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工位卧式深孔钻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19865发布日期:2024-02-22 21:23阅读:12来源:国知局
四工位卧式深孔钻机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深孔钻机床设备,特别是属于一种四工位卧式深孔钻机床。


背景技术:

1、目前的深孔钻工件,在进行钻孔工序时,通常是在立式钻孔机中进行加工。但是立式钻孔机一次只能加工一个工件,且只能加工工件上的一个孔,工作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四工位卧式深孔钻机床,可提供四个工位对工件同时进行加工,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发明提供的四工位卧式深孔钻机床,包括外壳、工作台组件和旋转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置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并列分布在外壳的底层;第一腔体的上方设置有开口;第一腔体远离第二腔体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并在开口处设置有挡板;第二腔体远离第一腔体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并在开口处设置有挡板;第三腔体位于第二腔体的上方,第三腔体设置有与第二腔体同侧的开口,并在开口处设置有挡板;外壳的上方设置有控制台,控制台位于第三腔体的上方;

3、所述工作台组件设置在第一腔体内;工作台组件包括工作台、支撑板和电动升降杆;工作台连接固定在支撑板的上方;支撑板下方四角处设置有电动升降杆,电动升降杆的固定端连接固定在第一腔体的底板上,电动升降杆的活动端连接固定在支撑板的下方;

4、所述旋转电机组设置在第三腔体内,旋转电机组包括第一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第三旋转电机和第四旋转电机;第一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第三旋转电机和第四旋转电机呈间隔分布在第三腔体内;第一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第三旋转电机和第四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位于远离第三腔体开口的一侧,并分别连接固定有转轴;转轴远离旋转电机的一端均伸出外壳,外壳和转轴之间通过轴承旋转配合;转轴伸出外壳的一端位于工作台的上方,并分别设置有钻头;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第三旋转电机和第四旋转电机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直线电机,第一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第三旋转电机和第四旋转电机分别与直线电机的滑块连接固定;直线电机连接固定在第三腔体的底板上。

5、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控制面板和控制按钮;plc控制器设置在第二腔体内;控制面板和控制按钮均设置在控制台上;所述电动升降杆、第一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第三旋转电机、第四旋转电机、直线电机、控制面板和控制按钮分别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6、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四工位卧式深孔钻机床,设计有四个加工工位,通过对加工件设计的不同工装,可对同一类工件不同位置、方向角度、长度的细深孔在不同工位同时施钻;而且通过对工件编组,以两件为一组作例,成组加工,配合plc控制程序,设置各组间的时间错差,循环装卸每组的工件,能够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本发明的工作台下方,设置有升降组件,能够调节工作台的高度,以适应不同加工件所设计的工装,保证工件的加工孔位置对准钻头位置。

7、由上述可见,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能够提供四个工位同时进行作业的卧式深孔钻机床,相对于现有技术,能够对同类工件的多个加工孔进行同时加工,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四工位卧式深孔钻机床,包括外壳(1)、工作台组件和旋转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设置有第一腔体(101)、第二腔体(102)和第三腔体(103);第一腔体(101)和第二腔体(102)并列分布在外壳(1)的底层;第一腔体(101)的上方设置有开口;第一腔体(101)远离第二腔体(102)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并在开口处设置有挡板;第二腔体(102)远离第一腔体(101)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并在开口处设置有挡板;第三腔体(103)位于第二腔体(102)的上方,第三腔体(103)设置有与第二腔体(102)同侧的开口,并在开口处设置有挡板;外壳(1)的上方设置有控制台(2),控制台(2)位于第三腔体(103)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工位卧式深孔钻机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13)、控制面板和控制按钮;plc控制器(13)设置在第二腔体(102)内;控制面板和控制按钮均设置在控制台(2)上;所述电动升降杆(5)、第一旋转电机(6)、第二旋转电机(7)、第三旋转电机(8)、第四旋转电机(9)、直线电机(12)、控制面板和控制按钮分别与plc控制器(13)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工位卧式深孔钻机床,属于深孔钻机床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工作台组件和旋转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置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外壳的上方设置有控制台,控制台位于第三腔体的上方;所述工作台组件设置在第一腔体内;工作台组件包括工作台、支撑板和电动升降杆;工作台连接固定在支撑板的上方;支撑板下方四角处设置有电动升降杆,电动升降杆的固定端连接固定在第一腔体的底板上,电动升降杆的活动端连接固定在支撑板的下方;所述旋转电机组设置在第三腔体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四个工位同时进行钻空作业,而且能够对同类工件的多个加工孔进行同时加工,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道刚,张凯,厉民,郑世念,厉建启,李鹏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马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