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铬耐磨铸铁叶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8423阅读:7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铬耐磨铸铁叶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铁熔炼技术。具体是指一种高铬耐磨铸铁叶片,用于抛丸设备对钢板进行去除锈蚀及氧化皮处理。
背景技术
随着集装箱制造业的发展,均需采用抛丸设备对钢板进行去除锈蚀及氧化皮的处理,抛丸机中有一易损件为叶片,叶片随着抛丸机高速旋转中连续不断地接收由分丸轮送来的钢丸,并把钢丸高速抛向被清理的钢板,从而完成钢板的清理工作。叶片铸件在工作中受力复杂,它不但受到冲击力,同时受到了滑动磨擦力。因而叶片铸件很快被磨损而报废。据调查,国内耐磨件制造厂家的铸铁叶片的使用寿命只有200-250小时,其耐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磨性好的高铬耐磨铸铁叶片。
完成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体的铸铁叶片为板状长方形,叶片壁厚为10毫米,其上、下二侧双面均有截面呈“工”字状的加厚边,在上、下加厚边的左、中、右部还分别有“L”状截面的突出部;叶片的中心部位及外表的硬度均匀,硬度值均高于64HRC;叶片产品金相组织中的碳化物全部呈(Fe、Cr)7C3形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高铬耐磨铸铁叶片,产品组织致密均匀,硬度值高,且产品的中心部位及外表的硬度一致,硬度均匀性良好。
2、本实用新型高铬耐磨铸铁叶片,耐磨性好,经试用和测试平均工作时间长达600小时。为集装箱行业的抛丸机易损叶片提供了理想的配件。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铬耐磨铸铁叶片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铬耐磨铸铁叶片的剖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位置的剖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铬耐磨铸铁叶片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铸铁件,叶片为长方形板状,叶片壁1厚为10mm;其上、下二侧双面均有截面为“工”字状的加厚边2;在上、下加厚边左部还有“L”截面的突出部3,在加厚边的中部也有“L”状截面的突出部4,在加厚边的右部也有“L”状截面的突出部5。叶片产品组织致密均匀,没有缩松缺陷,叶片的中心部位及表面的硬度均匀,硬度均高于64HRC。叶片产品的金相组织呈(Fe、Cr)7C3形态碳化物。
因为高铬耐磨铸铁是当前世界第三代耐磨材料。在铬含量达到12.84%时,铸铁组织中的碳化物全部是(Fe、Cr)7C3形态,而(Fe、Cr)7C3形态碳化物的硬度达到1200-1800HB,为了获得高硬度的耐磨产品,得到(Fe、Cr)7C3形态碳化物,本实用新型选择了高铬耐磨铸铁材料。
本高铬耐磨铸铁叶片用Z145造型机造型,型砂用铸铁小件潮模砂。铁液熔炼设备用200公斤酸性中频感应电炉。铁液的化学成分为C3.10%~3.40%;Si0.30%~0.60%;Mn0.50%~0.80%;Cr14.0%~18.0%;Mo0.50%~0.80%;Cu0.50%~0.80%;P≤0.10%;S≤0.06%。熔炼加料时,钼铁与新生铁、回炉铁及废钢一起加入,铜及铬铁在铁液化清后加入;铁液出铁温度为1470~1490℃浇注温度为1380~1420℃,产品在温度均匀性好的高温电阻炉内升温至960℃保温2小时后在空气中冷淬。
本实用新型高铬耐磨铸铁叶片试品,根据GB/T230-1991<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检测测定硬度值分别为66.0;66.0;66.5HRC。
根据GB/T15056-1994<铸件表面粗选度评定方法>,JB/JQ82001-1990<铸件质量分等通则>,JB/T7528-1994<铸件质量评定方法>和HAT-04-01-2001<高铬抗磨铸铁件检验规程>进行检验,本实用新型高铬耐磨铸铁叶片的尺寸公差检测、铸件外观质量、重量公差检测、化学成分、机械性能检测都符合标准。
权利要求1.一种高铬耐磨铸铁叶片,是一种铸铁件,其特征在于,a、铸件叶片为长方形板状,叶片壁(1)厚为10毫米,其上、下二侧双面均有截面为“工”字状的加厚边(2),在上、下加厚边的左、中、右部还分别有“L”状截面的突出部(3)、(4)和(5);b、叶片产品的中心及外表的硬度均匀,硬度值均高于64HRC。
专利摘要一种高铬耐磨铸铁叶片,呈长方形板状,壁厚10毫米,其上下二侧双面均有截面为“工”字状的加厚边,在加厚边的左、中、右部还分别有“L”状截面的突出部;叶片的中心及外表硬度均匀,硬度高于64HRC;叶片产品金相组织中的碳化物全部呈(Fe、Cr)
文档编号B24C5/00GK2785794SQ20042011413
公开日2006年6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4日
发明者徐清 申请人:上海华新合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