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箱梁面板变形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1855发布日期:2023-09-02 16:21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箱梁面板变形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尤其涉及一种钢箱梁面板变形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1、钢箱梁又叫钢板箱形梁,是大跨径桥梁常用的结构形式,因外形像箱子故而得名,一般由面板、底板、腹板、横隔板、纵隔板及加强肋等通过全焊接的方式连接而成,如图1所示,底板1处于钢箱梁的底部位置,腹板2底端与底板1焊接,处于竖直或者向外侧倾斜的状态,隔板3连接两侧的腹板2及底部的底板1,沿着长度方向设置由多个,面板4焊接在腹板2的上端位置,在钢箱梁的全匹配制造过程中,对面板的平整度有着较高的要求。

2、一般情况下,腹板与面板焊缝设计等级为全熔透一级焊缝,面板需要向腹板的侧端延展一定距离,由于焊接产生的收缩应力非常明显,使得面板与腹板之间造成不同程度的下塌变形,变形角度在9°左右,需要进行变形矫正,以符合生产要求,相关技术中,主要通过压板与顶板相互配合压紧的方式进行矫正,并在矫正时设置抵板压住腹板,以形成固定作用,然而当腹板与面板之间处于倾斜状态时,抵板的固定作用难以实现,从而使得面板平整度矫正存在误差。

3、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箱梁面板变形矫正装置,保证面板平整度的矫正精度。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箱梁面板变形矫正装置,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移动组件和矫正组件;所述基座设置在钢箱梁的腹板外侧,所述矫正组件固定在所述移动组件上,并通过所述移动组件沿着所述基座的长度方向移动;

3、其中,所述矫正组件包括第一矫正部、第二矫正部和驱动部,所述第一矫正部与钢箱梁面板的上侧面和腹板内侧壁相适应,所述第二矫正部与钢箱梁面板的下侧面和腹板的外侧壁相适应,所述第一矫正部与所述第二矫正部活动连接,所述驱动部与所述第二矫正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矫正部朝向钢箱梁面板的下侧面移动,并与所述第一矫正部配合以夹紧钢箱梁面板和腹板。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矫正部包括支撑板、第一压板和抵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移动组件固定连接,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压板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沿着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抵板与所述第一压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矫正部包括第二压板、扭板和扭簧,所述第二压板沿着水平方向设置,一端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压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扭簧与所述扭板转动连接,所述扭簧控制所述扭板朝向腹板所在一侧压紧。

6、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包括安装板和驱动气缸,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移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气缸竖直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且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压板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板上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第二压板靠近所述第一压板的端部设置有导向头,所述导向头限制在所述导向槽中,并与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部和导向部;所述移动部包括安装座、驱动电机、驱动轴和驱动座,所述驱动轴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两端的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座与所述驱动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使得所述驱动座沿着所述驱动轴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导向部包括两个互相平行设置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驱动座,两端分别与两端的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导向杆分别位于所述驱动轴的两侧,且所述导向杆的轴线方向与所述驱动轴的轴线方向互相平行。

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安装板均固定在所述驱动座上,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安装板互相垂直设置。

11、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与所述移动组件之间还设置有举升组件,所述举升组件包括举升气缸、举升架、举升板和传动杆,所述举升气缸固定在所述基座上,且输出端通过所述传动杆与所述举升架的一端连接,所述举升架的另一端与所述举升板活动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两侧沿着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滑动槽,所述传动杆的两端限制在所述滑动槽内,并沿所述滑动槽滑动。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钢箱梁面板上侧面和腹板内侧壁相适应的第一矫正部以及与钢箱梁面板下侧面和腹板外侧壁相适应的第二矫正部,针对不同倾斜状态的腹板,在驱动部驱动第二矫正部朝向第一矫正部移动的过程中,第一矫正部和第二矫正部都能够同时夹紧钢箱梁面板和腹板,对腹板形成固定作用的同时,对面板实现夹紧矫正的作用,从而有效防止矫正时造成腹板的变形,保证面板平整度的矫正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箱梁面板变形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移动组件和矫正组件;所述基座设置在钢箱梁的腹板外侧,所述矫正组件固定在所述移动组件上,并通过所述移动组件沿着所述基座的长度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箱梁面板变形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矫正部包括支撑板、第一压板和抵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移动组件固定连接,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压板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沿着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抵板与所述第一压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箱梁面板变形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矫正部包括第二压板、扭板和扭簧,所述第二压板沿着水平方向设置,一端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压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扭簧与所述扭板转动连接,所述扭簧控制所述扭板朝向腹板所在一侧压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箱梁面板变形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安装板和驱动气缸,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移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气缸竖直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且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压板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箱梁面板变形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上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第二压板靠近所述第一压板的端部设置有导向头,所述导向头限制在所述导向槽中,并与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箱梁面板变形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部和导向部;所述移动部包括安装座、驱动电机、驱动轴和驱动座,所述驱动轴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两端的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座与所述驱动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使得所述驱动座沿着所述驱动轴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导向部包括两个互相平行设置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驱动座,两端分别与两端的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箱梁面板变形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向杆分别位于所述驱动轴的两侧,且所述导向杆的轴线方向与所述驱动轴的轴线方向互相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箱梁面板变形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安装板均固定在所述驱动座上,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安装板互相垂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箱梁面板变形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与所述移动组件之间还设置有举升组件,所述举升组件包括举升气缸、举升架、举升板和传动杆,所述举升气缸固定在所述基座上,且输出端通过所述传动杆与所述举升架的一端连接,所述举升架的另一端与所述举升板活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钢箱梁面板变形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两侧沿着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滑动槽,所述传动杆的两端限制在所述滑动槽内,并沿所述滑动槽滑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箱梁面板变形矫正装置,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基座上的移动组件和矫正组件;基座设置在钢箱梁的腹板外侧,矫正组件固定在移动组件上,并通过移动组件沿着基座的长度方向移动;矫正组件包括第一矫正部、第二矫正部和驱动部,第一矫正部与钢箱梁面板的上侧面和腹板内侧壁相适应,第二矫正部与钢箱梁面板的下侧面和腹板的外侧壁相适应,第一矫正部与第二矫正部活动连接,驱动部与第二矫正部连接,用于驱动第二矫正部朝向钢箱梁面板的下侧面移动,并与第一矫正部配合以夹紧钢箱梁面板和腹板;对腹板形成固定作用的同时对面板实现夹紧矫正的作用,有效防止矫正时造成腹板变形,保证矫正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方刚,徐武,陈康,谢红军,朱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万成钢构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