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中心冷却液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09057发布日期:2024-01-06 23:12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工中心冷却液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的,具体是一种加工中心冷却液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1、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按加工方式上的差别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在机械加工中,冷却液是必不可少的,它起到降温润滑的作用,可增加工件表面的光洁度,同时可降低刀具的损耗。冷却液通常跟随工件加工后的废屑一起落入收集箱,然后等待后续的分离,冷却液便可以二次利用,但是目前的分离工作通常是将冷却液和废屑整体置于过滤网进行自然分离,还需手动将废屑拾走,这样的分离工作,不仅需要耗费过长的时间,还存还费力不彻底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即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加工中心冷却液回收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一侧开口处设置有筛板,所述外壳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收集槽,所述外壳的内腔侧壁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上方啮合有蜗轮,所述蜗轮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外壳的内壁,所述蜗轮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杆体,两个所述杆体的顶部设置有槽板,所述槽板的外壁两侧均设置有滑套,两个所述滑套的内壁均插接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分别设置于外壳的内壁两侧,所述槽板的顶部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的内槽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贴合于筛板的下表面。

2、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腔侧壁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贴合于筛板的底部一侧。

3、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腔两侧均设置有滑道,两个所述滑道的内壁设置有滤板。

4、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料斗。

5、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贴合于收集槽的外壁一侧。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电机可带动蜗杆转动,由于杆体偏离蜗轮的转动轴心,使得转动的蜗杆可通过与蜗轮的啮合带动两个杆体进行公转,公转的杆体可推动槽板进行纵向移动,而槽板可通过支座和滚轮带动筛板摆动,摆动的筛板不仅增加了分离速度,还可带动废屑排出外壳的内腔,而被分离的冷却液则落在滤板顶部进行二次分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加工中心冷却液回收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内腔一侧开口处设置有筛板(2),所述外壳(1)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收集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腔侧壁设置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顶部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蜗杆(6),所述蜗杆(6)的上方啮合有蜗轮(7),所述蜗轮(7)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外壳(1)的内壁,所述蜗轮(7)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杆体(8),两个所述杆体(8)的顶部设置有槽板(9),所述槽板(9)的外壁两侧均设置有滑套(10),两个所述滑套(10)的内壁均插接有滑杆(11),两个所述滑杆(11)分别设置于外壳(1)的内壁两侧,所述槽板(9)的顶部设置有支座(12),所述支座(12)的内槽设置有滚轮(13),所述滚轮(13)贴合于筛板(2)的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冷却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腔侧壁设置有垫板(14),所述垫板(14)贴合于筛板(2)的底部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冷却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腔两侧均设置有滑道(15),两个所述滑道(15)的内壁设置有滤板(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冷却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料斗(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冷却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挡板(18),所述挡板(18)贴合于收集槽(3)的外壁一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工中心冷却液回收装置,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上方啮合有蜗轮,所述蜗轮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外壳的内壁,所述蜗轮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杆体,两个所述杆体的顶部设置有槽板,所述槽板的外壁两侧均设置有滑套,所述支座的内槽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贴合于筛板的下表面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的技术领域,电机可带动蜗杆转动,使得转动的蜗杆可通过与蜗轮的啮合带动两个杆体进行公转,公转的杆体可推动槽板进行纵向移动,而槽板可通过支座和滚轮带动筛板摆动,摆动的筛板不仅增加了分离速度,还可带动废屑排出外壳的内腔,而被分离的冷却液则落在滤板顶部进行二次分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学丰,张文博,盛琳,李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营口辽河铝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