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两端为负角结构零件侧整形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59714发布日期:2023-07-23 05:44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两端为负角结构零件侧整形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零部件成型摸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两端为负角结构零件侧整形的模具。


背景技术:

1、后地板横梁为某车型后地板下属横梁零件,起到支撑、加强后地板强度作用。该零件中间支撑后地板、两端连接着纵梁且为负角结构。该零件的特点除了两端带负角外,还属于细长类零件(长*宽尺寸为:1712mm*137mm)。

2、请参见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车辆后地板横梁成型的流程示意图。

3、后地板横梁一侧整形翻孔模的模具形式为铸造模,其结构包括模具本体及侧整形、翻孔两套装置。模具本体即为上模座(图中未示出)和下模座2’,图1中示出了下模座2’,侧整形、翻孔等装置部件安装在下模座2’的模具本体上。生产过程中,整套模具安装在压力机上,上模座及其部件下行运动,侧压料芯压紧零件后驱动下模侧整形斜楔同步侧整形零件端头,使其塑性变形达到生产焊装所需的结构形状。

4、现有技术通常在下模座2’上设计两套侧整形模腔:第一侧整形模腔21’和第二侧整形模腔22’,分别对后地板横梁1’的两端进行侧整形,每端对应一套侧整形模腔,在侧整形好第一端部11’后,需将后地板横梁1’旋转180度把第二端部12’放入第二侧整形模腔内,图1中箭头表示后地板横梁1’掉头方向,如此压机及模具动作两次方可获得所需的结构形状零件。

5、现有技术生产方式中,因零件较为细长,在生产过程中零件有63%飘出模具型腔及压机外,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从操作的角度来看,在侧整形好一端后,需将零件旋转180度把另一端放入第二套侧整形模腔内,如此压机及模具动作两次才能获得所需的结构形状零件也比较繁琐,对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有较大考验。

6、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合模能够同时对零件两端负角结构侧整形的模具。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两端为负角结构零件侧整形的模具,包括以下部件:

3、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以及两个侧压料芯单元,两个所述侧压料芯单元分别位于所述上模座沿纵向的两端;所述侧压料芯单元具有固定于所述上模座的插刀,所述插刀的内侧壁具有第一驱动面;所述侧压料芯单元还包括侧压料芯和料芯复位部件,所述侧压料芯位于同侧所述插刀内侧并且能够相对所述上模座沿纵向往复移动,所述侧压料芯具有开口朝下的型腔,所述侧压料芯的侧壁还具有第二斜面;所述料芯复位部件用于在所述模具脱模时驱动所述侧压料芯纵向移动至初始工作位置;其中所述纵向为零件的长度方向;

4、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两端设置有支撑凸模,所述下模座沿纵向的两端均设有侧整斜楔单元,所述侧整斜楔单元包括侧整斜楔和斜楔复位部件,所述侧整斜楔能够相对所述下模座沿纵向往复移动,所述侧整斜楔的外侧具有第一斜面,所述侧整斜楔的内侧具有第二驱动面,所述斜楔复位部件用于在所述模具脱模时驱动所述侧整斜楔移动至初始安装位置;

5、在所述上模组件和所述下模组件合模过程中,所述第一驱动面先与所述第一斜面接触以驱动所述侧整斜楔朝向所述零件运动至第一预定位置,然后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二驱动面抵靠以驱动所述侧压料芯纵向向内移动,最终所述型腔与所述支撑凸模配合成型所述零件的负角结构;

6、在所述上模组件和所述下模组件脱离过程中,在所述料芯复位部件的作用下所述侧压料芯纵向外移复位,在所述斜楔复位部件的作用下所述侧整斜楔纵向外移复位。

7、本发明中模具组件的中设置有两组相互配合的侧整斜楔单元和侧压料芯单元,能够对零件沿长度方向两端的负角结构进行成型,这样一次合模即可实现零件两端负角结构的成型,简化了成型工艺以及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并且成型后侧压料芯先沿纵向与零件脱离,方便脱模。

8、可选地,所述侧整斜楔单元包括侧整镶块,所述侧整镶块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侧整斜楔的内侧壁,所述第二驱动面设置于所述侧整镶块。

9、可选地,所述侧整镶块朝向零件的表面局部凸出以形成配合面,用于与零件的端部抵靠。

10、可选地,所述侧压料芯单元还设置有料芯导向组件,所述料芯导向组件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其中一者设置于所述侧压料芯,另一者设置于所述上模座,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一滑块配合以对所述侧压料芯进行纵向移动导向。

11、可选地,所述侧压料芯沿纵向延伸的两侧壁均凸出有导向板,所述第一滑块为所述导向板,所述上模座与两所述导向板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可拆卸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上模座的内侧壁形成所述第一滑槽。

12、可选地,所述上模座具有相对设置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侧压料芯往复移动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并且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均能够与所述侧压料芯的两侧弹性抵靠以约束所述侧压料芯沿纵向向两侧运动的最大位移。

13、可选地,所述侧整斜楔的外侧壁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斜面下端的第一竖直面,所述插刀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面上端的第二竖直面,在合模过程中所述第一竖直面和所述第二竖直面能够竖直导向配合。

14、可选地,还包括下驱动插刀,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侧整斜楔的外侧壁,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一竖直面设置于所述下驱动插刀。

15、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面为斜面;

16、或者/和,所述第二驱动面为斜面;

17、或者/和,还包括斜楔限位部件,安装于所述下模座并且位于所述侧整斜楔的外侧,用于限制所述侧整斜楔向外的最大位移;

18、或者/和,所述斜楔复位部件包括纵向布置的伸缩缸,在合模过程中,所述伸缩缸被压缩;

19、或者/和,所述料芯复位部件包括纵向布置的弹簧组件,在合模过程中,所述弹簧组件被拉伸或压缩;

20、可选地,所述侧整斜楔单元还包括斜楔导向组件,所述斜楔导向组件包括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槽和所述第二滑块其中一者设置于所述侧整斜楔,另一者设置于所述下模座,所述第二滑槽和所述第二滑块配合以对所述侧整斜楔进行纵向移动导向。

21、可选地,所述第二滑槽为v型滑槽,所述第二滑块为与所述v型滑槽配合的v型导块。

22、可选地,每一所述侧压料芯沿纵向延伸的两侧壁均具有往外延伸的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具有朝上隆起的弧形凸面,所述侧整斜楔单元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下模座的两个导板,所述两个导板分居于所述支撑凸模两侧,当所述侧压料芯在下降过程中,所述弧形凸面逐渐被限制于所述导板下方且二者能够沿纵向相对滑动。

23、可选地,所述限位凸块具有相向延伸的横壁,所述横壁设置有所述弧形凸面。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两端为负角结构零件侧整形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两端为负角结构零件侧整形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整斜楔单元包括侧整镶块,所述侧整镶块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侧整斜楔的内侧壁,所述第二驱动面设置于所述侧整镶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两端为负角结构零件侧整形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整镶块朝向零件的表面局部凸出以形成配合面,用于与零件的端部抵靠。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两端为负角结构零件侧整形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压料芯单元还设置有料芯导向组件,所述料芯导向组件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其中一者设置于所述侧压料芯,另一者设置于所述上模座,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一滑块配合以对所述侧压料芯进行纵向移动导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两端为负角结构零件侧整形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压料芯沿纵向延伸的两侧壁均凸出有导向板,所述第一滑块为所述导向板,所述上模座与两所述导向板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可拆卸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上模座的内侧壁形成所述第一滑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两端为负角结构零件侧整形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具有相对设置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侧压料芯往复移动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并且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均能够与所述侧压料芯的两侧弹性抵靠以约束所述侧压料芯沿纵向向两侧运动的最大位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两端为负角结构零件侧整形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整斜楔的外侧壁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斜面下端的第一竖直面,所述插刀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面上端的第二竖直面,在合模过程中所述第一竖直面和所述第二竖直面能够竖直导向配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两端为负角结构零件侧整形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驱动插刀,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侧整斜楔的外侧壁,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一竖直面设置于所述下驱动插刀。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两端为负角结构零件侧整形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面为斜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两端为负角结构零件侧整形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整斜楔单元还包括斜楔导向组件,所述斜楔导向组件包括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槽和所述第二滑块其中一者设置于所述侧整斜楔,另一者设置于所述下模座,所述第二滑槽和所述第二滑块配合以对所述侧整斜楔进行纵向移动导向。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两端为负角结构零件侧整形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为v型滑槽,所述第二滑块为与所述v型滑槽配合的v型导块。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两端为负角结构零件侧整形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侧压料芯沿纵向延伸的两侧壁均具有往外延伸的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具有朝上隆起的弧形凸面,所述侧整斜楔单元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下模座的两个导板,所述两个导板分居于所述支撑凸模两侧,当所述侧压料芯在下降过程中,所述弧形凸面逐渐被限制于所述导板下方且二者能够沿纵向相对滑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两端为负角结构零件侧整形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块具有相向延伸的横壁,所述横壁设置有所述弧形凸面。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两端为负角结构零件侧整形的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其中本发明中模具组件的中设置有两组相互配合的侧整斜楔单元和侧压料芯单元,能够对零件沿长度方向两端的负角结构进行成型,这样一次合模即可实现零件两端负角结构的成型,简化了成型工艺以及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并且成型后侧压料芯先沿纵向与零件脱离,方便脱模。

技术研发人员:黄罴,覃锦云,周向阳,杜贤明,莫声明,李建强,吕毅,韦清云,许翔,吴生宇,陈文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