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XM-19反应器轴锻件锻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96767发布日期:2023-09-19 23:28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FXM-19反应器轴锻件锻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特殊钢锻造,具体涉及一种fxm-19反应器轴锻件锻造工艺,该工艺适用于表面极易开裂、长度不低于10米的特殊钢锻造。


背景技术:

1、fxm-19钢为高合金奥氏体不锈钢,其化学成分组成为:c≤0.06%,si≤1.0%,mn:4.0%~6.0%,p≤0.035%,s≤0.02%,cr:20.5%~23.5%,mo:1.5%~3.0%,ni:11.5%~13.5%,v:0.1%~0.3%,n:0.2%~0.4%,nb:0.01%~0.3%,al≤0.03%。

2、fxm-19反应器轴锻件的直径为230mm,长度为11米,属于高合金细长棒类锻件,锻造难度大,表面极易开裂,又长度较长,锻后晶粒度不低于5级,更加增加了该产品的锻造难度。目前,在锻造企业锻造该产品时,经常出现锻造表面开裂报废或锻后晶粒度不合格现象,致使该产品成为行业内锻造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解决fxm-19反应器轴锻件锻造开裂报废及晶粒度不合格问题的fxm-19反应器轴锻件锻造工艺,以解决fxm-19反应器轴锻件类产品锻造难题。

2、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fxm-19反应器轴锻件锻造工艺,锻造工艺按照如下工艺进行:

4、步骤1)、对电渣锭进行表面精整处理,精整要求:电渣锭表面通身打磨处理,将表面裂纹、气孔、麻坑、残渣、结疤的目视可见缺陷清理干净,表面若存在渣沟、接痕或截痕、与基体无平滑过渡的凹坑,需打磨干净,清理深、宽、长比例为1:6:10;

5、步骤2)、对精整后的电渣锭进行加热,加热工艺曲线为:在350℃~400℃温度下保温4小时,后以80℃每小时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220℃,保温6小时,加热炉要求距离精锻机不得超过20米,加热结束后,快速将电渣锭出炉锻造;

6、步骤3)、采用1800吨径向精锻机首次锻造,锻造该产品前,先锻造其他产品,以保证精锻机的上料轨道、操纵机夹爪、锤头为热状态,精锻机锻造频率设定为180次每分钟,锤头选用r280锤头,锻造终锻温度≥960℃,采用欧普士测温枪测温,件温低于960℃立即返炉加热,将锻造完的坯料采用油压机错平锭尾,并利用坯料余热进行热校直,要求弯曲度不得超3mm每米,坯料空冷处理至室温;

7、第1火次先锻造电渣锭的锭尾端至精锻机交接处,锻造3道次,首道次下锤量30mm,其余道次下锤量40-50mm,交接斜台处分3个台阶。冒口端锻造1道次,下锤量30mm。第1火次锻造完,返炉加热,1220℃保温2小时。其余火次,将坯料锻造至工艺规定直径,每道次下锤量40-50mm,锻造完的坯料长度控制在加热炉有效加热长度减去200-300mm范围内,以保证二次锻造时坯料能够装进加热炉且二次锻造用时控制在8分钟之内;

8、步骤4)、采用车床对坯料进行扒皮处理,将表面裂纹扒皮干净,台阶处圆滑过渡;

9、步骤5)、选择1台或2台加热炉对扒皮后的坯料进行加热,加热工艺曲线为:350℃~400℃温度下保温3小时,后以80℃每小时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220℃,保温5小时,加热炉要求距离精锻机不得超过20米,加热结束后,快速将坯料出炉锻造;

10、若选用1台加热炉加热,为保证坯料加热效果,前一支坯料出炉锻造,下一支坯料保温1小时后再出炉锻造;若选用2台加热炉加热,则2台加热炉里的坯料轮流出炉锻造;

11、步骤6)、采用1800吨径向精锻机进行二次锻造,在锻造该产品前,先锻造其他产品,以保证精锻机的上料轨道、操纵机夹爪、锤头为热状态,精锻机锻造频率设定为180次每分钟,锤头选用r180锤头;

12、二次锻造的坯料长度已超加热炉有效加热范围,不能再返炉加热,坯料必须1火次锻造完毕,又件温低裂纹风险加剧,要求精锻机2-3道次8分钟内锻造完毕,前面道次锻打速度大于4米每分钟,最后1道次2-3米每分钟锻造,每道次下锤量30-50mm;

13、步骤7)、锻后坯料空冷处理

14、本发明产生的积极效果如下:

15、1、采用本发明的锻造工艺可有效解决fxm-19反应器轴锻件锻造开裂报废及晶粒度不合格问题。

16、2、本发明的锻造工艺思路,已推广至表面极易开裂、长度不低于10米的特殊钢锻造上应用。



技术特征:

1.一种fxm-19反应器轴锻件锻造工艺,其特征在于:锻造工艺按照如下工艺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fxm-19反应器轴锻件锻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为了尽量避免首次锻造过程中锻件表面出现裂纹,第1火次先锻造电渣锭的锭尾端至精锻机交接处,锻造3道次,首道次下锤量30mm,其余道次下锤量40-50mm,交接斜台处分3个台阶,冒口端锻造1道次,下锤量30mm,第1火次锻造完,返炉加热,1220℃保温2小时,其余火次,将坯料锻造至工艺规定直径,每道次下锤量40-50mm;锻造完的坯料长度控制在加热炉有效加热长度减去200-300mm范围内,以保证二次锻造时坯料能够装进加热炉且二次锻造用时控制在8分钟之内,将锻造完的坯料采用油压机错平锭尾,并利用坯料余热进行热校直,要求弯曲度不得超3mm每米,坯料空冷处理至室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fxm-19反应器轴锻件锻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为了保证二次锻造时锻件有高的始锻温度,若选用1台加热炉对扒皮后的坯料进行加热,前一支坯料出炉锻造,下一支坯料保温1小时后再出炉锻造,若选用2台加热炉对扒皮后的坯料进行加热,则2台加热炉里的坯料轮流出炉锻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fxm-19反应器轴锻件锻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为保证二次锻造1火次锻造完成,首次锻造后,坯料长度控制在加热炉有效加热长度减去200-300mm内,为保证二次锻造1火次完成及锻件质量,二次锻造控制精锻机2-3道次用时8分钟内锻造结束,前面道次锻打速度大于4米每分钟,最后1道次2-3米每分钟锻造,每道次下锤量30-50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特殊钢锻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FXM‑19反应器轴锻件锻造工艺。该工艺通过对原料进行表面精整处理,选择合适的加热炉,设计合理的加热工艺,利用1800吨径向精锻机进行两次锻造,合理设计每一火次变形过程,控制精锻机每道次下锤量和拉打速度,以满足FXM‑19反应器轴锻件表面质量及晶粒度要求。该工艺适用于表面极易开裂、长度不低于10米的特殊钢锻造。

技术研发人员:李占华,雷冲,李玉标,马姣,王文洋,王文,苏弈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中原特钢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