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倒角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97335发布日期:2024-04-01 14:05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自动倒角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动力极耳的倒角处理,特别涉及一种半自动倒角设备。


背景技术:

1、鉴于电动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动力极耳已经是电动汽车里的关键零件组成,产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需要在正常极耳的四个角进行倒圆角处理,传统的方式都手工放料、手工进行倒角,生产效率低下,浪费人力,人工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半自动倒角设备,用于对动力极耳的四个角进行倒角处理,包含:

2、架体;

3、上料模块,上料模块与架体相连,用于上料输送待加工的动力极耳;

4、定位模块,定位模块与架体相连,用于定位待加工的动力极耳;

5、下料模块,下料模块与架体相连,用于下料存放加工好的动力极耳;

6、一对倒角模块,一对倒角模块与架体相连,分别用于对动力极耳的两个角进行倒角处理;

7、转运模块,转运模块与架体相连,用于转运待加工及加工好的动力极耳。

8、进一步,架体包含:

9、框架;

10、顶板,顶板设置在框架的顶部;

11、底板,底板与框架相连,底板位于顶板的底部。

12、进一步,上料模块包含:

13、上料弹夹,上料弹夹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相连,上料弹夹的顶部贯穿顶板,上料弹夹的顶部和两侧设有开口;

14、上料板,上料板设置在上料弹夹的内部;

15、第一升降组件,第一升降组件与顶板、底板、上料板相连,驱动上料板在上料弹夹内进行升降运动。

16、进一步,第一升降组件包含:

17、第一丝杆,第一丝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顶板和底板上;

18、一对第一导向杆,任一第一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与顶板和底板相连;

19、第一升降件,第一升降件套设在第一丝杆上,第一升降件的两侧套设在一对第一导向杆上,第一升降件与上料板相连;

20、第一驱动器,第一驱动器与第一丝杆的一端相连,驱动第一丝杆转动。

21、进一步,下料模块包含:

22、下料弹夹,下料弹夹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相连,下料弹夹的顶部贯穿顶板,下料弹夹的顶部和两侧设有开口;

23、下料板,下料板设置在下料弹夹的内部;

24、第二升降组件,第二升降组件与顶板、底板、下料板相连,驱动下料板在下料弹夹内进行升降运动。

25、进一步,第二升降组件包含:

26、第二丝杆,第二丝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顶板和底板上;

27、一对第二导向杆,任一第二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与顶板和底板相连;

28、第二升降件,第二升降件套设在第二丝杆上,第二升降件的两侧套设在一对第二导向杆上,第二升降件与下料板相连;

29、第二驱动器,第二驱动器与第二丝杆的一端相连,驱动第二丝杆转动。

30、进一步,定位模块包含:

31、安装架,安装架与架体的顶部相连;

32、定位板,定位板设置在安装架的顶部;

33、四爪气缸,四爪气缸设置在安装架和定位板之间,四爪气缸的四个输出端上设有四个定位爪。

34、进一步,任一倒角模块包含:

35、倒角架,倒角架与架体的顶部相连;

36、倒角座,倒角座与倒角架相连,倒角座上设有一对倒角槽;

37、一对冲压缸,一对冲压缸与倒角架相连,且位于倒角座的顶部,一对冲压缸的输出端上均设有倒角件,一对冲压缸上的倒角件分别与一对倒角槽正对设置。

38、进一步,转运模块包含:

39、电动旋转座,电动旋转座与架体相连,提供旋转的驱动力;

40、气缸座,气缸座设置在电动旋转座的输出端上;

41、气缸,气缸与气缸座相连;

42、传动杆,传动杆的一端与气缸的输出端相连;

43、若干真空吸头,若干真空吸头设置在传动杆的另一端,用于吸附待加工及加工好的动力极耳。

4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半自动倒角设备,本实用新型可批量化的对动力极耳倒角,无需人工一个一个上料,节省人工上料的时间,提高生产加工的效率。

45、要理解的是,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两者都是示例性的,并 且意图在于提供要求保护的技术的进一步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半自动倒角设备,用于对动力极耳的四个角进行倒角处理,其特征在于,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半自动倒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含: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半自动倒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模块包含: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半自动倒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含:

5.如权利要求2所述半自动倒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模块包含: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半自动倒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含: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半自动倒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块包含: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半自动倒角设备,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倒角模块包含:

9.如权利要求1所述半自动倒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模块包含: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半自动倒角设备,用于对动力极耳的四个角进行倒角处理,包含:架体;上料模块,上料模块与架体相连,用于上料输送待加工的动力极耳;定位模块,定位模块与架体相连,用于定位待加工的动力极耳;下料模块,下料模块与架体相连,用于下料存放加工好的动力极耳;一对倒角模块,一对倒角模块与架体相连,分别用于对动力极耳的两个角进行倒角处理;转运模块,转运模块与架体相连,用于转运待加工及加工好的动力极耳。本技术可批量化的对动力极耳倒角,无需人工一个一个上料,节省人工上料的时间,提高生产加工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徐永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孚技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1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