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延模抗反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20893发布日期:2023-10-14 13:17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延模抗反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拉延模,尤其是一种拉延模抗反顶结构。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拉延模具通常使用的是延时氮气弹簧系统,这种系统采用以下两个问题,其一延时氮气弹簧成本高,其二延时氮气弹簧严重影响生产速度。

2、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2、一种拉延模抗反顶结构,包括一上模和一下模,该下模上相对设置有两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一气缸,该气缸驱动该下模的下对顶块在一导轨上作直线往复运动,该下模的下对顶块与该上模的上对顶块相配合。

3、进一步的,该上模包括一上模座、一上压力源、一凹模、一压料板、一限位螺栓以及两上对顶块。

4、进一步的,该下模包括一下压力源、一下压边圈、一压边圈镶块以及两下对顶块。

5、进一步的,该气缸和该导轨均设置于该下压边圈上。

6、进一步的,该上对顶块具有一上缺口和一上顶压部,该下对顶块具有一与该上顶压部相配合的下缺口和一与该上缺口相配合的一下顶压部。

7、进一步的,该压料板的两侧与该上模座相配合的侧面上均设置有一耐磨板。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设计,在模具闭合过程中,气缸驱动下对顶块与上对顶块相配合,避免当模具打开时压料板与下压边圈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上、下对顶块的存在使得前述两者之间保持一个工件的高度,防止工件被压变形,替代现有技术中的延时氮气弹簧系统,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拉延模抗反顶结构,包括一上模(100)和一下模(200),其特征在于:该下模(200)上相对设置有两驱动机构(300),该驱动机构(300)包括一气缸(301),该气缸(301)驱动该下模(200)的下对顶块(204)在一导轨(302)上作直线往复运动,该下模(200)的下对顶块(204)与该上模(100)的上对顶块(105)相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延模抗反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模(100)包括一上模座(101)、一上压力源(102)、一凹模(103)、一压料板(104)、一限位螺栓(106)以及两上对顶块(10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延模抗反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下模(200)包括一下压力源(201)、一下压边圈(202)、一压边圈镶块(203)以及两下对顶块(20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延模抗反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气缸(301)和该导轨(302)均设置于该下压边圈(202)上。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拉延模抗反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对顶块(105)具有一上缺口(1051)和一上顶压部(1052),该下对顶块(204)具有一与该上顶压部(1052)相配合的下缺口(2041)和一与该上缺口(1051)相配合的一下顶压部(2042)。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延模抗反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压料板(104)的两侧与该上模座(101)相配合的侧面上均设置有一耐磨板(1041)。


技术总结
一种拉延模抗反顶结构,包括一上模(100)和一下模(200),该下模(200)上相对设置有两驱动机构(300),该驱动机构(300)包括一气缸(301),该气缸(301)驱动该下模(200)的下对顶块(204)在一导轨(302)上作直线往复运动,该下模(200)的下对顶块(204)与该上模(100)的上对顶块(105)相配合。本技术在模具闭合过程中,气缸驱动下对顶块与上对顶块相配合,避免当模具打开时压料板与下压边圈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上、下对顶块的存在使得前述两者之间保持一个工件的高度,防止工件被压变形,替代现有技术中的延时氮气弹簧系统,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欧阳勇辉,阳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祥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