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锻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86375发布日期:2023-08-10 00:16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合金锻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锻压,尤其是涉及一种铝合金锻压模具。


背景技术:

1、锻压是锻造和冲压的合成,是利用锻压机械的锤头、砧块、冲头或者模具对坯料施加压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成型加工方法。因此,模具是锻压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用具,模具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坯料的锻压效果。

2、现有技术中,在锻压生产如图1和图2所示的铝合金锻件时,由于该锻件呈蘑菇状,包括同轴心线一体连接的上帽部和下杆部,上帽部的外径大于下杆部的外径,因此生产该锻件的模具的主要结构如图3所示,该模具上设置有产品成型腔,产品成型腔包括杆部成型腔和帽部成型腔,在锻压生产时,将加热完成的(约480摄氏度)的铝合金锻件坯料或者圆棒插入至杆部成型腔后,启动压机对坯料下压,使得坯料在压力的作用下,首先向杆部成型腔变形,杆部成型腔内充满坯料后,增大锻压压力,使得坯料继续向水平方向变形,使得坯料水平方向部位填充帽部成型腔,从而完成锻压。

3、但是上述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帽部成型腔的腔体深度浅,早锻压过程中,坯料容易溢出帽部成型腔,在腔体外部形成多余部分,因此,在锻压完成后还需要对多余部分进行切割,不仅造成了原材料的浪费,增加锻压成本,而影响了产品的成型效率,降低了产品的成型精度。

4、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铝合金锻压模具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减少材料浪费、提高锻压精度和成型质量并提高加工效率的铝合金锻压模具。

2、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铝合金锻压模具,包括:

3、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型腔,所述第一型腔包括杆部成型腔;

4、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模具本体的顶面,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第二型腔,所述第二型腔为通孔状且设置于所述盖板周向外缘的内侧,所述第一型腔与所述第二型腔组合形成产品成型腔。

5、优选的,为了方便模具成型,还包括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设置于所述模具本体和所述盖板之间,所述紧固组件通过所述紧固组件与所述盖板可拆卸连接。

6、优选的,为了实现盖板与模具本体的可拆卸连接,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螺栓,所述盖板通过所述螺栓与所述模具本体可拆卸连接。

7、优选的,为了保证盖板与模具本体的连接强度,所述紧固组件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紧固组件沿所述第二型腔的周向均匀分布。

8、优选的,为了实现模具本体与盖板之间的快速可拆卸连接,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紧固插销,所述模具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插孔,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通过所述紧固插销与所述第二插孔插接配合。

9、优选的,为了保证模具本体与盖板的连接强度,所述第二插孔的轴心线沿垂直于盖板的厚度方向延伸。

10、优选的,为了方便盖板与模具本体的连接,所述盖板与所述模具本体相邻的一面设置有对接凸起,所述第二插孔设置于所述对接凸起上。

11、优选的,为了方便盖板与模具本体的装配连接,所述紧固插销设置有四个,分别成对设置于所述模具本体周向外缘正对的两侧,位于所述模具本体周向外缘同一侧的紧固插销通过连杆固定连接。

12、优选的,为了保证模具本体与盖板的精准连接,所述模具本体的顶面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型腔的开口设置于所述定位凸起上,所述定位凸起的周向外缘与所述第二型腔的周向内壁密封贴合。

13、优选的,为了减少成型材料用量,同时方便取出锻压后的产品,所述第二型腔的周向内壁设置有支撑凸环,所述支撑凸环的底面与所述定位凸起的顶面密封贴合。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铝合金锻压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盖板上的第二型腔与模具本体上的第一型腔组合形成产品成型腔,方便坯料锻压成型的同时,利用盖板防止锻压时坯料外溢,避免材料浪费,且无需再进行切割,提高加工效率,此外,锻压时坯料受挤压后在产品成型腔内受挤压成型,提高了产品的致密度和成型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铝合金锻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锻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设置于所述模具本体(200)和所述盖板(300)之间,所述紧固组件通过所述紧固组件与所述盖板(300)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合金锻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螺栓(400),所述盖板(300)通过所述螺栓(400)与所述模具本体(200)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合金锻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紧固组件沿所述第二型腔(301)的周向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合金锻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紧固插销(500),所述模具本体(200)上设置有第一插孔(202),所述盖板(300)上设置有第二插孔(302),所述第一插孔(202)通过所述紧固插销(500)与所述第二插孔(302)插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合金锻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孔(302)的轴心线沿垂直于盖板(300)的厚度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合金锻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00)与所述模具本体(200)相邻的一面设置有对接凸起(303),所述第二插孔(302)设置于所述对接凸起(303)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铝合金锻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插销(500)设置有四个,分别成对设置于所述模具本体(200)周向外缘正对的两侧,位于所述模具本体(200)周向外缘同一侧的紧固插销(500)通过连杆(600)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铝合金锻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200)的顶面设置有定位凸起(203),所述第一型腔(201)的开口设置于所述定位凸起(203)上,所述定位凸起(203)的周向外缘与所述第二型腔(301)的周向内壁密封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铝合金锻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型腔(301)的周向内壁设置有支撑凸环(304),所述支撑凸环(304)的底面与所述定位凸起(203)的顶面密封贴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合金锻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型腔,第一型腔包括杆部成型腔;盖板,盖板设置于模具本体的顶面,盖板上设置有第二型腔,第二型腔为通孔状且设置于盖板周向外缘的内侧,第一型腔与第二型腔组合形成产品成型腔。该铝合金锻压模具通过盖板上的第二型腔与模具本体上的第一型腔组合形成产品成型腔,方便坯料锻压成型的同时,利用盖板防止锻压时坯料外溢,避免材料浪费,且无需再进行切割,提高加工效率,此外,锻压时坯料受挤压后在产品成型腔内受挤压成型,提高了产品的致密度和成型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陆剑锋,吴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一和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