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定位压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25339发布日期:2023-12-09 11:55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定位压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压接,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定位压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横担产品是由芯棒、端部套具、中间套具、硅胶伞裙等配件所组装的。通常横担产品的生产方式主要是依靠人工进行组装压接的,而该方式又经常会出现芯棒和套具组装尺寸不符合要求、芯棒和套具的压接位置偏移等一系列的问题,导致产品质量低下,且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至少提供一种自动定位压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能够提高压接效率和产品质量。

2、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定位压接系统,该系统包括:压接机,用于对位于第一预设压接位置或第二预设压接位置上的产品进行压接;第一定位装置,位于压接机一侧,用于放置待套接产品,且将待套接产品移动至第一预设压接位置;第二定位装置,位于压接机另一侧,用于放置中间套具,且移动中间套具至第一预设压接位置,以将中间套具套接至待套接产品上,且移动套接后的待套接产品至第二预设压接位置;第三定位装置,设置于压接机一侧且位于第一定位装置一侧,用于放置端部套具,且移动端部套具至第二预设压接位置,以将端部套具套接至待套接产品上。

3、其中,第一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底板;第一导轨,设置于第一底板上;第一安装板,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导轨连接;位移组件,设置于第一安装板上,位移组件用于支撑待套接产品且控制待套接产品移动;第一动力组件,设置于第一导轨一端;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一动力组件连接,第一传动组件用于将第一动力组件输出的动力传递至第一安装板,以驱动第一安装板在第一导轨上移动。

4、其中,位移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推板和第二动力组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间隔设置于第一安装板上,推板设置于第二支撑件远离第一支撑件的一侧,推板与第二动力组件连接,第二动力组件用于驱动推板沿着第一支撑件方向移动,以推动待套接产品移动。

5、其中,第二定位装置包括:第二底板;第二导轨,设置于第二底板上;第二安装板,通过第二滑块与第二导轨连接;限位组件,设置于第二安装板上,用于支撑中间套具且控制中间套具移动至预设位置;第三动力组件,设置于第二导轨的一端;第二传动组件,与第三动力组件连接,第二传动组件用于将第三动力组件输出的动力传递至第二安装板,以驱动第二安装板在第二导轨上移动。

6、其中,限位组件包括第三支撑件、挡板和第四动力组件,第三支撑件设置于第二安装板上,第三支撑件用于放置中间套具,挡板设置于第三支撑件的一侧,第四动力组件设置于第三支撑件的另一侧,第四动力组件用于驱动中间套具沿着挡板方向移动,直至中间套具与挡板抵接;和/或,第二定位装置还包括抵接组件,抵接组件设置于第二安装板上,抵接组件用于抵接中间套具远离压接机的一端;和/或,第二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一移动组件,第一移动组件与第二底板的底部连接,第一移动组件用于控制中间套具的高度。

7、其中,第三定位装置包括:第三底板;多级伸缩组件,设置于第三底板上,用于控制端部套具移动至第二预设压接位置;基座,设置于多级伸缩组件上,用于固定端部套具。

8、其中,多级伸缩组件包括一级伸缩组件和二级伸缩组件,一级伸缩组件设置于第三底板上,二级伸缩组件设置于一级伸缩组件上,一级伸缩组件用于控制二级伸缩组件移动,二级伸缩组件用于控制基座移动;和/或,第三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二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设于第三底板底部,第二移动组件用于控制基座移动至第二预设压接位置的高度;和/或,第三定位装置与第一定位装置位于同一底座上。

9、其中,多级伸缩组件包括一级伸缩组件和二级伸缩组件,一级伸缩组件包括:第三导轨、第三安装板、第五动力组件和第三传动组件,第三导轨设置于第三底板上,第三安装板通过第三滑块与第三导轨连接;第五动力组件设置于第三导轨的一端,用于驱动第三安装板在第三导轨上移动;第三传动组件与第五动力组件连接,第三传动组件用于将第五动力组件输出的动力传递至第三安装板;基座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二级伸缩组件包括第四导轨、第五导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基座通过第四滑块与第四导轨连接,第二基座通过第五滑块与第五导轨连接;第一气缸与第一基座连接,第一气缸用于控制第一基座沿第四导轨方向移动;第二气缸与第二基座连接,第二气缸用于控制第二基座沿第五导轨方向移动。

10、其中,在第三定位装置与第一定位装置位于同一底座上时,系统还设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第六导轨,第六导轨通过第六滑块与底座连接;第六动力组件,设置于第六导轨一侧,用于驱动底座在第六导轨上移动,以同步控制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三定位装置移动;第四传动组件,第四传动组件与第六动力组件连接,第四传动组件用于将第六动力组件输出的动力传递至底座。

11、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定位压接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的自动定位压接系统,该方法包括:响应于套接信号,控制待套接产品和中间套具移动至第一预设压接位置进行套接;利用压接机对待套接产品和中间套具进行中部压接,并生成第一压接信号;响应于第一压接信号,控制中部压接后的待套接产品和端部套具移动至第二预设压接位置进行套接;利用压接机对待套接产品和端部套具进行端部压接,并生成第二压接信号;基于接收到的第一压接信号和第二压接信号的次数与预设次数的判断结果,确定待套接产品是否压接完成。

12、其中,响应于套接信号,控制待套接产品和中间套具移动至第一预设压接位置进行套接,包括:响应于套接信号,利用第二定位装置的限位组件控制中间套具移动至预设位置,并利用第二定位装置的第三动力组件将位于预设位置的中间套具移动至第一预设压接位置;控制第一定位装置的第一动力组件将待套接产品向第一预设压接位置移动;利用第一定位装置的位移组件控制待套接产品向中间套具移动,直至中间套具套接在待套接产品中部,并利用第二定位装置放置套接有中间套具的待套接产品。

13、其中,响应于第一压接信号,控制中部压接后的待套接产品和端部套具移动至第二预设压接位置进行套接,包括:响应于第一压接信号,利用第二定位装置的第三动力组件将压接后的待套接产品移动至第二预设压接位置;利用第三定位装置的一级伸缩组件控制二级伸缩组件向第二预设压接位置移动;利用第三定位装置的第一气缸控制第一基座上的端部套具向中部压接后的待套接产品的一端部移动,或利用第三定位装置的第二气缸控制第二基座上的端部套具向中部压接后的待套接产品的一端部移动,直至端部套具套接在中部压接后的待套接产品的一端部上。

14、上述方案,将待套接产品放置在第一定位装置上,将中间套具放置在第二定位装置上,将端部套具放置在第三定位装置上,之后利用第一定位装置将待套接产品移动至第一预设压接位置和第二定位装置将中间套具移动至第一预设压接位置,以将中间套具套接在待套接产品上,并利用压接机将中间套具压接在待套接产品上,在压接完成后,利用第二定位装置将待套接产品移动至第二预设压接位置,利用第三定位装置将端部套具移动至第二预设压接位置,以将端部套具套接在待套接产品上,并利用压接机将端部套具压接在待套接产品上,由此实现了横担产品的自动组装和压接。相较于人工的方式,该自动定位压接系统通过定位装置将待套接产品、中间套具、端部套具准确移动至预设压接位置进行套接和压接,能够提升压接的效率同时保证压接的准确性,进而提升产品的质量。

1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