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球机辊套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0865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球机辊套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工机床技术领域,确切地说它是一种压球机辊套加工设备。
高压压球机是生产高纯镁,硫酸镁等产品的重要设备,其中″辊套″部件是受力最复杂,要求高硬度,高耐磨性,高韧性的易损件,过去我国需从德国、日本进口这种设备和备件,需要大量外汇。为了节约外汇和降低成本,目前国内仅限于用轴承钢、轧辊钢生产出的辊套来代替进口的备件,但使用寿命较短,只有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国外的辊套所用材质相当于国内的Cr12MoV,制造出的″辊套″质量较好,这种材质含碳量在1.45~1.7%,铬含量在12%左右,还有钼、钒等元素,但是这种材质除了塑性差,锻造温度范围窄难于成形外,关键在于热处理淬火工序难以进行,稍有刀痕或尖角就极易开裂,零件形状必须平滑,消除棱角才易淬火成功。该件外圆圆周上又有500~700个球窝,因此必须预留加工余量进行淬火,然后才能加工成形,但淬火后的高硬度用机械加工方法中的铣、镗等难以实现,因此,选择电火花加工成形是一种适宜的加工方法。但是目前在国内生产的最大的标准电火花加工机床上不能加工,除了油箱、床身、导板等尺寸不适合加工这种″辊套″部件外,辊套这种部件也难于固定在现有的电火花加工机床上。因而,虽然选择电火花加工工艺是一种加工辊套的好办法,但是用现有的电火花加工机床不能加工上述″辊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球机辊套加工设备,是一种改进的电火花加工设备,可使压球机的″辊套″在电火花加工机床上加工。不但可以将″辊套″准确的固定在电火花加工机床上加工,使电火花加工工艺应用于″辊套″加工成为可能,而且可以提高″辊套″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并且还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它由工作油箱、床身、左、右导板,上下导板,连杆、电极夹具组成,其特征在于工作油箱内装有夹具,一端夹具支架装有固定盘和顶尖,另一端夹具支架装有分度盘、固定盘和顶尖,顶尖装在夹具支架上,固定盘、分度盘均装在顶尖上,工件固定在顶尖之间。工作油箱高度为900~1100毫米,长度为500~2500毫米。床身上加装一垫铁,垫铁高度为200~300毫米。夹具支架下端装有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使高压压球机的″辊套″应用电火花加工机床进行加工,因而可在″辊套″淬火后进行加工,避免了用机械加工方法难以加工的缺点,提高了加工效率,保证了加工质量,可以延长″辊套″的使用寿命。可以代替进口部件,节约外汇,降低高纯镁、硫酸镁等产品生产厂家的生产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油箱,2为床身,3为左导板,4为上下导板,5为右导板,6为连杆,7为电极夹,8为电极固定架,9为电极,10为进油口,11为夹具支架,12为固定盘,13为分度盘,14为顶尖,15为顶尖,16为固定螺栓,17为工件,18为垫铁。
本实用新型结构并不复杂,在现有大型电火花机床上改制也可。只要将床身加高,油箱加高、加宽,在油箱内装好工件固定夹具即可。为了提高加工效率,一次在油箱内最好安装两个工件。使用时,泵将油从油库泵出通过进油口进入油箱,工件依据分度盘上的圆窝找正后定位,逐行加工,加工准确,质量高。
权利要求1.压球机辊套加工设备,它由工作油箱、床身、左、右导板,上下导板,连杆、电极夹具组成,其特征在于工作油箱内装有夹具,一端夹具支架装有固定盘和顶尖,另一端夹具支架装有分度盘、固定盘和顶尖,顶尖装在夹具支架上,固定盘、分度盘均装在顶尖上,工件固定在顶尖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球机辊套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工作油箱高度为900~1100毫米,长度为5500~250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球机辊套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床身上加装一垫铁,垫铁高度为200~30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球机辊套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夹具支架下端装有电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压球机辊套加工设备,它由工作油箱、床身、左、右导板,上下导板,电极夹具组成,工作油箱内装有夹具,一端夹具支架装有固定盘和顶尖,另一端夹具支架装有分度盘、固定盘和顶尖,顶尖装在夹具支架上,固定盘、分度盘均装在顶尖上,工件固定在顶尖之间,机床的床身和油箱都适当加长,使其适应加工“辊套”。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电火花机床上改制即可,因而实现容易,并且加工后的辊套质量好,寿命长。
文档编号B23H9/00GK2368638SQ9823873
公开日2000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4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4日
发明者于福增 申请人:于福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