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压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58386发布日期:2023-08-06 18:38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压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双面压印装置。


背景技术:

1、金属制品行业包括结构性金属制品制造、金属工具制造、集装箱及金属包装容器制造、不锈钢及类似日用金属制品制造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金属制品在工业、农业以及人们的生活各个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也给社会创造越来越大的价值。金属制品加工时,压印是常见的加工手段。

2、然而在对金属制品进行压印时,多是采用压印模具挤压金属制品从而将形状压印在金属制品的表面,但此方式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压印模具与金属制品之间长时间处于硬摩擦的状态,不仅容易导致压印模具因磨损而导致压印模具表面出现变形的情况,且增加压印时的难度,同时增加了压印时的难度,使得压印装置难以保障金属制品压印后的质量,且大大降低了压印装置的使用寿命。

3、现有的压印装置一般为上压面向下移动对下压面进行压印,上压面接触到的加工件面因受力大,压印效果好,但下压面因被动受力往往容易导致压印出来的花纹等效果不明显,使得加工件两面压印效果有偏差,从而影响产品的整体质量。

4、因此,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过动力机构可使两块所述加热板和两块所述压印板分工且有序地对工件先进行加热来降低工件的硬度以便两块所述压印板对加工后的工件进行压印操作,以便于两块所述压印板能够更容易地对工件进行压印操作的一种双面压印装置是本发明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压印装置一般为上压面向下移动对下压面进行压印,上压面接触到的加工件面因受力大,压印效果好,但下压面因被动受力往往容易导致压印出来的花纹等效果不明显,使得加工件两面压印效果有偏差,从而影响产品的整体质量的问题,从而提供了一种在使用过程中过动力机构可使两块所述加热板和两块所述压印板分工且有序地对工件先进行加热来降低工件的硬度以便两块所述压印板对加工后的工件进行压印操作,以便于两块所述压印板能够更容易地对工件进行压印操作的一种双面压印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面压印装置,所述双面压印装置包括:底座、压印板和加热板;

3、所述底座的上方水平且可升降地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下表面间隔且竖直设置固定设置有用于对工件待加工的两侧面进行加热的加热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水平且可移动地设置有能够分别朝向工件待加工的两侧面移动的两块压印板,且两块所述压印板通过动力机构与所述固定板传动连接在一起,以使两块所述压印板能够与两块所述加热板交替式分别朝向工件待加工的两侧面移动,以先后对工件进行加热和压印操作,两块所述压印板的相向面分别固定设置有相互适配的压印凹模和压印凸模。

4、优选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转盘、推头、升降块和;其中,

5、位于所述固定板两侧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间隔且竖直固定设置有支架,且每个支架的端部均间隔且水平可转动地设置有转盘,且每个转盘的圆周曲面上均通过固定杆固定有能够将其对应的所述压印板向工件的待加工面移动的推头,所述升降块水平且可升降地固定设置在工件的正上方,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升降块上,每个所述转盘均铰接设置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升降块上。

6、优选地,该双面压印装置还包括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第一永磁铁块、第二永磁铁块、套杆和复位弹簧;其中,

7、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部分凹陷形成用于装配复位机构的两条装配凹槽,且每条装配凹槽内均水平固定设置有一根套杆,每根套杆上均可滑动式地套装有第一永磁铁块,所述套杆远离工件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能够将第一永磁铁块吸附在其表面上的第二永磁铁块,所述套杆的另一端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永磁铁块上和装配凹槽上,两块所述压印板的底部分别固定设置在两块所述第一永磁铁块上。

8、优选地,每块所述压印板均为楔形块结构,与所述推头接触的其倾斜面部分凹陷形成与所述推头相适配的导向凹槽,所述推头的底部部分伸入至所述导向凹槽内。

9、优选地,该双面印压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块沿竖直方向升降的气缸;其中,

10、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竖直固定设置有立板,所述立板的顶部竖直固定设置有至少一根气缸,呈竖直设置的其活塞杆的自由端固定在所述升降块上。

11、优选地,所述立板的顶部竖直固定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底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所述升降块和所述固定板分别竖直贯穿设置有供所述导向杆穿过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穿过该导向孔。

12、优选地,该双面压印装置还包括用于对工件进行限位的限位件;其中,

13、位于两块所述压印板的相邻端分别部分向内凹陷形成与用于收纳所述限位件的收纳凹槽,且两块所述限位件相向面的两端分别向外凸出形成有与其一体成型的限位凸块,以对工件的拐角进行限位,每条所述收纳凹槽的底端间隔且竖直固定设置有至少两条支撑弹簧,每块所述限位件的底端分别部分伸入至与其对应的所述收纳凹槽内并固定在所述支撑弹簧上。

14、优选地,每块所述加热板朝向工件待加工面的一侧均均匀固定设置有多根加热电阻丝。

1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双面压印装置在使用时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动力机构可使两块所述加热板和两块所述压印板分工且有序地对工件先进行加热来降低工件的硬度以便两块所述压印板对加工后的工件进行压印操作,以便于两块所述压印板能够更容易地对工件进行压印操作。

16、通过采用两块所述压印板同时对工件施加相同的压力以实现双面压印,提高了压印效率,同时也克服了传统的压印设备多为上压面向下移动对下压面进行压印,上压面接触到的加工件面因受力大,压印效果好,但下压面因被动受力往往容易导致压印出来的花纹等效果不明显,使得加工件两面压印效果有偏差,从而影响产品的整体质量的问题。

17、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而且本发明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面压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压印装置包括:底座(1)、压印板(2)和加热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压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7)包括:转盘(701)、推头(702)、升降块(703)和(704);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压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双面压印装置还包括复位机构(9),所述复位机构(9)包括:第一永磁铁块(901)、第二永磁铁块(902)、套杆(903)和复位弹簧(904);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压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压印板(2)均为楔形块结构,与所述推头(702)接触的其倾斜面部分凹陷形成与所述推头(702)相适配的导向凹槽(14),所述推头(702)的底部部分伸入至所述导向凹槽(14)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压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双面印压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块(703)沿竖直方向升降的气缸(10);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面压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13)的顶部竖直固定设置有导向杆(11),所述导向杆(11)的底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上,所述升降块(703)和所述固定板(3)分别竖直贯穿设置有供所述导向杆(11)穿过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11)穿过该导向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压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双面压印装置还包括用于对工件进行限位的限位件(5);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压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加热板(4)朝向工件待加工面的一侧均均匀固定设置有多根加热电阻丝(6)。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面压印装置,包括:底座、压印板和加热板;底座的上方水平且可升降地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下表面间隔且竖直设置固定设置有用于对工件待加工的两侧面进行加热的加热板,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能够分别朝向工件待加工的两侧面移动的两块压印板,两块压印板通过动力机构与固定板传动连接在一起,以使两块压印板能够与两块加热板交替式分别朝向工件待加工的两侧面移动,以先后对工件进行加热和压印操作,该双面压印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上压面向下移动对下压面进行压印,上压面接触到的加工件面因受力大,压印效果好,下压面因被动受力往往容易导致压印出来的花纹等效果不明显,使得加工件两面压印效果有偏差,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冯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吉诚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