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装配体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081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所述驱动底座7的底部通过螺栓与床身I固定,液压气缸6的输出轴沿床身I的横向伸展。所述导向装置3包括导轨和支撑架8,所述的导轨为两根,其中第一导轨9位于液压气缸6输出轴的左侧,第二导轨10位于液压气缸6输出轴的右侧,所述支撑架8连接在第一导轨9和第二导轨10之间,在所述支撑架8上设有一个连接孔11 ;安装时,支撑架8位于导轨的后端。所述液压气缸6的输出轴与芯杆12的前端连接,所述芯杆12的后端连接在支撑架8上并穿过连接孔11。本发明中,所述的芯杆12是由主杆29和冲头30构成,所述主杆29和冲头30均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冲头30固定在主杆29的前端,所述冲头30的直径大于主杆29直径,在冲头30的前端还设有锥面。安装时,所述的第一导轨9和第二导轨10均与芯杆12平行,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加工精度。所述液压气缸6的输出轴通过连接头21与芯杆12的前端固定,通过连接头12的作用,可以加固芯杆12的连接强度,同时也便于安装和拆卸更换,这里连接头21与芯杆12之间可以为螺纹连接,也可以为键连接。
[0028]参见图1,所述的夹持机构4包括固定在床身I上的夹紧导向装置固定座13,在所述夹紧导向装置固定座13上安装有夹钳组14,所述夹钳组14是由沿床身I纵向布设的若干个夹钳并排安装构成的。本发明中,在设计时,采用的夹钳组14是由七个并排的夹钳所组成,其中第一夹钳31、第三夹钳33、第五夹钳35和第七夹钳37的夹持口的内径相等且最小内径为16mm~22mm,第二夹钳32、第四夹钳34和第六夹钳36的夹持口的内径相等且最小内径为12mm~15mm。当然,根据不同的需求,所述夹钳组14中夹钳的数量和排列方式可以灵活的调整,以此满足不同铜管的加工需求。所述的夹钳的夹持口均正对并形成一个夹持通道15,所述夹持通道15的中心线与芯杆12的中心线重叠,这样可以保障铜管与芯杆12处于同一直线上,加工出的铜管才能不产生局部的不均匀。在所述第一导轨9的左侧安装有驱动控制光电开关16,所述驱动控制光电开关16的光电感应头与设于液压气缸6输出轴上的第一感应发生器17匹配,所述驱动控制光电开关16的输出端与液压气缸6的控制端电连接。这里的驱动控制光电开关16是用来控制液压气缸6启停动作的,同时又将液压气缸输出轴的形成距离考虑到其中,以其运动的形成来自动控制液压气缸6的启停动作,整个操作就能够自动完成。而为了控制夹钳组14的动作,本发明中,在每一个夹钳上分别对应连接有一个驱动气缸18,驱动气缸18安装在对应夹钳的两侧,每一个驱动气缸18分别与一个对应的夹持控制光电开关19电连接,所述的夹持控制光电开关19安装在第二导轨10的右侧并沿第二导轨10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的夹持控制光电开关19的光电感应头均与设于液压气缸6输出轴上的第二感应发生器20匹配,相邻的两个夹持控制光电开关19的间距与相邻的两个夹钳的间距相等。通过夹持控制光电开关19的作用,可以实现夹钳组14内的夹钳的张开和闭合动作,本发明中,当对应的夹持控制光电开关19感应到第二感应发生器20时,将控制对应的夹钳张开,这样就给铜管外侧提供了扩径伸展的空间,从而产生了芯杆12向前推进,夹钳组14内的夹钳依次张开,而芯杆12还未到的位置,该位置上的铜管仍然处于夹紧状态。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保障铜管的稳定性和刚性,对加工过程中的导向效果也很好,不会造成铜管的偏斜或鼓起。
[0029]参见图1,所述铜管抱紧装置5设于夹持机构4的后端,在铜管抱紧装置5上设有一个抱紧夹钳连接口 22,所述的抱紧夹钳连接口 22与夹持通道15正对。所述抱紧夹钳连接口 22为前大后小的八字形开口结构,这样能够保障夹持铜管的稳定性,通过铜管抱紧装置5可以将铜管的尾部或中后部夹紧,使其保持直线形状不偏斜。
[0030]参见图4,在所述床身I上还安装有管端变径装置23,所述管端变径装置23是由缩径端头24和导向套筒25构成,在所述导向套筒25内设有一个圆筒状的引导腔26和一个用于连接缩径端头24的连接腔27,所述缩径端头24卡接在导向套筒25内,在缩径端头24内设有缩径腔28,所述缩径腔28的前段为锥形结构,在所述缩径腔28的前端设有开口,缩径腔28的后段为圆筒形状并与所述引导腔26连通。本发明中管端变径装置23的作用在于对铜管两端的管端进行缩径处理,同时在管端与对应的主管之间还可以形成流线型的过渡锥面,无划痕、无压痕,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品质量。
[0031]根据生产制作需求,还可以在本发明的床身I的两侧,各安装一套由驱动装置2、导向装置3、夹持机构4和铜管抱紧装置5构成的加工流水线,形成对称的结构,这样就可以同时加工两套铜管,双倍的提升生产效率。
[0032]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不能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固定装配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架结构的床身(I),所述床身(I)的上端面为一平台,在床身(I)上安装有驱动装置(2)、导向装置(3)、夹持机构(4)和铜管抱紧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2)是由横向设置的液压气缸(6)构成,所述液压气缸(6)固定在驱动底座(7)上,所述驱动底座(7)的底部通过螺栓与床身(I)固定;所述导向装置(3)包括导轨和支撑架(8),所述的导轨为两根,其中第一导轨(9)位于液压气缸(6)输出轴的左侧,第二导轨(10)位于液压气缸(6)输出轴的右侧,所述支撑架(8)连接在第一导轨(9)和第二导轨(10)之间,在所述支撑架(8)上设有一个连接孔(11);所述液压气缸(6)的输出轴与芯杆(12)的前端连接,所述芯杆(12)的后端连接在支撑架(8)上并穿过连接孔(11);所述的夹持机构(4)包括固定在床身(I)上的夹紧导向装置固定座(13),在所述夹紧导向装置固定座(13)上安装有夹钳组(14),所述夹钳组(14)是由沿床身(I)纵向布设的若干个夹钳并排安装构成的,所述的夹钳的夹持口均正对并形成一个夹持通道(15),所述夹持通道(15)的中心线与芯杆(12)的中心线重叠;在所述第一导轨(9)的左侧安装有驱动控制光电开关(16),所述驱动控制光电开关(16)的光电感应头与设于液压气缸(6)输出轴上的第一感应发生器(17)匹配,所述驱动控制光电开关(16)的输出端与液压气缸(6)的控制端电连接;在每一个夹钳上分别对应连接有一个驱动气缸(18),每一个驱动气缸(18)分别与一个对应的夹持控制光电开关(19)电连接,所述的夹持控制光电开关(19)安装在第二导轨(10)的右侧并沿第二导轨(10)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的夹持控制光电开关(19)的光电感应头均与设于液压气缸(6)输出轴上的第二感应发生器(20)匹配,相邻的两个夹持控制光电开关(19)的间距与相邻的两个夹钳的间距相等;所述铜管抱紧装置(5)设于夹持机构(4)的后端,在铜管抱紧装置(5)上设有一个抱紧夹钳连接口(22),所述的抱紧夹钳连接口(22)与夹持通道(15)正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装配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床身(I)上还安装有管端变径装置(23),所述管端变径装置(23)是由缩径端头(24)和导向套筒(25)构成,在所述导向套筒(25)内设有一个圆筒状的引导腔(26)和一个用于连接缩径端头(24)的连接腔(27),所述缩径端头(24)卡接在导向套筒(25)内,在缩径端头(24)内设有缩径腔(28),所述缩径腔(28 )的前段为锥形结构,在所述缩径腔(28 )的前端设有开口,缩径腔(28 )的后段为圆筒形状并与所述引导腔(26)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装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杆(12)是由主杆(29)和冲头(30)构成,所述主杆(29)和冲头(30)均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冲头(30)固定在主杆(29)的前端,所述冲头(30)的直径大于主杆(29)直径,在冲头(30)的前端还设有锥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装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轨(9)和第二导轨(10)均与芯杆(12)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装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气缸(6)的输出轴通过连接头(21)与芯杆(12)的前端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装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钳组(14)是由七个并排的夹钳所组成,其中第一夹钳(31)、第三夹钳(33)、第五夹钳(35)和第七夹钳(37)的夹持口的内径相等且最小内径为16mm~22mm,第二夹钳(32)、第四夹钳(34)和第六夹钳(36)的夹持口的内径相等且最小内径为12mm~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装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夹钳连接口(22)为前大后小的八字形开口结构。
【专利摘要】本发明介绍了一种固定装配体,它包括床身、驱动装置、导向装置、夹持机构和铜管抱紧装置;驱动装置由液压气缸构成;导向装置包括导轨和支撑架,在支撑架上设有连接孔;液压气缸输出轴与芯杆前端连接,芯杆后端穿过连接孔;夹持机构包括夹紧导向装置固定座和夹钳组;在导轨左侧安装有驱动控制光电开关,驱动控制光电开关与第一感应发生器匹配;在夹钳上对应连接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与夹持控制光电开关电连接,相邻两个夹持控制光电开关的间距与相邻的两个夹钳的间距相等;铜管抱紧装置设于夹持机构的后端,在铜管抱紧装置上设有一个抱紧夹钳连接口。本发明具有加工精度较高、产品稳定性较好、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造价较低的优点。
【IPC分类】B21D43-00, B21D39-20
【公开号】CN104624824
【申请号】CN201410757999
【发明人】孙新春, 常俊杰, 刘有贵, 王彦子, 谢泳, 张德志
【申请人】重庆龙煜精密铜管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