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1605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铣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铣器,主要用于油田钻井,由于要进行侧钻、径向水平施工和修补部份损坏套管等需要对油井套管中部割断或去掉一段。
现有技术见图3,镶装有硬质合金17的刀片18铰接于刀体上。其不足之处在于1、结构上容易使刀片被砂粒等杂物卡死,有时打开困难,有时收不到位。特别是当要起出工具时,刀片收不到位造成起钻困难,甚至起不出钻来,导致井下事故。2、刀片强度小,施工中容易变形或者折断。3、刀片耐磨性不稳定,一副刀片有时可铣去套管十几米,有时只能铣去2-3米,拖延了施工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刀片不致卡死和使用寿命长的车铣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实用新型由本体、活塞、推杆、刀片和扶正机构组成,本体装有活塞、压块、滑套和轴销,推杆和压块连接于活塞上,轴销上铰接有刀片,扶正机构有扶正块。
滑套下有弹簧。
滑套下方有上水眼。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总图;图2为
图1的侧视图;图3为现有技术图。
附图件号表示1、本体 2、活塞 3、推杆 4、刀片5、扶正机构 6、压块 7、下水眼 8、螺钉9、O形密封圈 10、喷咀 11、滑套 12、弹簧13、轴销 14、扶正块15、上水眼16、套管17、硬质合金 18、刀具
图1和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它装于油井套管16内。由本体1、活塞2、推杆3、转杆刀片4和扶正机构5组成,本体顶部有锥管螺纹和上部的转杆(图上未表示)连接。本体上部孔内装有活塞2,活塞中部镶装压块6,压块下有推杆3,有螺钉8将推杆和压块紧固于活塞上,活塞上下部装有O形密封圈9,活塞底部中央有喷咀10。活塞底部外圆螺纹连接有滑套11,滑套下有弹簧12。本体中下部有轴销13,轴销上铰接有刀片4。本体下部的扶正机构外有扶正块14。
使用时,来自上方的钻井液经喷咀10排出,形成的压力降对活塞施加一个推力,推动活塞下行,带动固定在活塞上的两个推杆3一起下行,直接推动两刀片4在轴销3上转动。转动中的刀片向套管壁上施加压力,在压力作用下同时在转盘带动下旋转刀片上的硬质合金切削块,对套管产生车削作用(见
图1双点画虚线),先把套管车断,继续施加压力和旋转,刀片就连续不断的向下铣削,达到把套管铣去一定长度的目的。
弹簧12是当没有泵压时可以把活塞2举起,使刀片4靠自重恢复到下垂位置。
在开始车铣时,通过刀片4向下车铣中,推杆3及活塞2下行,带动滑套11下移到一定位置堵住上水眼15,此时流体只有通过下水眼7排出,泵压有一定的升高,从而在地面可以根据泵压升高来判断套管已被车断,随之可以适当加大钻压,增加铣进速度。
下端的扶正器,是在入井后利用一定的弹性变形,使扶正块14贴靠套管壁,有一定的横向支撑力,减少工具在旋转中的摆动,可一定程度保护刀片4不受横向力的破坏,延长刀片的使用寿命。
刀片的冷却和携屑,是靠下水眼7出口流入刀片中的水道把钻井液引向刀片下部,达到冷却和携带铁屑及其他碎屑到地面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具有下述优点加大了刀片的厚度和整体成圆盘形,增加了支撑力,明显改善了刀片车铣中的受力;刀片是在旋转中回收,不存在刀片背后的支撑垫上砂子或其他杂物而不能收回;刀片在车断套管时的侧向压力,在同等泵压条件下,比现有工具提高3-4倍,从而提高了车削的速度,降低了施工要求泵压;工具下端设有刚性扶正器,增加了工具的稳定性,改善了刀片的受力,提高了车铣速度和延长了刀片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车铣器,其特征在于,由本体、活塞、推杆、刀片和扶正机构组成,本体装有活塞、压块、滑套和轴销,推杆和压块连接于活塞上,轴销上铰接有刀片,扶正机构有扶正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铣器,其特征在于,滑套下有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铣器,其特征在于,滑套下方有上水眼。
专利摘要车铣器由本体、活塞、推杆、刀片和扶正机构组成,本体装有活塞、压块、滑套和轴销,推杆和压块连接于活塞上,轴销上铰接有刀片,扶正机构有扶正块。加大了刀片的厚度和整体成圆盘形,改善了刀片车铣中的受力;刀片是在旋转中回收,不存在卡砂;刀片在车断套管时的侧向压力大,从而提高了车削的速度,降低了施工要求泵压;工具下端设有刚性扶正器,增加了工具的稳定性,改善了刀片的受力,提高了车铣速度和延长了刀片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23C3/00GK2363817SQ9920511
公开日2000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15日
发明者杜晓瑞 申请人:杜晓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