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轧辊辊套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340597阅读:16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铸轧辊辊套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铝板带连续铸轧的铸轧辊辊套及其制备方法。
现有合金钢铸轧机辊套制约了铸轧速度的提高,铸轧速度仅为1m/min,生产效率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保证工作强度的前提下具有高的热传导能力的铸轧辊辊套。
本发明以铜为基础材料,通过合金化设计与添加微量元素,通过固溶时效热处理工艺所得铸轧辊辊套。
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Be1.0~2.0,Ni0.5~1.5,Ti0.05~0.2,V0.05~0.2,Si0.05~0.2,Cu余量。
本发明所述辊套的制备方法包括精选原料、稳定温度下熔炼、离心铸造、固溶处理、粗机加工、一级时效、半精加工、二级时效、精加工、热装配,工艺参数如下熔炼温度为1240℃;固溶处理温度为800~850℃,时间2~3小时;一级时效温度为150~200℃,时间2小时;二级时效温度为300~400℃,时间2小时;热装配300以下。
本发明通过对辊套材质的改变和提供铸轧辊辊套热处理工艺,降低了各导热环节的热阻,最大限度的提高铸轧辊传热、承载和抗热疲劳的综合能力,具有高导热性、高热强性、抗热裂性。其综合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利用本发明制得的辊套能大幅提高铸轧速度,铸轧机生产率可提高1.5~2倍,其与常规辊套的性能比较如表2所述。
表1本发明制得的辊套综合性能指标
表2本发明制得的辊套与常规铸轧材料辊套的性能比较
实施例1.用Be1.5,Ni1.0,Ti0.1,V0.1,Si0.1,Cu余量,制备方法包括精选原料、1240℃稳定温度下熔炼、离心铸造、固溶处理温度为820℃,时间2.5小时、粗机加工、一级时效温度为200℃,时间2小时;、半精加工、二级时效350℃,时间2小时;精加工、热装配300以下作成φ400/500铸轧辊套一对,外径φ400mm,内径φ330mm,长度500mm。铸轧材料为1000系列铝材,在同台铸轧机上与相同规格的合金钢辊套进行对比实验。在未加外冷的条件下实验结果如下表3本发明与合金钢辊套快速铸轧能力比较
铸轧时辊套表面的温度分布本发明辊套的峰值温度比钢辊套低出170℃;沿θ角(周向)方向的温度梯度比钢辊套小;沿径向方向的温度梯度更是小得多。
表4经近100次铸轧实验后铸轧辊工作表面情况对比
2.实施条件同实施例1,作成φ1050/1600铸轧辊套一对,外径φ1050mm,内径φ940mm,长度1600mm,铸轧材料为1000系列铝材,在同台铸轧机上与相同规格的合金钢辊套进行对比实验。在未加外冷的条件下实验结果如下表4本发明与合金钢辊套快速铸轧能力比较
铸轧时辊套表面的温度分布本发明辊套的峰值温度比钢辊套低出170℃;沿θ角(周向)方向的温度梯度比钢辊套小;沿径向方向的温度梯度更是小得多。
表5经近50次铸轧实验后铸轧辊工作表面情况对比
权利要求
1.一种铸轧辊辊套,其特征在于本发明以铜为基础材料,通过合金化设计与添加微量元素,通过固溶时效热处理工艺所得铸轧辊辊套,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Be1.0~2.0,Ni0.5~1.5,Ti0.05~0.2,V0.05~0.2,Si0.05~0.2,Cu余量。
2.一种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辊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精选原料、稳定温度下熔炼、离心铸造、固溶处理、粗机加工、一级时效、半精加工、二级时效、精加工、热装配,工艺参数如下熔炼温度为1240℃;固溶处理温度为800~850℃,时间2~3小时;一级时效温度为150~200℃,时间2小时;二级时效温度为300~400℃,时间2小时;热装配300以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铝板带连续铸轧的铸轧辊辊套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铜为基础材料,通过合金化设计与添加微量元素,通过固溶时效热处理工艺所得铸轧辊辊套。本发明通过对辊套材质的改变和提供铸轧辊辊套热处理工艺,降低了各导热环节的热阻,最大限度的提高铸轧辊传热、承载和抗热疲劳的综合能力,具有高导热性、高热强性、抗热裂性,大幅提高铸轧速度,铸轧机生产率可提高1.5~2倍,
文档编号C22F1/08GK1354269SQ00126688
公开日2002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20日
发明者黄明辉, 毛大恒, 吴世忠, 李新和, 胡长松, 曹远锋, 彭成章, 钟掘 申请人:中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