所述缓冲弹簧(805)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缓冲板(8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润滑模具导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806)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柱(802),所述连接柱(802)贯穿连接板(801)通至连接板(801)的下端,所述连接柱(802)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底板(803),所述底板(803)固定设置在套管(7)的内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模具导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滑动机构(9)包括装置槽(901),所述装置槽(901)的内壁一侧固定设置有接触弹簧(9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润滑模具导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弹簧(903)的末端固定设置有弧形接触块(904),所述弧形接触块(904)的一侧活动设置有滑动球(9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模具导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本体(4)的柱身靠上端固定套设有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的上端两侧开设有安装孔(3),所述导柱本体(4)的上端靠中间开设有中心开孔(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模具导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本体(4)的前端开设有进润滑油开口(5),所述导柱本体(4)的内部开设有转接孔(10),所述导柱本体(4)的内部开设有两个输送孔(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模具导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6)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分流孔(12),所述橡胶圈(6)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出润滑油开口(1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润滑模具导柱,包括导柱本体,所述导柱本体的柱身固定套设有橡胶圈,所述导柱本体的两侧设置有辅助滑动机构,所述导柱本体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套管。本技术中,该自润滑模具导柱中设置辅助滑动机构,在滑动机构中设置装置槽,在装置槽的内部设置滑动球,当导柱本体在套管的内部移动时,可以对滑动球进行挤压,滑动球可以对弧形接触块,弧形接触块对接触弹簧进行挤压,可以使滑动球在装置槽的内部滑动,可以使导柱本体能够更加顺畅地在套管的内部进行滑动,减少了导柱本体滑动时的摩擦力,从而减少了摩擦损耗。

技术研发人员:胡迎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市村钢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