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29519发布日期:2024-04-08 11:20阅读:7来源:国知局
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加工,尤其涉及一种模具。


背景技术:

1、冲切设备在冲切料带上的产品的过程中,通常采用适应料带型号的模具支撑料带以使冲切设备对料带上的产品进行冲切,现有的冲切设备中无法直接通过调节模具以适应不同料带的型号。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模具,解决无法调节模具以适应不同型号的料带的问题。

2、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具,用于将产品从料带上冲切分离,所述产品和所述料带之间设有连接部,所述料带的两侧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定位孔,包括:

3、上模;

4、下模,沿第一方向与所述上模相对设置;

5、两个定位机构,沿第二方向间隔连接于所述下模朝向所述上模的一侧,两个所述定位机构用于承载所述料带的两侧,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个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的定位件,每个所述定位件可相对所述下模移动,以使每个所述定位件伸入所述料带一侧的一个所述定位孔中;

6、两个调节机构,沿第二方向间隔连接于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之间,每个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动件和下压件,所述滑动件和所述下压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所述滑动件设于其中一个所述定位机构背离另一所述定位机构的一侧,且所述滑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可滑动地设于所述下模朝向所述上模的一侧,所述下压件设于所述上模朝向所述下模的一侧,且所述下压件被配置为随所述滑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同步移动;

7、裁切件,连接于所述滑动件朝向所述定位机构的一端,所述滑动件被配置为带动所述裁切件移至两个所述定位件之间;

8、冲切件,连接于所述下压件朝向所述滑动件的一侧,所述下压件被配置为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合模时带动所述冲切件配合所述裁切件冲切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相互垂直。

9、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的技术效果:上述模具中,通过调节两个定位机构在第二方向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宽度的料带,调节每个定位机构中两个定位件在第三方向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间距的定位孔的料带,同时调节机构根据料带的尺寸调节裁切件和冲切件以对定位机构承载的料带上的产品进行冲切和裁切,将产品与料带进行分离,解决现有模具在冲切过程中无法调节间距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料带的问题,提高模具的通用性。

1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包括调整部、定位销、固定部和弹性部,所述调整部设于所述下模朝向所述上模的一侧,所述调整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弹性部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定位销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接触所述弹性部,另一端用于伸入其中一个所述定位孔,所述固定部可相对所述下模移动,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调整部,所述固定部被配置为带动所述调整部相对所述下模转动,以使所述定位销适应所述定位孔的位置。

11、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的技术效果:通过上述设置,在两个定位件中的固定部相对下模固定后,调整部以固定部为圆心相对下模转动,在转至合适角度后以使调整部上的定位销插入料带上的定位孔,降低定位销在产品从料带上冲切下来时料带移动的风险,同时在料带放置在定位销上时弹性部提供缓冲作用。

1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固定件,所述下模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固定孔,所述固定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件用于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孔以固定所述固定部的位置。

13、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的技术效果:通过上述设置,固定部通过固定件与下模固定,并可绕固定件相对下模转动,以使调整部调节角度。同时固定件固定住固定部的位置,降低料带上的产品在冲切过程中移动的风险。

1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基座和第一导向件,所述基座连接于所述下模朝向所述上模的一侧,所述滑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滑动件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下压件,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滑动地穿过所述第一导向孔。

15、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的技术效果:通过上述设置,下压件可带动第一导向件沿滑动件滑动,降低下压件在移动过程中偏移的风险。

1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具还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设于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之间,所述承载板对应所述调节机构的位置处设有滑动孔,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支撑件和第一弹性件,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下压件和所述滑动件之间,且所述支撑件沿所述第二方向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滑动孔内,所述第一弹性件弹性抵持于所述下压件和所述支撑件之间。

17、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的技术效果:通过上述设置,承载板为支撑件提供支撑点,且支撑件沿承载板滑动提高了滑动件相对下模移动时的稳定性,第一弹性件为下压件朝向支撑件移动时提供缓冲。

18、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还设有第二导向孔和第三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孔用于供所述第一导向件穿过,所述第三导向孔用于供所述冲切件穿过。

19、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的技术效果:通过上述设置,第二导向孔降低第一导向件移动时偏移的风险,第三导向孔降低冲切件移动时偏移的风险。

2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孔沿所述第三方向相对的两个孔壁凸设有凸出部,所述支撑件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侧设有滑动槽,所述凸出部可滑动地限位连接于所述滑动槽。

21、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的技术效果:通过上述设置,凸出部在支撑件相对滑动孔滑动时沿滑动槽滑动,提高支撑件沿承载板滑动时的流畅性。

2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具还包括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二导向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上模,所述承载板上设有第四导向孔,所述下模设有第五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件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滑动地穿过所述第四导向孔和所述第五导向孔,且可限位地滑动连接于所述第四导向孔。

23、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的技术效果:通过上述设置,上模可带动第二导向件穿过第四导向孔滑动连接第五导向孔,降低上模在移动过程中偏移的风险。

2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向件靠近所述第四导向孔的位置处凸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抵持所述承载板朝向所述下模的一侧。

25、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的技术效果:通过上述设置,限位部能够限制上模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行程,提高上模带动调节机构对料带进行冲切时的准确度。

2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具还包括限位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限位件连接于所述下模朝向所述上模的一侧,所述第二弹性件弹性抵持于所述承载板和所述限位件之间。

27、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的技术效果:通过上述设置,第二弹性件为承载板朝向下模移动时提供缓冲,限位件限制了承载板的移动行程。

28、上述模具中,通过调节两个定位机构在第二方向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宽度的料带,调节每个定位机构中两个定位件在第三方向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间距的定位孔的料带,同时调节机构根据料带的尺寸调节裁切件和冲切件以对定位机构承载的料带上的产品进行冲切和裁切,将产品与料带进行分离,解决现有模具在冲切过程中无法调节间距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料带的问题,提高模具的通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