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窗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6181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观察窗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部件制造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光学镀膜设备中具有可旋转防
护玻璃的观察窗机构。
背景技术
在光学镀膜过程中,操作者需要用肉眼通过观察窗机构观察镀膜情况,以控制镀 膜进程,保证镀膜质量。此外,操作者还可通过观察窗机构观察镀膜设备运转时真空室内有 无异常情况,防止意外发生,提高安全性。 蒸发源蒸发出的膜料大部分向被镀工件方向移动,但仍有部分膜料附着于真空室 内壁四周和观察窗玻璃内侧表面上。随着被附着的膜料量的增加,观察窗玻璃逐渐变模糊, 甚至可能导致看不清真空室内的工作进展,从而影响镀膜过程。 现有的观察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包括依次从外侧排列至内侧的墨 镜1、铅玻璃2、观察窗玻璃3、挡玻璃4,该四个部件由观察窗座5内腔的凹槽、挡圈6、前压 盖7,以及螺钉共同作用固定。墨镜可绕其一侧的轴做180度旋转,从而选择覆盖或远离观 察窗的铅玻璃与观察窗玻璃。密封圈8起到将真空室与外接隔离密封的作用,其中图1中 的密封圈为矩形密封圈。 上述观察窗机构存在以下缺点由于挡玻璃在最内侧,直接与真空室内环境接触, 当镀膜工作进行时,由于蒸镀膜料被蒸发时会有部分附着于挡玻璃的表面,致使观察窗清 晰度降低,当镀膜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会影响观察,这时候需要而且只能在镀膜设备工作间 隙更换挡玻璃,恢复观察窗的清晰度。上述问题将导致镀膜设备的整体工作效率降低,且存 在观察窗的玻璃变模糊阻碍观察而产生安全隐患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显著地减少挡玻璃的更换 次数,保证观察窗机构的观察质量的具有可旋转防护玻璃的观察窗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观察窗机构,其包括墨镜、铅玻璃、观察 窗玻璃、挡玻璃,观察窗机构还包括位于观察窗机构最内侧的后压盖、相互连接的齿轮传动 机构和旋转机构,其中,后压盖上具有缺口作为观察窗孔,缺口可以为扇形,扇形的圆心角 可以为30度。其中,墨镜用于在观察窗机构工作时降低强光照射程度,保护操作者眼睛,可 旋转移动。 其中,观察窗机构还包括前压盖、观察窗座、挡玻璃、挡圈和密封圈,墨镜安装于位
于观察窗机构最外侧的第一传动轴上,铅玻璃固定于前压盖的凹槽内,观察窗玻璃固定于
前压盖与观察窗座连接处的凹槽内,挡玻璃和挡圈位于观察窗座的凹槽内,密封圈安装于
观察窗玻璃内侧,后压盖安装于观察窗座上。其中,前压盖、铅玻璃用于防止辐射。 其中,旋转机构可以包括第二传动轴和安装于第二传动轴一端的手钮。 其中,齿轮传动机构可以包括主齿轮和副齿轮,其中,主齿轮可以与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主齿轮可以和副齿轮啮合。 其中,挡玻璃可以通过副齿轮的凹槽和挡圈的共同作用固定于副齿轮上。 其中,副齿轮可以为齿圈。 其中,手钮与第二传动轴可以通过键连接方式连接。 其中,后压盖可以为圆形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挡玻璃的平面旋转,使得挡玻璃在局部被附着膜 料的情况下可以继续使用,从而极大地减少挡玻璃的更换次数,保证了镀膜的连续性,提高 了镀膜设备的整体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图1为现有技术的观察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后压盖的侧视图; 图4为图2中后压盖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后压盖的侧视图,图4为图 2中后压盖的主视图。如图2至图4所示,依照本实施例的观察窗机构包括墨镜1、铅玻璃 2、观察窗玻璃3、前压盖7、观察窗座5、挡玻璃4、挡圈6和密封圈8,墨镜1安装于位于观察 窗机构最外侧的第一传动轴9上,铅玻璃2固定于前压盖7的凹槽内,观察窗玻璃3固定于 前压盖7与观察窗座5连接处的凹槽内,挡玻璃4和挡圈6位于观察窗座5的凹槽内,密封 圈8安装于观察窗玻璃3内侧,密封圈8可以为矩形密封圈。 在本实施例中,观察窗机构还可以包括位于观察窗机构最内侧且安装于观察窗座 5的后压盖10、相互连接的齿轮传动机构和旋转机构,其中,后压盖IO可以为圆形挡板,在 后压盖IO上可以具有缺口,缺口可以为扇形,扇形的圆心角可以为30度。其中,观察窗座 5贯穿真空室门壁,通过焊接固定并保证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机构可以包括第二传动轴12和安装于第二传动轴12 —端的 手钮13。 在本实施例中,齿轮传动机构可以包括主齿轮14和副齿轮15,其中,主齿轮14可 以与第二传动轴12的另一端连接,主齿轮14可以和副齿轮15啮合。当然,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可以理解,其中的齿轮传动机构可以由其它传动机构所代替,如皮带传动机构等。但皮 带会放气影响真空,故真空环境下一般不用。 在本实施例中,挡玻璃4可以通过副齿轮15的凹槽和挡圈6的共同作用固定于副 齿轮15上,副齿轮15可以为齿圈。 在本实施例中,手钮13与第二传动轴12可以通过键连接方式连接,其中装有密封 圈保证真空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观察窗机构还可以包括位于观察窗玻璃3外侧的有机玻璃垫16。 当开始镀膜时,操作人员可通过观察窗机构查看真空室内的工作状况。在镀膜的进行过程中,随着膜料的不断蒸发,有部分膜料附着于观察窗机构的挡玻璃上,由于后压盖 的阻挡,只有在后压盖的缺口大小的范围内的挡玻璃上附着有膜料,当挡玻璃附着过多膜 料影响观察时,可转动手钮,手钮通过第二传动轴带动相互紧密啮合的主齿轮和副齿轮转 动,从而带动挡玻璃在平面内做任意角度的旋转,使附着膜料部分的挡玻璃移出缺口之外, 未附着部分转到正对缺口处,因此可以继续进行观察。此过程可多次进行,直至整块挡玻璃 全部附着有膜料时,更换挡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挡玻璃的平面旋转,使得挡玻璃在局部被附着膜料的情 况下可以继续使用,从而极大地减少挡玻璃的更换次数,保证了镀膜的连续性,提高了镀膜 设备的整体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 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观察窗机构,包括墨镜、铅玻璃、观察窗玻璃、挡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窗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观察窗机构最内侧的后压盖、相互连接的齿轮传动机构和旋转机构,其中,所述后压盖上具有缺口。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察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窗机构还包括前压盖、观察 窗座、挡圈和密封圈,所述墨镜安装于位于所述观察窗机构最外侧的第一传动轴上,所述铅 玻璃固定于所述前压盖的凹槽内,所述观察窗玻璃固定于所述前压盖与所述观察窗座连接 处的凹槽内,所述挡玻璃和所述挡圈位于所述观察窗座的凹槽内,所述密封圈安装于所述 观察窗玻璃内侧,所述后压盖安装于所述观察窗座上。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察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二传动轴和安 装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一端的手钮。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观察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主齿轮和副 齿轮,其中,所述主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齿轮和所述副齿轮啮合。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观察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玻璃通过所述副齿轮的凹槽 和所述挡圈的共同作用固定于所述副齿轮上。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观察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齿轮为齿圈。
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观察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钮与所述第二传动轴通过键 连接方式连接。
8. 如权利要求1至7之任一项所述的观察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压盖为圆形挡板。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观察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为扇形。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观察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的圆心角为30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观察窗机构。该观察窗机构包括墨镜、铅玻璃、观察窗玻璃、挡玻璃,观察窗机构还包括位于观察窗机构最内侧的后压盖、相互连接的齿轮传动机构和旋转机构,其中,后压盖上具有缺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旋转结构对挡玻璃进行平面旋转,使得挡玻璃在缺口暴露出的局部被附着膜料的情况下可以继续使用,从而极大地减少挡玻璃的更换次数,保证了镀膜的连续性,提高了镀膜设备的整体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文档编号C23C14/24GK201459234SQ20092011017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3日
发明者张润芳, 徐建龙, 王赟 申请人:北京北仪创新真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