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吸潮高韧性焊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9907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耐吸潮高韧性焊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耐吸潮高韧性焊条,在焊条药皮中加入玻璃粉末,压涂成焊条,在焙烘时玻璃粉末软化,在药皮中形成一层防潮覆盖膜。本发明通过配制新型的玻璃粉末和焊条药皮提高焊条的耐吸潮性和焊缝的韧性。
现有技术是由日本神户制钢所申请的专利-耐吸潮焊条(专利申请号为昭48-34295)。该专利的焊皮药皮和玻璃粉末的成分分别为表1和表2中所列成分。
表1成分 CaCo3CaF2Fe-Mn Fe-Si Ni粉 Fe-Mo 金红石%45194131.517表2成分 SiO2Na2O K2O Li2O CaO B2O3%43.619.319.53.53.99.1将表2所列成分的玻璃粉末按焊条药皮重量的2-20%加入焊条药皮中压涂成焊条。该项日本专利的缺陷在于其玻璃粉末在焙烧过程中熔解较多,稳定性差,而熔解过程本身会吸潮,这样就会在施焊过程中在焊缝中形成较多的氢原子,产生氢脆,降低了焊缝的韧性;由于该日本专利的玻璃粉末中B2O3的含量较高,在溶焊过程中使焊缝中B的分布不均匀,从而降低了焊缝的韧性。
本发明采用新型的焊条药皮和玻璃粉末分别为表3、表4所列成分表3成分大理石莹石钛白粉纯碱硅铁铁粉%3535312.58成分硅钙钛铁铝镁锰铁硅砂玻璃粉末%170.86.525成分Ni粉%1.3表4成分 SiO2Na2O K2O CaO B2O3Li2O CaF2%3017.3202.46.74.86成分 TiO2%6如表3所示,加入本发明的焊条药皮中表4所示的玻璃粉末的比例为焊条药皮重量的5%。本发明焊条药皮中B2O3含量为6.7%,从而在焙烧过程中和熔焊过程中使B分布均匀,防止焊缝中B的富集,提高了焊缝的韧性。本发明的玻璃粉末在加入焊条药皮中压涂成焊条后经450℃的烘干充分均匀地熔触,在焊条药皮中形成一层防潮湿覆盖膜,大大减少水分子的含量,从而显著降低施焊过程中所形成的焊缝中的氢原子浓度,防止焊缝产生氢脆,提高了焊缝的韧性。本发明具体的制备焊条的方法为首先将表4所列玻璃粉末的粉料混合后经900℃焙烧,冷却后研细加入焊条药皮中压涂成焊条;在450℃对该焊条进行第二次烘干,保证玻璃粉末能充分均匀地熔触。在本发明的玻璃粉末中加入6%的TiO2可明显地提高焊接电弧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玻璃粉末具有良好的耐吸潮性能。称取一定量的玻璃粉末放入开水中煮2小时,实验结果是玻璃粉末在煮前重量为62.43371克,煮后重量为62.43060,仅溶解0.00311克,占原重的0.005%。按本发明的玻璃粉末和焊条药皮成分配制成的焊条在施焊过程中所形成的焊缝接受低温却贝冲击实验,其结果为在-40℃温度下焊缝的平均低温却贝冲击值为153J;在-60℃温度为115J。

图1为在干表29℃,湿表28℃,相对湿度80%的吸潮条件对本发明的焊条和上述日本专利的焊条进行吸潮率实验的结果,图中附有J标号的曲线是上述日本专利的焊条吸潮率曲线,附有C标号的曲线是本发明焊条的吸潮率曲线,图中的纵坐标a表示吸潮率,横坐标h表示吸潮时间。从图1可见,本发明焊条的吸潮率明显低于上述日本专利的焊条的吸潮率。
权利要求
1.耐吸潮高韧性焊条的药皮成分中加有玻璃粉末,其特征为玻璃粉末的配制成分为30%的SiO2,17.3%的Na2O,20%的K20,2.4%的CaO,6.7%的B2O3,4.8%的Li2O,6%的CaF2,6%的TiO2;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吸潮高韧性焊条,其特征是焊条药皮是由下列成分组成35%的大理石,35%的莹石,3%的钛白粉,1%的纯碱,2.5%的硅铁,8%的铁粉,1%的硅钙,7%的钛铁,0.8%的铝镁,6.5%的锰铁,2%的硅砂,1%的镍粉,加入焊条药皮中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粉末的比例为5%。
全文摘要
一种耐吸潮高韧性焊条,由于采用新型焊条药皮和在玻璃粉末降低了B
文档编号B23K35/365GK1031670SQ8810012
公开日1989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1988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1988年1月16日
发明者陈剑虹 申请人:甘肃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