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细线的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4088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造细线的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细线,特别是制造针布钢丝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将已经经过选择加工尤其是拉伸处理的线坯通过热处理变为可拉伸状态,然后进行拉伸,逐渐硬化和平整处理,从而获得预定的设计机械性能;还涉及一种使用该方法的设备;包括一个加热炉以及冷却装置。
前面提到的方法可以用于制造非合金钢的和合金钢的针布钢丝,例如,把纺织纤维加工成带状导线。为此,采用这种方法获得的细线被进一步加工成锯齿形细线和放置在卡式导线扁平板上,为了将纺织纤维进行加工,利用一种适用于卡式扁平线的线架,它带有一个能够围绕圆柱形轴旋转的装置,所述装置可以通过被加工的纺织纤维材料,从而对其进行清洁净化,上述的扁平板装置是静止的或被相对驱动的,使其平板装置可以与所述的线架相互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保障相应于卡式线的所有平板的卡式扁平导线都具有均匀的机械性能,才能获得满意的加工质量。可是,卡式扁平导线的机械性能必须维持在一个不变的水平上,是指放置在所述平板上的锯齿形线条的整个长度上而言的,因为卡式扁平导线的局部损坏将导致形成在平板上的所有锯齿形钢导线的损坏,这将需要全部替换。对于现代高性能卡式扁平导线来说,使机器停机和更换材料,将会造成成本过高。换句话说,现代高性能卡式扁平导线,它的绕在圆柱形线架上的螺旋形导线和放置在平板上的锯齿形导线条的总长大约为几百米长。当采用一种方法制造卡式导线时,必须保证在所述的几百米长的整个长度上的导线都具有不变的机械性能。下面我们将说明已有的制造卡式导线的方法和应当满足的要求首先将制造出的导线棒拉伸至其伸张极限,但是,被拉伸后的导线在垂直于轴线方向的截面上一般不具有令人满足的最小横截面。接着,根据常规方法,将经过第一拉伸工艺处理后的线坯进行热处理,获得显微构造,如此使线坯再次变得能够加工,即可拉伸。
在上述热处理工艺期间,根据常规方法,将线坯初始加温到800-1000℃,在这种温度下,用作线坯的钢材的显微构造变换成奥氏体构造,然后,将线坯淬冷到温度400-600℃,并且在此温度下维持一定的时间。当使用钢材作为细线或卡式导线的材料时,淬冷降温可使显微构造变换成珠光体构造,这种构造具有特别优良的冷成型性能。在完成这种变换之后,将线坯再次冷却到室温,进行硬化和平整处理,从而得到预定的机械性能。
关于加热线坯到800-1000℃所用的方式,可以采用导热方法和感应加热方法。但是,利用导热方法和感应加热方法实现的加热炉要消耗大量能源和需要高额基本建设费用,才能加热到800-1000℃的温度。所以一般常用电加热方法或气体加热炉,线坯被穿入导管中,导管则嵌入加热炉内,这种加热炉的附带的优点是穿入炉内的线坯部分的温度与导热方法和感应加热方法相比,能够很好的维持在一个不变的水平上,而且,采用这种加热炉的另一个优点是能够有利于获得均匀性能好的奥氏体构造。
将线坯淬冷到温度400-600℃,使显微构造变换成珠光体构造,并且在此温度下维持一定的时间,这里一般需要借助于液态铅实现。可是,使用液态铅过程中容易在与液态铅-空气的接触面上的线坯出现氧化现象,这种现象无法阻止,而且当线坯经过液态铅进行液态铅浴时也会吸入铅,所带入的铅必须从线坯上被清除掉,但是要求从线坯上完全清除掉铅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些依然残留在线坯上的铅会对之后的拉伸工艺和对卡式导线的表面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使用液态铅将线坯淬冷到温度400-600℃,并且在此温度下维持一定的时间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目前的解决办法是使用流化床实现这个工艺过程。在这种流化床上流动的物质例如是沙,流动的沙在来自流化床的流化腔底部产生的压缩空气中沸腾。当所述线坯经过所产生的流动物质的沸腾层时,线坯被快速降温到流动物质的温度,所述流动物质的特性在流动状态类似于液体,因此它们可以快速将线坯上的热量散失掉。
可是,当所述线坯经过所产生的流动物质的沸腾层时,一个不希望的氧化层也形成在线坯上,尽管由于用作流动物质的沙存在研磨效应可以部分地除掉氧化层,然而仍然有部分残留在流化床的流化腔内,这些所谓的屑状颗粒对于淬冷工艺特性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当定期清除掉和定期更换所使用的流动物质。采用这种方法,还有必要用化学方法清除掉或腐蚀掉仍然残留在线坯上的所谓残留垢的氧化颗粒。
上述问题涉及到在使用流化床时发生的氧化问题,此时流动物质被加热到温度400-600℃,以便保证可使显微构造变换成珠光体构造,这个问题是值得重视的,因为在这个温度容易形成氧化层,此外,采用常规方法实现的气体炉在加热流动物质时产生的燃烧氧化物也会沉积在线坯上。
为了除去由于使用铅浴以及使用流化床而残留在线坯上的外来物质即称为结垢层的氧化层以及额外的铅剩余物(取决于所采用的方法),通常人们采用一种蚀刻设备,它一般包括蚀刻箱,在箱内放入盐酸或硫酸,以及若干漂洗箱,线坯以逐段阶式依次通过所述箱进行处理,然后进入布置在下游的干燥设备。
导线于是回复到可加工即可拉伸状态,接着,将导线按常规方法拉伸处理,从而获得所需的导线形状,然后,卡式导线必须经过硬化和平整处理,才能获得所需的机械性能。
硬化和平整处理尤其是为了使已经被拉伸的导线的强度尽可能高,同时获得良好的抗断强度和拉伸率。为此,一般使用一种连续的硬化和平整设备,被拉伸的导线在该设备中首先被加热到温度800-1000℃,从而获得所需的奥氏体结构,接着淬火从而获得马氏体,再加热到温度400-600℃,由马氏体显微结构形成沉淀,最后冷却到低于60℃的温度,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将被拉伸导线加热到温度800-1000℃,一般需要采用一种非直接加热方法,例如电加热方法或气体加热方法,导线放入加热炉中的管子内,利用一种例如氮气的惰性气体对导线进行冲洗,以避免导线被氧化。在硬化和平整处理工艺过程的第一阶段中,需要特别注意仔细观察在整个炉长上的导线的温度保持在预定的温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整个导线长度上都具有均匀的机械性能。
淬火步骤的目的是使显微结构能够实现完全的马氏体变换,为此,一般使用油作为淬冷介质。为了确保卡式导线能够具有所需的机械性能,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防止导线上形成一个氧化层或结垢层。为此,公知的硬化和淬火设备的淬火区被以气密方式连接到奥氏体炉上,目前已经使用其他介质代替油作为淬火介质,或者采用气或水进行间接淬火工艺过程。可是,如果这样处理,所获得的马氏体结构的均匀程度和光洁度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如上所述,在硬化和平整处理方法的下一个步骤中,将导线加热到温度400-600℃,用于从淬火工艺获得的马氏体显微结构形成沉淀,这个工艺过程也称为退火,所采用的炉具设备称为退火炉。当变换完成之后,显微结构包括网状铁素体和埋入的沉淀物。上述加热过程也可以采用电或气体加热炉进行间接加热。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导线也是被引导放入加热炉中的管子内,被加热到温度800-1000℃,利用一种例如氮气的惰性气体对导线进行冲洗,以避免导线被氧化。在硬化和平整处理步骤中,也是要求确保出色的温度一致性,从而在整个导线长度上获得良好的均匀的机械性能。
使水流过导线管,将导线连续冷却到60℃或更低的温度。
根据如上所述的对公知方法的说明,我们可以得知,这些公知方法需要很高的设备投入,并且还产生很多有害环境的物质,例如液态铅,包含屑垢颗粒的沙,用于蚀刻设备的酸和在硬化和平整处理时用于淬火的油等。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这些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方法的改进方法,能够保障所获得的卡式导线的均匀的机械性能,而且用于实现这个方法的设备的基本建设投入能够降低,同时在实现这个方法时所产生的有害环境的物质的量可以减少;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实现这个方法的设备;一个用于这个设备的炉子和一个冷却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采用所述的生产细线、尤其是卡式导线的改进方法实现的,其特征是已经拉伸的导线通过至少一个炉子和/或冷却装置进行硬化和平整处理,所述的炉子和/或冷却装置也用在前面的热处理工艺。
这个改进方法是基于众所周知的非常简单的原理,导线在热处理过程中受到一个非常类似于连续进行的硬化和平整处理过程的温度分布,从而获得可拉伸的显微结构,通过相应调节用于两个工艺过程(即热处理工艺过程及硬化和平整处理工艺过程)的炉子和/或冷却装置,可以实现温度分布与其他特定方法条件的差,在本发明的情况下,尤其是应当指出的是双重使用设备组件的相应调节的作用,可以减少设备停机的费用,至少能够节约一个设备组件,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节约至少一个设备组件,与常规设备相比,可以减少设备所需的空间,也进一步降低了成本。最后,通过双重使用至少一个设备组件,能够显著减少根据本发明实现的方法所产生的有害环境的物质,当在热处理工艺和硬化及平整工艺中使用至少一个冷却装置的情况下,上述效益特别显著。
上面已经结合公知方法进行了说明,我们发现,值得推荐的是,在热处理工艺过程期间,将在第一炉内的线坯首先加热到温度800-1000℃,然后在第一冷却装置内冷却到第二温度,这个温度最好在第一温度和室温之间,尤其是在温度400-600℃之间,在第二温度下维持一个预定的时间,接着在第二冷却装置中冷却到室温或略高于室温。在这种情况下,冷却到大约400-600℃的第二温度的冷却导线也可以在相应的冷却装置内维持预定的时间,以便获得线坯的可拉伸的显微结构。关于用于热处理和硬化及平整处理两个工艺过程的单个设备组件的双重使用,我们发现,经过第一冷却装置处理的导线如果能够在第二炉内维持在第二温度是可取的,可以使用第一冷却装置将导线冷却到第二温度,以及在硬化和平整处理期间冷却导线,因为在硬化和平整处理期间需要再次加热线坯,这可以通过第二炉实现。
采用本发明方法的优点是仅需要一个设备组件即第一炉装置,第一冷却装置,第二炉装置,或第二冷却装置实现热处理,所述的第一炉装置,第一冷却装置,第二炉装置,或第二冷却装置也用于硬化和平整处理工艺。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当导线被硬化和平整加工时,可以通过第一炉装置以及第一冷却装置以及第二炉装置以及第二冷却装置进行,这样能够尤其是大大节约设备的基本建设投资。
在这种情况下,还应该指出的是,本发明推荐的方法的实施例不允许连续不断地制造卡式导线,因为在热处理和硬化及平整处理工艺之间必须对各装置部件进行必要的调整。不过,这一缺点尤其对于制造卡式导线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所需卡式导线的量一般低于相应设备的最大生产能力,于是卡式导线的基本生产要求满足的情况下随时可能出现机器停机,此时能够对各装置部件进行必要的调整。如果按照本发明特别推荐的方法进行生产,无需增加招致停机的设备,因此不必增加额外的费用。
前面我们已经结合现有技术的方法进行了说明,我们发现特别有利的是,在硬化和平整处理工艺期间,当导线首先被加热到温度800-1000℃,然后冷却到室温或略高于室温。在这种情况下,所用的第一炉装置在热处理工艺期间将线坯加热到温度800-1000℃,如果对第一冷却装置加以调整,也可以使用。在进一步硬化和平整处理阶段,线坯一般被加热到大约在温度400-600℃之间,接着逐渐冷却到室温或略高于室温,即低于100℃,最好是在60℃左右。为此目的,可以采用第二炉装置和第二冷却装置,并且无需任何调整。
前面我们已经结合现有技术的方法进行了说明,我们发现特别重要的是,在硬化和平整处理工艺期间,所用的炉的炉温是固定不变的,使在炉内的导线部分的全长出于恒温下。为此目的,我们发现特别有利的是,在第一和/或第二炉装置内的导线部分通过一个平行多管形的散热块,导线穿过相应的通道和可选择的穿过其中布置的通道管。这种散热块的结构比常规的管道具有更高的导热质量和出色的热存储特性,能够缓解在炉装置内部的温度波动,使炉内的导线温度或者导线温度进程不再受温度波动的影响。可是,使用散热块,使导线穿过该散热块,这种方案可以使用具有很小炉腔的燃气加热炉,以利于确保恒定的温度分布。当导线穿过该散热块时,一般由燃气炉引起的局部温峰能够均匀分布在由高质量散热块构成的很小的炉腔中,在导线部分上不再存在温峰。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方法的推荐实施例,采用本发明的炉装置实现所述的方法,这种炉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炉腔,用于容纳至少一个导线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腔内在要放置导线部分的区域上安置有一个散热块,用于使容纳在炉腔内的导线部分均匀受热。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炉腔最好包括至少一个相互分立的导线入口和导线出口,使导线能够在连续操作过程中被处理。
为了使容纳在炉腔内的导线部分均匀受热,进一步建议所述散热块由至少一个使导线穿过其中的通道或环绕所述导线的带有密配合的通道管构成,在本发明的这个推荐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炉子设计成能够同时加热多个导线部分,其中所述散热块由多个平行延伸的通道形成,每一个通道内可容纳一个导线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穿过所述散热块的导线部分可以通过从外部加热所述散热块得到加热,在限定炉腔的一个炉壁上最好安置至少一个气体燃烧装置。如果采用上述炉子,至少一个内部容纳导线部分的通道相对于加热腔内的被加热的散热块外圆周以气密方式被密封,这样能够防止在炉腔内加热的导线部分的缩放和燃烧物质沉积在导线表面上,并且最好利用一种惰性气体如氮气进行冲洗。
我们认为特别有利的是,散热块的制造最好包括部分半导体材料,因为这些材料在400-1000℃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而且此时,具有最小重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碳化硅作为半导体材料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它们不仅重量特别小,而且具有非常好的导热性能。
结合前面关于现有技术的导线制造工艺的说明,第一和/或第二冷却装置可以用作液态腔,腔内具有至少一层液态流动的物质,例如沙子,导热通过所述的液态腔进行冷却。为了防止在通过液态腔的导线上形成残留垢层,当液态流动材料流动时,最好将惰性气体引入液态腔,所述的惰性气体例如是氮气或稀有气体等,采用这种方法,结合本发明的方法,将惰性气体反复引入液态腔和排出液态腔,工艺操作成本可以特别低。
另外,使用惰性气体冲洗在液态腔内流动的可流动材料也能够使在制造导线工艺中产生的有害于环境的物质的量显著减少,因为防止了有害的残留垢的产生,于是无需频繁的更换流动材料。而且,使用惰性气体冲洗在液态腔内流动的流动材料,还能完全省去所述的刻蚀装置,不再需要通过热处理将导线加工成可拉伸状态,因为在导线被冷却到第二温度的过程中,在导线表面上不会形成氧化层。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减少有害环境的物质产生,不再需要在常规的刻蚀装置中利用酸进行腐蚀。所述的液态腔中在采用惰性气体冲洗流动材料时,也可以用于淬冷,进行硬化和平整处理,以此方式,防止导线发生缩放,这种现象是在硬化和平整处理过程中必须严格禁止的,这是导线质量的要求。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减少有害环境的物质产生,因为在硬化和平整处理导线的淬冷工艺中,不再需要使用油作为媒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推荐的实施例,在热处理以便获得可拉伸的显微结构的工艺中和在氧化及平整加工的工艺中,可以使用同一个流体腔,在这种情况下,在热处理工艺期间,如果使用流体腔冷却所述的可流动材料,当加热可流动材料时,所述可流动材料被加热到第二预定温度,一般在400-600℃的温度范围内,这样处理是有利的。在现有技术中,这种加热是借助于一个气体燃烧器直接加热所述的流动材料而加热的,并且所述气体用于沸腾加热。我们发现,非常有利的是,向加热流动材料的流体腔发射电磁波,因为使用气体燃烧器会在导线的表面上产生燃烧物质的沉积,如果发射电磁波可以防止这种有害物质的沉积,因此可以完全省去通过热处理中使用刻蚀装置处理导线的过程,导线可以处于可拉伸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电磁波例如可以采用由一个安置在流体腔内的加热管发射的热辐射形式,并且最好是能够穿透的热辐射。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的优点是利用加热管发射电磁波进行加热,使流动材料直接接触所述的加热管而被加热,所述的加热管放置在沸腾的流体腔内的流动材料层所在的区域上。加热管例如可以是电加热管。为了获得令人满意的高效率,建议将加热管制成一个中空管,在管道内由一个气体燃烧器从内部加热,加热管以气密方式相对于流体腔的其他部分是分离的。
此外,所述的流动材料也可以通过向加热腔发射微波形式的电磁波被加热,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微波发射装置例如电子调速管用于微波发射,它可以安装在限定流体腔的一个壁上,并且,以此方式,由微波产生的余热仍然可以用于流动材料的辅助加热,这种热交换的同时实现微波产生元件的冷却。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用两个炉子装置,在它们之间安装有一个冷却装置,本发明提供使用本发明的方法的一个设备,该设备用于进行热处理和硬化及平整加工,并且不需采用或产生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在这种情况下,当执行热处理方法以及硬化和平整加工方法时,可以使用一个常规的第二冷却装置对在第二炉装置中的被加工导线进行冷却,此时,所述的导线被引入管道内,冷却水围绕管道流动,用于直接冷却。
下面,将参照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附图展示了所有在说明书文字上没有说明或不便说清的细节,这些细节对于本发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图1是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实现的设备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述的设备中的炉装置之一的剖视图3是图1所述的设备中的冷却装置的剖视图。
图1A展示了一个连续工作的本发明的设备,该设备主要包括第一炉装置10,第一冷却装置20,第二炉装置30和第二冷却装置40,它们沿着图中箭头P所示的方向先后顺序连接,这些装置用于实现热处理工艺,使导线获得可拉伸的显微结构,以及用于硬化和平整加工工艺,使导线获得设计要求的机械性能,即高强度和具有优秀的抗断强度及拉伸率。图1B是导线经受热处理工艺时的温度分布图。导线首先被在第一炉装置中加热到大约900℃,接着在第一冷却装置20内被冷却到大约500℃,以及在第二炉装置30内被维持在这个温度,然后在第二冷却装置40内被冷却到室温。
图1C表示使用同一个设备实现硬化及平整加工工艺的情况下导线经受的温度分布图。在硬化和平整加工过程中,导线首先被在第一炉装置中加热到大约900℃,接着在第一冷却装置20内被冷却到室温,然后在第二炉装置30内再次被被加热到温度大约500℃,然后在第二冷却装置40内再次被冷却到室温或略高于室温的一个温度,例如60℃。
如图1所示,图1A所示的设备在硬化和平整加工过程之间必须被调整,将第一冷却装置20调整到相应的温度分布状况。
在图2中,所示的标号100是炉装置,可以用作第一炉装置10以及第二炉装置30。这个炉装置100包括一个由隔热炉壁110,120,130,140所围成的炉腔150,和一个置于炉腔内的由碳化硅制成的散热块160,这个散热块160是由多个平行的管构成,它通过从炉子底部130向上伸出的支撑件162被支撑,它的周围是空的,由炉腔150的一个环形空间所环绕。平行管式碳化硅散热块160具有多个穿透的通道160,通道的走向是如图1所示的箭头P的方向,其中每个通道用于接收一个导线穿过。所述的导线部分于是穿过所述的散热块160,并且也穿过炉腔150,穿过所述散热块的导线直接由散热块加热,为此,气体燃烧器嵌入位于炉子内的侧面炉壁120和140上的凹槽142中,如此避免了燃烧物与穿过散热块160的通道164的导线直接接触,因为炉腔150的环形空间170是以气密方式与嵌入散热块160内的通道164相互分离的。
在图3中,一个流化床式的冷却装置用标号200表示,可以用作如图1A所示的本发明的设备的第一冷却装置20.这种流化床200包括一个由隔热壁212围成的沸腾室210,导线沿着如图1所示的箭头P的方向穿过此沸腾室,在沸腾室210的底部区域上具有一个用于引入惰性气体到该沸腾室的装置,由于引入了惰性气体,放入沸腾室内的流动材料,例如沙能够被加热沸腾,形成一个液态层,导线部分被所述的液态层冷却和引导。这里惰性气体例如是氮气、稀有气体等,因此此类被引入沸腾室210内的惰性气体又从沸腾室210被排除,并且返回上述引入装置220。
关于所述的引入装置220,一个加热管240嵌入沸腾室210内,这个加热管沿着垂直于导线部分走向的方向布置,加热管240是一个中空管,在加热管的内部具有一个气体燃烧器242,所述的加热管的内部是与沸腾室210的其余部分气密分离的。以此方式,使沸腾室内的流动的沙能够通过引入装置所引入的惰性气体产生流动,在热处理工艺中,能够被加热到大约500℃的预定温度,无需通过燃料使沸腾室210内的惰性气体的气压保持在一个固定值,同时,可以确保穿过炉腔内的沸腾室内的导线不发生氧化,因为所述的沸腾过程是惰性气体产生的作用。由气体燃烧器产生的废气通过一个抽吸装置242和排气道被排除。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借助于


的实施例,可以替代的方案例如是,在沸腾室内的流动材料也可以由微波辐射加热,微波发生器件例如电子调速管,被布置在沸腾室210的侧壁上,以有利于流动材料的均匀发热,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流动材料的冷却。不过,采用本发明的设备,对设备进行调整是必要的,特别是当温度曲线偏离如图1所示的温度曲线分布时,例如,在采用高合金钢作为制造导线的材料时。最后,如图1所示的炉子装置10和30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尺寸。
权利要求
1.一种制造细导线的方法,特别是卡式导线带,将已经经过部分加工的,特别是被拉伸过的线坯通过热处理转变成可拉伸状态,接着进行拉伸,然后进行硬化和平整处理,使线坯获得预定的机械性能,其特征在于硬化和平整处理的被拉伸导线穿过至少一个炉装置和/或冷却装置,所述的装置在前面的热处理工艺过程中已经被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线坯在所述的热处理工艺过程中在第一炉装置中首先被加热到大约为800-1000℃的第一温度,接着在第一冷却装置内被冷却到第二温度,所述第二温度是在第一温度和室温之间,最好是大约400-600℃,以及在第二温度下维持预定的时间,然后在第二冷却装置内被冷却到接近室温。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坯是在第二炉装置内维持在所述的第二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坯穿过第一炉装置,第一冷却装置,第二炉装置和/或第二冷却装置,实现硬化和平整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坯被第一炉装置加热到硬化和平整处理的第三预定温度,也是最好大约为800-1000℃,并且在第一冷却装置内被冷却到第四预定温度,最好是接近室温的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硬化和平整处理的线坯在由第二炉装置冷却到第四预定温度之后,被加热到第五预定温度,最好是大约400-600℃,接着在第二冷却装置内被冷却到接近室温或低于100℃且略高于室温的温度,最好是60℃。
7.根据前述任一个权利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穿过位于第一和/或第二炉装置内的散热块。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块被从外部由至少一个气体燃烧器加热。
9.根据前述任一个权利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穿过第一和/或第二冷却装置内的一个液态腔,在所述的液态腔内具有至少一层液态的可流动的流动材料,例如沙子。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动材料通过一种惰性气体加热,例如氮气、稀有气体等惰性气体被充入所述的液态腔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被充入所述的液态腔内的惰性气体被从液态腔引出,并且再次回引入所述的液态腔内。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动材料在第一冷却装置中被加热到大约第二预定温度,用于将导线冷却到预定温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电磁波辐射加热在液态腔内的流动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磁波的发射是由一个安置在液态腔内的发热管实现的,并且发热管最好嵌入液态腔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管是一个中空管,它通过一个气体燃烧器从内部加热。
16.根据权利要求13-15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辐射加热所述的加热腔的电磁波是微波。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产生微波的元件例如是电子调速管,它布置在限定所述的液态腔的腔壁上,利用由微波产生的余热进行对流动材料的辅助加热。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微波产生元件是由液态的流动材料所冷却的。
19.一种用于完成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方法的炉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能够加热的炉腔(150),其内接收至少一个导线部分,其特征在于导线部分被引入在炉装置内的一个散热块(160)所在的区域内,散热块的结构使被引入在炉装置(150)内的导线部分能够被均匀加热。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装置(150)具有至少一个导线入口和至少一个导线出口,它们是分开布置的,并且是相互连通的。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块(160)中包含至少一个供导线部分穿过的通道(164)。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块(160)中包含多个平行伸展的通道(164),每一个供一个导线部分穿过。
23.根据权利要求19-22中之一的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块(160)是从外部加热的,其加热源是布置在限定所述的炉装置(150)的腔壁(120,140)上的至少一个气体燃烧器。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炉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供导线部分穿过的通道(164)在加热腔内是与环绕散热块(160)的热包裹(170)气密分开的。
25.根据权利要求19-24中之一的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块至少部分包括半导体材料,最好是碳化硅。
26.一种用于完成前述权利要求1-18之一的方法的冷却装置,包括在所述的液态腔(210)内具有液态的可流动的流动材料,例如沙子,一个液体引入装置(220)将所述的流动材料引入液态腔内,和一个加热流动材料的装置(24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将电磁波发射到液态腔内。
27.根据权利要求26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加热管(240),该加热管安置在液态腔(210)内,并且埋置在液态腔内。
28.根据权利要求27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管(240)是一个中空管,其内部相对于液态腔(210)的其余部分是气密密封的。
29.根据权利要求28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产生蒸汽的气体燃烧器(242)安置在与加热管(240)相关联的管的内部。
30.根据权利要求26-29中之一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微波发射装置,能够向液态腔内发射微波。
31.根据权利要求30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微波发射装置的一个能够发射微波的元件安置在限定液态腔的壁的区域上,它可以起到对流动材料辅助加热的作用。
32.根据权利要求26-31中之一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态腔具有一个相关联的返回装置,能够排出、返回和重新引入液体到液态腔内。
33.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18之一所述的加热装置的方法的设备,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9-25之一的加热装置和/或根据权利要求26-32之一的冷却装置。
全文摘要
一种制造细导线的方法,特别是卡式导线带,将已经经过部分加工的,特别是被拉伸过的线坯通过热处理转变成可拉伸状态,接着进行拉伸,然后进行硬化和平整处理,使线坯获得预定的机械性能,根据本发明,此外还建议经过硬化和平整处理的被拉伸导线穿过至少一个炉装置和/或冷却装置,所述的装置在前面的热处理工艺过程中已经被使用。
文档编号C21D1/34GK1291658SQ00130589
公开日2001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27日
发明者R·A·格拉夫 申请人:格拉夫及西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